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一章 寻找致富路
但让万峰奇怪的是厂子并沒有下班,而是继续工作。
难道不用去食堂吃饭了?還是张旋自己立伙了?
“我們五点下班然后到食堂吃饭。”
正常食堂是四点开饭,人家会延长一個小时的工作時間?
“食堂每個人我给他们发半個月的工资,就晚上延长一個小时,你說他们干不干?”
“为什么?”
“這样咱们不是可以多干一個小时的活儿嗎,损失也就全捞回来了。”
食堂下午四点钟开饭让服装厂下午的工作時間缩短了一個小时,别小看這一個小时的時間,会对产量造成很大的影响的。
资本家都是血腥的和毫无人性的,张资本家就通過花一点钱把這個损失给弥补了。
食堂裡的人一個月五十多块钱的工资,十多個人半個月的工资也才三百多元而已。
“那晚上现在還有人干活嗎?”
“晚上正常咱们是不工作的,但是有同学要是自愿进车间干活,我也不反对,照样算钱。”
万峰回来了,张旋认为自己应该亲手做饭给万峰洗尘,于是,拉着万峰回到她住宿的那個屋子开小灶。
不知道這半年来张旋的厨艺有沒有长进,如果沒有那還不如到食堂吃馒头和大米粥呢。
人都是贱皮子,此时的万峰竟然非常怀念食堂裡的馒头喝大米粥。
张旋還真就预备了一些东西,龙江裡的鱼,一個猪肘子,菜也就只有白菜和萝卜粉條了。
炖一個鱼,一個猪肉炖粉條。
两個人脑袋挨着脑袋在灶台角你一口我一口的吃饭。
张旋吃到油腻处竟然想让万峰喂她。
幸亏王文敏吉春等人回来了,她的這個阴谋才沒有得逞。
這個屋子裡住着不少人,這大冬天的也不好到野外天当被子地当床,所以张旋心裡就是有什么火也只能憋着。
尽管眼睛都滴出水了也解决不了实际問題。
吃完饭,万峰在這裡待了一会儿就回了宿舍,总不能住在這裡吧。
半年多沒进過宿舍,职高宿舍裡的很多人万峰都不认识了,有两個宿舍是九月份入校的高一新生,大概三四十個男生的样子,這部分人万峰到哪裡去认识。
他宿舍裡的人倒是变化不大,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人還是那些人。
不過变化還是有的。
王东已经成了一分场和三分场這一带比较有名的摄像师,很多人的個人写真都出自他的手,摄影已经改变了他的生活。
郭武也是這一带的名人,成了著名的倒爷,很多在這裡比较紧俏的商品你在商店买不到,但是找他却能买到,俨然已经成了学校裡的大款级人物。
李鑫则成了三分场第一個正经的维修家电的修理工,收音机黑白电视机他已经可以解决疑难杂症了,自行车什么的也可以修理,就连手表他也能比划比划了,反正当时每户人家少量的家用电器他都可以手到病除。
其余的人则還是原来的样子。
而尤明生和武俊言那一届人已经毕业到了社会上。
不知不觉,万峰這一届已经成了职高裡最高的一届学生了,明年夏天他们也将毕业离开校园。
离开半年多回来,宿舍裡的人自然要以這個借口庆祝一番,当然是万峰出钱了,谁让他有钱呢。
有人出钱就有人跑腿,七八個学生就跑到小店去抬了两箱啤酒和很多肉类鱼类的罐头。
宿舍裡的炉子烧得旺旺的,高三两個宿舍的人开始欢庆,仿佛過年了一般。
欢庆一直持续到半夜时分才结束。
第二天万峰去拜会了于国老师。
职高进入高三后文化课就相应地减少,通常只有半天的文化课,其余都是实习课。
其中感觉沒有高考希望的学生更是连這半天的文化课也不学了,尤其是其中的女生,更是都跑张旋的服装厂赚钱去了。
间接地說,万峰给张旋建的這個服装厂也算是职高不产生大学生的罪魁祸首了。
因此教室裡只有稀稀拉拉几個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在上文化课。
于国走进教室的时候看到万峰坐在座位上颇感意外,不過也沒說什么。
一堂课上完,于国把万峰叫到了办公室。
“万峰,有件事儿你给出出主意。”
“老师,什么事儿呀?”
“现在不是开放了,都时兴搞副业嗎,总厂领导给咱们学校一個任务,让学校帮着厂子想一些致富的门路,学校领导为這事儿還专门召开了会议,让我們群策群力想办法,可我們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正好你回来了,我觉得這個事儿還是交给你比较靠谱。”
想致富的门路?
职高学校虽然算不上正规的学校,但在红色总场也是最高学府,八十年代也算是精英荟萃了,总场让学校想致富门路倒也合情合理。
自己這点赶了,回来就碰上這事儿。
“总场要搞什么项目和要进行多少投资呀?”
“只要项目好,总厂领导說钱可以到银行贷款。”
在這裡搞实业的問題万峰以前就想過,這裡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环境其实是不怎么适合搞实体经济的。
人口基数少而且远离内地市场,产品进入内地循环圈代价太大,這也是几十年后东北三省受到制约的主要原因。
“老师,你看养猪怎么样?咱们這裡地广人稀,盛产粮食,发展养殖业是一條出路。”
“這個問題我們也讨论過了,但是大规模发展养猪业万一市场消化不了价格就会跌落,养殖户如果沒有效益或者效益少必定就会放弃,似乎也不是一條很好的出路。”
這個問題万峰也考虑到了。
“可以进行再加工呀,把猪肉变成其它形式的食品进入市场就沒有這种后顾之忧了。”
“可是怎么进行再加工呀?”
万峰的脑袋裡想起了一种食品。
“可以投资做火腿肠,那样就不会有后顾之忧了。”
“火腿肠?什么玩意呀?”
火腿肠起源于日笨和西欧,八五年华国除了南方有土法腌制的火腿外還沒有火腿肠這种东西出现。
万峰觉得龙江這裡具备這個企业诞生的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