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3 章 完結
衛昇也沒有打扮的花枝招展,只穿了一身中規中矩的黑色西裝,裏面是清爽的白襯衫,不過沒系領帶,不然總感覺像是什麼“鄉鎮企業家”。
衛昇絕沒有瞧不起鄉鎮企業家的意思,他只是不可避免的,沾染上了一丟丟娛樂圈常見的“偶像包袱”。
好歹也是擁有七千萬粉絲的知名藝人,怎麼可以打扮得像個鄉鎮企業家?
不過,明星藝人和普通人,畢竟還是一眼就能看得出來的。
衛昇一進場,別說是周圍其他人了,就連現場的媒體鏡頭,都忍不住轉了過來,對着衛昇那張清爽俊朗的臉拍個不停。
要不怎麼說“紅氣養人”呢?
想當初,衛昇剛進這個圈子的時候,還只是個跟“英俊”二字稍稍沾邊的素人。
現在的衛昇,紅氣加身,有更牛逼的造型團隊精心打理,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體現在了他這張愈發俊朗的臉上。
衛昇可以對天發誓,他真的沒有動過臉!只是身爲藝人,他的團隊總是要給他安排一些日常的保養,所以,雖然年齡又虛長了幾歲,衛昇的臉上,非但看不出什麼“歲月的痕跡”,反而在俊朗飄逸之外,還平添了一絲成熟男人的魅力。
就像是一棵樹,在高明的園丁數十年的精心打磨下,樹還是那棵樹,但總感覺和同一個品種的野生樹種不一樣,渾身上下都寫滿了“老子很貴”四個大字。
在滿會場的糙漢子和中年企業家們中間,年輕俊朗的衛昇,就愈發的“鶴立雞羣”了。
臺上,領導致辭結束後,大屏幕開始依次播放十位獲獎人的事蹟報告。
很快就到了衛昇。
實際上,寇丹心的專題報道,只能算是衛昇拿到這個獎項的一個催化劑,即便沒有這個報道,以衛昇這些年在鄉村振興和扶貧助農上做出的貢獻,遲早也會站在這個大會堂裏,拿到這個“三農”領域的重量級嘉獎。
只不過,因爲寇丹心的報道影響太大,再加上衛昇在晚杜夜市、鍾官鄉大集和東崗鎮文化大集這三個項目的運作上,一石多鳥,成績實在是太耀眼了,藏都藏不住。
主辦方要是越過他,把獎項頒給成績不如衛昇亮眼的其他候選人,那不是明晃晃的讓網友懷疑他們這個獎項有內幕嗎?
這種騷操作,也只有民間資本敢昧着良心做了,就比如某平臺舉辦的某個頒獎典禮,宣傳的時候搞了個什麼“最具人氣男女演員”獎項,宣佈以粉絲投票數來決定這個獎花落誰家,各家粉絲爲了拉票,各種貢獻熱度和金錢。
結果投票結束,最具人氣的男女演員也選出來了,最後頒獎的時候,主辦方居然把這個獎項頒給了其他壓根沒參加這個投票的演員!
這種自己扇自己巴掌,自己砸自己牌子的事情,私企能做,國家級單位是萬萬丟不起這個人的。
所以,哪怕衛昇的年齡和資歷,按照往年的潛規則,其實還要再壓一壓才能拿到這個獎,但誰讓這小子現在熱度這麼高呢?又恰好在這個獎項評選的重要關口,上了國家臺新聞頻道的專題片。
主辦方要是不把這個“十佳”的名額留一個給衛昇,那豈不是和國家臺對着幹?
都是“國”字頭的單位,他們倒也不是怕了國家臺,這不是,眼下這個表彰大會,還需要國家臺的大力宣傳嗎?
一邊打別人的臉,一邊求別人給自己搞宣傳,傻子都知道不能這麼幹。
於是,主辦方不得不“忍痛”拿掉了一個原本內定的獲獎人,把衛昇給推了上去。
不過,這小子雖然論資排輩還不夠格,但單看個人成就,還是非常牛逼的。
誰能想到,一個混娛樂圈的明星,私下的另一個身份,居然是奔走在扶貧助農第一線、爲貧困偏遠地區老百姓解決民生問題的急先鋒?
更何況,衛昇的“成就”還不止於此。
他藉着鄉村振興的東風,挖掘、發揚華夏傳統中草藥文化,不但發掘拯救了不少瀕臨失傳的民間偏方,還構建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從醫藥公司,到遍佈全球的網絡銷售渠道,再到已經佈局到八個省份的中草藥種植基地,這一整條產業鏈,每年能直接提供的工作崗位,就高達十幾萬個!……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他藉着鄉村振興的東風,挖掘、發揚華夏傳統中草藥文化,不但發掘拯救了不少瀕臨失傳的民間偏方,還構建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從醫藥公司,到遍佈全球的網絡銷售渠道,再到已經佈局到八個省份的中草藥種植基地,這一整條產業鏈,每年能直接提供的工作崗位,就高達十幾萬個!
更別提圍繞這條產業鏈的其他衍生產業了,可以說,打通了這條產業鏈,衛昇以一己之力,每年就可以給國家解決幾十萬人的就業需求!
在發展鄉村經濟的同時,他還很熱衷挖掘拯救那些即將失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並且通過當下最火的自媒體渠道,把那些曾經窮困潦倒的非遺傳承人,包裝孵化成網絡紅人,藉助他們的力量,傳承、發揚這些專屬於華夏文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更難能可貴的是,搶救、挖掘這些非遺文化的時候,衛昇並沒有一味的往裏面砸錢,他還藉着自己投資的社區養老、康養中心,以及幼托機構,把這些非遺文化,作爲經營項目,植入到機構的日常活動中。
衛昇給這些非遺文化體驗班定的價格不算高,每週兩節課,收費才一百塊錢,跟動輒幾百元的什麼鋼琴課、高爾夫課相比,真的屬於“廉價興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