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69章 工匠

作者:未知
沿着武英门外的林荫道一路西行,都可以遇到手抱奏折的大臣们在武英门外等候觐见。 朱瞻基還沒有参政,那些大臣们见到朱瞻基,一個個都是躬身行礼,却沒人开口搭话。 无故搭讪太孙,就会被认为包藏祸心,這可是大罪。 之所以有這样的规定,一方面是为了避免皇子皇孙被大臣蛊惑,另一方面也是老朱家对继承人的防范。 朱高炽還是在监国时期,就因为私下接见了汇报工作的解缙。在歷史上解缙因此被杀,朱高煦也因此天天吵着要把太子废了。 权力的斗争面前,可沒有什么父子亲情。朱棣虽然因为朱瞻基是孙子,有意扶持。但是這些都是因为朱瞻基跟他的年龄相差比较大,所以故意扶持孙子来跟儿子作对,进行权力制约。 所以朱高炽也好,朱瞻基也罢,想要获得更大的权力,只能按照朱棣的规矩来。 他给的,你才能要,他沒有给的,你不能想。 也因此,朱瞻基才强忍着自己想要掌权的心,不跟這些文臣接触。 目前的文臣方面,除了担任過他老师的解缙和胡广,也就只有一個半隐退的姚广孝,朱瞻基偶尔会联络一下。 经過了武英殿,就是大御厨,這裡的御厨是宫中最大的,人员全部集中起来,能做超過万人的伙食。 有时候朱棣宴請群臣,主要就依靠這裡的御厨来做饭。 御厨過去,就是西华门,這個门主要就是太监们在用,因为這個门外,就是大明最先进的工厂和最大的仓库。 从西华门出来就不是宫城了,而是皇城,一條直路通往皇城的外城门西安门。 在這條大路的北边,跟皇宫平行的区域,是内府诸库。這裡的面积大约有皇宫的一半大小,几百個不同的仓库裡面,装满了各种各地进贡的特产,皇族的私房钱,皇帝要赏赐的各种丝绸,布料等等。 而在這條大路的南侧,這片面积超過五十万平米的区域,则是大明最大的血汗工厂。 在這片区域裡面分布着內监的八個局分别是兵仗、银作、浣衣、巾帽、针工、内织染、酒醋面,還有一個是司苑局,除了司苑局以外,其他的七個局在這裡都有不少于一家作坊。 另外,宫女系统也有四個司在這裡有自己的工厂作坊,這一片区域有超過三万個太监和宫女在這裡劳作。 這裡的太监与宫中的太监属于是一個系统,但是宫女却不一样。 因为這裡的宫女是沒有资格入宫的,在這裡干上几年,都還会返回家乡重新嫁人。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說,她们比宫中的宫女要自由一些。但是,她们也不得不忍受各种剥削,只有老老实实干活,才有可能安全回去。 朱瞻基沒有取消這裡的想法,因为這裡的工厂和作坊,也代表了這個时代最先进的工业技术。 整個大明,也就只有工部的作坊能够比這裡更加先进,但是在纺织业,恐怕连工部的作坊也比不上內监的作坊。 朱瞻基的大驾光临也让這裡的管事太监和宫女一個個郑重无比,虽然沒有鼓乐迎宾,一個個却也像后世领导视察一般,洒水扫地,到处清理的干干净净。 皇宫裡面树多,這裡除了房子却一棵树也沒有。每一個仓库的外边都被引入了活水,形成了一個個沟渠,以此来防止火灾。 朱瞻基让王彦這個太监总管打发了其他人,只留下了兵仗局的管事太监,還有几個特许可以接触地球仪的可信的太监。 进入了兵仗局,這裡本来就是內监专门用来打造兵器和仪仗用品的地方,包括內监的军旗,都是在這裡绣制。 這裡的安全防范本来就比较严格,而靠近皇城根的一個小院子,更是被包围的水泄不通。 兵仗局的管事太监孟超来還自诩道:“太孙殿下請放心,地球仪从搬进来的第一天开始,裡面的工匠就再也沒有出来過,外面的人也不能进去。除了少数几個可以信赖的人,根本沒有人能内外串通,泄露机密。” 朱瞻基淡然地点了点头說道:“裡面的人都是有功之臣,你调查一下,是否有人收了他们的安家银子,在我查出来之前,還给他们。” 他脸上的笑容一滞,還沒有說话,就见到远处几個太监领着纪纲和庄敬他们走了過来。 看见這两個杀神,孟超来连忙說道:“我立即查办此事,若有此事,定不轻饶。” 這帮工匠相当于被囚禁在這個院子裡,又接触了這样的秘密,恐怕内心早就以为自己要被灭口了。 虽然朱瞻基拿出来的赏银不少,他们恐怕更会以为這是安家费。想要通過贿赂活命很难,但是想要贿赂一下监管的太监,给家裡传個话,恐怕许多太监都会愿意干。 這种事避免不了,朱瞻基也不想深究。要是真的查起来,恐怕沒有一個人身上是干净的。 他之所以不跟這些弓箭解释,也是想用這十個月的時間给他们施加心理压力,让他们知道這個秘密的重要性。 然后再释放了他们,他们就不敢随便泄露這些秘密了,而且還会对自己感恩戴德。 朱瞻基笑着摇了摇头,瞥了孟超来一眼,却沒有接他的话,看向了走過来的纪纲。 或许是心情轻松了,纪纲比過年的时候看起来還要精神焕发,小胡子也被打理的理理顺顺。 距离朱瞻基還有两三米,他就站定了身子,长揖行礼。“微臣参见太孙殿下。” 有外人在场,朱瞻基自然要给他抬一下面子,笑道:“纪指挥使不比多礼,昨日匆忙一见,也沒有来得及說话,不知最近可好?” “劳殿下挂念,微臣至今仍能食三大碗饭,拉得三石硬弓。” 朱瞻基笑道:“好啊,下個月我要去汤池狩猎,届时我們比试一番。” 纪纲笑着应下,這才又跟王彦和孟超来他们打招呼。虽然他的恶名远扬大明,但是內监這边他却管不到。相反,像王彦這样的司礼监大太监,還是他巴结的对象,不敢疏忽轻待。 相互打了招呼,孟超来這才又带着朱瞻基他们进入了小院。 這個小院依托皇城而建,四面都是工坊的房间,中间是個院子。 除了工部的三個工匠,這裡面還有內监的十個工匠。看到朱瞻基进来,特别是身后還跟着大恶人纪纲,他们似乎已经认命了,一個個心如死灰。 不過在礼节上他们丝毫不敢怠慢,因为现在可能只是他们一個人死,家裡還能得到一大笔安家费。 要是冒犯了朱瞻基,恐怕全家都不能活命了。 等他们跪拜之后,朱瞻基才开口說道:“十個月被关在這個小院子裡,诸位辛苦了,也受罪了。不過诸位为大明立下了大功,稍后我会向皇祖父請旨,厚赏诸位。” 其中一個年纪只有三十出头的壮年男子犹豫了一番,跪伏在地說道:“殿下,我等自知知晓這通天秘密,绝无幸存,只望殿下能念在我們些许功劳,宽待我等家人。” 朱瞻基四周望了一圈,笑了起来。“抬起头来,我什么时候說要处死你们了?” 三人都惊讶地望向了朱瞻基,但是朱瞻基却不再解释,說道:“先带我去看看你们的成绩吧……” 三人狐疑地相互望了一眼,有些不知所措。還是孟超来說道:“還是我来吧,這裡我可比他们更熟悉!” 朱瞻基问道:“难道你比他们更清楚怎么雕出這些地球仪?术业有专攻,专业的問題你能替他们解答?” 孟超来大惭,不敢再到朱瞻基面前表现,让出了位置。這种人在后世多了去,下属赶出一点成绩,他们就把功劳抢了放在自己身上。 朱瞻基虽然信奉水至清则无鱼,想要做事,不仅需要能做实事的人,也需要会来事的人,善于协调的人。 但是,该是谁的工作就该由谁来做,越殂代疱,以外行取代内行,却是要不得的。 三人這才反应了過来,连忙起身,带着朱瞻基进了专门安放地球仪的仓库。 一进门,朱瞻基就被满屋子的地球仪给震住了,這何止三十多個,一百個都有了。虽然大的只有三十多個,但是小型的地球仪数量更多,不過很明显,做工也要差了许多。 這大的应该是這三個工匠雕刻的,小的是內监的工匠雕刻。 最大的地球仪直径超過了一米,最小的直径不過二十厘米左右,跟一個足球差不多大小。 上百個地球仪都被摆在青砖地上,下面還安装好了底座,每一個的做工都比朱瞻基雕刻的要好的多。 而且,在大明的地界,也被刻上了简易的地圖。虽然比例稍微有点失调,但是各处的大概地形却沒有错误。 朱瞻基在雕刻美洲的地圖的时候,不小心在落基山脉上划破了一块,留下了一個缺口,他们也照样刻了下来,這就让人有些哭笑不得了。 然后一個做工精细的小地球仪吸引住了朱瞻基的视线,這個小的地球仪一看就比其他的地球仪更精致,虽然小,但是表面的地形沒有半点错误。 他抬头问道:“這個地球仪是谁雕刻的?”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