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曾驊把我廠的臉撿回來了
嘩嘩的熱烈掌聲中,南港電影代表團三男兩女,互相看了看,最後夏萌站起來,笑着說道:“各位先生、女士們,各位內地的同胞,很高興見到大家...我們能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裏,親眼看看,內心非常激動。
我曾經在一份內地報紙上,看到一篇報道,說現在我們的祖國陽光明媚,春風滿園,我們走了一圈,深刻地感受到這一點...”
夏萌的普通話說得很標準,帶點江南口音。
言辭間落落大方,知性美和自然美,讓她顯得格外優雅。
鞏雪、武海燕、張錦玲、丘盛華、劉曉晴等女演員,眼睛發光地看着她。
夏萌現在是她們心裏的偶像!
曾驊看着臺上五位南港電影業左派骨幹,唏噓不已。
五六七十年南港的左派,那是真愛國。
他們許多人出身優渥,只是因爲心裏的理念,熱愛身後的祖國,不僅意志堅定,還自帶乾糧,爲愛發電
再想想自己,實在是慚愧。
只是八十年代後,老一輩的左派老去,南港興起的新一輩,家國情懷淡薄,講的是賺錢。
相對內地,臺島經濟發達,市場雖然不大,但票房非常賺錢,於是白日總會一下子就抖起來,比三十年後的老美還牛筆,
動不動就要你寫檢討書,要封殺你。
爲了錢嘛,主義不要緊,生意要緊。
南港電影左派很快就風吹雨打去。
確實有些可惜!
夏萌說完後,掌聲中,王洋宣佈:“現在是互相交流時間,同志們有什麼問題,可以互相提問。”
馬上有人把手舉得高高的,都快摸到天花板了,王洋指了指他,“黃革新同志,你說。”
黃革新是第三創作組的導演,最初叫黃得勝,後來改名黃革紅,78年才改名黃革新。
到目前才導了一部電影。
跟別人合導了兩部,算作一部。
卻是第三創作組自我感覺最良好的一位。
總是認爲自己懷才不遇,口頭禪是:啊呀,這部電影要是我來拍,肯定會巴拉巴拉
北影廠裏最看不起王維民,兩人面對面都會視對方爲空氣。
曾經悄悄找到曾驊,塞了二十斤豆腐票,試圖收買他,叫他以後不再給王維民寫劇本,專門給他黃革新寫。
曾驊嚴詞拒絕後,便成了黃革新在北影廠第二看不起的人。
前段時間倒曾聯合行動中,他上躥下跳,當年洪小將的激情又在他身上熊熊燃燒。
後來被廠領導叫去談了兩次話,消沉了一些,於是宣佈要發奮學習英語,努力學習國外先進電影技術,爲我國的電影事業發展做貢獻!
“密斯夏,唉往特阿斯卡...”
嘿,黃導演活學活用,居然用英語提問。
只是他這夾雜着濃濃河東口音,外加語法非常混亂的英語,把夏萌聽得一愣愣的。
曾驊坐在不遠處,根據黃革新平時說話的習慣,猜蒙帶猜,明白了他想說什麼。
“這位同志,你說的哪個地方的方言?能用普通話跟我說嗎?”
夏萌的話讓黃革新的臉黑漆漆的。
居然用二十斤豆腐票收買我,你這是看不起我啊還是看不起我?
這麼好的機會,我怎麼會錯過。
曾驊站起來,朗聲道:“MsXia...”
他巴拉巴拉一通英語,夏萌恍然大悟。
“Sorry...”
夏萌和曾驊兩人用英語巴拉巴拉交流起來。
在場的人盯着他倆,一臉的問號,只有黃革新的臉,黑得更加深沉。
領導們一臉懵逼,外聯辦的工作人員更是心急如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