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罗马尼亚人的魅影
二战开始之前,罗马尼亚法理上還是個封建君主国,国王米哈伊一世和元帅安东内斯库沆瀣一气,在一次酒宴上,希特勒透露了入侵苏联的计划,并表示,一旦开战,只要罗马尼亚出兵,在第聂伯河西岸的土地将由罗马尼亚获得。這巨大的诱惑驱使下,罗马尼亚开始战争动员,如此国王将国内精锐部队送上东部战场。
因此,希特勒命令两個罗马尼亚师支援帝国师,他们是隶属于罗马尼亚的第三集团军。
這两個师也算是罗马尼亚人的精锐部队了,他们拼尽全力,這支部队才看起来像是完成了摩托化,即使如此,部队中依旧有不少骡马。
纵观整個二战,只有少数几個国家完全实现军队摩托化,即使是不可一世的纳粹德国,由于给予她崛起的時間只有二十年而已,军事大发展也只从1933年开始,摩托化运输无法满足大军的消耗。德军依旧需要大批骡马运输,同比他的仆从国境况就更加糟糕了。
在杨明志看来,德军的這群仆从国人数一大堆,打起仗来嘛自然土鸡瓦狗。“罗马尼亚人不過是被他们的国王驱使上战场的,他们奋战只是为了满足国王和将军们的私欲。我們则不同,我們在保家卫国,保卫的不仅仅是国土,也是我們的人民。”杨明志给战士们打气,他直属的部队士气高涨。
很多士兵对罗马尼亚很是陌生,总之那個家伙愿意和德国人合伙,终归不是什么好东西。
杨明志果断用中国那句经典的话改了改诠释战斗的意义。“朋友来了,有伏特加。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他的是猎枪。”口号通俗易懂,士兵们立刻积极备战。
莫济裡這座城市正在加紧布防,仿佛還不见踪影的罗马尼亚人一定回来进攻似的。
但是库兹涅佐夫深思熟虑,他估摸着敌人必须要经過這座城市,毕竟這裡有一座很重要的桥梁。他督促部下不能大意轻敌,纵使敌人沒有攻击這裡,部队依旧要驻守在這裡,知道己方的大部队和广大的和平居民撤退到普裡皮亚季沼泽。
時間已经是七月中旬,杨明志估摸着在明斯克包围圈内,战斗可能還在零星的进行的。不可否认,几十万苏军已经被俘虏,德军下一步正是沿着第聂伯河南下围攻乌克兰的苏军。
清晨时分,大部队开始撤退。缴获的德军开车可以发动,大批的货物一股脑的扔上去,不少伤兵也選擇坐开车离开。食品、武器弹药,只要能带走的一并带走。一些战士换上了德国人的装备,补充了德制弹药。
大清早,调度场一片繁忙。杨明志搂着妻子看着码放货物的战士们,又看到”野战医院”也在撤离,一些躺在担架上的伤兵被送上卡车。
“丈夫,他们這么堂而皇之的撤退,中途应该不会遇到敌人空袭吧。”
“应该不对,德国人的飞机忙着呢。再說他们就是空袭,也是轰炸我們這边。”杨明志搂紧妻子,“其实你也应该和他们一起撤的。我們老爷们儿打仗太艰苦了,根本不是你一個女孩子应该承受的。”
杨桃摇摇头,“這怎么可能?都說战争让女人走开,实际我哪裡走得开?哥,你是我這個世界上唯一的亲人了,我哪裡舍得和你离开。”
杨明志微微一笑,這女子非常专情,自己也不能辜负。“走吧走吧,他们要撤退,我們留下来的部队還得加紧城防建设。
說实话,莫济裡确实是個小城市,战前人口也才区区一万多人,整個城市最漂亮的当属那個市政大楼了。城市中有几個木材加工厂,一個机械制造的小工厂,以及一些轻工业工厂而已。這边的电力基本是中断的,燃煤的匮乏使得火力发电机组已经关闭。
库兹涅佐夫率领一万多人守卫這座城市,近卫284师剩下的部队加入守卫者的阵营。
“现在我們缴获了十门88毫米榴弹炮,两门150毫米加榴炮。半履带装甲车二十辆,其他迫击炮四十多门。”统计官把结果汇报给库兹涅佐夫本人,但是布防规划将是所有将领共同参与的。
大清洗的因素,库兹涅佐夫的部将多是火速提拔上来的,像他這样上過正规军校的人居然一個沒有。于是别列科夫,我們的杨明志的见解就显得颇为重要。
既然近卫284师能击败多支德军部队,击败潜在的罗马尼亚军队也不在话下,广大军官有了如此认知。
這有赶鸭子上架的嫌疑,杨明志硬着头皮只好上。他自己只是当過兵罢了,看過一些军事著作,還有对二战歷史的知识,這是他的优势所在。
既然战斗很容易变成城市站,战场最好還是放在外围。這裡不可能变成斯大林格勒,也不可能变成格罗兹尼,城市太小大部队伸展不开。
“我认为,我們布防的主要方向是南部和西部,罗马尼亚人不可能太靠东部,因为德国人的大部队還沒有打過去。我們应该把重火力放在這两個方向,至于我們的桥梁,這裡也是要防御的,兵力不用太多。”
這裡,杨明志建议迫击炮部队灵活行动,他们作为火力支援部队,基于实战需要快速调整位置。他還提出了非常尖刻的問題:“我想,罗马尼亚人绝对想不到莫济裡已经被我军解放了。以那群人大大咧咧的性格,他们必然是堂而皇之的以整齐的队伍前进,這给了我們巨大机会。”
在其他军官思索的时候,库兹涅佐夫恍然大悟。
“别列科夫,你的想法可是组建一支特别的部队,袭击行军中的敌人?”
杨明志摇摇头,“也不全是,我們可以利用树林和灌木丛的优势,派出部队组成战斗小队,或许一支小队只有一個排的兵力。大家埋伏起来,待敌人经過打個措手不及。当敌人开始反击,小队立刻脱离战斗,换新的位置继续阻击德军。”
這完全是麻雀战的套路,只是老毛子们太迂腐。库兹涅佐夫沒有這么冒险,加上很多军官的反对,方案进行了折中。
他只派遣以下部分人充当阵列前的“散兵”,传统观念看来杨明志這种打法纯属胡闹,部队還是得建立防御工事堂堂正正的打阵地战。
杨明志耸耸肩,“若是我的部队,我一定会让他们灵活出击。与其被动的等待,不如主动寻找敌人,待其毫无顺便之时打他措手不及。”
库兹涅佐夫拍拍杨明志肩膀:“别列科夫,面包会有的,等到你有了自己的大军再做指挥吧。现在這支部队我是总指挥,我不敢冒险。”
杨明志表示理解,他的很多建议被采纳,剩下的就是布防了。
侦察部队已经离开莫济裡二十多公裡,彼此之间电台联系。這些人密切注视着大地的风吹草动,甚至有的人耳朵贴着地面,试图感知大地震动好判断敌人大部队移动的蛛丝马迹。
杨明志有一种很强的预感,過了今日,次日敌人必然会出现。
他检查了自己的人,特种反坦克营兵力得到了补充,整個284师只有這個营的建制全,耶夫洛夫甚至嘲讽,自己做這個临时师长手头的兵力還不如自己的营长。当然杨明志也是归他指挥,实际整個师的残部已经实际上为這個中国人所掌控。
撤离的人群已经离开莫济裡,他们带着大批辎重走在泥土路上。
杨明志知晓的秋雨季节還沒有到来,等到那时候德军的后勤恶梦会立刻凸显出来。现在土地坚硬,德军的装甲部队才能所向睥睨。
火炮被部署到城市外围阻止防御阵地。士兵们做好沙袋搭建阵地,甚至把火炮推到小树林用以伪装。
88炮,這是德国人的骄傲,以后這种火炮作为坦克炮,虎式坦克应运而生。那真是一炮报销一辆苏军坦克,逼得苏军和西线的盟军,往往需要特34海和谢馒头海去和德军换,战损比非常夸张。
因此罗马尼亚人赶来,等待他们的也是摧枯拉朽的精确炮击。
不出所料,侦察兵真的发来了电报,時間已经是傍晚,军部立刻忙成一片。
杨明志只想早点休息,搂着娇妻再享受一下开战前的幸福。士兵急匆匆的跑来,要求他去军部开会。
库兹涅佐夫把指挥部搬到市政大楼這裡,杨明志到来事,该来的军官都到期了。大伙围着桌子站着,一张大地圖铺设开来,上面已经摆放了石子。
“同志们,一切都被那個弗兰肯斯坦說中了,罗马尼亚人在向我們靠拢。咱们的多组侦察兵发现敌人,他们的旗帜和德国人完全不同,他们必然是仆从**队。”
“他们既然敢来,就打他们個落花流水!”一名军官慷慨激昂的說道。
“康斯坦察,勇气固然是好,准备的周全才是胜仗的关键。我們的侦察兵发现他们在扎营,最快他们要明天抵达莫济裡。他们的队伍中有少量坦克,装甲车也会较多。但是比起德国人,他们的重武器還是太少了。”
這场简单的会议只是說說如何应敌,军官们沒有别的异议,战争按照之前的规划做就行。战士们已经挖掘了不少散兵坑,机枪阵地也架设完毕。
当询问還有异议与否时,杨明志突然灵机一动,他兴奋的扶着桌子。“同志们,我想到一個绝妙的点子。”
大家洗耳恭听,杨明志看着大家,地圖上用石子表示罗马尼亚人的位置。他也拿出一石子,在地圖上来回划着,其实這便是沙盘推演。
“我希望咱们能充分利用缴获的半履带装甲车。這是德军的装备,我們可以完美的进行战术欺骗……”
杨明志的想法让在场的几乎所有军官大感兴趣,就是個笨蛋也知道那些半履带装甲车一定代表德军。
“战斗打响,罗马尼亚人被我军突然袭击,他们已经会向我军大举进攻。敌人毕竟比德军差很多,他们无法击垮我們的防线,当他们要撤退的时候,我军突然从侧翼杀出一堆半履带装甲车,他们一定认为是遇到德军了。他们不会有戒心,然后被机关枪拼命扫射,那個时候对這支罗马尼亚部队,心理上和**上是双重打击。”
军官们只是觉得這個战术很有意思,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而已,但库兹涅佐夫看到了门道,因为這個战术非常典型。
“别列科夫,就按你說的办,我作为指挥官第一個支持。你這個中国人不简单,两军对阵,一方支撑不下去开始撤,骑兵迅速出击大量杀伤有生力量。简单粗暴却很高效,我喜歡。”
杨明志笑嘻嘻,這种战术差不多是排队枪毙时代的经典战法,新的时代,装甲车就是新的骑兵。他已经期待新一天的到了,那個时候等待罗马尼亚人的是措手不及的强袭。
更可耻的,苏军会在胜利后迅速撤推,顺便桥梁也给炸毁。等到罗马尼亚军队被揍的重度残废,大部队撤退的后顾之忧也不复存在。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