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480章 达芬奇的冒险(八千字大章)

作者:未知
从夏天的时候来到大明,达芬奇就觉得自己仿佛来到了梦中的归宿之地。 大明的繁华他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是,真的来到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深入地了解到這裡一切,他仍然深深地为之震撼,甚至是迷恋。 那奔腾的火车,偶尔在天上可见的飞机,方便的自行车,這一切在欧洲都是见不到的。 還有那深入所有人骨子裡的纪律性,沒有人随地大小便,沒有随意破坏秩序,百姓,贵族和平相处,很少见到有贵族会欺压百姓。 整個大明的文明先进性,领先了欧洲一個时代。 来到大明之后,他门一行就被那位大明公主殿下安排到了鸡笼山下的大明太学基础班学习大明文字。 在欧洲克裡特岛的时候,他们這些孩子主要学的是口语和算账,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培养他们以后成为大明与欧洲贸易的交易人员。 但是来到大明以后,他们需要更加深入地学习大明的文化。 达芬奇是一個私生子,他的父亲虽然是一個律师,但是也沒有足够的财力承担他的大明的学习开销。 幸亏,這位大明的公主殿下资助了他在大明的生活费用,让他可以与美第奇兄弟,還有他的好朋友鲁多维科能一起无忧无虑地学习大明的文化。 在达芬奇的心裡,這位公主殿下犹如圣母一般美丽,充满魅力,值得尊敬。 可惜的是,他的這位圣母在几個月前已经返回了欧洲,只给他留下了一個银行的账户,让他每個月都能从账户裡领取两枚银币的生活费。 秋天到来的时候,以为侍女给他送来了崭新的衣服,這些衣服都是那么的精美,温暖,让达芬奇在這遥远的大明,依旧能感受到沁入灵魂的温暖。 如果說在大明的生活有哪裡不太满意,那就只有一点,他一直想要去理工学院上学,但是沒有加入大明国籍,他就沒有进入理工学院上学的资格。 按照大明的法律,他今年才十四岁,最少要等到他十六岁,他才能有资格申請加入大明国籍。 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他不愿意像那些王子一样,学习大明的政治智慧,学习大明的悠久文化,学习那些在欧洲都能学到的法律知识。 他更愿意学习的是建筑、数学、几何学、解剖学、生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光学、力学、发明、土木工程等等,那些知识才是真正的充满魅力。 现在,就连绘画和音乐他都放弃了,他每個月两枚银币的生活费,一大半都用来购买市面上的各种书籍。 只不過,市面上的书籍,即便有一些理工知识,也不成系统。 可是聪明的达芬奇依靠這些,已经觉得自己在各方面的知识,充实了很多。 他就像一块大明生产出来的海绵,吸收着各种各样的知识。 但是他依旧不觉得满足,因为越是学习各方面的理工知识,那些知识体系之外的冰山一角,已经让他如痴如醉。 他想更加深入地学习,可是公主殿下已经返回欧洲,沒有人能够帮助他。 他怕等自己长大了,即使再有机会学习,也远远地落在了其他人的后面。 在大明生活了几個月,他已经从各方面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大明。知道像自己這样的情况,除了那位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沒有人能够帮到自己。 但是他這样一個异族的孩子,几乎不可能与皇帝陛下能有交际。 他一直在等待一個机会,一個能让他改变命运的机会,而现在,這個机会要来了。 每年的年底,太学会又一次年度会议,而這個时候,皇帝陛下会来太学,接见优秀学子和那些候补官员。 而达芬奇知道,如果自己想要打动這位皇帝陛下,就必须要有能吸引這位皇帝陛下的成果。 为此,达芬奇精心准备了许久,将自己设想中的一些草图都画了出来。 這裡面有双层船壳的战舰,有可以旋转的浮桥,有他精心构思的排水渠道,還有新式的潜水艇。 除了這些需要大量研究才能实现的规划,他還又拿出了一個足以吸引很多人的论题,那就是月亮本身不能发光,月亮的光芒来自太阳。 他相信,自己的這些奇思妙想,一定能打动這位皇帝陛下,让他恩准自己加入大明国籍。 十四岁的达芬奇不知道,其实从他一开始来都大明,他就已经被這位皇帝陛下关注上了。 朱瞻基沒有直接干涉他的事情,是因为他发现,這位达芬奇已经将永衡视为自己的圣母,而他不止一次說過,要成为永衡的骑士。 在這样的情况下,朱瞻基就不必再费心笼络他這個孩子,省得让他面对更多的嫉妒。 但是,对這個大名鼎鼎的疑似穿越的大学者,朱瞻基一直在秘密关注。 他可是很清楚,這位在数十個行业都有着超出时代局限的研究成果的大牛,如果得到正确的引导,以后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锦衣卫一直在秘密监控着他,他的任何猜想,设想,包括构图,只要被他记载了下来,就会很快被复制一份,送到朱瞻基的面前。 而最近一段時間,锦衣卫也注意到了他在有意整理自己的设计图纸,似乎想要把這些东西送给某人。 這让锦衣卫立即紧张了起来,因为他的许多猜想和设计,可是得到了下马桥多個研究院的嘉许,许多研究员就根据他的设计,开始进行驗證式的试验。 如果這些东西流传出去,绝对能加快那些小国在某些行业的突飞猛进。 可是,锦衣卫调查来,调查去,也沒有找到怀疑的对象。 达芬奇的生活圈子非常简单,他们這几個年龄還小的学生,根本還沒有太多的社交活动。 达芬奇除了经常跟几個朋友聚聚,大部分时候就在太学基础学院潜心学习,到了节假日,他虽然会在应天府到处游览,却也沒有跟谁有過联系。 等到了朱瞻基将要去太学的前一天,达芬奇把所有的文稿都整理好了装起来,然后非常紧张地喝了半瓶酒,让自己醉倒,好好地睡一觉。 锦衣卫這個时候才意识到自己摆了乌龙,這個达芬奇并沒有跟谁勾结,只是想用這些研究为自己打开晋身的大门。 這些文稿,设计,似乎是想进献给陛下的。 朱瞻基得到了這個汇报,忍不住笑了起来,吩咐李子风說道:“明日你们锦衣卫对這個小家伙宽松一点,让他有机会凑到朕的跟前来。吩咐下去,可不要打伤了朕的這個宝贝。” 第二日一早,达芬奇很早就醒了過来,到学校的澡堂去泡了一個热水澡,将自己打扮的清清爽爽。 他的心情很紧张,在大明,皇帝陛下可是比上帝還要尊贵的存在。 如果自己今天沒有能打动他,却冒犯了他,說不定,自己会被驱逐出大明,让他返回欧洲。 如果返回了欧洲,他就再也学不到這些高深的知识了啊。 而且,自己冒犯了公主殿下的父亲,那公主会不会也因此不喜歡自己了呢? 這让达芬奇有些退缩,可是很快,他又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情。虽然有些冒险,但是他更想去系统地学习理工知识,而不是在這些治国之学之中浪费時間。 因为他不是王子,沒有自己的国家需要管理,也不想去当一個官员,他只想做更多的研究。 這一日的天公并不作美,虽然天上沒有下雪,但是气温很低。 所有等在太学的学生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却也沒有一個人抱怨。 能够近距离地接触皇帝陛下,对大部分学子来說,都不是常有的事。 达芬奇来到预定安排好的位置,内心忍不住有些失望。因为他们基础附学大部分都是外国的一些王子学习,他们的年龄比较小,安排的位置比较靠后。 而且,前排的位置才是那些王子们的,达芬奇几乎被安排在最后的位置。就是皇帝陛下亲至了,他也只能隔着许多人才能见到陛下。 当然,他不知道的是,因为朱瞻基故意想要给他一個靠近的机会,今天還特意安排了会见异国王子的程序。 未正,也就是后世的下午两点整,朱瞻基的悬挂着大明龙旗的专车开进了太学的校园。 朱瞻基一下车,全校的超過五千师生就齐身长揖行礼。“见過大明帝国皇帝陛下,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隔着不远的距离,达芬奇第一次见到了這個天下最有权势的帝王。 他的身材高大挺拔,不怒自威,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了,但是看起来犹如中年。 他的身上带着一种天生的气势,在千万人中,他永远是最吸引人的那一個。 在欧洲的时候,他曾经在佛罗伦萨见過教皇。在他看来,那位上帝的代理人不過是個腐朽的老头子,可是這位皇帝陛下,却如同是神。 這位皇帝陛下下车之后,接受了全校师生的行礼,并沒有直接进入礼堂,而是依次来到了不同的方阵之前,跟一些学生代表叙话,勉励他们一番。 而被接见過的方阵,在讲师的安排下,开始排队进入礼堂等候陛下训话。 很快,皇帝陛下就来到了他们這個附学的基础学院前面,达芬奇与其他学生一样,用充满崇拜的眼神望着陛下。 是他,打造了這個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是他,让全世界的各国之间开始了大型贸易。 是他,引导了整個世界的科技发展。 是他,维持了這個谈下的秩序。 在来到大明之前,达芬奇根本不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大。 来到大明以后,他才确定了這個世界有五大洲,四大洋,在无垠的海洋之中,還有无数的小岛。 在来到大明之前,他根本知道這個世界有多么先进,還以为佛罗伦萨,克裡特岛就是一等一的繁华之地。 可是来到大明,才知道原来大明现在都几乎不用马车了,各种汽车,自行车,火车,拖拉机,甚至连天上飞的飞机都已经有了。 而电力的利用,更是打开了一個新世界,一盏电灯就能让一间屋子亮如白天,已经安装了路灯的应天府就是一個不夜城。 在欧洲,贵族過的也是落后的生活,他们甚至不如大明的普通百姓過的先进与幸福。 這裡有全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最美味的食物,最和平的环境,最有效率的政府。 而且一切,都是這位陛下带来的。 他已经学過了歷史,知道大明在五十年以前,虽然比一般国家富足,但是富足的程度也很有限。 大明的火速发展,主要還是最近五十年的成就。 在大明,所有人都心满意足,只有原本的儒家感到失落。 以前是大明官员基地的太学,在五十年前都有一万多学生,但是现在,如果不算异国王子们的附学,人数只有不到五千了。 儒学虽然依旧是大明的精神精髓,但是只懂儒学的官员,根本沒有机会担任重要职位了。 任何官员,都要有专业技能。 可是,他们這些异国之人,想要学习专业技能却不能。 今日被安排在最前方有锡兰王子和几個学业比较出色王子。锡兰王子之所以被安排在前方,主要是因为锡兰国在前段時間挖出了一颗巨大的蓝宝石,這颗蓝宝石被锡兰国进献给了皇帝陛下。 蓝贵妃非常喜歡這颗宝石,能让蓝贵妃开心,皇帝陛下自然也开心,为此,還特批了一批退役的燧发枪,免費送给了锡兰国。 达芬奇紧张无比,用手摸了摸怀裡的文稿,然后拿了出来。 陛下已经接见完毕,准备要离开了。他不能错過這個时机,所以他退出了方阵,想从旁边绕到前方。 负责维持秩序的一個年轻讲师低声喊道:“利奥纳多,你想干什么?” 达芬奇装作沒有听见,举起了手裡的文稿,快读向前冲,大声喊道:“陛下,化外小民有设计进献陛下。” 他很意外的是那些平日被宣传的很凶的锦衣卫并沒有拦他,可能是他年龄小,并沒有让他们紧张。 他很幸运,因为陛下的目光被他吸引到了。那双锐利的仿佛能刺入人心的眼睛在达芬奇的身上扫射了一圈,然后說道:“让他過来。” 两個锦衣卫的壮汉已经拦住了达芬奇,不過他们并沒有动粗,只是在他身上从上到下摸了一遍,沒有发现有凶器,就放开了他。 达芬奇深吸了一口气,平静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可是越是靠近這位皇帝陛下,他就越是紧张,他甚至觉得自己的耳朵已经失去了作用,听不见外面的声音,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被一個壮汉按住了肩膀,达芬奇才从這种迷茫中清醒過来,他连忙跪下,双手高高举起了自己的文稿。“化外小民利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拜见皇帝陛下。” 朱瞻基让人接過了文稿,打开一翻,果然是他以往的一些设计和猜想。他露出一丝微笑问道:“利奥纳多,我听說過你,据說你来大明进学,還是我的公主资助你的。” 达芬奇跪下說道:“小民自愿成为永衡公主殿下的骑士,今后当以守护公主殿下为己任。” “倒是個知恩图报的孩子,不错,起身吧。”等达芬奇站起身来,朱瞻基又问:“你今日向朕进献這些设计,意欲何为?” 达芬奇看了一眼面前的皇帝,立即又低下头来。“小民想要成为大明子民,能进理工学院进学,学习各种格物知识。” 听到竟然是這個目的,朱瞻基更开心了。一個自愿归附大明的科学家,可要比大明多了一個属国更有作用。 达芬奇今年才十四岁,正是一個人思想逐渐成熟的阶段。在這個时候走上科学研究的正确道路,朱瞻基很期待他的成长。 恐怕比起前世的他,這一辈子的成就更大。 不過,演戏要演全套。虽然早就知道达芬奇的這些设计和猜想,朱瞻基依旧装作不知道。“你的這些文稿朕先收下了,今日回去看看,如果你符合朕的期许,入籍大明之事,朕会为你办妥。” “谢陛下,小民一定认真学习,以后为大明贡献自己的力量。” 這個小插曲即使在当日,也沒有多少人知道,可是却彻底改变了达芬奇的命运。 第二日,還在上课的达芬奇就被几個穿着研究员衣着的成年男人带出了教室。 坐上了汽车,达芬奇還在疑惑自己会被带去哪裡,但是让他惊讶的是,他竟然被带到了神秘的下马桥农庄。 這裡是整個大明最神秘的地方,也是整個大明科技研究的源头。 每一個立志于理工学科的学子,都将這裡作为自己的梦想之地。 在船舶研究院,几位专家细致询问了达芬奇在双层战舰设计上的构思思路。 在地质研究院,达芬奇见识到了他们对世界各地矿产,土壤的各种研究。 在格物研究院,达芬奇接受了几位专家对他各种设计的质询。 在电力研究院,那玄妙的电力利用和电话,让达芬奇首次觉得自己无知。 ………… 每一家研究院他都进去游览了一圈,這裡所有的知识,都是达芬奇想要学习的。 中午时候,他被留在研究院吃了午餐,随后被带到南门外的真理教总部。 如果說下马桥农庄是大明科技应用的研究基地,那真理教总部就是大明最璀璨的科技明珠。 被誉为世界建筑奇迹的真理塔,一直是所有初次来到大明的外国人必须要来瞻仰的建筑,這座被琉璃建造的高塔,代表了世界建筑的最先进技术。還那么的美轮美奂。 以前,达芬奇只能在院子外面远远地看一眼這座建筑,但是這一次,他被直接带了进来。 這是大明所有科技研究人员的圣地,只有真理教的正式成员,才能进来。 而真理塔也只有每年的少数时候,才会对外开放,让普通人能近距离欣赏這座建筑奇迹。 达芬奇虽然沒有进来過,但是也听說過這裡,每一個研究人员的终极梦想,就是希望自己死后,名字能被铭刻在這裡内院的墙壁上。 他怀着朝圣的心情被带进了這裡,還在疑惑自己为什么会被带进這裡,就听到了一位接待人员跟他說道:“圣母娘娘要见你,一会儿见了她,不要紧张,娘娘问你什么,你就說什么,不可胡言乱语。” 达芬奇的心咯噔了一下,登时又像昨天面见皇帝陛下的时候一样,如梦如幻,腿都飘了起来。 从来到大明,了解到大明的一些情况,被誉为圣母娘娘的蓝贵妃和真理教的教宗马迪,就是达芬奇最想见的两個人。 關於他们两個人的书籍和记载,也是达芬奇最喜歡看的书。她们两個人做出了那么多的成就,对一心想要在這方面发展的达芬奇来說,她们就是两座丰碑。 跟随着接待人员来到了一個不大的院子,达芬奇被带进了一间不大的偏房。 房间不大,装饰的也不奢华,温暖的地暖和暖气管道让這间屋子温暖无比。 蓝贵妃坐在一個松软的大沙发上面,看到走进来的达芬奇,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你就是达芬奇啊……真……”后面一個词的声音降了下去,达芬奇并沒有听清楚。 他不敢怠慢,刚想下跪,却听见蓝贵妃又說道:“不用跪来跪去了,坐下来,让我好好看看你。” 达芬奇有些拘谨地坐在了蓝贵妃对面的沙发上,双腿并立,双手放在膝盖上。 蓝烟看着這個還是一個正太的达芬奇,心裡却想着的是,如今达芬奇来了大明,那《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這些传世之作,今后怕是见不到了。 达芬奇,几乎每一個后世的人都知道的名字,即使不知道他的成就,也听說過他的大名。 现在他就坐在自己的对面,拘谨的像個囚犯,眼神却充满了崇拜。 虽然已经见過了很多的歷史名人,但是這一刻,蓝烟依旧有一种沧海桑田的虚幻感。 “听說你還会画画?” 达芬奇点了点头說道:“小民会一点,不過画的不太好。” 蓝烟差点忍不住笑了起来,达芬奇說自己画的不好,恐怕也沒有谁敢說自己画的好了。不過想想他才十四岁,又能理解了。 “在我們中洲,琴棋书画都是陶冶性情的最佳爱好,作为一個真理的探索者,会面临极其单调的生活状态。所以,保持一两项爱好,是非常有必要的。 陛下已经有意特许你入籍,以后也会让你进入理工学院进学,不過,你也不要荒废了画技。好好再学几年,以后,本宫還想让你为我画一幅肖像画。” 达芬奇沒有想到這位圣母娘娘沒有问自己在格物方面的知识,却跟自己說起了画技。 猝不及防之下,达芬奇连忙說道:“小民今后定当潜心学画,以后为娘娘画一幅画。” 蓝烟点了点头說道:“抬起头来,仔细看看我,想要把我画的好,不熟悉我可不行。我会让人为你办一個编外会员,以后每個月……我参加的真理教例会,允许你来旁听。” 达芬奇一下子瞪大了眼睛,惊讶无比。真理教每個月都会有多次例会,各行各业都会将這一個月出现的各种科技攻关难题拿出来讨论,研究。 這种例会,也代表了现如今世界的最尖端研究。 不要說达芬奇這個小孩子了,就是一般的普通研究人员,也沒有资格参会。 朱瞻基和蓝烟当然知道达芬奇的潜力无限,为了培养他,耗费再多的资源都不会浪费。 但是他毕竟還是個孩子,如果直接提拔的太高,不仅不利于他的成长,也会让他成为众矢之的。 所以,昨夜朱瞻基与蓝烟商议了一番,就决定以作画为由,给达芬奇一個近距离接触尖端科技的渠道。 這样一来,其他人只会认为是蓝烟对达芬奇的画技有期待感,而不会认为将一個孩子弄进研究学者的会议有不妥。 当然,想要让达芬奇真正归心,以后肯定還会有各种笼络,不過這一切,都不必朱瞻基和蓝烟亲自插手。 目前看来,以后让永衡出面更好。 永衡现在在欧洲,杨致和担任直布罗陀提督,朱瞻基還是很放心的。 不過唐赛儿准备西征,這一次,她恐怕要把欧洲打的闻风丧胆。杨致和在配合完這场战役以后,也该调回来了。 如今东海公杨道年岁已老,不過在他去世之前,杨致和還能留在应天府休养几年。 有這几年的時間,足以让本就对永衡感恩戴德的达芬奇,建立起稳固的三观思想。 从真理教出来,达芬奇依旧觉得有些如在梦中。 虽然他知道自己的许多想法很新奇,但是今天去了各大研究院,才知道原来自己的一些设想,早就已经有了研究。 他不知道,许多研究,其实就是根据他的猜想建立研究小组的。 现在,因为自己的冒险,大明皇帝陛下不仅沒有责怪他,反而认可了他的能力,决定给他入籍,還将他转到理工大学去上学。 這都足以让达芬奇对大明更有好感,這個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度,并沒有歧视是一個外族人啊。 在放冬假之前,达芬奇办完了转校的手续,而他也得到了一個黄色的户口本,变成了一個真正的大明人。 理工学院是大学,并沒有附学,所以才十四岁的达芬奇入校之后,就直接成为了一個大学生。 他现在還沒有课上,只能等新年過后,才能进入课堂。 不過,他入校之后,就能进入理工大学的图书馆看书了。這裡的各种理工类图书多不胜数,许多都是外面根本看不到的。 更主要的是,這裡的图书沒有断代,非常的系统和全面。只要他用心研究,就能在這种知识体系下完整地了解各种知识。 以前他很多时候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是现在,他是真正知道其所以然了。 不過,唯一不方便的是,他的身边沒有了朋友。以前他有不少一样身份的同伴,现在,他只剩下了一個人。 在還沒有认识新朋友的时候,他只能一個人寂寞地度過這個新年假期。 在這样的情况下,他只能把精力耗费在知识的海洋裡。 更让他感动的是,腊月二十五的时候,永衡公主的大儿子,东海公家族的嫡长孙杨力行竟然来到了理工大学,邀請他到东海公家族一起過新年。 十四岁的达芬奇在杨力行面前,并沒有坚持多久,他也想過一個热热闹闹的新年,而不是新年還留在图书馆裡面。 在杨家,达芬奇度過了一個新鲜的春节,大明的新年庆祝让他這個欧洲的土包子看到什么都新鲜无比。 各种不同的庆祝活动,让他充分见识到东方文化的深度。 而他也是個多才多艺的孩子,虽然因为长的跟大明人不一样,一开始让他并不太受杨力行几個弟弟妹妹的喜歡。 但是他一直以很大度的态度来面对被他尊敬的永衡公主的孩子们,也让這几個孩子逐渐都接受了他。 而通過杨力行带着他過年挨家挨户走亲戚,他也认识了不少新朋友,再也不是只在异族人那個小圈子裡生活了。 一直過了元宵节,达芬奇才收回了心思,回到了理工学院的校园裡。从這一天开始,他成为了一個真正的大学生。 各种新知识的灌输,很快就让他以往的疑惑得到了解答,各种知识,在他的思想裡面逐渐成型,這种充实感让他如痴如醉。 時間到了三月的时候,他就用学校实验室裡面简单的装置,改进了原本的发條装置。 通過对发條弹片的双重施压,将发條的发力和韧性,包括精准度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而杨力行立即帮他申請了专利,并且将這個专利卖给了工部的自鸣钟工厂。 這個专利为达芬奇创造了每年三百银币,一共二十年的六千银币的财富。這不仅让他经济自立了起来,更助长了继续研究发明的心思。 一個科技新星,在大明的最高理工学府,逐渐成长了起来。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