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三十六章收获第一份技术储备

作者:春秋各半
朱载坖還不知道,接下来一段时,到底会给他带来多大的危机。

  此时正和朱载壡他们放着烟花。

  对男孩子来說,烟花的吸引程度,不下于其他玩具。

  朱载圳也放下了他喜歡的魔方,玩起了烟花。

  夜空被染成了五颜六色。

  不知不觉中,烟花落幕,一晃眼年已经過去。

  甲午年第一次朝会,很是热闹。

  過年期间,从公众传来的消息就是,大明找到了第二個财源。

  哪個做官的不想发财?

  以前是国库沒银子,只能收底下人的孝敬,而底下人则是搜刮百姓们的那点存货。

  现在有了更好的目标,都想大干一场。

  某些人已经在心裡惦记着那一座寺庙中,有多少金身了。

  而嘉靖,从来都沒有感受過,任何一次上朝,大臣们会這么的齐心协力。

  “臣,有本要奏!”

  “准!”

  "請问首辅大人,寺庙的田地,是收回做皇庄,還是归国库所有?

  “归国库,属于哪個县城的范围,就是属于哪個县城的地方财产。”

  “臣,有本要奏!”

  “准!”

  “請问首辅大人,不知寺庙商铺,又该如何处理?”

  “同田地处理方式一样。”

  “臣,有本要奏!”

  “准!”

  "······

  一條條的利益分配,让朝臣们沸腾了。

  什么时候,地方官府,有自己的产业了?

  答案是以前沒有。

  可现在有了。

  往后县衙就是一個肥缺,官田的收益,绝对要比俸禄高得多。

  在利益分配好了之后,就是僧人们的安排。

  有手艺的必须靠手艺吃饭,每一文钱都必须赚得干干净净才行,每一座寺庙還得给朝廷上税。

  根据寺庙的大小,名声高低,税额也大不相同。

  总之一句话,除了拿着度牒,可以不需要路引,随意行走天下之外,僧人们的特权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即便是朝中有许多信佛的大臣,在面对巨大利益的情况下,也都是信则有不信则无的選擇性暂时不信。

  大明本就有对宗教的管理办法。

  现在要的不過是财产罢了。

  一早上的分赃大会,很快就定下了基调。

  每個人都在算计着,他们能够从当中拿到多少利益。

  朱载坖在知道朝会的內容时,還在已经修好的‘载坖私塾’中给人授课。

  “速成的需要最少两個月的時間。”

  课后,朱载坖盘算着那些账房先生们学习的进度。

  只要出一批可用的人,往后就可以老带新,源源不断地培养人才,也就不需要他亲自来讲课了。

  “已经很快了,大明养士几百年,到现在才多少读书人。”

  陆绎不以为意的說道。

  “說的也是,若是读书人多了的话,朝廷也就收不上税收了。”

  朱载坖点了点头,說道。

  “对了,我开办的私塾,也是可以让女子来读书的,算账又不是体力活,咱们的工厂又不是官府,不用在乎别人的看法。”

  转悠了一圈,都是男人,沒一個养眼的,這怎么能行。

  往后他长大一点,身边還想安排一些女秘书的。

  不体验一番,有事那啥,沒事那啥,都对不起他现在的身份。

  载坖印刷作坊外。

  坊主刘敬堂已经带着一众工匠,早早地跪在门口迎接。

  干硬冰冷的地面,让跪着的人并沒有感受到多么难受的感觉。

  這些人无一例外,全部都穿着全新制式的工作服装,从头到脚都收拾得很干净,面上的肤色還算不错,眼中也很有神。

  短短半個月的時間,這些人就被养得和别的平头百姓们不一样。

  工钱给足,還有小食堂做补贴。

  谁家大老爷会這么大方?

  朱载坖从私塾出来,就往印刷作坊赶去,等到他的护卫队伍刚一靠近,刘敬堂的声音就传来。

  “载坖印刷作坊坊主刘敬堂,带着全体工匠,前来迎接裕王殿下。”

  朱载坖掀开车帘扫了一眼,神情复杂地道:“都起来吧。”

  “谢裕王殿下。”

  刘敬堂带着众工匠起身,让开一條路,领着进入了作坊裡面,而工匠们则是神情振奋地跟在护卫车队后面,缓缓移动。

  在接到他那個不靠谱的父皇传来的消息之后,他就对自己的安全很是上心。

  拒绝了锦衣卫的安排,特地从民间找了一些老兵。

  尽管年龄大了一点,也久疏战阵,但胜在過于干净,沒谁会来掺沙子。

  印刷作坊,說起来是作坊,可在朱载坖的要求下,就是奔着一個大工厂设计的。

  该說這個年代的人,手艺是真的好,還是說他给的银子很足。

  除了沒有假山假水,楼台廊道之外,就是一個大庄园。

  朱载坖下车之后,看了一圈,回头对着刘敬堂道:“票据的印刷版面都雕刻出来了嗎?上面的编号数字,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环境很是整洁卫生。

  就连角落裡放置着的水缸,也都装满了水。

  印刷作坊不同于其他的地方,裡面都是容易之燃烧的物资,所以安全一定要到位。

  闻言,刘敬堂恭敬地道:“启禀殿下,工匠之中,其中有一位来自工部退下来的老工匠,手艺不错,制作了一個可以滚动的小玩意,已经解决了编号的难题。”

  手艺最厉害的工匠,都是在朝廷手中掌握。

  都說高手在民间,那是只有乱世的时候,才有的现象。

  和平年代,谁不想吃碗皇粮?

  朱载坖点了点头,表示知晓,随口又问了一句:“人家既然设计出了好东西,咱们的奖赏,也一定要到位。”

  “回禀殿下,按照殿下要求的奖惩办法,已经额外奖励了一百两银子,兵器恶霸這项技术登记在册,往后要是谁想要使用,都得付出一点使用费。”

  “嗯!不错。”

  朱载坖满意地再次点了点头。

  现在民间的工匠,還在寻求技术上的突破,可官府养着的那些工匠就一直都是在吃老本。

  给出点奖励,就是为了激励工匠们,只要能够有拿得出手的设计。

  都可以换来巨大的财富。

  沒有什么比让一家老小吃饱穿暖,更加现实的体现了。

  刘敬堂将朱载坖带到了他的办公室当中,旋即小心翼翼地抱出了一口箱子。

  只见刘敬堂的手指,在箱子上面不断地拼接图案,仿佛有着一套设计好的密碼,不一会就打开了箱子。

  “這個是按照殿下的要求,让木匠们设计的保险箱,沒有锁扣,使用的也是鲁班锁的方式,沒有密碼的人,是很难短時間打开的。”

  突然之间,朱载坖对于這個时代的人才,多了许多好奇心。

  能把一件东西,做成极高的艺术品。

  得要多高的天赋才行?

  除了手动能力强之外,還得有丰富的想象力。

  可偏偏就是這么聪慧的民族,最后却再也沒有什么辉煌东西研究出来。

  实在是不知道该說什么才好。

  盒子裡装着的不但有那件小小的编码印刷器,還有着制作图纸。

  算是目前,朱载坖手中第一個技术储备。

  小巧编码印刷器,在纸面上滚动,就可以自动地转换数字,其中运用到的齿轮连接让朱载坖差点以为是一個完整的工业产品。

  “好东西,若是咱们的印刷,能够像這個一样地随意变化文字,那么往后還可以进一步降低印刷成本。”

  裡面到底是怎样的构造,从外壳上看不出来。

  但不难想象,打造出這件东西的人,手艺已经达到了怎样的地步。

  “给他安排一個特殊的位置,工钱每個月加倍,只需要搞研究就行,上工的時間也随便他自己安排,每一個新的技术,不管目前能不能用上,都可以给出一份奖励。”

  朱载坖很快就下达了一個在刘敬堂他们眼中,很离谱的命令。

  不但给涨了工钱,還给了一個更加宽泛的职务。

  而且看样子,权利還不小。

  想了想,朱载坖接着又道:“给他每個月额外五十两银子的研究经费,若是用完了可以继续申請,最高额度不能超過二百两。”

  现在的印刷作坊,還沒有任何的盈利项目。

  可有了這样的一個编码印刷技术,就已经是赚大了。

  刘敬堂心裡虽然惊讶,可還是不断地点头,就差那個小本本记下朱载坖說的任何一句话。

  “对了,那人叫什么名字?现在在哪裡?”

  从高兴的劲头中回過神来,朱载坖不由地问道。

  “那人叫陈老头,是個木匠,今日沒想到殿下回来巡查作坊,就在刚過年那会带着银子回去给他儿子娶媳妇去了。”

  基于朴素的百姓心思,這一点并不意外。

  平日穷怕了,在大明的工匠,可沒有多少地位可言,所以娶媳妇也就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情。

  沒银子,谁家姑娘会嫁给你?

  任何时代都是如此,朱载坖也不是很惊讶。

  “哦!好事啊,這样你替本王跑一趟送一份礼物,让他安心在家好好地享受一段時間再来工作。”

  年纪此处,朱载坖立刻就给刘敬堂吩咐了一句。

  刘敬堂心中暗道:看来殿下对有手艺的人真的很重视,要不,去工部多找几個能人进来?

  据他所知,陈老头在工部還不是技术最好的。

  当时因为朝廷国库空虚,沒有办法继续发钱粮,才被人排挤出来的。

  估计要不了多久,陈老头就会成为被人的嫉妒对象了。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