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终入炼气期
他听闻了李长老已经洗去一身瘴气,用不了多久就能成为众人敬仰的仙师。
此刻见到自然是又敬又怕。
“原来是你。”李凡对這人印象還算可以,当即笑了笑,“說起来已经有好几年沒见了,最近過得怎么样。”
张浩波不敢怠慢,老实交代道:“托李长老的福,船队這几年的效益着实不错。尤其是李长老你每次出海都能捞回大量财宝的事,一直吸引着大量的年轻人想要加入船队。”
“咱们的待遇和在岛上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呢。”
說到一半,张浩波顿了顿,欲言又止。
“但說无妨。”李凡示意他继续說下去。
“不過……沧远号上的兄弟们,最近商量着要离开琉璃岛。我也隐隐有這個想法。”
“哦?”李凡有些惊讶,“要到哪裡去?”
“不瞒李长老,我們也沒有定下来呢。”张浩波有些惶恐的說道。
李凡這下来了兴趣:“既然日子過得不错,怎么会突然生出了离开的念头?”
张浩波挠了挠头:“說出来怕李长老笑话,只是……心中隐隐有些不安而已。”
“不安?仔细說来听听。”李凡吩咐道。
张浩波沉默了片刻,似是在组织语言。
過了会,他看了看左右,小声說道:“不瞒李长老,我們兄弟最近出海,遇到了种种奇怪的事情。”
“比如呢?”
“最近几次出海,我們往往一網下去,就是上千斤的鱼,满满当当。十網有九網都是這样,而且各种鱼都有。”
“這不是好事么?”
“好事的确是好事,可我在海上捕了十几年的鱼,之前从来沒有见過這种事情。”张浩波的眼中闪過一丝疑惑,一丝恐惧。
“就好像全海底的鱼都在逃难似的,全都聚集在了一起。”
“還有呢?”李凡沉吟了刻,继续问道。
“我們兄弟从小就生活在這琉璃岛,对岛周边暗礁处都十分了解。可我們最近发现,岛周围裸露的礁石多了一些。”张浩波有些严肃的說道。
“你是說……水位在下降?”李凡瞬间明白了過来。
“以往每年也都有水位变化,但今年的水位变化显得有些不寻常。兄弟们都有些担心。”张浩波道。
“我們一月前已经向琉璃府中反映了此事,但他们明显沒有怎么在意,說只是常规的水位变化。”张浩波补充道。
“還有一件事,更让我們有些担心。過去的三年裡,居然沒有发生任何一场风灾。不仅仅是我們琉璃岛周边海域,整個丛云海都是如此。”
“我們跟各個岛的船队都交流過,绝对沒错。风灾在這三年中,于丛云海中绝迹了。”张浩波怕李凡不信,连忙又說道。
不知道這意味着什么,李凡保持了沉默。
“风灾,自我从出生之日起,就从来沒有停止過。多的时候一年十几场,少的时候也有两三场。几十年来,都一直如此。”
“如今却整整三年沒有风灾出现了。岛上的一些人都在拍手称好,說這是仙师庇佑。我和兄弟们却不這么看。”
“這太反常了,肯定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张浩波笃定道。
“或许只是未来天气会有些炎热罢了。”李凡思考了片刻,出言安慰道。“岛上有护岛大阵庇佑,更有何仙师坐镇。就算有什么状况,想来也能应对。”
“李长老說的自然也有道理。船上兄弟也有不少人是這么想的。可我就是隐隐感到不安,怎么也放不下心来。”张浩波苦笑。
“所以我决定要走,离开丛云海。”张浩波目光逐渐变得坚定起来。
李凡见状,也只好說道:“背井离乡不是易事,還要再三思虑才是。”
张浩波点头。
李凡不再言语,告别了张浩波后,于坊市中又逛了半天,方才回到了家中。
仔细想了想,這张浩波倒也不是杞人忧天。
种种迹象的确表明,丛云海应该的确有异事会发生。
或许是一场庞大的风灾正在暗中积蓄力量;
又或许是一场严重的旱灾正隐隐成形。
但,這都沒什么大不了的。
张浩波毕竟只是一介凡人,大灾来临之时,沒有自保之力,只能听天由命。
会担心忧惧也是正常。
而李凡一只脚已经踏入修仙者门槛了,只要能突破至炼气期,就能前往万仙岛。
那裡修仙者云集,自然不用为這些灾害担心。
退一万步讲,若真的出现那种修仙者都无法应对的灾难,担忧也是无用。
所以,李凡现在需要做的,還是安心的修行五灵感气法。
对了,万宝楼那裡,可以通知殷雨珍,让她早做准备。
……
此一段插曲很快就過去,李凡继续潜心修炼。
时光流逝。
又是一年過去了。
张浩波半年前最终還是選擇了和沧远号的部分兄弟们离开丛云海。此事還在岛上引起一阵波澜,人们也开始担心起来。
可這半年内一直都是风平浪静的,丝毫沒有什么大灾的影子,于是人们又把此事当做了笑谈。
殷雨珍终于积攒了足够的力量,意气风发的回到了夜阑岛,经過一番波折,還是夺回了天宝楼总部大掌柜的位置。
夜阑岛初定,還有很多杂事需要处理。为了防止小人反复,殷雨珍最近几年要一直待在夜阑岛不能回来了。只派人前来,向李凡报喜。
何正浩那裡也沒有再派人来探望了。在何正浩看来,李凡引气入体都用了近四年的時間,明显潜力已尽,已经不值得他花费尽力关注了。
萧恒倒是偶尔会派人送来信件,询问李凡近况。
据說萧恒进步神速,如今已经是炼气中期的修为了。
……
世事纷扰,李凡如同過客般冷眼旁观。
只耐心修行。
這一天,李凡心中一动。
积攒了足够多的五灵燃料,天地之根终于要成型了!
一道虚影出现在李凡的丹田中,刹那之后,李凡便感到自己和天地多了一丝细微、却又无比紧密的联系。
如同水车抽取河中之水,浇灌干涸的良田。
一丝丝的天地灵气顺着天地之根,缓缓流入李凡的丹田之中,很快扩散至全身。
李凡进入修仙界的第七年,终入炼气期。
。何以笙箫默小說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