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一百七十二章教化之功

作者:春秋各半
教化之功。

  好大的功劳。

  李攀龙心中若有所思地琢磨了一下,似乎也不是不可以。

  同时也明白自己的文章,为何沒有被人选中,相对于普通百姓们的认知来說,却是深奥了一点。

  经常玩弄文字,差点被文字所误。

  了解的新的写作方法,李攀龙心中就有底了,知道该怎样下笔,才会达到殿下想要的效果。

  而自己大胆留下来,也算是走对路子了。

  只要做得好,往后青史留名,也不是問題,都說裕王殿下是财神,在他看来不但是财神還是福禄神。

  也就那些沒有机会,又不肯努力的人,才会在背后酸。

  說什么有人作弊。

  還說什么,有幕后交易。

  全都是胡扯,虽然他曾经也是這些人中的一個,可现在他站在了裕王殿下這一边,就不可能再诋毁给自己机会的贵人了。

  朱载坖一番鼓励之后,也就不再去管具体的事务。

  只等着最终的结果。

  眨眼三天一晃而過。

  大明第一张成品的报纸就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

  朱载坖下的成本也很大。

  报纸刚刚印刷出来,就大把地撒出了银子,雇佣一些小孩子来沿街叫卖。

  瞬间,在缺乏娱乐的年代,新鲜事物,瞬间就让一些人爱不释手。

  识文断字的人,一边批判着报纸上文章写得狗屁不通,却又一边地大声读者上面的內容。

  因为他们发现,只要他读的声音够大。

  身边围着的百姓们就多。

  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在同样是读书人之中,自己不是最好的,可在百姓们之中却又是最有学问的。

  一時間,内心中一种被人需要的感觉就填满了胸膛。

  到处都能够见到,放下读书人的架子,给百姓们解释报纸上文章的人。

  而那些真正有些文的人,怎是看到了他们手中的权利,正在被别人使用。

  言论本就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

  皇宫之中。

  嘉靖也在读者报字,不时地蹙眉短叹。

  叹息的不是报纸上面的文章太過庸俗,而是报纸這样的好东西,出现得实在是太晚了一点。

  明明他手中捏着邸报這样的大杀器。

  却一直都只在官府之中流传,沒有想過放出去让百姓们去看,去读,去听。

  导致许多的政令,被一些狗东西歪曲得自己都认不出来。

  银子官吏们捞了,坏名声他這個皇帝背了。

  实在是岂有此理!

  ‘让鸿胪寺的人,也按照這样的报纸,办一份属于我大明的官报。’

  嘉靖已经想好了,该怎样去利用报纸,来引导外面对他不利的言论了。

  翌日。

  朝会上的议题只有一個,那就是报纸。

  大臣们谁都不想把他们文人手中的這一权利交出来。

  可现实已经逼迫的他们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实在是朱载坖发报的速度太快,也太過突然了一些。

  若是上朝堂有人提出来的话,绝对会有一大群人上去奏疏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来辩解這件事的不可行性。

  从而让报纸這一新事物,胎死腹中。

  “皇上,报纸可以办,但必须要有律法来约束,不然谁都能够去办一份报纸的话,那么事情将走向不可控的局面。”

  严嵩想得明白,既然事不可为,那么就把办报纸的权利,收回朝廷。

  那么捏住了口舌,還不是他们想說什么,就說什么?

  “皇上,臣附议首辅的提议,還請皇上新成立一個专门规范报业的衙门,免得流言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鸿胪寺的寺卿立刻上前奏言。

  严嵩抬了他一把,他也得投桃报李。

  尽管他也明白,這件事情成立了之后,衙门又会被单独提出去,成为一個可以和税务司差不多的衙门。

  但借着這個机会,建立自己的鸿胪报也不是不可以。

  相信其他的衙门尚书,也都有這样的想法,不然又得拉扯一段時間才行。

  “嗯!是這個道理。”

  嘉靖点了点头。

  报纸的好处他看到了,可不好的地方他也看得到。

  言论必须控制在朝廷的手中才行。

  “這件事就交给鸿胪寺来办吧,务必尽快办好,不懂的地方,就去找载坖报社的人好好的学习一下。”

  嘉靖目光扫视了一下底下的群臣们。

  還是沒有忍住說道:“這么简答的东西,就沒有一個人想的出来,看来朕的朝堂之上,蝇营狗苟之辈不少啊!”

  话說得很重,就差指着鼻子骂人了。

  都是科举路上,万裡挑一选出来的人才,手中還经常看着邸报,就是這么报效朝廷的?

  朝臣们立刻整齐划一地露出了尴尬,羞愧的神色。

  “臣惶恐,還望皇上恕罪。”

  至于有沒有罪,惶不惶恐,他们心中清楚,嘉靖心裡也清楚。

  就看谁演得最想那么一回事了。

  “好了,多余的话就不用說了,第一份报纸,就把朕的变法條目都写上,朕要让全天下的人知道,朝廷对他们做了什么,当地的官府,又有谁在违反朝廷政令。”

  嘉靖目光落在了刑部侍郎苏祐的身上。

  “你们刑部的人责任重大啊,此次务必不能跑了一個作奸犯科之人,朝廷有朝廷的法度,不容任何人去肆意践踏。”

  随即又看向了大理寺少卿方钝。

  “你的大理寺也要做好准备,别再像审讯顺天府府尹一样,弄得虎头蛇尾,到现在都還沒有理清楚头绪。”

  连续三個点名。

  让朝中的所有人都知道,皇上心中对這两人有意见了。

  好好的事情不做,偏要做人情世故。

  嘉靖得让這些人明白,大明還是有律法存在的。

  当然,此时在朝堂上說出来,就是有了轻放的意思在裡面。

  官场上的事情,不怕上级批评,就怕上级不闻不问。

  无论是方钝還是苏祐,浑身都出了一阵的冷汗。

  他们還以为事情過了這么久,差不多就算了,沒想到皇上還记得呢。

  看来還是内阁首辅严嵩的眼光毒辣,一早就确定了皇上一定会对浙江一地用兵。

  而报纸這一新鲜事物的出现,就是要开始宣扬浙江官场的腐败,从而师出有名,免得被当地的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挟裹着百姓们,扯旗叛乱。

  到时候,受到损失最大的,還是大明。

  事实已经证明,人口是最大的财富。

  少了死刑犯。

  却多了一群免費的修路劳力。

  比曾经征发徭役,都要好用。

  “臣,谨遵皇上皇令。”

  方钝已经不敢再拖延,高擢的事情也应该落幕了。

  不就是把浙江上下的官吏,有問題的全部写在奏章上嗎?

  他熟得很。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