第六章 第一笔投资
上一世他是生性懦弱、胆小怕事,而這一世则是因为心理原因。
再怎么說他虽然外表是一個小孩,但是内心却是一個成年人,天天和小孩打架這像话嗎?
尽管心裡对动手打架持反对态度的,但他并不排斥打架。
谁让他现在是一個小孩来着。
他知道打仗是男性孩童生涯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必修课。一個人从懂事起到成人,中间不经過几十场战斗那人生基本上就是失败的。
那怕你沒打過别人起码也被别人打過吧。
如果哪個男生敢拍着胸脯說他从小到大沒打過一仗,万峰一定会给他扣上一顶帽子,上边肯定写着傻比两字。
按照北方人的正宗套路,接下来双方的对话是這样的。
“你揍我下试试?”
“试试就试试,你哪個屯的?”对方毫不含糊。
這個問題是不能实话实說的,說实话那就是傻,万峰刚要打马虎眼,不想从栾凤一边插了一句:“我們是洼后的。”
万峰傻眼。
這败家娘们的脑袋看来是需要修理的,這怎么還說出实话了?瞎說什么实话!
万峰很想一脚把她踹因呐河裡让她去和王八作伴。
“洼后的也敢跑到小孤山来摆牛笔,告诉你小孤山踩在我肖军的脚下。”
這特么和谁学的?你一個十五六岁的骚年竟然敢吹出這样的牛笔!還小孤山踩在脚下?老子打算把你踩在脚下。
等等,肖军!
原来這货年少时就是這么個熊样呀!
肖军的名字万峰還是知道,這家伙十几年以后在孤山到东北方向的青山镇這方圆几十裡可是大大的有名。
青山镇可不是后期那些由某某乡改成镇的那种镇,它可是正宗的镇,级别h县城几乎是一样的,属于城镇户口吃商品粮,只是规模比县城小一点而已。
肖军将来可是在青山镇黑道上占一号的,也算是大混子了。
不過那是十几年以后的事情,万峰自然不需要给他半点面子。
“少比比,要动手就快点,打完我還要买书呢!”
到這個地步语言就像鼻涕一样被抛弃了,双方打算直接动手。
两人像顶牛一样脸对脸,下一刻就有战火燎原的趋势。
眼见這两個小兔崽子鼻尖顶着鼻尖要开武行了,那個始终沒精打采的中年妇女售货员站起来了。
“小孩子不许打架,要打架外面打去,你们几個要是不买书先让個地方,让买书的人過来。”
对方很不情愿地躲到一边,還气哼哼地看着万峰。
“你不是洼后的嗎?你等着!我在河边等你们,我看看你有多牛笔。”
“随你大便,你爱等就去等着,老子买完书保证到。”
对方一挥手带着他的那群虾兵蟹将气势汹汹地离去了。
栾凤已经瑟瑟发抖了,她虽然性格有点无法无天但毕竟是個女孩尤其還在外地,不害怕是假的。
万峰倒是一点沒在乎,他指着柜台裡的小人书对售货员說:“把七分到九分钱的小人书一样拿一本都拿出来。”
售货员皱着眉头看万峰:“小朋友,你有钱嗎?沒钱是不能看的。”
万峰从兜裡掏出两张上面画着女拖拉机手的纸币啪地拍在柜台上,非常的有气势。
這两块钱一块是万峰自己的,另一块是他妹妹万芳的。
万峰许诺买小儿书看,妹妹才把那一块压岁钱给了他。
售货员看看两块钱又看看万峰:“小朋友,你這钱是哪儿来的?是不是偷家裡的?”
那個时候别說小孩,很多大人身上都不一定能拿出两块钱。
万峰无语了,我拿钱买东西你管我钱从哪裡来的干什么?就是偷来的也保证不是从你家偷的。
栾凤是嘴又欠收拾了:“他是才从龙江回来的,他妈過年每人给一块钱压岁钱。”
“那你们家有几個孩子?”售货员似乎還不放心。
這個爱八卦的三八不去派出所干民警太浪费人才了。
“阿姨!這和我买小人书有关系嗎?”万峰很认真地问。
“当然有关系,你要是不說明白钱的来源就不卖给你。”
這不日了狗了嗎!我凭着钱你凭商品进行等价交易,你竟然不卖给我!
计划经济的弊端在万峰的面前展现出来了。
“三個,一個弟弟一個妹妹。”为了能顺利地买到小儿书,万峰只好老老实实回答。
“真的?”售货员阿姨半信半疑。
“真的真的,他弟弟十岁,他妹妹七岁。”栾凤的嘴像旋风一样把万峰家的隐秘都泄露出去了。
万峰一個大白眼狠狠地摔在栾凤的脸上。
“不說话能死不?”
栾凤做了一個鬼脸。
這回售货员沒疑问了,弯腰就从柜台裡往外捡小儿书。
哗哗哗,一样一本就拣出了一大摞。
小人书在当时的定价最普遍的是九分钱,最低定价是七分钱最高定价的是一毛二分。
万峰一本一本的挑选得很仔细,同时心裡计算着价钱。
栾凤的两只爪子也沒闲着扒拉這本又扒拉那本,這本翻两页那本翻两页,算是過了一回干瘾。
這些小人书以歷史题材占据了大多数,像什么杜十娘、樊梨花、蔡文姬等,尤其以三国为最。
三国题材的小人书有好几個版本最多一個版本一套有二十几本。
這些都不是万峰要選擇的范围,他選擇的主要是现代打仗题材的,比如鸡毛信、地道战、谁是十八号、土炮大队等。
挑出一本就放到旁边一本,很快他就挑出了二十五本小儿书。
二十五本小儿书七分钱的十四本,八分钱的五本,其余六本是九分钱的。
一毛钱以上的他一本都沒买。
造价太高不利于周转。
“好了,阿姨!就這些了,二十五本,一块九毛二分,你還得找我八分钱。”
售货员把万峰挑出的小儿书用算盘噼裡啪啦地加了一遍,和万峰算出的得数一模一样。
“哇!小朋友,你的算数很好呀,你念几年级了?”
“五年,下半年就上六年了。”
“你這么小就上五年级了?你几岁呀?”
万峰从背后转過一個用小碎布块缝制的布包,把小儿书一本一本装了进去,一边装一边回答:“十三岁。”
装好了小儿书,万峰和栾凤走出了小孤山供销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