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尾章(6)當爲太宗?
而整個國家卻是越來越強了,寧國公陳瀛在朱見深授意下開辦的武勳司,最終也被分裂成爲了兩個類似於學堂的軍校。
兩個部分,一個是由從朝鮮歸來的功勳趙輔擔任提督的,陸軍司,另外一個就是由遠海郡王朱儀擔任提督的海軍司。
所有的年輕將校軍官,都要在陸軍司,以及海軍司接受系統的學習,最初的學習很多人都覺得沒什麼用,可在日後的作戰之中,他們才發現,原來這種學習,真的能夠爲自己提供幫助,雖然在這種軍校中培養不出類似霍去病,徐達這樣的將領,但出來之後,也不會是碌碌之輩,最起碼在戰場上不會犯低級的錯誤。
而這兩個軍司,陸軍司設置在北京城,海軍司設置在南京城,這也是後世大名鼎鼎的帝國陸軍學院,以及帝國海軍學院的前身。
石彪離開京師後,十年都未曾回過一次京師,數萬騎兵縱橫西域,bdl宮也在成化四十年飄起了大明朝的旗幟,不過,這個時候,征戰西域,也不是爲了徹底控制西域。
石彪西征,這也是成化皇帝主導的一次戰爭,當然,朱見深也清楚,此時想要徹底掌控住西域,很是困難。
說白了,就是朱見深的一次提前佈局,一生很長,卻又很短,他此時所有的精力都是放在改善民生,跟儒家傳統思想作鬥爭,以及開擴海路,朝北擴張,若是在開闢西部戰場,打一場持久戰,弄不好,其他方面也難以兼顧了。
石彪西征數年以來,數萬名西域佳人被擄送大明,一大部分的西域佳人都被關進了教坊司,最初是隻給達官貴人放開購買的權力,而到了後面,只要有銀子,就能獲得佳人……
而朱見深要做的就是告訴子孫後代,西域絕對不全是荒涼,還有很多美好的東西,等着後世子孫享用,而且開個頭,後面的繼任之君也好辦。
而歷史上的那個站首輔萬安,在熬死徐有貞,韓雍,彭時之後,也終於順利上位,坐上了首輔的寶座。
不過,這個萬安對皇帝陛下的事業不忠心,拉幫結派,玩弄權術,貪腐嚴重,在繼任首輔的兩年後,也就是成化四十七年,被錦衣衛緝拿歸案,經三司會審之後,斬首示衆,家產充公,家族上下八十三口被流放到了新大陸。
而這個萬安也因成爲成化朝唯一一位沒有得到善終的首輔,而聞名於後世……
朱見深年齡越來越大了……
在很多老人去世之後,他的人生也彷彿開啓了快進鍵,他更加努力的管理着越來越龐大的帝國。
他身旁的人換了一茬又一茬,而他的皇后張妍,也死在了他的前面,皇后喪事結束之後,悲痛無比的朱見深便生了一場病。
這年是成化五十八年,朱見深六十歲,皇帝病倒之後,皇太子便擔任監國的職務,滿朝的大臣,以及各地的藩王,都認爲皇帝陛下定是要在今年駕崩了,沒成想,老子沒死成,兒子死了。
這一年,皇太子才四十三歲,正是壯年,他臨門一腳要成爲皇帝的時候,卻突發惡疾,病死在了皇宮之中。
皇帝陛下本就重病,皇太子朱佑楷卻先行一步,正當滿朝的大臣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奉天殿大朝會開啓,已經瘦下來的朱見深在二十五歲的朱厚澤攙扶下,一步步走向龍椅。
等到朱見深坐定之後,滿朝文武行禮跪拜,當了五十多年的皇帝,朱見深對於這個國家的掌控力已經到了極爲恐怖的存在。
皇帝陛下雖然有些虛弱,可眼神犀利,說話聲音雖輕,但卻充滿威嚴。
他那被束縛在冠帽之下的頭髮,也有了許多的白髮。
雖然皇帝陛下有三十七個兒子,大多數都被分封出去。
當然,除了在小的時候,患病未得到分封的三皇子之外,還有兩個兒子留在京師,一個六歲,一個是成化五十八年年初剛剛出生,到此時還未滿一歲。
他在滿朝貴胄的面前再一次的確定了皇太孫的身份,他也再一次的走了老祖宗朱元璋的後路,不過,他很有自信,朱厚澤在自己,跟皇太子的數年培養下,絕對不會成爲第二個建文皇帝。
皇長子朱佑榐在安南的勢力越來越強大,他麾下的軍隊早就超過了限制,安南四戰之地,又要面對很多異族,在就藩安南之後,朱見深便將安南護軍提高到了八千人,可此時朱佑榐麾下的軍隊早就超過了八萬人,超了整整十倍不止,又因爲長期率軍在半島作戰,在整個大明半島的軍隊體系中,都很有威望。
而朱佑榐一直在征戰半島,朱見深對此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在他得知皇太子病故的消息後,父皇病重的消息後,曾上書想要返回京師,在父皇身邊盡孝,不過,卻被朱見深拒絕,並且得到了朱見深訓斥的聖旨。
身旁的人都說,陛下病重,思子心切,怎會拒大王千里之外,定是朝中有奸臣作亂,假傳聖旨,大王當爲太宗,打回京師去。
實際上,這個時候的朱佑榐造反的實力,比當年的太宗皇帝要雄厚的多。
半島百戰之地,大明將西南所有的軍隊幾乎都在半島之上,而這些軍隊又對朱佑榐心服口服,只要他振臂一呼,找個清君側的理由,便能得到響應,在加上他本部的護軍,三個月之內,橫掃西南,不在話下。
而半島上的大明士兵又經常經歷戰爭,其戰鬥力也不是享受三十年太平的內地軍可以媲美的,也只有京師三大營,以及遼東軍,西北軍才能與之對抗。
他真的能夠做到。
不過,他卻沒有這麼做,反而將勸說他的人全部斬殺,並言道:“父皇英明,怎會被宵小蠱惑,此時大明盛舉來之不易,豈能被你們這些小人所誤。”
朱佑榐當然清楚,他離皇位很近,可他也清楚,一旦他真的造反,那麼自己父皇奮鬥一生的大明,也會因爲內戰大損元氣,甚至會讓自己的父皇成爲唐玄宗第二,這一點朱佑榐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做的……
當然,至於動心與否,也只有朱佑榐一個人知道了,不過,不管動心與否,最後他還是剋制住了自己的慾望,避免了一場由野心引發的內戰……
因爲在這個緊要關頭,朱佑榐沒有選擇造反,讓朱見深對自己這個勇武且睿智的長子很是滿意。
朱佑榐的勢力很是強大,幾乎能夠動搖西南半壁江山,朱見深對其的防備也是很足的,在其身邊,就安插着錦衣衛的暗探,若他真有心謀反,誅殺之……
而朱佑榐的這番原話,也在不久後的將來,傳到了朱見深的耳中。
最終,他還是下旨,召朱佑榐入京,敘父子情……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