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14章 最美逆行

作者:南无臭蛋
早在庞勋从淮南北上回徐州的时候,就曾路過泗州。当时双方就因小误会起過小摩擦。事情不大,影响也不恶劣。但這件小事足以看出泗州绝非等闲。泗州刺史杜慆,在城外球场设宴,款待徐卒返乡团。那时候庞勋匪帮還戴着虚伪的面具,沒有公开叛乱,理论上,大家還是一個战壕的战友,何况朝廷還一再告诫沿途地方官员,不要激化矛盾。酒席宴中,杜慆安排了戏班子为徐卒演出助兴。演出开场前,戏班子的班主上台致辞。一切正常地不能再正常了。时至今日,某知名民间艺术团体某某社,在专场演出前,班主或领队不是也要上台讲两句话嘛,介绍一下演员,感谢一下观众。徐卒却故意找茬,說让一個戏子致辞,明摆着是要侮辱我們,应该让地方最高领导滚出来放两句。话音未落,徐卒刀出鞘、弓上弦,把戏班子负责人摁在台上,意思是要先杀戏子作乱,再趁势洗劫泗州城。不料杜慆早有防范。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泗州城戒备森严,泗州守军严阵以待。见势不妙,徐卒這才收敛起来,连忙放了戏班子,连說酒后失态,实在是误会误会。灰溜溜离开泗州,北上返乡。离开泗州之后,庞勋党徒才在徐州地面露出本来面目。杜慆早就知道看穿了一切,知道庞勋匪帮不是什么好东西,肯定不会像他们声称的那样,什么思念妻儿,這帮家伙迟早要发动叛乱。于是在送走庞勋之后,仍然加强戒备,并积极打探徐州方面的消息。当庞勋发动叛乱的消息传来,杜慆第一時間把泗州调整为一级战备状态,修缮工事、招募勇士,同时向淮南发出求援协防請求。徐州生乱,必然祸及泗州。泗州有失,必然殃及淮南。杜慆有一位素未谋面的好朋友,叫辛谠,已经年過五旬,不爱做官,就爱行侠仗义,是個很有個性的官三代。說到這裡,我需要着重介绍一下這位老顽童辛谠同志的家庭背景。陇西辛氏,将门之家。其曾祖父辛思廉,左骁卫大将军;祖父辛云京,更了不得了,曾参与過平定“安史之乱”,封爵至金城郡王,做過宰相。唐宝应元年,辛云京同志出任太原府尹。所以,在辛谠的史籍记载中,开头就是這么一句:“太原尹云京之孙也。”于是,在某知名搜索引擎某度的词條中,在“辛谠”的“相关人物”一栏裡,赫然写着“尹云京”。辛谠的爷爷尹老爷子……愣给整出一個伦理哏。這是一個显而易见的低级错误,常识性谬误。却不幸被广大網站纷纷转载,以讹传讹。“太原尹云京”的正确断句是“太原尹,云京”,而不是“太原,尹云京”。部分官职名称和姓氏的省略,是人物传记的惯例。“太原尹”是“太原府尹”的简称,姓氏省略也多出现在家族世系介绍中。例如,“李系者,西平王晟之孙”,李系先生不是西平县王晟的孙子,這句话的准确翻译为“李系,是西平郡王——李晟的孙子”。再多說一句,某度的错误之处還有很多,后文還会慢慢提到。庞勋在徐州发动叛乱,辛谠第一時間赶到泗州。二人虽未曾谋面,却是神交久矣。杜慆的一位幕僚李延枢多次向他提起好汉辛谠的为人,也曾预言假如徐贼南来,辛谠必定前来效力。果然,辛谠逆行而来。杜慆大喜過望,一把握住辛谠的手,說:“徐贼围城甚急,连只鸟都飞不进来,您却敢冒白刃入危城,延枢果然沒有看错人!”而辛谠张口說的话,却给了杜慆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徐贼围城,泗州危急。你赶紧带上妻儿老小,收拾金银细软,我护送你们出城,现在逃還来得及。”杜慆断然拒绝,說我身为国家官员,和平时期吃着朝廷俸禄,国家一旦陷入危难,怎能弃城逃走?你說的沒错,我有妻儿老小,可一城的百姓,谁沒妻儿老小?我跑了,城中百姓怎么办?我杜慆誓与泗州共存亡!不料辛谠“哈哈”一笑,說我果然沒有看错人,刚才不過是试探一下你的态度。好样的,我辛谠愿意陪你一起为国捐躯!先容我回家与家人告别。于是,辛谠回到暂居地扬州,与家人做了最后的告别,然后义无反顾地返回泗州。這时候,正是前文提到,庞勋增兵一万,围攻泗州,一场恶战即将打响。泗州百姓扶老携幼,难民团绵延不断,以至于堵塞道路。在這條南下的长龙中,有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坚定地逆流而上。他就是辛谠。善良的难民纷纷阻止他,說乱兵要来了,大家都往南逃命,你偏要去北面找死嗎?辛谠沒時間对他们一一解释。沒错,他就是去找死的,像温庭皓一样,跟家人诀别之后,毅然决然地“找死”。紧赶慢赶,還是晚到了一步。当辛谠来到泗州时,徐贼援军已经到来,并开始对泗州城展开包围。辛谠在岸边找到一條弃舟,然后冒着生命危险从贼军缝隙中穿過,居然有惊无险地进入到泗州城内。泗州城裡,杜慆紧紧握住辛谠的双手。這就是生死之交,這就是患难与共。庞勋匪帮大肆招兵买马,用非常接地气的口号“抢钱抢粮抢娘们儿”吸引同道中人。竟然出现了父亲勉励儿子、妻子欢送丈夫、兄弟挽手……争相应征入伍,他们自备武器,有锄头、钉耙,实在找不到农具的,就把木棍削尖。杜慆和辛谠沒有坐以待毙,他们召集众将官商议守城策略,并在贼军对泗州城完成封锁之际突然发动出城反击,给贼军来了個措手不及。取得小胜之后,守军沒有贪功恋战,而是立即收缩进城,保存了实力。留下城外一万多懵逼的贼军。杜慆在战争之初,就向淮南发出求援信号。朝廷也终于看清了庞勋的本来面目,终于下诏镇压。淮南节度使令狐绹也知道泗州对于淮南的重要性,于是贯彻执行中央朝廷的最新精神,派出一千五百精兵,由李湘统兵、宦官郭厚本做监军,即刻支援泗州。泗州已经打退了贼军的多次进攻,逼得庞勋临阵易帅,用吴迥接替李园。新官上任三把火,吴迥急于证明自己的实力,于是整顿兵马,发动了一次更为猛烈的进攻,势必要一举拿下泗州城。淮南援军已在李湘、郭厚本的带领下,行进到洪泽,居然被贼势所震慑,就地驻扎,迟迟不敢赴援前线。泗州岌岌可危,援军近在咫尺却隔岸观火。辛谠主动請缨,愿意突围而出,到洪泽劝淮南兵加入战斗。当天夜裡,辛谠独身一人,划着一條小舟,摸黑穿越贼军封锁线,抵达洪泽,见到了淮南援军。然而监军宦官郭厚本却拒绝再前进一步。“贼军比我多十倍還不止,你让我去送死嗎?”辛谠深明大义,更何况還有朝廷敕令,难道淮南要抗旨不遵?宦官郭厚本低沉半晌,“朝廷虽下诏,然而诸道之师尚未集结。等诸道之师与我汇合之日,必然进军讨贼。泗州……還是再坚持一下吧。”夜很深,天很黑。辛谠必须立刻返回,因为,這是黎明前的黑暗。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