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2章 新來的女設計員們
楊明志面對着所有的設計員們,他們有男有女,他不禁感慨一個,自己的直屬部下已經超過四十人了,如此多的人,一間巨大的辦公室是否顯得擁擠呢?
考慮到辦公室之前的情況是比較空曠,情況可能並不糟。
站在戶外,楊明志檢閱着所有的排好隊列的設計員們。男人聚在一起,女人聚在一起,他們的穿着打扮非常的統一,現在即便是女人,她們也穿着男人的衣服。
楊明志打量着他們,所有人都穿着軍隊的制式棉衣,戶外畢竟是冷,大家也都戴着制式的護耳棉帽。若不是那些女人普遍將辮子耷拉在背後,只是一瞥,楊明志實在不好辨清性別。
楊明志深深的點點頭,接着目光如炬。
他完全是以將軍的姿態檢閱自己的部下,滿意的說:“你們的人數增加了!新來的同志,我相信你們都是最優秀。我是局長別列科夫,也是一位軍人,新來的同志們,你們中許多人是從報紙上認識我,現在你們見到了我。
我非常關注你們的才能,我絲毫無所謂你們的性別。
同志們,現在我回來了,老同志們可能清楚這意味着什麼!
不錯,在莫斯科以及歸來的旅途,我又萌生了一些奇妙的構思,我也得到了斯大林同志本人的命令!我得到了一項特殊的使命,就是盡力設計更多的新銳武器,我已經有了一些計劃。
今天我看到你們在黃昏中在寒冷中依舊保持着昂揚鬥志,我非常欣慰。現在我們回到辦公室裏,我們正式開個會!”
那些年輕的女設計員們,她們夏季畢業了,接着他們接受一些培訓後,就被安排到普里皮亞季武器設計局。
對於她們,工作都是由國家分配的,她們並沒有自主選擇的權力。
雖說在這方面她們並不自由,她們並不惱怒什麼。
楊明志隨便說說的時候,自然而然注意到年輕姑娘們棉衣上彆着的列寧共青團徽章。能加入那個組織,充分說明了她們對蘇聯的忠誠,對於組織上的安排也是欣然接受的。
其實,她們非常滿意上級的安排。
時代已經不同了,曾幾何時俄國的工匠也是由男人包攬的,現在不少女人也有意從事這一行。
她們是大學畢業生,每個人都有着機械這一大類的專業的學士學位。
即便是戰爭前,蘇聯由於需要大量的技術工人,許多年輕人剛上到七年級都進入國營工廠工作了,他們在工廠裏學習製造業知識,領取足夠養活自己和父母的工資,以及頗爲不錯的生活待遇。許多人願意放棄進一步深造的資格,以求在工廠裏儘快掙錢。
恐怕那就是所謂眼界的侷限性,一些人如若繼續努力深造把十年級上完,以這樣的身份再進入工廠工作,待遇會更高。
可是,大量一輩子貧窮的俄國家庭,他們非常擁護願意爲貧窮的他們出頭的布爾什維克,也迫切的希望自己的兒女儘快去掙錢。其實本時空,蘇聯雖是嚴禁又打擊各類童工行爲,社會的輿論上對於“孩子儘快去工作掙錢”的老觀念還是相當的寬容。
人畢竟是逐利的,如果有一個進入國營工廠拿穩定工資的機會,哪怕是十二三歲的小孩都樂意去爭取。
當然,蘇聯國內家境比較好的人家,會努力讓自己的孩子深造。
他們不會因爲自己的孩子是女孩,就不再大力支持其繼續學習。
恰恰相反的是,蘇聯當局一直鼓勵婦女像男人那般加緊學習科學知識,其中的佼佼者還能成爲報紙的頭版。
設計局得到的這些女技術員,她們在學習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將要被分配到某個武器設計局中,之後也是在兵工廠實習。
大戰的時代,她們不能像男人們到戰爭第一線爲了偉大祖國拋頭顱灑熱血,就在後方,爲祖國的勇士們研發更優秀的武器,這就是自己對於蘇維埃祖國的樸素貢獻。
時代將給予她們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那麼她們中有多少人是真正有着遠大抱負呢?
楊明志覺得,自己需要在第一時間發掘出新人中的佼佼者,設立爲榜樣並委以重任。
歸來的楊明志一直身着軍裝,全套的勳章也都佩戴着。不只是爲了抵禦西伯利亞的寒風,他身披厚實的大衣,把一身榮耀暫且遮蓋。
他令所有人進入偌大的辦公室,自己則最後一個進去。
在返程的轎車上,楊明志聽得波波夫的介紹,所謂人員增多了,之前定下的規矩還在很好執行着。
“他們的確好好遵守了?那些新人,她們也都遵守了?”
直到楊明志站在大辦公室內,看着整齊碼放的桌案,立刻確定了波波夫的誠實。
房間還是那麼多,由於增加了一倍的人員,增添的桌椅令整個房間顯得擁擠。
當下的擁擠是可以接受的,或者說房間佈局變得緊湊。
即便如此房間內還是騰出一個小空間,即爲設計員們現在站立的一塊小小平地。
所有設計員們依舊排着隊,楊明志當着他們的面脫下了自己的大衣,毫無保留的展示自己的軍裝,以及胸口的一拍勳章。
穿着將官軍裝搭配勳章,楊明志又是打算以這種咄咄逼人的軍威,給自己的新舊部下來一次強勁的下馬威。
他非常清楚,自己訓兵時使用這一招,所有的部下必是肅然起敬。
不僅僅於此,部隊的基層中誰最有話語權?除了基層軍官外,就是獲得勳章的戰士。
勳章代表了戰功和資歷,在傳統的俄羅斯社會,上千年的封建等級制不可能因爲蘇聯建立後的區區二十年就徹底消弭,彷彿從未出現。它是存在的,也因時代的鉅變被削弱的極其微弱,但它卻是融入到人民的生活習慣中。
士兵對於哪怕班長都是非常敬畏的,這是非常普遍的情況。基層的沒有立過功的士兵基本沒有話語權,他們聽從軍官的命令,接受年長者的建議。
如若基層軍官陣亡,就由軍銜最高者接任指揮官。如果就剩下幾個平級的軍人,誰的勳章多聽誰的。
楊明志的這一招很服衆,在沼澤地,一衆比他年長不少的軍官都非常佩服他。
殊不知,今天他的這番舉動,給予新晉的年輕女設計員們巨大的震撼。
該怎樣形容現在的情況麼?
所謂如果楊明志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俄羅斯人,那麼他現在的形象,就是年輕姑娘們的崇拜的偶像。
她們畢竟是俄羅斯民族,對於英雄人物崇拜的情節,簡直就是刻印在基因中。
年輕的姑娘特別崇拜英雄,對於愛情充滿了嚮往。
她們已經通過許多渠道知曉自己的局長是一位立下大功的高級軍官,今日一見果然非同一般。
別列科夫局長,或者說是別列科夫將軍。
他是黃皮膚黑頭髮類似於韃靼人的長相,對於這些籍貫普遍是西伯利亞和遠東的俄羅斯族姑娘,她們的生活中就經常和當地的蒙古人、雅庫特人或是葉尼塞人打交道,她們並不覺得任何的不適。
他看起來真的非常年輕,大家亦是清楚,局長已經結婚。
她們都是一週之前來到新西伯利亞市的,短短几天功夫,她們要了解自己未來的工作,在學習“普里皮亞季武器設計局”的一套特別的規章制度時,便感受到了它的特別。
制度都是局長本人定的,似乎局長對於工作環境之衛生整潔有着特別苛刻的要求,恍若還要灑些消毒水才最合適。
不少姑娘詢問起自己男同事關於局長的軼事,男生們自然眉飛色舞的介紹起來,其中不乏刻意誇張的成分。
他們都沒有結婚,而且他們特別清楚爲何局長一定要引進一批女設計員。局長暗藏的深意可是讓大家激動萬分,而今漂亮又有才華的姑娘們如約而至,機會就在眼前,難道要讓機會跑掉?!
於是乎,楊明志還不知道自己身上多了一些榮耀,純粹是自己的手下爲了在女生面前顯擺,刻意幫他吹牛罷了。
楊明志剛剛結束漫長旅途,舟車勞頓讓他有點疲憊,不過看到所有的部下都睜着炯炯有神大眼,一副熱情的模樣,自己的心情自是特別暢快,精神也在快速恢復。
一次突擊的臨時會議必須突擊召開。
他們所有人已經各就各位,甚至於多布洛夫拉着新來的卡拉什尼科夫一併歸隊,楊明志拍拍手,當即開始訓話。
一些響亮的口號從他嘴裏說出,說實話,這些話真的只是一些口號,如若天天聽這些“政治動員”,人的耳朵不得起繭子。
楊明志估摸着他們就需要這類口號作爲“強心針”,殊不知,曾幾何時楊明志自己也很反感這類純粹的口號,而今身在這樣的關鍵位子上,自己也變成曾經討厭的樣子。
但是,工作上需要一些振奮士氣的口號,以及蘇聯特色的泛政治化口號。
“好了,老同志們以及新來的同志們,你們都已經清楚我們的工作是爲了偉大蘇維埃祖國的偉大衛國戰爭的勝利。聯盟需要一大批實幹家,你們都是實幹家。我們的設計局處於偉大衛國戰爭的另一道戰線上,今後我們就是一個戰壕的戰友了!”
突然,楊明志拍拍手,“在此之前,年輕的女同志們,我有必要認識一下你們。我看到你們和其他男同志一樣都充滿鬥志,想必你們都是真正的人才。我現在必須強調,要給予你們一個警告。我們的普里皮亞季武器設計局專著生產新式武器,設計局需要人才,絕對不要庸才。
社會輿論上對女人對於衛國戰爭的貢獻存在一定質疑,我並非什麼聖人,對這些輿論我有點擔心。究竟是我錯了麼?所以你們必須在未來的工作中充分表現自己,來證明我的擔心是一種錯誤。
你們應該嘗試正當第一!你們中的優秀人才,無論是男是女,我都將委以重任,我也會向科學院舉薦你們。
請好好工作吧,我不會虧待任何有才華的人。”
也許楊明志說的一堆話裏,唯有最後的一段最爲重要。
因爲是女人所以被一些人質疑,年輕的女設計員們捫心自問,自己考入大學以及在大學的生活學習,付出的努力明顯比同期的男生更多,努力的成果也是非常明顯的,自身的綜合素質也強於同期男生。
爲何這樣拼?只爲向質疑者證明他們的質疑是多麼的愚蠢。
楊明志的話起到了激將法的作用,她們並不感受到任何不悅,只因這位年輕的局長,他身上一排勳章,尤其是兩枚“大金星”依然確立了一個遙不可及的形象。
楊明志還一直戴着眼鏡呢!故而他給予這些女設計員們多了一點斯文的形象。
他努力睜着眼掃視自己的女將們,雖是初次見面,她們漂亮的形象即可給予楊明志極佳映像。
她們進屋後紛紛摘掉自己的棉帽,展露着各自五花八門的辮子。
突然,一個特別的姑娘引得楊明志的注意。
她真的非常特別!
她的特別之處絕非什麼漂亮的臉蛋或是曼妙英姿,或者說女人所驕傲的形體美,這些方面她並不出衆。
她唯一出衆的只有一個——紅頭髮。
“居然還有紅髮的姑娘?真是獨特!”
北歐族裔中,有部分族羣因基因突變,獲得了“紅髮”的基因。一千多年前,部分北歐維京人與斯拉夫人完成融合,紅髮的基因也傳播到斯拉夫族羣裏。隨着莫斯科公國的擴張,一些紅髮的俄羅斯人也遷徙到了遠東,甚至是更爲遙遠的勘察加。
在蘇聯,“紅髮”是少見的,“亮金”秀髮的人一樣少見,不過“橘紅”頭髮的人可着實不少,更多的人則是髮色是棕黃偏黑。
染髮的技術早在19世紀就出現了,把頭髮染成純白的技術也已經實現。
給頭髮染色,這種事目前在蘇聯是匪夷所思的,甚至一時間和燙髮一起,被定性爲“小布爾喬亞式的享受”,楊明志因此可以確定那個紅髮姑娘,她的“玫瑰紅”辮子就是最自然的顏色。
她是如此的特別,在女生的隊伍裏彷彿一朵玫瑰。
“難不成她的名字叫露絲喀婭?”
楊明志本欲就點幾個人的,當衆聽取一下她們的彙報,現在人選已經確定。
楊明志目視那位紅髮姑娘,突然命令道:“那位紅頭髮同志,立即出列。”
話音剛落,伴隨着整個隊伍的騷動,姑娘大方的從隊中鑽出,接着出列立正站好。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