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5章 產能的底線

作者:重生的楊桃
隨着楊明志的振臂一呼,他渴求的大生產運動隨之正式啓動。

  對於他,接下來的時間彷彿就是靜候佳音了。

  所有的生產技術圖紙已經提前送抵各個加工車間,關於粗加工的工作已經在凌晨進行。短暫的試加工時間使得許多人突擊積累了經驗,在經過幾次糟糕的粗加工失敗後,待到正式投產,他們所產出的各種零部件,幾乎都符合圖紙要求。

  難道,他們這些工人就是真正的神仙技工?

  當然不是。

  因爲突擊步槍,楊明志認定它最關鍵的地方只有兩處:精密槍管和槍膛。

  像是槍機系統的大部分零件,它可以容忍較大的加工誤差。

  再例如槍托和護木,它們都是輔助性和保護性零件,公差要求可以放寬得頗爲嚴重。只有槍膛的精準能避免子彈炸膛,只有槍管的優秀保證子彈的彈道。

  一款優秀的戰時輕武器,楊明志覺得大抵就該保證這兩個兩個方面。

  而英國人的司登就是一個天坑!

  那款衝鋒槍確是民用水管改造的,難道關鍵的槍管也要用水管魔改?最核心的零件達不到要求,它變成潑水槍實屬活該,最終也是害了英國士兵。

  但是英國有自己的迫切需求,那就是用極短的時間給快速擴充的軍隊提供武器。

  也許就是糟糕的歷史因素導致了一個惡果。

  因爲英國陸軍曾斬首過他們的國王查理,故而陸軍不具備“皇家”頭銜,反倒是皇家海軍享受了太多的國家資源。

  陸軍長久使用褐貝斯滑膛槍,直到時代的發展令他們不得不換裝武器。

  一款滑膛槍定型後一直用了二百年,因爲敵人的使用新武器,陸軍必須換裝。

  因爲德軍大量使用重機槍在塹壕中大殺四方,英國不得不給自己的步兵連瘋狂裝備重機槍。

  因爲德軍開始大量使用衝鋒槍,英國不得不突擊生產衝鋒槍先湊數。

  就是被冠以傻大黑粗的毛子,軍械方面他們也總想做到粗中有細。

  這裏,楊明志渴望的就是更加的精細。

  精細加工需要更多工時,哪怕新銳突擊步槍的機匣是衝壓件,大量零件也是直接鉚釘鉚上,生產一支是比傳統莫辛納甘的時間更短一些。面對老部下的迫切換裝需求,楊明志的壓力依舊很大。

  生產已經開始,從白天到黑夜,再到新一天的太陽升起。

  兩座工廠的高聳煙囪就像是煙癮極重的人,他永遠不知道停下來好好喘息,只想無時無刻不沉浸在煙霧中。

  就是這些乾脆燒原油的設備,給一些大型設備提供驚人的動力。

  銑牀銑出槍械的大量金屬小部件。

  衝牀直接沖沖壓出機匣框架。

  還有一些部件就是直接以傳統的失蠟法澆鑄量產。

  唯有木工加工車間,這裏不僅是噪音轟鳴,空氣中始終瀰漫着厚重的木屑塵埃,搞的大量工人帶着簡易麻布口罩和玻璃護目鏡工作。更有甚者直接拿出沙俄時代就庫存的防毒面罩,且說沙俄防毒面罩的那粗暴樣貌,搞的人好似長了烏鴉頭,乍一看去頗有些恐怖。

  各式各樣的零件大規模的彙總到專職零件打磨拋光的車間。

  固然零件在加工之時,就會第一時間進行倒角處理。

  零件到了拋光車間,工人們還是用着砂紙瘋狂打磨一遍,露出漂亮的金屬光色。

  拋光打磨車間純用人力,這種落後的生產方式楊明志雖不喜,自己麾下的工人數量可是龐大,衆多的廉價勞動力真的能帶來巨大的生產力。

  其實與其說工人們是廉價的,不如說是近乎於免費。

  楊明志篤信一條,工人們認真工作的底線必須是喫飽飯。在許多的蘇聯工廠,嚴峻的物資配給制度下,工人們就是喫不飽飯的。男人們去了戰場,工廠裏充斥着大量的女性勞工。

  這些人被當局強制徵召進入工廠,她們當然可以抗拒,其結果就是喫不到配給糧。

  沒有配給糧是必然被餓死的,而進入軍械工廠,至少還有土豆果腹。

  當局爲了打贏戰爭,不得不使用高壓政策,故而一些地區的工廠,工人的日子一度非常艱苦,就好似舊時代的沙俄農奴那般悲慘。

  殊不知,真正的苦日子還沒到來呢!

  1942年秋收全蘇居然只收獲三千三百萬噸麥子,僅有常年的40%。然而蘇聯控制區的人口仍有超過九千萬人的規模,佔和平年代的60%。進入夏季後,整個聯盟將註定進入最飢餓的時期,到了那個時候纔是真的全面餓肚子。

  至少在現在,問題還不是那麼嚴重。

  十月十九日的生產結果在二十日的凌晨被統計完畢。

  看到那些被密密麻麻擺在倉庫中的槍械,大量的聚光燈直指着放在木箱上的他們。前期的大量消愁,楊明志幾近一掃而光。

  楊明志披着大衣掐着腰,他的身邊就站着笑呵呵的兩位廠長,以及更多心情激動的設計局人員。

  負責產品統計部門的一位小姑娘難掩自己的興奮,高高興興向她的最好長官彙報兩座工廠一天的勞動成果。

  “報告……報告將軍同志。截止到今天凌晨兩點,我們一共生產完畢了201支木槍托版突擊步槍,以及15支木槍托版班用機槍。另有鋼製標準彈匣300副,各式彈股合計100副。”

  楊明志眯起的眼睛猛地睜開,他本就高興,現在突然聞訊:“這些都是真的?”

  “千真萬確。您看,所有的成果都在您的面前。而且……”

  “而且怎樣?!”楊明志追問。

  “而且這只是截止到今日凌晨兩點。根據……根據您定下的規則,上晚班的同志會在凌晨六點下班,也許許多班組會繼續工作到早晨八點。在我們部門對產出各類產品進行統計之時,他們將繼續生產六個小時,所以……”

  “所以,您給我看的,並非一天的產能,而是十八個小時的產能?”

  “大概……大概就是這樣。”

  這個年輕的女孩明顯有些靦腆,畢竟她年紀看起來也就比自己妻子年長一點而已,也是今年才畢業的技術學校學生,不可奢望她有多大方。

  事實上楊明志理解廣大的工人確實是靦腆的,尤其是對佩戴過多勳章的自己有着天然的敬畏。

  楊明志實在也不是像帶着一身榮譽,故意跑到基層車間去耀武揚威,他就是看看大家的工作進度。

  非常令人欣慰的是,大家的工作熱情極高,許多人忙於工作,自己從身邊走過都渾然不知。

  摸魚?沒有的,不存在的。

  或者說就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在支撐工人們奮鬥,尤其是那些女工們。

  是糧食!她們就是在自發的用自己的行動驗證一下長官的許諾是否是真的。結果就在第一班紛紛完成加班,並在晚上八點纔在第二班人上崗時她們離開了生產線。

  她們得到了應有的報酬,每個人都額外得到除晚餐外的一些未烹飪的土豆。

  那些女人也不愧爲俄羅斯人,就彷彿是一千多年前的留裏克酋長首先給這個民族注入了狂野與好戰的基因,她們意識到自己就是在工作車間進行着和德軍軍工的同樣的戰爭。

  留裏克酋長把各個斯拉夫部族整合到諾夫哥羅德麾下,第一個斯拉夫國家因此崛起,而那恰恰是外來者促成了崛起。

  而蘇聯至於傳統的俄羅斯,恰是外來思想對這個古老族裔的全面改造,不同於初代留裏克酋長獲得斯拉夫部族首領以整合一個大國,蘇聯乾脆整合聯盟之下的每一個公民。

  但是每一個俄國女人,她們的血液裏不僅有本族的斯拉夫血統,還有好戰的留裏克瓦良格血統,更有着更加狂野的草原血統。

  女人們被束縛的生產力已經蕩然無存,楊明志刻意暗中觀察了那些拼命工作的年輕姑娘,她們專著嚴肅的表情就好似戰場上的老兵,而她們手上的動作也愈發熟練,活像是人形機器。

  楊明志最關心的其實還是加工生產中遇到技術問題,索性他從設計局帶來的高手們,很好解決了各種小麻煩。

  一整天,他就不是在各個車間瞎逛,就是待在834廠的廠長辦公室側臥牀鋪,烤着暖氣等着吼着“大事不好”的部下跑進來。

  結果當然是平安無事。

  最初的幾天他決定就待在工廠裏,與自己的衆多部下奮戰在第一線。就算深愛着自己的妻子,此非常時刻,身爲關鍵之人可不能下火線!

  楊明志得到了驚喜的結果,事情的發展明顯非常順利。

  聽從小姑娘的彙報,他僅用幾秒鐘就能估算出,生產第一天的最終產量。

  “啊!這樣的話,理論上我們24小時就可能裝配超過260支木槍托版突擊步槍?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難道您擔心我們的產能不會快速擴大麼?”廠長安德烈耶夫自信問道。

  “我當然是相信的。”楊明志扭過頭,滿意的看着身後人,“第一天的產能逼近三百支,倘若工人的技能更加熟練,技術員進一步精進加工的程序,還有我們能獲得更多的工人指標,產能當然會繼續提升。目前一個月的產能,完全可以裝備一支整編步兵師的輕武器!”

  楊明志放出豪言,大家聽得都非常高興。

  “但這還不夠!”楊明志突然又嗷嗷道:“不能奢望兄弟工廠的產能,我們要武裝三個整編師,乃至更多。三個師的輕武器的裝配是上級給予新西伯利亞的底線,我們必須嘗試僅靠834廠和835廠就突擊完成這個任務。就目前來看,我們今天的產能就是未來生產的底線,也就是一個月生產足夠裝備五個整編步兵團的輕武器數量。

  一個步兵師的核心是三個步兵團。其餘的部隊不用必須裝備我們的新兵器。這麼統計,我們的底線已經完成了上級要求的一半。我們明顯還有特別巨大的進步空間。

  同志們,我們應該挑戰自我,去創造一個奇蹟。這樣上級將不吝嗇嘉獎,想想美好的明天,我們的食堂湯鍋裏將永遠漂浮着大塊的牛肉,還有足夠塞滿最貪喫傢伙的胃。”

  說着,大家明白楊明志的意思,也都嘿嘿笑出聲……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