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老流氓和小流氓
王洋也果斷,馬上決定,座談會轉移到小禮堂。
北影廠的片庫裏有《海霞》的拷貝,總正文工團電影隊也把《405謀殺案》的拷貝還回來了。
對比着放,讓大家眼見爲實。
王洋找了兩位最有經驗的放映員,叫他們專挑兩部電影有武海燕鏡頭的部分放,來回地地對比了兩次,所有人都折服了。
包括外聯辦和廣播事業局的領導。
太神奇了。
曾驊同志是用什麼辦法,讓同一個演員,表演出兩種完全不同的風格?
《海霞》裏,武海燕的表演,內地同志們覺得雖然僵硬,但還算正常。
南港電影代表團五人組卻覺得生硬、模版化,說不出來的尷尬。
再看《405謀殺案》,武海燕飾演的女警察海燕,平時面帶微笑,樂觀開朗,如同一朵陽光下綻放的玫瑰。
破案時,冷靜沉着。
在街上追趕兇犯,開車追逐,卡車上打鬥,動作幹盡利落,不僅打得驚心動魄,還讓人感受到一種凌厲如刀的美感。
最後一個鏡頭,她跟師傅並肩從朝陽中走出來,面帶微笑,彷彿身披五彩霞光的天使下凡。加上當時的劇情環境,居然讓人感受到葛命浪漫主義。
如果不是兩部電影裏的主角相貌確實一樣,大家是萬萬不敢相信,這是同一個人。
夏萌迫不及待地問道:“曾驊同志,你是怎麼做到的?”
曾驊毫不怯場,巴拉巴拉地聊了起來,“先找到武海燕同志的優點,再想着如何揚長避短,把她的優點儘可能地與劇情融合,通過一些小手段,或者微調劇情和鏡頭,讓她的優點和電影的氣質,兩者融合在一起。
不過每個演員都有自己優點,肯定也有自己的缺點,她適不適合這部電影,必須看她跟這部電影的氣質相符合。比如我在上影廠的另一部電影《好事多磨》,武海燕同志肯定不適合拍...”
武海燕目光一閃,刷地瞥向曾驊的側面。
大家對曾驊是心服口服。
張國良盯着他,突然說道:“小子,你要是做導演,我們恐怕沒飯吃了。”
那不一定,歷史題材電影,以及青澀片,我肯定拍不過你。
大家都當張國良開玩笑。
鮑放咳嗽兩聲,沙啞着嗓子又開口了,“不瞞大家說,這幾年,我們在南港電影市場是節節敗退。
拍出來的電影,票房一敗塗地,慘不忍睹。投到白日總會那邊去的電影人士,越來越多。
可以理解,電影從業者都是要喫飯的,要養家餬口。我們的電影不賺錢,那邊的電影賺錢,肯定是願意跟那邊走。”
五人組的神情都有些落寞和低沉。
其他衆人面露嚴肅。
“我們憂心忡忡,再這樣下去,我們就會失去南港這塊文化陣地。失去這塊文化陣地,除了把南港四百萬市場拱手相送外,還會失去對東南亞華人華僑的統戰窗口啊!”
鮑放長舒一口氣,“在我們最焦慮時,聽到國內傳來好消息,看到春生同志的詩歌,又恢復了信心。
這次北上,就是想跟家裏好好商量,如何繼續戰鬥下去,堅守住南港電影和文化陣地。”
他目光一掃,精光十足,真得跟掃地僧神似。
“我們初步商量出幾個辦法。第一是利用國內市場,我聽說《405謀殺案》在國內的票房超過一個億。
真是不可思議啊,這麼巨大的市場,可以讓南港所有電影公司發狂。只是這事很有難度...”
王洋、王維民和曾驊對視一眼,不用說,中影發行公司,他們不願意跟南港電影公司分票房。
因爲他們名下的各地電影院,尤其地縣鎮的電影院,他們自己都收不上錢來,票房只能大概統計個數字,大部分票房收入沉澱在下面。
能收到票房的電影院,也只集中在省會城市和北都、上滬、崇慶、黃海等大城市。可是他們負擔也重,上百萬職工要發工資,要發福利;數萬個電影院需要維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