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谁家天下 作者:未知 明朝的皇宫太监多,宫女多,偏偏皇室人丁少。 除了朱元璋生了一大堆儿子,接下来的皇帝,孩子多的都很少。 朱棣娶了一大帮女人,也不過生了四個儿子,五個女儿。 三個儿子虽然都娶了老婆,现在也只有两個孙子。五個女儿有三個已经出嫁了,剩下的两個都已经被指婚,今年也要出嫁。 偌大的皇宫裡面,数万人伺候的主人只有区区十几個。即使加上那些后妃,皇宫裡面的主人也不超過百人。 朱元璋出身下层,他虽然是百年难遇的奇才,但是在管理国家方面,也有着天生的缺陷。 因为出身低,所以格外讲究排场,搞的皇宫人满为患,其实完全沒有必要。 歷史书上,将他描写成一個残暴不忍的皇帝,固然有他狡兔死走狗烹的恶行,主要還是因为他对儒教的打压。 接下来的建文帝被一帮文人忽悠瘸了,又被跟朱元璋相差无几的朱棣夺了江山。 朱棣对儒教是半利用,半打压。虽然他七征草原,给汉人创造了一個和平的环境,但是在歷史上的评价仍然一般。 反倒是后来对儒教亲切的朱高炽,朱瞻基,可以說是沒有半点歷史贡献。他们只是守成之主,還丢了长城外的据点,丢了东北,却被吹的天花乱坠,号称仁宣之治。 周游对這段歷史了解不多,却也知道,明朝的衰落,就是从朱瞻基這裡开始的。 因为他丢掉了长城外面的据点,耗费全国之力修建长城,放弃东北,造成了草原势力的大增。 封关锁国,搞海禁,导致了商税收不到。 然后又遇到一個蠢猪儿子,被王振忽悠瘸了,以优势兵力创造了土木堡大败,连自己都成了俘虏。 這一场大败,导致了勋贵势力的衰落,军队的完蛋,儒教的整体兴起。 为了对抗儒教,皇室不得不利用阉党来平衡朝堂,从此的大明朝陷入内斗,就彻底走向了衰落。 朱瞻基坐在一個可以前后摇晃的木马上面,轻轻地晃悠着,身边還有一群宫女照看。 更远一点的地方,徐皇后和张氏等一帮女眷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闲聊,看到朱瞻基小大人一样皱着眉头,都觉得有些好笑。 “基儿,何故愁眉苦脸?” 朱瞻基一边感叹着大明朝的命运,想到自己還要充当十年的小孩子,就忍不住叹气。 “祖母,昨夜沒有睡好,所以有些精力不济。” 徐皇后放下了手中的一個红色霞帔,這应该是给某位公主的陪嫁,向他招手:“来祖母這裡,好好睡一会儿。等你皇爷爷下朝,晌午给你過生儿。” 与其在這裡装小孩子,還真不如去假寐一会儿。 从一個纵横四海的枭雄,突然变成一個小孩子,不习惯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也需要好好地想一想以后的路。 如果穿越成一個大人,哪怕面对刀山火海,大不了见招拆招,也不至于像现在這么被动! 偏偏自己现在是一個孩子! 来到徐皇后身边的软榻,朱瞻基爬上了软榻,伸出手指逗了逗正在酣睡的朱瞻壑的脸蛋。 這是朱高煦的长子,還不到一周岁。 在這個医疗落后的时代,即使是皇家的幼儿,也有百分之二三十的折损率。所以不到四五岁的孩子,连爱都不敢深爱,生怕夭折了心裡受不了。 朱棣刚刚正式登基,朱高煦和朱高燧现在還沒有封王,实际上,朱棣连太子现在都還沒有确定好。 在儿子辈裡,他最喜歡朱高煦,但是朱高煦性格跋扈,虽然英勇善战,但是有勇无谋,捅的篓子也多。 他虽然不喜歡朱高炽,但是朱高炽受文人推崇,又占了大义,更生了個好儿子。 朱棣对朱瞻基這個孙子宠爱无比,他出生当晚,朱棣当时還是燕王,做梦梦见自己的父亲洪武帝朱元璋将一個大圭赐给了他。 在古代,大圭象征着权力,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他,并对他說:“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朱棣醒来以后正在回忆梦中的情景,觉得十分吉祥。忽然有人报告說孙子朱瞻基降生了。朱棣马上意识到难道梦中的情景正映证在孙子的身上。 他马上跑去看孙子,只见小瞻基长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脸上一团英气,朱棣看后非常高兴,忙乎:“此乃大明朝之福也”。 這在后世還有一個相同的实例,那就是康熙跟乾隆。 而且,康熙跟朱棣,乾隆跟朱瞻基也几乎一样。乾隆也跟朱瞻基处境一样,被人鼓吹的万分英明,实际上却是王朝衰落的罪魁祸首。 朱瞻壑的生母杨氏陪笑說道:“世子喜歡弟弟嗎?” 朱瞻基装作天真地說道:“喜歡,他要是能陪我玩,我就更喜歡了。” 众人都又笑了起来,徐皇后搂着朱瞻基笑道:“等他长大了,就能陪你玩了。基儿记得以后要照顾好弟弟。” 朱瞻基嗯了一声,歪在徐皇后的怀裡,闭上了眼睛。 众人說话的声音立即就小了许多,生怕吵了他睡觉。 朱瞻基原本還想好好计划一番,却沒有想到小孩子觉多,不一会儿就昏昏沉沉睡着了。 “啪”地一声巨响,将朱瞻基从睡梦中醒来。 房间裡面多了不少人,他的便宜爷爷,父亲,叔叔此时都在房内,旁边還多了一些太监。 朱棣坐在榻上,旁边一個茶几上水杯被震倒,茶水沿着光洁的桌面下流,却也沒有人敢去擦拭。 “让你学儒,是让你明辨是非,不是让你被儒家蛊惑。有宋一代,儒家掌管朝廷内外,可是却落了個崖山投海之果,這难道還不是教训嗎?蒙人掌鼎中华,那些文人在哪裡?现在却一個個跳了出来,說這不符旧例,那裡违背先例,真要信了他们之言,這大明還是我們朱家的大明嗎!” 跪在他面前的朱高炽俯首言道:“父皇息怒。正因为蒙人以武治国,国祚不過百年,我大明才应以此为戒。” 朱棣冷笑說道:“固然要引以为戒,却也不见得要由一帮腐儒治国。我看你的书不是读的多了,而是读的少了。你還不明白儒家只是一家一言,代替不了天下。以一家一言治天下,岂不是与我們朱家争天下!” 朱瞻基一愣,虽然這话有些糙,但话糙理不糙啊! 他沒有想到,朱棣竟然是這样看待儒家的,虽然角度不一样,但這的确是一個当权者的皇帝的角度啊! 這天下是我老朱家的,当然要按照我的方法管,按照你儒家的方法管,那這天下到底是我的,還是你儒家的啊! 张氏看到朱瞻基醒来,但是皇帝在训子,她根本不敢說话。還是徐皇后看到了朱瞻基醒来,温言說道:“国家大事我們妇道人家也不懂,只是你声音要小一点,别吓到了我的好孙儿。” 朱棣一扭头,看到爬起来的朱瞻基,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不過旋即又扭過头,板起脸来,跟朱高炽說道:“今日基儿生辰,我也给你這当父亲的留一点脸面。你下去好好想想,這天下,……究竟是谁的天下!” 朱瞻基站起身来,一副小儿声音娇声說道:“這天下是皇爷爷的天下,儒家为皇爷爷所用,用之,不为所用,诛之。” 众人纷纷愣住,连趴在那裡的朱高炽也忍不住一下子抬起头,惊讶看着朱棣身后的朱瞻基。 朱棣虎躯一震,扭头看着朱瞻基忍不住哈哈笑道:“真是我的好孙儿,小小年纪就已经知道這样的道理了。来,到皇爷爷這裡来……” 朱瞻基很清楚,自己的荣华富贵就系于面前這個人的喜恶。虽然歷史上,朱棣对他的宠爱从来沒有变過,但是他若是想要早点拥有自保的能力,還需要好好巴结這個人。 朱瞻基走到他的背后,搂住了他的脖子,撒娇說道:“皇爷爷息怒,让父王起身吧。” 在他的印象裡,经常会被朱棣搂在怀裡用胡子扎他。可是现在他的灵魂变成了周游,要是被這样一個老头子搂在怀裡用胡子扎,那還不如去死算了。 所以,他主动趴在他肩膀上撒娇,以免遭到荼毒。 朱棣见孙子求情,面色稍霁,摸着朱瞻基的小手回头跟朱高炽說道:“起身吧,痴长一把年纪却還沒有基儿看的明白。儒家可以利用,却不能为儒家所用……下去好好想想吧!” 朱高炽喏喏应声,然后站了起来,坐在了左手边的第一把椅子上。 史书上记载,他胖的走不动路,但是现在看起来只是稍微有点胖。 不過他的面色苍白,眼眶发青,皮肤下面青筋明显,這說明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身体很虚。 朱棣的一大家子目前都在這裡,他们也组成了這個国家最核心的凝聚力。 但是這种家国天下,把天下系于個人一身的做法,实在太危险,并且对皇帝的要求太高了。 遇到明君,就天下太平,遇到昏君,就生灵涂炭啊! 不過,朱瞻基当然不会想要改革,因为他现在就是既得利益者。 哪怕他什么都不做,以后也能当一個皇帝,他怎么可能革自己的命? 不過,周游既然穿越過来变成了朱瞻基,那他当然也也不会继续按照歷史上的朱瞻基那样发展下去。 虽然他還沒有想好怎么做,做什么,但是肯定要有所变化。 (继续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