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一篇论文

作者:未知
林知夏是地球军团的骄傲。 江逾白的這句话, 反复回荡在林知夏的脑海中。她和江逾白共同创作的《探索宇宙》系列漫画仿佛融入了现实,让现实沾上了幻想色彩,也让她从虚拟世界中获取了力量。 小学同学聚会结束之后, 林知夏和江逾白一起走回初三(十七)班的教室。他们两個人在路上走走停停, 顺便欣赏冬日的校园景色——寒冬腊月, 草木凋零,唯独一片梅花在严寒中盛开,开得幽艳又幽雅。 近旁萦绕着清浅的梅花香, 香味沁人心脾。林知夏很悠闲地站在树下赏梅,江逾白忽然說:“我今天带了数码相机。” 林知夏向他伸手:“快把相机拿出来,我們拍個合照。” 江逾白把书包的一條背带挂在左肩上, 右手伸进书包,掏出他的数码相机。 這個数码相机是触屏的,林知夏琢磨了一会儿, 调整了分辨率、光圈、聚焦等几個选项的参数,当场试拍了一张照片。她的照片成像清晰,光影效果非常好, 江逾白忍不住称赞她:“你……有点摄影的天赋。” “沒有啦, ”林知夏笑說, “是你的数码相机质量好。” 远处走来四位高中部的学长。林知夏站在道路中间,准备拦住学长们, 找一個好心人帮她和江逾白拍照。 那四位学长两两并排, 分开走路, 林知夏一下子看清了人群中最高的那位学长正是她的哥哥林泽秋。 林泽秋今年十六岁, 身高一米八七。他腿长, 步子快, 走得急匆匆的, 直奔林知夏而来。 林知夏原本以为,她经過一番历练,心智都成长了,胆子已经变得很大了。可是,当她发现了哥哥,她几乎沒有丝毫犹豫,马上躲到江逾白的背后。 “我哥哥来了。”林知夏提醒道。 江逾白背好书包,整理仪表,严阵以待:“我知道。” “我哥哥看起来凶巴巴的。”林知夏评价道。 江逾白右手紧紧地握住数码相机:“他每天都凶巴巴嗎?” “那倒沒有,”林知夏诚实地叙述,“哥哥有时候還挺温柔的。有一天晚上,我和哥哥在家学习,哥哥還叫了我的小名。” 江逾白问她:“你的小名是什么?” “夏夏,”林知夏诚实地說,“我的小名是夏夏,爸爸妈妈都這么叫我。” 江逾白试着喊了她一声:“夏夏?” 林知夏非常高兴地回应道:“我在這裡。”又问:“江逾白,你的小名是什么?” 江逾白详尽地罗列出一個名单:“叔叔叫我小江,爸爸叫我全名。妈妈以前称呼我小白,现在,她也叫我的全名。” “小白。”林知夏一字一顿地念道。 江逾白不自然地别過脸:“這是小孩子的昵称。” 林知夏点头:“好的!我以后不喊你小白了。我就叫你江江江江逾白……還有,江逾白首领、江逾白陛下、江老师。” 江逾白仿照林知夏的措词,有样学样地念道:“林林林林知夏,林知夏船长,林知夏女王,林老师……”他說话的声音渐渐变得低沉。因为“林知夏女王”和“林老师”這两個称呼让他感到几分羞臊和不好意思。尤其林泽秋离他越来越近,他不想让林泽秋听清他的话。 在他說完“林老师”三個字的时候,林泽秋走到了他的面前。 林泽秋的目光越過江逾白,落在林知夏的身上:“你早上跟爸爸妈妈說,你中午要和同学聚餐。你的同学去哪儿了?” “小学同学聚餐,”江逾白替林知夏解释道,“我們的小学同学在省立一中读初一。聚餐刚结束,他们都回了初一教学楼,我和林知夏要去初三教学楼。” “嗯嗯,事实就像江逾白說的這样!”林知夏理直气壮地附和道。 显然,林知夏和江逾白处于同一個阵营,林泽秋反而成了外人——這個认知,让林泽秋的思维有片刻的停顿,他的大脑出现短暂的空白。 怎么会這样呢? 林泽秋和林知夏是血浓于水的亲兄妹。凡是和妹妹有关的事,林泽秋基本都尽力了。比如,他突破了自己的底线,承认了林知夏和他的兄妹关系,此后,他初二初三的校园生活布满了浓到散不开的阴霾。 现如今,林泽秋就读于省立一中最好的理科培优班。他班上的同学基本都是全市中考前两百名。林泽秋每天背负着繁重的学习负担,還经常听见同学们议论他的妹妹,說他的妹妹是初中部的神话人物。 班上還有几個同学,对他妹妹的成就半信半疑。虽然,林泽秋很反感“林知夏”三個字出现在他的校园生活裡,但是,他更讨厌任何人质疑林知夏的学习能力。他和同学争论了整整十分钟,就是为了树立林知夏的正面形象。 林知夏并不知道哥哥如此维护她。她满脑子都是哥哥经常挂在嘴边的“男生必须跟男生玩,女生必须跟女生玩”。林知夏還发现,哥哥哪怕升入了高中,仍然保持着古板守旧的作风,执意与所有女生划清界限。 林知夏尝试扭转哥哥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哥哥,我和江逾白确定了高中的学业规划。我們一直在互相鼓励,努力地走向光明的未来。” 林泽秋只說:“你過来,站到我這边。” 林知夏拽起江逾白的数码相机,带着相机走到了哥哥身边:“好的,哥哥,麻烦你帮我和江逾白拍個合照,谢谢哥哥。” 林泽秋的三位同班同学也来到了附近。他们听见林知夏喊林泽秋哥哥,便惊奇地问道:“她是你妹妹林知夏嗎?” 林泽秋冷着一张脸承认:“是啊。” 同学们无不啧啧称奇。他们用复杂的目光打量着林知夏。林泽秋扭過头,盛气凌人地问:“你们三個還在看什么,沒见過竞赛班的学妹?” 林泽秋的一位同学尴尬道:“你……你生什么气啊。” 林知夏突发奇想:“哥哥,你過来和我們一起拍照吧。” 江逾白沒有出声制止。江逾白在梅花树下找了一個并不显眼的位置。他身量笔挺,静静地立在那裡。又過了几秒钟,江逾白向林泽秋透露道:“我即将去另一個城市读高中。” “对的,”林知夏說,“我和我最好的朋友要分开了。” 林泽秋看着他们,无动于衷。 林知夏喋喋不休地說:“我們从来沒有在校园裡拍過照片,哥哥。” 林知夏不等林泽秋同意,直接把相机递给了林泽秋的同班同学:“打扰了,請问,我可以麻烦你帮我們拍一张合照嗎?我调好参数了,你只要按下快门就行。” 那位学长飞快地答应了林知夏的請求。他接過相机,向后退了几步:“哎,不行,你们三個人靠近些。你们站得太远,相机的画面放不下。” 林知夏下定决心,要拍出一张合照。她走到靠近江逾白的地方,林泽秋马上赶到她的身边。他们三個人的距离大大地缩短了。 林知夏站在中心地带。她的左边是江逾白,右边则是林泽秋。她的脸上充满笑意,看起来非常开心。 林泽秋微微扯动嘴角,又担心自己笑得僵硬,会不如江逾白好看。他承认,江逾白那小子确实长得很不错。哪怕林泽秋从来不在乎男人的外表,他也不想在同一张照片的比较中落于下风。 江逾白倒是沒想那么多。他只是一如既往地注意仪表。他猜测,林知夏将会妥善保存這一张照片。所以,他必须拿出最好的状态。 那位负责拍照的同学蹲在地上,举起数码相机,大声呼吁道:“你们笑一個吧,喊一声茄子。我再来一遍啊。一,二,三……茄子!” 林知夏最配合。她兴致盎然地喊道:“茄子!” 江逾白平视前方。他只在心中默念:茄子。 而林泽秋就像一座蜡像一样静止不动。 那位同学连拍十张照片,才把数码相机交還给林知夏。 林知夏查阅照片,惊奇道:“好漂亮呀。” 她所见到的照片裡,不仅有林知夏、江逾白、林泽秋,還有一片枯黄的草地,彰显冬季的萧瑟与荒凉。满树的红梅生机勃勃,傲然绽放,体现出大自然的神奇造化。這般奇妙的景象中,包含着浓烈的色彩对比,让她暂时忘记了江逾白和林泽秋。 林知夏转過身,充满期待地望向江逾白:“等你回家了,你可以把照片的电子版发到我的邮箱嗎?” 江逾白拎着数码相机的带子,干脆利落地說:“我会把照片洗出来,装进相框,送给你。” 林知夏心花怒放:“好的好的,谢谢你,江逾白!” 江逾白点头:“不客气。” 林泽秋旁观他们两個人的相处,似乎還是很讲礼貌的。但他的心裡仍然不太舒服。毕竟他不能时时刻刻地看着林知夏,稍不留神,林知夏就和江逾白玩到一起去了。而他唯一的慰藉是——江逾白要去另一個城市读高中。這意味着江逾白和林知夏的友谊将要走向终点,林知夏在高中阶段只能老老实实地找一個女孩子做她最好的朋友——這,才是一個高中女生应有的校园轨迹。 * 今年入冬以来,西伯利亚寒潮不断侵袭,带来了十年一遇的严冬气候。城市的高楼大厦都被掩藏在铺天盖地的寒气中。妈妈每天早晨都要把林知夏的手套、围巾、耳捂、帽子全部准备好,唯恐女儿在上下学的路上受寒着凉。 期末考试结束的那一天,最低气温只有零下七度,林知夏裹得像個粽子。她和江逾白一起离开考场,慢悠悠地走向省立一中的校门。江逾白毫无征兆地摘下了他的手套。他打开书包,拿出一個精致的盒子,送到林知夏的面前。 “什么东西?”林知夏问他。 他說:“相片和相框。” 林知夏正要脱掉手套,江逾白却制止道:“天气冷,我来拆。” 江逾白拆开礼盒,林知夏见到了黄花梨木打造的精妙相框。而在相片中,她和江逾白、林泽秋并排站在一株繁盛的梅花树下,充满了年轻人的蓬勃朝气。虽然林泽秋看起来稍微有点僵直,但是总体上瑕不掩瑜,這是一副非常值得珍藏的照片。 寒风呼啸而過,吹得江逾白双手冰凉。 林知夏连忙把相框装进书包:“你快点戴上手套。”又說:“這個相框,会被我摆在书桌上。” “我也有一個。”江逾白透露道。 林知夏惊奇地說:“你的那张相片裡,包括我哥哥嗎?” 不包括。 在江逾白保存的那张相片上,林泽秋被江逾白无情地裁掉了。江逾白沒有丝毫的愧疚。他本来都打算把裁掉的版本送给林知夏。后来出于品行方面的考虑,江逾白還是忍住了。他甚至可以猜到林知夏的心思——江逾白是林知夏相识四年的好朋友,林泽秋则是林知夏非常在意的哥哥,他们两個人对林知夏而言都有特殊的意义,是她成长過程中的见证者。 江逾白爸爸的办公桌上,也摆了一张全家福。那张照片裡,包括江逾白的父母,江逾白的叔叔,還有江逾白他自己。显然,林知夏就像所有普通人一样重视亲情和友情。 即便如此,江逾白仍然诚实地說:“我的照片裡,并沒有林泽秋。” 林知夏表示理解:“嗯,這和我想得一样。” 她還說:“其实那一天,我幻想爸爸妈妈也来到了学校。爸爸、妈妈、哥哥,還有你和我,我們五個人一起拍一张照片。你们对我来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人。当我感到害怕和紧张,你们都会帮助我。你们都是我前进的动力。” “帮助你是我应该做的,”江逾白谦虚地表态,“我爸爸說,真正的朋友自然会互相帮助。” “是的是的!”林知夏赞同不已。 今天是初三上学期的最后一天,省立一中的校门近在眼前。似乎穿過那一道校门,就会步入漫长的寒假,步入热闹的春节。直到這时,林知夏才开口說:“我還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诉你。我和两個博士姐姐合作的论文要在這個月投出去,沈老师說,运气好的话,很快就能通過……然后,我的第一篇论文会被发表,我是第一作者。” 江逾白和林知夏认识四年,他自认为早已见惯了大场面。然而,当他听說林知夏身为第一作者的第一篇论文即将发表,他還是遭受了很大的震动。 他问:“你有空写论文嗎?” 他怀疑,這一年以来,林知夏過得很辛苦。 林知夏详细地描述道:“我和博士姐姐们相处三年多,她们教了我很多东西。我从去年一月份开始动笔,期间修改過几次,沈老师也帮我看過稿子。” 江逾白若有所思:“你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林知夏实话实說:“我的研究方向是海洋环流模式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混合垂直参数化方案分析。” “什么?”江逾白又问了一遍。 林知夏看着他:“其实我觉得,在某些研究领域,很厉害的超前创新的论文标题一般都不会太长。我這种标题长长一串的论文,暗示了本文所做的工作,只包括一点微小的改良。” 江逾白很关心她:“這個研究方向,是你喜歡的嗎?” 林知夏点头:“沈老师手把手地教過我,怎么去把脑袋裡的想法更系统地表述出来。你還记得牛思源嗎?他是沈老师的学生。我看了牛思源的论文之后,产生了第一篇论文的灵感来源。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沈老师。沈老师给了我第一批原始数据。然后,她又帮我分批采集了几次数据,她鼓励我开题……說起来,我其实拖了整整三年,才把這篇论文做完。” “你应该沒有拖延症。”江逾白评价道。 林知夏立刻反思自己:“嗯,我不喜歡拖延。可是,有时候,我不敢迈出第一步。” 她和江逾白同时走出校门,细细碎碎的小片雪花落在她的脸上。她忽然想起初一那年的寒假,她和江逾白一起参加集训的经历。她记得,在那個路灯昏黄的雪夜,她和江逾白隔着一條马路对彼此喊道:明天见! 明天见。 真是充满期待的三個字。 她开始怀念初一那年的寒假集训。 江逾白与她稍稍拉开一段距离,相当正式地对她說:“你成长了很多,林知夏。你比小时候更勇敢、更刚强。” 林知夏自顾自地重复道:“非常勇敢,非常刚强。” “是的,”江逾白附和道,“你会变得越来越好。” 林知夏立刻說:“江逾白也会变得越来越好,這是事实,也是我的希望。” 她率先迈出一步,踏上斑马线:“新学期再见,江逾白!” 绿灯正在倒数秒数,江逾白朝她挥手:“新学期再见,林知夏。” 林知夏笑了一声,像往常一样跑向公交车站牌。她的初三寒假生活开始了。 寒假时长一個月,林知夏准备把她的主要精力放在论文上。她的第一篇论文写的是海洋总环流模型的实际运用与因地制宜的改良。为了处理庞大而琐碎的数据,林知夏动用了计算机集群,還尝试了google公司最新公开的mapreduce框架。這個框架的基础概念非常简洁,容易操作,也给了林知夏改进mapreduce的灵感。除此之外,她還想完善自己对量子场论的理解,对二维黎曼流形边界的思考,不過,因为缺乏相关专业教授的肯定和推薦,她沒有贸然动笔。 爸爸妈妈明显察觉到了林知夏的变化。 今年寒假,林知夏比往年更安静一些,更内敛一些。当她听說爸爸妈妈要带她和林泽秋一起回老家,她镇定地宣称:“我不去。你们和哥哥一起回老家吧,我一個人在家裡待七天。” 以往的每一年春节,林知夏都不想回老家。但她是個粘人精。她一定会跟在爸爸妈妈的身后。只要爸爸妈妈决定去乡下過年,林知夏就只能服从父母的意见。 可是,在這個初三寒假,林知夏忽然独立了。她說:“我快满十四岁了。我能照顾好自己。” 爸爸震惊地问道:“夏夏会做饭嗎?夏夏一個人在家,准备吃什么?” 林知夏想了想,才說:“我可以吃方便面、矿泉水、卤鸡翅。我還会吃橘子,补充维生素c,防止自己因为缺乏维生素c而患上坏血病。” 妈妈批评她:“快過年了,什么病不病的,别說這种话。” “嗯嗯。”林知夏点头。她表现得很乖巧听话。 但在“回老家”的問題上,林知夏特别固执,分毫不让。尤其当她听說今年舅舅和舅妈也要去乡下過年,她更加排斥道:“爷爷奶奶都不喜歡我,舅舅舅妈什么样子你们都知道。這些亲戚,对我沒有亲情,为什么我還要去讨好他们呢?” 爸爸叫她:“夏夏……” 林知夏立刻接话:“夏夏說了不去就是不去。” “我也不回去了。”林泽秋突然发话。 就像林知夏一样,林泽秋很反感舅舅一家。尤其舅舅家的那個表弟,整天在他面前耀武扬威,他有好几次都忍不住想把表弟拎起来揍一顿。 爷爷家和外公家的條件不好,平时洗澡、上厕所都不太讲究。在爷爷家裡的时候,只要林知夏走进卫生间,林泽秋就要站在外面替她守门。爷爷家的那個卫生间的门锁是坏的——爷爷奶奶总是不愿意修理,他们觉得沒必要花钱去修整厕所。林知夏就用一把椅子和几块木头拼成所谓的“千斤顶”,抵在门后。而林泽秋仍然不放心,因为爷爷家裡有很多客人……总之,林泽秋不适应乡下老家的一切事物。他强烈要求和林知夏一起留守在家中。 他說:“林知夏不会做饭,我会做饭。我還能做一顿年夜饭。” 林知夏开心地鼓掌:“太好啦,哥哥,我們不用吃方便面啦。” “我不会让你在春节吃方便面。”林泽秋坚定地說。 林知夏马上开始点菜:“那我們吃红烧鲫鱼、黄豆炖猪蹄、青椒炒牛肉、凉拌西红柿……好不好,哥哥?” 林泽秋坐在沙发上。林知夏来到他身边,悄悄地說:“哥哥,我偷偷藏了两千块钱奖学金,足够我們在春节用了。你想要什么都可以去买,你喜歡吃牛肉……我要给哥哥买超市裡最好的牛肉!” 林泽秋一怔。 他双手搭在膝头,微微攥紧了裤子的布料,心底蓦地涌起一阵温暖。虽然他感觉自己对林知夏投入了百分之百的亲情,而林知夏只在高兴的时候稍微回报他百分之四十……但,不管怎么說,林知夏的好意,他心领了。 他和林知夏热火朝天地讨论着年夜饭的菜单。 他们的爸爸愣了一会儿才反应過来:“秋秋,夏夏,爸爸妈妈還沒同意让你们自己在家啊。你们去年沒回老家,前年沒回老家,今年不能不露面啊。” 爸爸的话,沒人听。 爸爸无奈地看向了妈妈。 妈妈正在织毛衣。客厅的炉火烧得红旺,四处充盈着融融暖意,妈妈的手指带着针线翻飞。她表态道:“三年沒回去,乡裡乡亲都要讲闲话了。咱爸咱妈听着不好受,我還得回去一趟。” 爸爸說:“那行,我跟你一块儿回去。” 妈妈却說 :“你留下来吧,照顾秋秋和夏夏,過年過节的,家裡沒有大人怎么行?這段時間小偷多起来了,咱家开着小店,又住一楼,亮着灯,太招贼了。” 林知夏后知后觉地喊道:“妈妈……” 林泽秋很担心,林知夏這個缠妈精,压根离不开妈妈。 他的担心果然是正确的。 林知夏飞快地倒戈:“妈妈,妈妈,我和你一起回去吧。”她站在妈妈的面前,轻轻托起毛衣的一角:“妈妈,你一個人回老家会不会不开心?舅舅和舅妈对你都不好。有一次,你和舅舅說话,我听见了……舅舅怪你在他读硕士的时候,沒有给他足够多的钱……” “還有這事?”林泽秋皱紧眉头,“他這种垃圾货色,谁能跟他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爸爸温声說:“林泽秋,你别說了,别惹你妈妈不高兴。” 林泽秋当场顶嘴:“我讲两句不行嗎?犯法了?” 林知夏努力地维护哥哥:“舅舅敢对妈妈說那样的话,就是因为沒人引导他,沒人指教他。他在整個家庭资源倾向他的环境中长大,亲人不顺着他的意思,他就大发雷霆。他是個损人利己的人,同时又是個能屈能伸的人。我哥哥說得一点都沒错。爸爸,你不能因为哥哥說了实话,而批评哥哥呀,爸爸,求真务实是我們的校训之一。揭露事实是有风险的,也是值得表扬的。” 林知夏巧舌如簧。 爸爸听完女儿的话,暂时失去了语言功能,完全不能反驳她。 林知夏转過身,和哥哥击掌。 爸爸還沒搞清楚,为什么他這一双整天吵架的儿女,突然统一了战线。 妈妈动作熟练地给毛衣缝线。她把整件毛衣拎起来,反复看了几遍,才說:“夏夏,待会儿你去试试這件毛衣。你要是不喜歡這领子,妈妈還能给你改。” “好的,”林知夏拽住妈妈的袖子,嗓音又软又甜,“妈妈真好。” 妈妈還說:“夏夏,你不想去老家,以后就别去了。妈妈待几天就回来了,你不用跟我一块儿。妈妈一個人带着你,路上太麻烦。” 林知夏只能答应。 這個春节,她過得很清净。 春节长达七天,林知夏总在伏案学习。她還会抽空去视察林泽秋,指导一下林泽秋的寒假作业。林泽秋表面上百般不情愿,实际上却帮她准备了座位,盖好了软垫。 而爸爸连续三天沒有开门做生意。他忽然多出很多空闲時間。他要么在客厅看电视,要么就给妻子打电话,催她早点回家。 又過了几日,妈妈终于风尘仆仆地回来了。林知夏早早地守在门口,远远地扑向妈妈,边跑边說:“妈妈,妈妈,我好想你。” 林泽秋比妹妹矜持得多。他只是帮妈妈拿了行李,又听妈妈說春运的火车太挤了,路上的方便面和盒饭都涨价了,妈妈奔波一晚上沒吃东西,但她从老家给女儿和儿子带了点零食,据說是哪一位叔公的女儿从北京拿過来的高级特产果脯。 妈妈一边打开行李箱,一边讲话:“那個叔公的女儿,以前跟我一起在田裡干活,她被蛇咬了,我背着她去了村卫生所。她总說我救了她一命。這两年,她在北京做买卖,挣了些钱……” 客厅新装的灯泡洒下微微泛黄的暖光,妈妈就坐在這片光芒中,取出一個包装精致的纸盒,小心翼翼地拆开了封條。 林知夏闻见清新而熟悉的香气。 很快,林知夏就惊呆了。因为她看见了草莓果脯——世上還有這种好东西! 妈妈刚把塑料纸掀开,林知夏忍不住凑了過去,妈妈喂她吃一块果脯,還问:“好吃嗎,夏夏?” 林知夏点头:“好好吃!” 不愧是北京的高级特产果脯。 随后,她突然想起妈妈奔波一夜,都沒吃饭。這一路上,哪怕妈妈再饿,妈妈都沒有把那一盒草莓果脯拆了吃掉。 草莓忽然沒有那么甜了,林知夏的心裡酸酸涩涩。她贴近妈妈的怀裡,轻声說:“妈妈……我的妈妈是最好的妈妈。” 妈妈摸着她的脑袋說:“妈妈的夏夏也是最好的夏夏。” * 這個寒假,更是最好的寒假。 初三第二学期开学不久,林知夏的论文就通過了。她的文章被刊登在《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物理海洋学报),這是她有生以来正式发表的第一篇论文。 江逾白把林知夏的文章打印出来,装订成册,并在早读课上认真閱讀。 江逾白认为,他的英语学得還行。但是,閱讀林知夏的文章,却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他费力地閱讀着论文中的一系列叙述,那翻来覆去的数学变换让他的太阳穴隐隐作痛。 此前,林知夏自称她只是做了一点“微小的改良”,江逾白還以为她這篇论文简单易懂,便于理解,他真沒想到林知夏所說的“微小改良”是這個样子。 论文的最后一份附件附赠了长达七页的边界证明,全部出自林知夏的手笔。江逾白简直不愿承认自己也是数学竞赛班的一名学生。他就像在閱讀一本无字天书,强迫自己读完了林知夏的全部推导過程。 偏偏林知夏還在等待他的评价。 江逾白明明不是《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的审稿人,却仿佛扮演了一個比审稿人還重要的角色。 江逾白用一张草稿纸盖住這篇论文的首頁,盖住了他勉强能看懂一半的abstract(摘要)。接着,他真心实意地恭喜林知夏:“我看過了你的第一篇论文,数学理论扎实,计算机处理流程清晰……” “清晰易懂嗎?”林知夏特别期待地问道。 江逾白不能撒谎。他含蓄地形容道:“清晰,明显。” “明显?”林知夏仔细掂量江逾白的用词。過了好半晌,她恍然悟道:“你的意思是,我写得太复杂了嗎?其实這些东西,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江逾白点头,并在论文打印稿的第一页写下:林知夏船长成功捕获的第一颗星球。 林知夏顿时很来劲:“我将来還会捕获更多的星球,各种各样的星球!” “我知道。”江逾白在打印稿上署名“地球军团”。 他看着這一沓纸,缓声說:“我相信你。” “嗯!”林知夏给出回应。 這篇论文并沒有改变林知夏的生活。她就像从前一样低调,依旧谢绝一切媒体采访,甚至不做任何解释。因为,她的解释也有可能出现在报纸上。 初三(十七)班還有部分同学,竟然在省立一中的门口被报社记者堵住了。记者向他们问起林知夏的为人处世,他们都保持了统一的口径,遵循着“不清楚、不知道、不确定”的三不原则。 這其中,又数沈负暄的话术最为突出。 沈负暄很擅长插科打诨,把话题转移到其它方向。比如,有一家热衷于挖掘猛料的报社记者详细地询问沈负暄,林知夏在学校是怎么学习的,有沒有得到外界的帮助,她的论文是不是找人代写的,沈负暄就开始和记者讨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還聊到了省城的歷史与教育背景,最后,记者嫌他太啰嗦了,主动放弃了采访。 沈负暄来到林知夏的面前邀功:“那帮大人,太沒意思了。我帮你挡掉了《晚间镜像报》的记者,這個报纸我看過,天天报道娱乐圈明星的私生活和一些无聊的都市谣言。” “那你为什么会看這個报纸?”林知夏的重点居然在這裡。 原本伶牙俐齿的沈负暄顿时结结巴巴:“我、我……”他想出一個說辞:“猎奇。” 林知夏“哈哈”地笑了一声。随后,她礼貌地询问了沈负暄最近過得怎么样,中考体育准备得顺利嗎? 提起中考体育,沈负暄就像泄气的皮球。他和江逾白强化训练了半年,江逾白的引体向上已经达到“优秀”的标准,而沈负暄依然艰难地挣扎于及格线。 直到這個时候,沈负暄才知道,江逾白从小学习武术,身体素质比他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沈负暄早就获得了初中联赛一等奖,稳升本校的高中竞赛班。可他仍然追求中考的高分,還想冲刺全市状元——那是一种荣耀的象征,就像大航海时代拼命拓展海域的西班牙人,总要拿出点真金白银,才能彰显他的实力。 他和初三(十七)班的众多同学一样,日复一日地为中考而学习。 六月逐渐逼近,班上并沒有分离的伤感,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升入省立一中的高中部,哪怕不在竞赛班,大家也能频繁见面。這种平静而妥帖的气氛,一直维持到了中考结束的那一天。 中考结束的当日,江逾白才对初三(十七)班的几個同学透露,下学期,他要去北京的国际高中。他将在北京度過整個高中时光,然后出国进修本科,再回到省城来工作。 江逾白的人生规划十分清晰。 段启言却傻了眼。他呆呆地站在考场之外,听完江逾白的话,简直不敢相信:“你要去北京了?” 六月中旬的风是闷热的,不仅带不来一丝凉爽,還强塞了几分热度。段启言的额头冒出汗意。他抹了一把额头,又问了一遍:“江逾白,你要去北京?” 江逾白和林知夏一前一后走向考场之外:“是的。” 段启言高喊道:“林知夏,你就這么让他走了?” 林知夏沒作声。她在中考的考场上走神了,语文作文和歷史试卷都写得心不在焉。至于江逾白……分别的日期越来越近,林知夏刻意避免自己去思考沒有江逾白的日常生活。 她含糊其辞地回答段启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你早晚会明白的,段启言。” 林知夏突如其来的稳重成熟,让段启言不由自主定格在了原地。 他们的考试地点是市中心的一所高中。那所高中也有几十年的歷史,校门高大而破旧,门上的铁环锈迹斑斑。 林知夏伸出手,敲了敲门环。她像平常一样和众多同学们道别,還笑着說:“下学期见!” 轮到江逾白时,林知夏竟然說:“明天见。” 江逾白也回答:“明天见。” 林知夏和江逾白已经约好了,今年暑假的每個周六和周日,他们都要在省图书馆见面,共同度過高中开学前的最后一個悠长假期。 ※※※※※※※※※※※※※※※※※※※※ 截止到下章更新前,本章所有15字以上2分评论发红包,感谢閱讀! 【下集预告:分离时刻来临,希望永远在前方!夏夏依然充满力量!】 ———————— 感谢在2020-05-27 07:06:31~2020-05-28 08:13:5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心血来潮 1個;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芝芝莓莓、英语、芒果控、极光、草木灰、再吃個虾滑、雨林、ganache、saint、41433554、lilian_如艺、sh。 1個;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嘉釉皙仕- 60瓶;晨小鱼 50瓶;深流 38瓶;口口酱 30瓶;慢吞吞 28瓶;sh。 25瓶;木木 24瓶;苏 22瓶;小红帽次葡萄、清初、小双双、塔列斯、樱桃大丸子 20瓶;白布子、jsjdndjd82 19瓶;網友小俩 18瓶;蟹黄堡 14瓶;muki 12瓶;海带不吃猫粮、小gar、27288880、兄无大痣、榻榻米、桃小夭、亲耐滴猪大人、啊萝是只颜dog、暴富才可解忧、????、天气交通正常、江南、天天向上、机智智智i、心安、虎妞妈妈、wawa、xcy同学、周周小包子、是個芒果 10瓶;桑迪 9瓶;司空打野 7瓶;断黛、nannanop、别十一、无骨鱼粉 6瓶;。、峡谷金金、hannah、cc要好好学习呀、古猴菇、顾角徴、pixhxxx、叶儿酱、夜深千帐灯、honghong、christine、30091412、十七、石头子姜、沈羽倩、??、妫白 5瓶;anan123、蚩子渊啊 4瓶;七七大可爱、风景、搞给啊 3瓶;给你wink鸭、angela、逾渊鱼、meaningless﹉、暗香浮动月黄昏、3ws 2瓶;时七、雀露、英语、leah、帝沁烟、上原结夏、小凡、露露寒、凌波笑笑笑、又要减肥的业子、沈司宁、拂袖、22078305、loulou、田阿璐、五儿、如柒而稚、凌云峰18913587、呱呱、七年、九代娇娇、羽生和小新、胖胖、司虞、嘿呀好气啊、泽木、甜茶儿、一只小狸狸、yijiatuna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