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子公司成立
李闲云问:“做什么公司?”
“经纪公司。”
李闲云微笑:“擅长的领域啊。”
经纪公司以艺人经纪为主体,牛逼些的就是明星经纪,差一些的就是演员经纪,都是演员,地位天差地远。
此外经纪本身也有区分,有大经纪,影视经纪,商务经纪,执行经纪,经纪助理等等。其中大经纪就是大咖经纪人,属于老大。
影视经纪负责影视业务,商务经纪负责商务,执行经纪则是大经纪的实际执行人,說白了经纪人是老板,那么执行经纪就是高管,好比导演和执行导演,只有经纪助理才是真正的助理,是专干跑腿杂活的。
至于具体配置,還看经纪人的咖位——這就跟同样是老板,老板的高低就看公司的大小是一样的。
而经纪人本身就是服务于艺人的,艺人身边往往還有造型师,N個助理,有的牛逼的明星還有自己的编剧,专门提供适合自家艺人的剧本修改意见。
除此之外要是有商务活动,那還得有宣传,策划,营销等等。
這些经纪人裡大牌的也会有助理,牛逼的助理還会带助理,简直就是套娃,反正有了名气,上了层次,就瞬间娇嫩起来,個個都是沒有助手干不了活的。
记住網址m.lqzw.org
所以一個大牌明星出动,身边带几十個人都很正常。
经纪人品种复杂,经纪公司也不简单。
最牛逼的经纪公司就是从培养,到造星,到经纪一條龙服务,将一個新人培养成巨星后攫取巨额利润,所以给自家艺人的合同也比较苛刻,公司拿九成,艺人拿一成很正常,這一点上韩国做的最牛逼。
次一些的比如影视公司,也培养明星,但不是从小开始,基本就是通過自家的影视作品,沒有特别的培养手段,属于养蛊式培养,谁火了就用谁,待遇比韩国那种稍微高些。這种靠谈,三七开对半开都有可能,看艺人的名气,看公司的实力,看心肠有多黑,還要看忽悠能力。
再次些的就是纯粹的经纪公司,自己沒有作品,纯粹消耗艺人,艺人是核心,地位也高。有些经纪公司压根就是艺人自己做老板,其他人是给他们打工的。
最次的就是连成名艺人都沒有,纯粹的演员经纪,比如任志就是。
随便逮個艺人就签,平时不用付工资,送到剧组就抽成。你别說,就這样的,心黑些的也敢要你一半收入。象任志把杨恩俊這样的人签下来后就到处送剧组,价钱从两万到十万都敢喊,到杨恩俊手裡能有几千块就不错了。
现实是复杂的,规矩是有的,但往往也是不遵守的。
人们能够看到的永远是明面的规矩,看不到的是各种行业内的潜规则,而不同的人,甚至還有不同的手法与操作习惯。
窦玲玲要自己做经纪公司,基本就是纯经纪公司了。纯粹的经纪公司最需要的就是八面玲珑,能和各大影视公司打好交道,把自家的艺人送過去。
這就可以理解窦玲玲为什么会出现在這裡。
李闲云问:“所以你是希望和我合作?我以后拍片多用你的艺人?”
“不,我是希望你投资。”窦玲玲回答。
李闲云一怔。
果然牛逼人物就是厉害,一切都往最优化考虑。
要什么合作协议?
投资就是最牛逼的合作协议!
你都是股东了,你能不用自家的艺人?
又要你的钱,又要你的资源。
李闲云摇了摇头:“我刚才說了,我考虑自己造星,我以后用的艺人,基本都是自家的。”
“你入了股,艺人就都是你的。”窦玲玲给了他一個你懂的眼神。
我去!
你们怎么一個個都這個鸟样?
個個都想把艺人往对家老板床上推,然后换一個好价钱。
李闲云不反对偶尔风流,但不会把這种事作为主要追求,更不会让其成为谈判筹码。
所以他摇头:“那也得看入多少股,看话语权。”
纯入股不管理,占個百分之十,有鸟用!
窦玲玲直接道:“公司還沒成立。”
這就不是入股了,這是合伙开公司。
那就不一样了。
李闲云想了想,道:“你有什么规划?”
窦玲玲回答:“华友有一個三线,叫吉彤宇,合约快到期了,他不打算和华友续签,想出来独立。你知道,這样他才能拿大头。”
“嗯。”李闲云听過這個名字,名气還可以。
“我和他谈好了,他愿意跟我一起,对半分成。”
“对半?”李闲云诧异。
艺人合约到期就自由,再签经纪公司基本就不可能是对半了。
牛逼些的艺人,自己八成公司两成,甚至九成都不稀奇。
這個吉彤宇竟然愿意和窦玲玲对半?
“占股?”李闲云问。
窦玲玲摇头。
她的野心也很大,不会让艺人在公司占股。
“那为什么他会同意?”
“他也是個事儿精,经常惹麻烦的那种。”
李闲云明白了,经纪公司不仅是做业务的公司,也是给艺人擦屁股的公司。
能让吉彤宇为這個而選擇利润对半……操,這货恐怕不是一般的麻烦。
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窦玲玲要找自己合作了。
要知道艺人经纪做好了,可是丰厚的财源,牛逼的艺人一個人带来的收益就超過一個中等企业。
当然,具体要看时代背景,市场行情。
最早时期的顶级艺人根本不值钱,可是随着时代发展,眼球经济越来越重要,艺人代言也水涨船高。
在华国艺人最鼎盛的时期,一個顶级艺人一年可以创收数十亿,不過這属于天花板级别,有额外因素加成,具体看经纪团队的实力。
這两年行情转冷,正常情况下,一個一线艺人运作好了,一年几個亿還是可以的,公司拿两成都有几千万,要是会运作,還能收入更高。
三线艺人已经有资格接代言了,一年拍两部影视,接几個代言,再跑跑商演综艺各类合作,少說点几千万沒問題。
也就是說,窦玲玲其实根本不需要李闲云,有吉彤宇就可以保证公司一年上千万的净利润。
但是艺人這种产品,容易起来也容易塌房,比电影還高风险。
這個吉彤宇是個惹事精,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捅漏子,所以窦玲玲還是需要抱大树,說白了就是规避风险。
李闲云讨厌這样的人:“我不喜歡和這种人合作。”
“不需要你合作,麻烦是我的,我有能力处理好。”窦玲玲道:“艺人的麻烦就是经纪公司的利益!一個沒有麻烦的艺人,意味着我們的存在就沒有意义。”
你牛逼!
也是一套牛理论啊!
牛人都有牛理论,专业为自身的行为服务。
不過李闲云也知道,她說是這么說,自己真要投了资,還是大头,出了事恐怕還是需要自己来擦屁股,至不济也要分担责任。
這刻李闲云问:“你会主打他嗎?”
有很多艺人经纪会主打一人。
比如岛国有一家经纪公司,就只有一個艺人,叫小栗甸,整個公司就围着他一個人转,甚至公开声称,我們不会再培养任何艺人。有段時間小栗甸跑通告累到病倒,公司老板亲自跑過去看望,鞠躬哈腰,求他千万别有事。
基本上小栗甸一倒,這公司也就可以关门了。
李闲云问這個問題,其实就是问窦玲玲是不是把目标停留在赚钱就好的格局上。
窦玲玲摇头:“我不打算只靠他一個,我還是希望培养一些自己人。”
所以還是要培养新人的?
這也是需要易胜传媒一個因素。易胜传媒是小公司,但用来带新人确实很适合。
尤其他们還是有潜力的公司。
李闲云想了想,问:“那個吉彤宇,你不会把他推薦给我吧?”
窦玲玲摇头:“他心气很高的。”
嗯,你就說他看不上我這個拍網大的好了。
接下来他们仔细聊了一下,李闲云也大致了解了情况。
正如窦玲玲所說,吉彤宇是個麻烦精,三天两头惹事,华友都厌烦他,所以這次是双方都不想续签。
吉彤宇也知道自己的問題,又不想改,就和窦玲玲约定去她的公司。
這意味着窦玲玲要组织一個强大的团队来为吉彤宇保驾护航,這也是为什么她要对半的原因。
但是对窦玲玲来說,這样一個团队只用来帮吉彤宇一個太浪费了,完全可以再带一些新人。
而新人是沒资格挑食的,網大就是最好的起步。
窦玲玲看過逆时追猎的粗剪版,和杨元他们一样做出一個判断:這导演有前途,這技术更有前途!
做经纪公司最重要的就是要会抱大腿,但最难的也是抱大腿。
大公司你抱不上,小公司它不靠谱——全世界的影视公司個個都喊我們家最牛逼,圈子裡的人精精们一個都不敢信,還不能不信。
难得有一個小公司,不到一年就能出這么多片子,說明至少制作方面是靠谱的,再加上還有神奇特效,那就是可以依仗的——窦玲玲虽然在华友是高管,但出来了,這大树就沒那么好抱,所以也不能指着华友活。
尤其新人想往华友送,更难。
华友自己也有艺人的,而且還是重头业务!
窦玲玲看重的是易胜传媒培养新人方面的机会,吉彤宇则是走高端路线,基本不会和易胜传媒有過多牵扯。
有了以上思路,窦玲玲就找了過来。
這刻听她這么說,李闲云想了想,道:“艺人经纪這块儿我不熟悉,但也不想放弃。我本来就有自己培养的想法,這样吧,易胜传媒成立一個子公司,你负责。”
我成你的手下了?
窦玲玲惊讶。
年轻人你心气也不小啊。
李闲云笑道:“這样做有個好处,就是你可以暂时不用离开。”
暂时不用离开?
窦玲玲愕然。
她都已经做好辞职的打算了,但這刻李闲云這么一說,瞬间明白他的意思。
我操!
你這是让我挖华友的墙脚啊。
但是不得不承认,這還真是個好想法。
华友大厦将倾,不知道還能撑几年,许多人要选退路。
可有时候危机就是机遇。
如果能在它倒塌之前……
窦玲玲深吸一口气。
靠。
她明白了。
眼前的年轻人经验是浅了些,但脑子却是绝对的灵活,怪不得能這么快成长起来。
這一天,李闲云和窦玲玲谈了好久。
他们最终达成协议。
由易胜传媒出资三百万,窦玲玲出资一百五十万,成立易胜经纪公司,不過前期易胜传媒自己也有资金需求,前期只能拿出二百万,后面一百万要等鉴鬼实录和逆时追猎上线。
窦玲玲的股份会由她家人代持,表面上和她无关,但实际上公司放在首府,就由窦玲玲负责运作。
窦玲玲作为华友高管,人脉极广,适合的目标還有很多,她要這么操作,也不是非要找李闲云合作,所以李闲云也做了极大让步。
首先就是易胜传媒从现在开始的拍片,每部至少要有两到三個易胜经纪公司的艺人,并至少一個三号,每年至少三部,平均每部投资额不低于三百万,期限为三年。而且价格独立核算,也就是說不会有内部优惠价。
其次就是窦玲玲对公司有极大的决定权,易胜传媒虽然是控股公司,但是限制了许多权力,确保不会动摇窦玲玲的地位。
第三是易胜传媒和其他公司的合作,也需要易胜经纪公司的参与,甚至包括项目的制作。也就是說,易胜经纪公司還有参与项目的权利,但這個权利主要不是用来分钱的,而是用来忽悠艺人的。你看,我們不是纯经纪,我們是可以参与制作的牛逼公司。
能够主导项目制作的经纪公司可是很牛掰的!
要不演员经纪为什么经常会挂演员副导演這個位置?這個位置可以是虚职,但能参与项目,那就可以是实权,成为“黑手”的组成部分,甚至参与票房分成。
而這对窦玲玲以后签艺人有很大好处:忽悠资本增加了呀。
第四是三年内易胜传媒不得成立同类型的子公司。這算是子公司反過来限制母公司了。
第五是易胜传媒自己的艺人将来如果要合同转让,必须优先易胜经纪。這個是李闲云要求的,该條款的背后意义就是易胜传媒也会有自己的艺人,而不是所有艺人一开始都交给窦玲玲。
我也不能什么便宜都给你占了吧?你要了這么多,就意味着真正能捧人的角色,其实不会给你,只会是火了以后作为增资投過去!
第六是公司前两年不分红,而是积极投入,做大企业。
往下還有一堆林林总总的條件。
最后,易胜传媒作为大股东,在公司中占股百分之六十,窦玲玲占股百分之三十,另外百分之十交给窦玲玲带来的一些团队成员占股,而窦玲玲本人由于暂时不在公司,所以无薪水,公司名义负责人由窦玲玲指定,是一個叫许诗琴的女人。而借助在华友的地位,窦玲玲可以不断的挖华友的墙角,将业务,人脉,资源偷偷运送到自家公司。
同时窦玲玲還和李闲云签了一份对赌协议,如果窦玲玲能在李闲云承诺的支持到位的情况下,让公司体量在一段時間内达到标定额度,则可以在现价基础上最多溢价百分之二十,从易胜传媒手中收购百分之十五的期权股份,這就相当于她的個人股份和易胜传媒持平,再加上她的团队持有百分之十,意味着窦玲玲将拥有对该公司的绝对掌控权。
但這很有必要。
窦玲玲和宣东不同,她是经营性的人才,她加入易胜的本质是创业,而不是打工,李闲云实际是以资源加现金投资她,所谓子公司說白了是挂靠。
他们之间本质上是合作性质。
秦雨枔白小仙与林晓宇的合约不会放在這家公司裡,而依然在易胜传媒,毕竟他们三個是李闲云要捧的人,给過去也是按增资算。
但窦玲玲可以和她们签一份宽松的经纪约,如果有业务也可以拉她们過来。
否则光靠片酬也吃不起饭。
目前阶段,秦雨枔白小仙和林晓宇就相当于李闲云和窦玲玲的共同培养,李闲云为她们出作品,作品是基石,有了這個,窦玲玲就更好包装她们以及接一些普通业务。
总体而言,易胜经纪公司具有极大的自主性,财务独立核算,相互之间既合作又独立,在未来该公司发展壮大,有可能脱离易胜传媒的体系,易胜传媒也会从主导地位退至股东与合作方关系。
对于不擅长包装的李闲云而言,這是目前最稳妥也最省心的方案,而借助這家公司的发展,他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窦玲玲的加入,让李闲云一下有了一個成熟靠谱的经纪团队。
完成了几笔重要谈判后,杨元又带着他去参加了一场影视大佬的论坛会。
這年头大佬们闲着沒事就是各种论坛,峰会,在会上陈述自己对市场前景的判断,大讲风口,赛道,闭环什么的,而且什么级别的头头脑脑们都能参加。
杨元到是好意,带他参加的是一個比较高端的局。
华国各大影视公司的老板纷纷都有参加,盛达传媒孙军良,华友集团石军,灵澜集团郑虹慧,龙策集团陆玄游,声海集团华凤斌,东洛公司赵明双,镜缘公司章长虹,京阳影视劳长归……影界视界各行各业有头有脸的大咖纷纷齐聚于此。
除此之外還有一堆明星,竟然也来参加這個峰会了。
可惜正因为峰会太過高端,李闲云压根沒资格坐在前排——他和杨元以及一群其他公司過来的不知道干什么的人坐在最后一排,远远看着台上一群人意气风发,只有当听众的份儿。
纯特么過来凑個热闹。
有记者到处找目标,看到李闲云就问他是干什么的,李闲云說拍網大的,目前只上线了一部三百万成本和一部一万成本的小制作。
记者瞬间把话筒收了回来。
李闲云也沒在意,到是把杨元弄得有些尴尬,连声跟李闲云抱歉:“這些记者就這样,一個個都现实得很。”
李闲云摇摇头:“正常,现在的我本来也沒這個资格。”
說着目光看向台上。
台上一名中年男子正在讲述华国影视的未来,言辞凿凿,语气铿锵,言语间充满自信。
李闲云不知道对方是谁,也不在乎,只是轻轻說了一句:“但总有一天,我也会站在那台上慷慨陈词,而那只是我的起点……”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