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部队分歧
杨明志很关心部队的战马,最后的20匹都背着很重的物资。负责照顾這些牲畜的战士一直在忧心忡忡的抱怨:“马匹载重多,他们需要更多的食物。青草只能当做零食,他们需要大量的粮食填饱肚子。”
這些高头大马载重弹药箱,以及从德国人那裡缴获的一些物资,甚至還有几包弹壳。跟随队伍撤离的十几個孩子,不少也骑在马上。
杨桃也是個孩子,她還未满十八岁,杨明志想了想,這丫头走累了自己背一段儿就好。
长時間的行军对于双脚磨损很大,很多战士脚底磨出水泡,有的人腿疼,即使這样大家還要继续前进。
“丈夫,你把我放下来吧,我自己還能走。”
“真的。其实背着你并不是很累。”
“我還是担心你啊。丈夫。”杨桃温柔的劝慰道。
說实话,杨明志此刻的内心是非常舒服的,自己的老婆自己疼。做一個萝莉控就得多付出些,何况這是惨烈的二战,這丫头還是队伍裡非常重要的卫生员。最终耐不住磨人,他還是放下了女孩。“小桃,你总是叫我丈夫的,我听着有些受不了。以后你還是叫我名字,或者喊一声哥就行了。”
杨桃努努嘴,温柔的叫了一声哥。
“哟。你们不是夫妻嘛,還以兄妹相称?”耶莲京娜笑着从两人身边走過。
“我不要你管!”杨桃害羞的对着那人喊。小小插曲给了行军队伍一点乐子,不少人强行苦笑,他们实际的境况非常够呛。
在杨明志看来,库兹涅佐夫的军队规模和“红一方面军”似的,只是他固然沒有那些人的指挥才能。
现在的境况与中国红军的长征有些类似,杨桃在抗联的时候听着那些老党员說了很多事。什么四渡赤水、强渡金沙江、大渡河十八勇士,女孩之前那裡晓得這些,当时给予她幼小的心灵极大的震撼。
终于,一匹战马的物资被清空,部队补充一下弹药都,装子弹的木箱旋即抛弃,杨桃也就坐在马匹上,杨明志更是饶有兴趣的牵着辔头。
“哥!我們下一步是不是要去沼泽地。”女孩用东北土话說着。
“对,就像长征时候過草地的时候。”
一听是长征,女孩马上来了精神。“我們现在依旧是被德国鬼子堵截,后面都是他们的追兵,我們一定通過草地,然后就是安全区了?粮食够不够?我們会不会挨饿?我們会不会陷入泥巴裡?”
杨明志下意识的扣扣耳朵,這姑娘嘴皮子還挺利索的。
“小桃你說的太多了。”杨明志拍拍自己肩上扛着的粮食袋,“咱们的伙食吃半個月不成問題,再說沼泽地那边非常安全,而且是苏联控制区。那裡的生活设施应该都沒有被战争破坏,到了那裡我們将吃的很好。而你,甚至還能洗個热水澡。”
杨桃一听這個立刻嘿嘿笑起来。
“太好啦,战争开始以后我跟你都沒泡過澡,真怀念在军营那边的生活啊。”
杨明志转头看看她,都說這时代女孩保守,她這倒好,嫁了人算是无所谓,還有這东北女人虎的那一面。她根本還是個孩子,再想想自己对她做過那些事,一股负罪感油然而生。“小桃,你還是别再說這些了。”
“为啥。反正是中国话他们又听不懂。”
杨明志周紧眉头,“即使战友们听不懂你也不该大声嚷嚷。”
杨桃环顾四周,确实见到很多战士在交头接耳,說的话她是听得懂的,大抵是议论夫妻打情骂俏什么的。
也是因为這個,很多士兵开始思念自己的家乡和家乡的亲人。這裡一些战士来自最初的步兵团,与杨明志有着交情。特征反坦克营,最初参与造RPG的战士還有四十多人幸存,這些人的交情就更深厚了。
他们很多家就在远东,其他的战士多来自全国各地,其中白俄罗斯本地人還是更多的。在部队扩充兵力的时候,相当多的士兵就是来自明斯克周边的预备役人员。
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正在被纳粹铁蹄践踏,无数普通老百姓被射杀,财务被抢夺,妇女被侮辱,儿童也被无差别的杀死。更糟糕的,战役彻底失败,败家卫国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沒。
很多士兵庆幸自己還活着,而家乡和亲人的安危,根本不敢想象。
突然间,有士兵抱怨:“我們现在就像是逃命,還不如走出森林和德国人干上一仗。就是死了也值了。”
這话杨明志听到耳朵裡,他走到這人面前:“士兵,你刚才說什么?你叫什么名字。”
士兵心中有戾气,就是长官在面前他也毫不掩饰。“我是米哈伊尔·佛利亚季。”
“好的,米哈伊尔同志,你对部队有什么抱怨的话,大声說出来也好。”
士兵驻足,很多人围上来不知发生了什么。
士兵福利亚季大声喊着:“我认为我們完全是在逃避。在森林中穿行一味的逃命,這是红军的行为嗎?我宁可死在冲锋的道路上,也不希望在這山地磨断我的腿。”
杨明志看看這個人,他的鞋子确实磨坏了。待到他脱下鞋子,這人的脚底的水泡都磨烂,已经有血液渗出。杨明志一惊,之后很多人都在抱怨,所谓开战后除了战争外就是行军,甚至对于目的地一直摇摆不定。
突然又有人问到杨明志:“副师长,我們确定要渡過沼泽地?我們去那裡到底是为了什么?听說你要领着我們大家打游击战。”
杨明志沒有反驳,他犹豫了一阵点头承认。
后面赶来的耶夫洛夫看到這边聚集了不少人,当即以为出了什么事,他急匆匆赶来,才发现是關於路线图上,士兵与指挥官产生了分歧。
這些人并不是杨明志的直属部下,他们多是白俄罗斯人,对于逃离這裡的决定心理上难以接受。耶夫洛夫努力劝說大家把憋屈暂且憋在心裡,到了队伍休整的时候,他火速赶到了集团军军部那裡。
在這裡,耶夫洛夫和杨明志還想听听大部队下一步的动向,结果同样的問題在军部就吵开了。
人群分成三派,一拨人认为从平原撤退,走出森林一强大兵力击溃一支德军,向南进入乌克兰和還在和德国人战斗的苏军大部队回合,从而继续加入战斗。
第二派,他们依旧觉得组织游击战争最符合部队现在的状况。
至于第三派,当然是库兹涅佐夫所支持的,即继续行走森林,从沼泽突围向内陆地区前进。
三方爆发激烈争吵,也是源于部队裡鱼龙混杂,各支部队的溃兵聚拢一起,库兹内佐夫只是苏军一部的指挥官,他能统领這么一支部队到现在已经很用心。
“同志们安静!”库兹涅佐夫就差拔出手枪对天鸣枪示警。“同志们!至于你们說我們的撤退是逃跑,這是不对的。有人說我們应该从平原突围,這也是不对的。我們還是应该……”
“反对!我們第32集团军反对。我們是打阵地战的,我們更是白俄罗斯人!你和你的人自行撤退把,我們宁可走出森林去战斗,也不想在沼泽地的烂泥裡逃跑。”
第32集团军,他们一样损失惨重,军部剩下很少一部分人,麾下還有五千余士兵。算是這支合股部队裡很重要的力量,现在他们对库兹涅佐夫表示质疑,直接引发苏军对整個撤退行动的质疑。
“要知道還有部队陆陆续续进入森林,我們的背后可能還有数万人的部队在分散突围。他们或组成小队,或以营一级别在突围。”
32集团军的话引起游击战派的注意,杨明志本人也是属于這一派的。這些人并不支持32集团军要出森林和德国人死磕,杨明志当即說道:“据我所知,我們284师刚刚遭遇德军帝国师的元首团,敌人最精锐的党卫军部队就在森林外,我想此刻他们已经增兵,现在出去和德国人战斗无异于以卵击石。”
“呸,一個鞑靼人懂的什么?伟大的红军战士会怕德国人。”
杨明志见惯了嘲讽,這群老毛子以大苏联自居,很多人对于异邦人有歧视情节。杨明志的部下到沒有這個心理,他们的指挥官在战争中的表现已经征服了士兵们的心。因此杨明志懒得和這人辩解,嘴皮子的事交给耶夫洛夫。
就在库兹涅佐夫面前,队伍开始站队。有规模近万人的部队選擇冲出森林,直接南下,试图突围出去进入乌克兰与主力会和。
然而這根本就是军事冒险,這一切是建立在击败森林南部守株待兔的德军基础上,以区区轻装步兵击败他们谈何容易。
库兹涅佐夫实在不想和這些人再多說什么,因为暂时和友军联络不上,眼下甚至电池都要耗尽。
“你们這是拼命主义!你们难道要去送死嗎?”库兹涅佐夫言辞强烈的反问毫无意义。
“不,长官。比起你们的逃跑主义,我們白俄罗斯人還是战死在自己土地上好。”
如此库兹涅佐夫也不再多言,当晚整支部队因为被巨大戾气笼罩,相当多的白俄罗斯籍战士追随主战派。284师也是如此,正儿八经的师长已经战死,耶夫洛夫实在无力掌控部队。他只能任由战士的离去,最后剩下的人真的少得可怜,284师愿意继续前进的人仅仅一千出头。
耶夫洛夫气的直跺脚,杨明志拍着他的肩膀无奈的劝慰。“同志,人各有志,让他们去吧。他们固然是去送死,让他们死在自己故乡的脚下,也算是不错的归宿。”
两個大男人是挚友,经历了残酷战争后两人的友情更加深厚。耶夫洛夫反问道:“我們真的应该以沼泽地为根据地,以白俄罗斯的森林进行游击战?”
“对。這是最理想的,否则我們很可能死在后面的阵地战。你们苏联人不惜一死,而我是外国人,我很珍惜我和我老婆的生命,還有我們284师剩下士兵的生命。我不知道以后還有怎么的战争,但是如果我做指挥官,游击战争我必然会做的很好。”接着杨明志意味深长的叹言:“只怕,很快最高领袖同志就会向全国发表演說,即鼓励我們這些深处敌后的溃兵组织游击战,战争将变成全面战争。我們這裡将一直是前线。”
耶夫洛夫点点头:“但愿如此。我們现在每天行军很远,顶多再有一天半我們就要抵达下一座城市,過了那裡我們就要抵达沼泽地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