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出击 作者:未知 申中也就是六点,六月的申中是草原气温下降的时辰。如今天长夜短,要到戌中才会天黑。 也就是說,瓦剌人预备了一個时辰的交战時間。他们消灭不了所有的大明军队,所以用這一個时辰的時間来尽量杀伤大明士兵,然后趁着夜色逃走。 大明一方虽然不知道瓦剌人的具体战术,但是军威强盛,能以不变应万变。 从布局草原战略开始,逼着瓦剌不得不战,到现在忽兰忽失温将大军各部布置妥当,不管瓦剌人怎么打,都不会超出大明的判断。 虽然在战术上有些被动,但是战略上,已经完全占据了主动。 瓦剌人不管怎么折腾,除非他们能够以三万人大破明军五十万大军,最起码都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役。 大明输得起,瓦剌人却输不起,因为他们一输,好不容易聚起来的各部族就会分散开来。 来自斥候的快报一份份地传达到了中军大营,当获知瓦剌大军又卷土重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明白,大战即将来临。 当瓦剌大军再次出现在北侧的山岗上,他们的阵势不再是铺开一條长龙,而是排列成了三個攻击型战阵,三個万骑各相聚一裡左右,分别对应着大明的三军。 朱瞻基哪怕不懂這個时代的战术,也知道,现在這种阵势,不会再是试探了。 朱棣看到对方的阵势,立即大笑了起来,瓦剌人忍不下去了。 随着一個個命令传达下去,他身后的大旗一面面被支了起来。而大明的骑兵和步兵,也都摆好了架势。 這种阵地战,在大明与蒙元的交战歷史上,很少出现過。 而大明,从来不会畏惧阵地战。 相隔三裡的距离,几十万大军的对垒在夕阳之中形成了一股压抑之极的气势,時間仿佛都已经凝固了。 所有士兵的脸色都非常严肃,因为谁也不知道,自己在下一刻会不会死去。 但是在這样一個战场上,沒有人会后退。因为前进不一定会死,但是后退肯定是有死无生。 “鸣鼓!” 随着一声令下,一百多面大鼓咚咚地敲响,而对方的阵中也传来冲锋的号角。 大明的骑兵缓缓从后阵变成了前阵,直接填满了将近一半的战场空地。如果让大明军队集结完毕,步骑兵协同作战,那么瓦剌的骑兵再牛,也不会是对手。 所以,大明的骑兵一动,瓦剌人的骑兵就开始了冲锋。 這一次,瓦剌大军直接出动了两万骑,除了他们的左翼,大明的右翼那個万骑沒有动,防备着神机营,剩下的两個万骑直接冲向了大明的左中翼的位置。 数万骑兵的冲锋,让人马犹如潮水一般冲了過来。 這一次,瓦剌人准备硬钢了。 两边骑兵的冲撞,犹如巨浪翻滚,迅速在战场中间形成一個漩涡。 像漩涡,又像磨盘,一個真正的血肉磨盘。 這一次,神机营也不再被动地等待瓦剌人的攻击了,两百门被装在车架上的大炮被迅速地推到阵前,在大炮之间的空隙裡,是神机营的骑兵。 神机营的军马都是受過惊吓训练的,哪怕大炮再响,也不会惊到他们。 而在神机营的东侧,大明军队的最右翼,一万鞑靼骑兵也冲向山岗上的马哈木大营。 朱瞻基觉得自己的眼睛都不够用了,战场上的每一处都是那么的激烈,這种战争的场面让他沸腾不已。 大炮的轰鸣声传了過来,两百门大炮被分成了两组,分别开始了轰炸,這突发的巨响也惊到了瓦剌人的军马,让他们的冲击迟钝了一下。 马哈木的大军依靠地利,也从山岗上开始俯冲,首当其冲的就是一万鞑靼骑兵。 他们从上往下冲,本来是占据优势的,但是大明的炮火给了他们重创。 但是,马哈木早就知道大明神机营的厉害,他们的冲锋只是引诱神机营的炮火,大军在划了一條弧线之后,向西转移,避开了鞑靼人,避开了神机营,冲向了中军。 他们的左翼和中路的巴秃索罗万骑形成了一個交叉的反向逆冲,让大明中路的骑兵遭受了双面的冲击。 一时之间,处于中路的三支骑兵部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但是,大明的兵力优势不是瓦剌简单的战术就能抵消的。整齐的步兵方阵,在正面碰撞以后,迅速穿插到了大明骑兵和瓦剌骑兵之间。 他们五人一個小队,协同作战,共同应对一個個骑兵。 瓦剌的骑兵当然不会让自己陷入僵持的局面,他们集中兵力,形成了一個個钟摆式的攻击阵营。 一條條的人命就在這种犬牙交错的研磨中失去,所有人都已经疯狂,沒有思想地奋力砍杀。 而站在土城墙上的朱棣却依旧保持着冷静,一边观察着战场上的形势,一边开始调兵遣将。 “神机营,右翼攻击山岗,占据山头。官山卫、全宁卫、老哈河卫,骑兵攻击中路,步兵绕后向左翼绕前。武骧、腾骧两卫协助五军营中路攻击。” 随着大旗挥舞,一支支后军的方阵被调向前军,参与了战斗。 而依旧留守在山岗上的马哈木注意到了阵势的变化,深怕自己的骑兵陷入了包围圈,开始下令将两支万骑回撤向西,远离战场。 同时,留守山岗的五千预备营也摆好了架势,准备迎接神机营的进攻。 大炮上山艰难,从山下向山上射击的效果并不算好,柳升亲自率领神机营的骑兵,开始向山上攻击。 但是這個时候,马哈木却开始了向西转移,放弃了這座山头,全军转移到了距离战场两裡之外的另一处山坡。 随着他们的转移,大明的军队也开始了追击,朱棣在城墙上面也坐不住了,带领還沒有出战過的金吾卫,虎贲卫等八支生力军亲自从中路追击。 而朱瞻基也率领着自己的羽林左卫,随驾跟在了朱棣的身边。 虽然只是厮杀了半個小时,但是這次的厮杀比上午两次交手死的人還要多,中间的战场已经被鲜血沁成了泥泞的沙地。 无数的士兵在惨嚎,军医们忙着一個個的抢救伤员,监军们则一個個将那些還沒有断气的敌人补上一刀。 朱棣看到朱瞻基面不改色心不跳,暗自满意地点了点头。 前阵的厮杀逐渐减少,瓦剌人丢下足有三千士兵,那些失去了主人的军马也被大明的士兵给牵到了河畔,腾出了中间的道路。 大明的伤亡也不小,就连三千营的都指挥满都都以身殉国,他也是大明军队裡面死去的官职最高的人。 瓦剌人的撤退并不是直接反身逃跑,而是用两支骑兵交叉着与大明的前锋营作战,给大军预留下更多的休息時間。 他们向西撤退,更多是想要避开大明的炮兵阵地,因为大炮的轰炸,是他们无法抵御的。 当朱棣率领中军抵达新的战场的时候,還剩两万余人的瓦剌士兵也已经重新列好了战阵,俯视着山坡下密密麻麻的大明军队。 虽然大明的士兵死的更多,但是大明在忽兰忽失温足有三十五万大军,還有几十万民壮,哪怕是二比一的伤亡率,只有三万多人的瓦剌人也输不起。 但是,马哈木知道现在還不能撤,现在撤退,不要說部族归心了,连他自己的老命都难保。 這一次,他们决定不再分散兵力了,用剩下的两万多士兵,攻击大明军队的一個点,一定要给大明军队造成巨大的创伤,然后趁着夜色逃离。 在朱棣到来之前,他们還试探性地攻击了几次,阻碍大明军队集结的速度。但是在朱棣的大旗直接来到了山坡下,两军相聚不到一裡地的时候,所有的小动作全都消失了。 两军都安静了下来,等待着最后的决战。 神机营的大炮一时之间调集不到战场的正面,但是六千枪手却被分成了两军,站在了战场的最前方。 在他们的身后,就是蓄势待发的骑兵。 答裡巴看着下方气势冲天的大明军队,有些畏惧了。“太师,明军势大,我們不如先行撤离,然后以骚扰战术制敌!” 他是马哈木树立起来的傀儡,向来不得其他人的尊重。马哈木的大儿子脱欢就嗤笑道:“大汗莫不是怕了!明军虽然势大,但是我們只攻其一点,吃亏的未必是我們。如果现在撤军,你有如何能保证其他部族不会转身投靠大明?” “我意已决,不必再劝。草原的雄鹰不会向懦弱的汉羊投降,他们想要打败我們,就要用鲜血来偿還。太平,巴秃索罗,你们怕了嗎?” “不怕!” 马哈木却說道:“可是我怕了,我怕的不是這些汉羊,而是我瓦剌的崛起会被鞑靼取代。你们记住,草原终究是属于我們的,大明的军队早晚会离开。所以,我們真正的对手就只有鞑靼人,阿鲁台。這次的全军攻击,我們不仅不能避开神机营,還要以神机营一方为突破口,避开了他们的大炮,现在主动权在我們一边,争取多杀鞑靼人。” “明白!” 马哈木抽出了自己的弯刀,高高举起,大声喊道:“长生天会保佑每個草原雄鹰,出击!” 在他的身后,是他的十几個儿子,率领着自己部族勇猛下冲。 這是最后一次冲击了,所以所有的瓦剌人都沒有保存实力的想法,所有人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多杀伤大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