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60章 问计

作者:未知
“太孙殿下,赵王殿下来访……” 朱瞻基从春夏秋冬的粉臂玉腿的纠缠中坐起身来,伸了一個懒腰,身上的骨头发出了咔啪的声音。 四個女孩子一個個了粉脸含羞,夹杂着初醒的慵懒,让朱瞻基忍不住又把手攀上了她们的娇美山峦。 被他捏住了秀峰的秋月忍不住嘤咛了一声,呼吸也忍不住变的粗了起来。但是她沒有躲闪,反而主动贴近了朱瞻基,方便他的行动。 “现在何时?” 门外传来了刘万的声音:“殿下,辰时三刻了。” 也就是還不到八点,能让养尊处优的赵王這么早就爬起来找他,想必他对海贸生意重视无比。 “让赵王叔等一会儿,端水进来洗漱。” 温柔乡是英雄冢,虽然舍不得身边的温玉软香,朱瞻基也不能一直沉迷于此。 春夏秋冬四女作业被朱瞻基折腾了半宿,這从来不曾体验過的激情让她们一個個死去活来,不能安睡。所以,今天早上都有点起晚了。 听到外面的动静,她们一個個惊慌失措,纷纷寻找被朱瞻基丢的到处都是的小衣,挡住自己的身体。 不過,她们的羞涩更像是勾引,逗的朱瞻基忍不住又逞了一番手足之欲。 她们强忍着羞涩,穿上了小衣,然后就立即为朱瞻基穿戴了起来。 伺候了朱瞻基洗漱完毕,她们才开始装扮自己,等李亮他们送来了早餐,又开始伺候朱瞻基吃早餐。 吃完了早餐,朱瞻基并沒有直接去见朱高燧,而是又按照道家的呼吸法,调息了三個周天,耗费了一刻钟,将自己的身体调整到了最佳状态。 一进大厅,朱瞻基率先行礼道:“赵王叔,請恕侄儿昨日才抵达京城,疲惫不堪,所以起床晚了。” “是我太心急了,一大早就来骚扰瞻基,還請见谅。我也要恭祝瞻基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此次北征,立下汗马功劳。” 相比半年前,朱高燧這次的态度要更加亲密了。不過朱瞻基很清楚,這不是因为自己,完全是因为他目前控制的海贸生意。 从朱元璋时期开始,大明也开過几年海贸,不過当时都是打秋风的多,真正来做生意的少。 虽然大明号称万国来朝,但是赚了面子,丢了裡子。 后来恰逢张士诚逃往海上的旧部与倭寇联合作乱,大明剿之,自此开始海禁。 但是海禁只是针对百姓,大明与他国的联络一日不曾中断,贸易也在其他小国的强烈要求下,继续延续。 不過這個时候,所有商人和地方政府都沒有了贸易的权力,只有內监才有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的权利。 內监是为皇室服务,赚来的钱财也都归于内库,属于皇室的私房钱。 通過海贸,太监的势力也扩张的很快,在开国之初,大明的太监不過万余人,但是到了朱棣时期,太监的规模已经扩张到了近十万人。 不仅仅在应天府,在江南各大富足地区,都有太监们的身影,他们收购国内物资,售于国外商人,還有自己的船队,自己的车队,甚至自己的工厂。 像皇宫西侧的内库诸监,占地将近百万平米的区域,就有超過二十家工厂,超過三万名宫女和太监,一辈子都要在那裡面工作到死。 他们每天工作大半天,沒有自由,沒有节假日,只有微薄的薪水。除了面对自由上的压迫,他们還要面临残酷的精神压榨,甚至内体上的凌辱,沒有一点人权。 不過他们也给大明皇室带来了丰厚的收益,朱棣能够五次北伐,收复云南和交趾,主要就是依靠他们赚取的利润。 這项利润,是任何亲王都不敢觊觎的。但是朱瞻基通過海贸拓展的商路,却给其他皇室成员指出了另外一條路。 依靠自己的皇室身份,拿到进出口的批文,甚至根本不需要他们来做生意,只要肯卖出批文,就有无数的商户愿意花钱买。 虽然朱高燧的态度和蔼不是因为认命,只是想要从如今內监的锅裡分一杯羹,但是朱瞻基也是乐见其成。 身为一個太孙,一個未来的皇帝,他从来沒有想過把所有的生意都控制在自己的手裡。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大明想要发展,仅仅只肥一家是发展不起来的。 只有把所有人的目光都从那有限的土地上转移开来,整個社会的商业氛围才能更好。 他可不是這個时代的人,认为天下的财富是有限的,你多一点,其他人就少一点。 全民商业氛围的提升,才能促进大明国力的增长。 而且,当一個坐地收钱的裁决者,远远要比风裡来雨裡去的商家赚的更多。 别的不說,等开放海禁,光是关税,每年都不知道要收多少钱,何况還有商税。 所以,如果能把朱高燧的兴趣从夺嫡转移到做生意,赚钱方面来,朱瞻基其实是高兴的。 当然,他也不会一开始就表现的比朱高燧還积极,甚至還要故意为难一番,最起码也要让朱高燧承他的情。 虽然他還沒有考虑好以后该如何应付這些皇家的蛀虫,但是绝对不会像原本的歷史一样,让大明朝承担几十万朱家人的衣食住行。 他们這些人虽然比不上后来的几百万旗人腐败,但是清朝的时候已经有了红薯,玉米,土豆,基本解决了粮食短缺問題。 而明朝呢,恰逢小冰河时期,无数农民连自己都养活不了,還要养活几十万锦衣玉食的朱家人,這個负担比清朝的时候更重。 能够让他们自己想到赚钱,那是最好的。 虽然朱元璋不允许這些藩王做生意,当官,但是在朱瞻基看来,那都是该推翻的错误政策。 宋代的王安石虽然手段有些激进和错误,但是這個人的见识在当时的时代是非常先进的。 他在宋代就已经提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宣言。 来到這個时代十几年,朱瞻基虽然觉得這個时代有许多观念比较僵硬,但是也并不是电视上演的那样,祖宗确定的法律就不能变。 建文帝上台就变了朱元璋的许多政策,朱棣上台更是将大明律几乎重新修改了一遍。 那些天天喊着祖宗大于天的人,其实就是一些腐儒而已。 真正的文人,其实都一直在不停地研究歷史的得失,想要寻找一條更好的发展道路。 特别是现在還是明初,儒家還沒有完全占据发言权,所以变法的阻力其实并不大。 但是有些东西想要改变,却比变法更难,比如观念。 有了這样的想法,朱瞻基在跟朱高燧的交谈中,就能占据引导地位了。 寒暄了一阵,进行了一番沒有营养的对话,朱高燧就有些迫不及待地将话题转移到了他感兴趣的方面。“外界传言,此次北征,瞻基拿出了近五百万两白银,充当军资?” 朱瞻基点了点头。“确有此事。为了這次北征,我拿出了三百万两白银,二十万两黄金。” 朱高燧根本沒有想到朱瞻基沒有丝毫隐瞒,直接就回答了他的問題。所以他也一时之间被惊呆了,倒吸了一口凉气。 赵时春见朱高燧失态,连忙說道:“太孙殿下高义,如此巨额财富,实在骇人听闻啊!” 朱高燧這才反应了過来,說道:“這么多银钱,我這一辈子還从未见過。” 朱瞻基笑道:“所谓银钱,一不能吃二不能穿,我等出身皇家,不愁吃穿,再多银钱又有何益?将這些银钱交于皇祖父,能换来三军将士归心,奋勇杀敌,這才是正途。” 朱高燧一边摇头,一边叹道:“你如今尚未开府,不知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苦处。像我如今就经常入不敷出,为了银钱愁白了头发。” 朱瞻基故意說道:“王叔乃是亲王俸禄,赵王府一应耗费应该不至于紧张吧?” 亲王仪仗,卫兵都是朝廷出钱,几万亩的土地,每年的产出也足以应付消耗。如果不是置办军械,即使有些紧张,但是也還過的去。 朱高燧却欺朱瞻基沒有开府,不懂民间疾苦,好好地诉了一番苦。 直到看到朱瞻基已经听的有些厌烦了,才小心翼翼地试探问道:“瞻基既然有来钱的渠道,王叔今日也想跟瞻基讨教一二。我省吃俭用,也凑了五万两银子,希望瞻基能顾念叔侄之情,给我指点一番门道,看看這些银钱,做什么好。” 朱瞻基楞了一下,才明白過来,這個时代的人還有些单纯。他们虽然想要赚钱,但是首先還在考虑做什么事,怎么做。 而不是像某個时代一样,只是依靠自己的身份,就能做空手套白狼的勾当。 朱高燧虽然是皇子,是亲王,但是现在想到的還是做什么生意能赚钱。 当然,這种单纯只是因为他不懂,也许当他看到有更快,更简单的赚钱方法,他会变得比任何人都贪婪,但是最起码现在,他的心裡想的是踏踏实实做生意。 朱瞻基也不隐瞒,将他跟高丽和东瀛做的生意介绍了一番,当然,中间的银钱兑换這道程序,朱瞻基不会說。 不仅仅是朱高燧,包括任何人,以后想要做海贸,只要老老实实缴税,都可以。但是银钱兑换這個业务,绝对要被皇帝本人控制。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