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六十三章 蒸汽车床出马

作者:重生的杨桃
手机端听到這杨明志立刻来了兴致,他惊讶的看着這個中年人。“难道,你们還能制造军火?”

  “军火?可以,当然仅限于爆炸物。如果說枪炮什么的,我們的蒸汽机床似乎沒有那么大的能耐!”

  什么?!机床!杨明志听到了這個词汇。他立刻追问,這下子他彻底坐不住了。”真是缺少什么来什么,我們就是缺少军火。如果是复装子弹,你们会不会。我不要求太多,圆头弹就可以。“

  裡固施科夫点点头:“子弹绝对沒問題的。我們村庄的优势正是這個,我們的很多年纪大的人曾经在沙皇是兵工厂工作過,在红军的一些制造工厂也工作過。”

  杨明志压抑着内心的激动,在整個办公室,就他一個最活跃,甚至站了起来。接着急忙问道:“你刚才說机床!我沒有听错?”

  “沒错,是机床。”

  “可是沒有电力,你们如何加工?”

  裡固施科夫笑着摇摇头:“你们啊,谁說机床一定要用电力了?”這個家伙带着一种匠人天生的自豪感,這個情感杨明志能察觉到。机床是工业之母,早期的机床是水裡驱动,后来也有蒸汽驱动和内燃机驱动,最后才是最靠谱的电力。

  铁匠村有一些机床,裡固施科夫声称,他们村至少有四台可以操作,還有十多台木工车床。最关键的能加工金属的,只有一台是卧式普车,蒸汽驱动,這是从沙俄时代传下来的,放在村子裡都战斗了半個世纪。剩下的三台主要负责冲压,它们成为居民农具的制造者。

  杨明志兴奋极了,他掩饰不住已经高兴的扭曲的脸。他看着耶夫洛夫:“同志,我想我們可以复制在远东的经历了。我還是厂长,我可以继续制造咱们的秘密武器。這要我們的工匠们足够手巧。”

  耶夫洛夫知道那是什么,可以瞄准发射的单兵火箭,它将是德国人的恶梦。

  “好!我全部都答应了。”耶夫洛夫站起来看着這两位村子:“你们务必尽快把你们能组织的士兵集结完毕,全体抵达我們的鲶鱼村军营。在這裡,我想尽快对你们展开军事训练。”

  杨明志亦有话說,他已经做出决定,便对铁匠村村长說:“我想先行前往你的村庄。我是部队的副师长,在战前也是一個工匠。我想我們可以制造新的武器。”

  杨明志是個行动派,他深知现在部队的巨大劣势。沒有重型武器,人员素质因为大量民兵加入而降低。

  把民兵训练成好兵,這需要老兵和政委的系统军事训练。武器方面,寄希望与友军赠送,這种事還是不要過分依靠,只有自己动手制作才有前途。

  到了下午,杨明志把妻子一并拉走。他内心裡也非常担忧她的安全,把她待在身边彼此也都安心。

  铁匠村,通往那裡是有旱路的。就像之前大部队进入沼泽一样,杨明志跟着村长裡固施科夫,這個姓“青蛙”的家伙不出意料的带着大家游走在水塘之间的小路,待出了水塘最密集的区域,两條河流交叉的小平原也就到了。

  夫妻俩顺利抵达了铁匠村,此行花费了三個多小时。两名随行的战士還卷着铺盖,此行,杨明志已经决定住在村子裡。

  作为穿着军装的人,杨明志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他们近乎是夹道欢迎,直到村长忍无可忍的命令大家离开。

  這样,杨明志也能好好审视一下這個村子。這儿确实是個大村,甚至還有几栋混凝土建筑。如果這裡作为未来的游击战根据地,似乎比鲶鱼村還要好。它的周围也是大量的树林,高大的杉树、桦树和山毛榉,长势非常喜人,能提供巨大的掩护。

  其他的不多想,杨明志此行来就是想看看這個“老青蛙”毛遂自荐的那些個机床。

  裡固施科夫還想寒暄几句,杨明志开门见山的說:“同志,一切的话等我看完你的机床再說吧。”

  村长嗯了一身,在他的带领下,杨明志拉着妻子前往那间二层的混凝土建筑。他令随行士兵听从村裡的安排,今晚就住在村庄裡,士兵帮着整理内务。

  杨明志跟着村长,只见這小二楼還有烟囱,此时此刻還冒着黑烟,看来内部应该還在生产。

  村长站在门口,看着远道而来的客人。“屋子裡就是我們全部的机床的,全部是蒸汽机动力。现在机器還在生产农具,希望你们感兴趣。”

  杨明志少了一份谦逊,他直接推开了门,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四台大型机器。

  它们非常的怪异,蒸汽动力的机床,這得是十九世纪的东西吧,用到二十世纪真是难为它们了。

  在工业制造方面,很多事不需要村长来介绍。杨明志一眼看出那是冲压机床,其加工的成品就堆在机器旁,這是在加工铁铲。

  当然,他更关心的是這裡有无钻床、铣床這些特殊的机床。答案很糟糕,沒有。有的只有一台怪异的车床,操作方面有些复杂,具体如何操作杨明志已经看懂了。

  “现有的材料加工迫击炮弹弹体应该沒什么問題。”杨明志自言自语的說道。

  “迫击炮弹,真的?我觉得我們的机器還不能胜任。”村长解释着,他觉得這些机器只能制造诸如手榴弹之类的武器。“如果說修善枪支的话,比如把磨平的膛线再拉出来,我們村是绝对沒有問題的。”

  “不,都是沒問題的。”杨明志举起右手,指着這蒸汽动力的车床。“长柄手榴弹用铸造法就可以,至于迫击炮弹必须切削加工。還有我們的秘密武器,火箭推进式榴弹,也是必须用切削的。”

  杨明志自然不是墨守成规的人,现有的條件很多关键的零件弄不来,继续防止RPG2可能可以,但工时用的必然很久。为了简化生产,還不如仿制美国人的巴祖卡火箭筒。

  在他的强烈要求下,蒸汽普车启动了。村长声称,這台机器几天前還工作過,因为它保养的实际還不错。這真是上天的恩惠啊,杨明志還觉得调试机器就得很长時間。

  “你们的工匠在哪裡?之前是谁操作這种机器的?我想见一见。”

  村长很快把人招呼過来,村裡会操作各类机床的都是些中年人,甚至是大爷。青壮年大部分被征召打仗了,村子裡只能出动一些老工匠。

  十几個人年轻时都曾在沙皇的兵工厂工作過,杨明志非常满意,這些人完全看得懂工艺图纸。既然整個村庄组织民兵加入苏军,這些老家伙当仁不让的要成为部队的“后勤人员”。

  時間非常紧迫,杨明志只希望铁匠村能变成巨大的兵工厂。就在這工作车间裡,杨明志向村长提出要求:“我們需要大量的武器,基于现在的情况,請大量生产手榴弹。大量的子弹复装,我希望你们能迅速生产一些发火药。”

  這些問題对于铁匠村确实不是問題,比起鲶鱼村的居民,铁匠村更容易变成兵工厂。如果是黑火药的话,铁匠村将更容易生产。

  当晚,杨明志简单的把火箭推进榴弹的简图画了出来,在公差尺寸上要求不是特别严格,唯一的要求便是能发射出去。有效射程也不要太远,五十米已经足够了。加工方式必须是铸造和切削,關於如何装填炸药和推进药剂,這是工匠们的任务。

  在杨明志看来,他的新发明就是個大号窜天猴,发射前要人工点燃导火索。弹体顺着铁管发射,危险程度很高,但這也是沒有办法的办法了。

  总体来看,铁匠村更适合成为兵工厂。到了晚上,杨明志把需要交待的說完,他也必须听村裡的人们诉說。

  這算是一次茶话会,地点就在村长裡固施科夫家中。一边吃面包一边聊天,至于杨桃,她還分了一碗牛奶。

  “明天我們会把能打仗的人们组织去了,你们既然要进行军事训练,我們就不能怠慢。”村长說道。

  杨明志摇摇头,“你们很心急,這样很好。明天我們要回去了,所以我們一同回去?”

  “对,愿意参加民兵的人选我們已经统计過了,一共是一百三十五人。我想那十几個老工匠,你授意他们制造武器,他们自然不会成为一线战士了。”

  杨明志点点头,特意询问了這些民兵战士的人员构成。村长也沒有隐瞒,铁匠村的年轻男人很少,十五六岁的少年孩子都算是壮劳力。其次是妇女们,男人出征打仗沒有回来,想必也是凶多吉少。对此妇女们别无選擇,一些报仇心切的渴望立刻加入军队。

  “一共是三十個未成年的青少年,五十五名年轻的妇女,剩下的五十人,就是像我這样年龄比较大的男人。”村长遗憾的說道。

  民兵和正规部队当然是希望兵源是青壮的年轻人,现实所迫,杨明志只能完全答应。

  這下子少年营的兵力又要提升了。战争让孩子参加进来,這是非常残酷的。侵略者不会因为对方是個孩子就不会放下屠刀,战争已经升级为民族的生存权的战争。

  這些民兵只要在战斗中越战越勇成为老兵,他们很可能在苏军战略反攻的时候摇身一变成为正规军。但是又有多少人能活到战后呢?

  苏联二战期间,有人估计整個国家死于战争的最多可能有四千万人,赫鲁晓夫大嘴巴估计是两千七百万人,国家上也逐渐采用這個数据。但不管怎么样,苏联消耗了整整一代人,在白俄罗斯将更加凶险。

  這個加盟共和国,三百六十万人被杀,五十万年轻人被占领军当做“东方劳工”运到德国做奴隶,年轻女孩成为德国家庭的帮佣,他们基本死在了德国。剩下的居民裡,起码有四十万人加入游击队和德国人殊死搏斗,亦有超過百万人成为游击战的暗中帮助者。

  白俄罗斯在卫国战争中损失惨重,這裡将是异常残酷的敌后战场。

  杨明志已经别无選擇,现在的铁匠村能变成很好的后勤基地,甚至是最理想的游击战根据地。他心裡盘算着,等回到鲶鱼村,這些所见所闻必须在军事会议上提出来。

  铁匠村一定要成为“大兵营”。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