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投稿 ~
這年头时兴這個!
现在哪家百货商场要是挂着“内有的确良”,那队伍得排老长了。
而且买這布料,布票都得打折扣,两尺的票也就能买一尺的的确良。
所谓的确良就是化纤涤纶。
這时候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国家的化工体系薄弱,产量很低。物以稀为贵嘛!
在76年之前,人们穿的、盖的都是全棉制品。
后来,国家认识到,要解决老百姓穿得暖、穿得好,就必须引进新的纤维材料。
为了腾出棉花用地,增加粮食、蔬菜种植土地面积,76年开始全国大量进口化纤设备。
许多工厂开足马力生产大量涤纶,才有了用涤纶织的“的确良”布。
按现在普通人家的生活水平,拥有一件的确良衬衫或的卡的外衣裤。简直就是“身份的象征”。
一件十二三块钱!
這么說吧,豆浆3分钱一碗,油條4分钱一根,阳春面一碗8分!
一件的确良的衬衫,能买一百五六十碗面條!
按照后世15块一碗面的价格换算,這一件衬衫两千多块吧!
夏天之前上小学,一学期学费也就5块钱。
這年头四五個人到饭店点几個硬菜狠吃一顿,也用不了十二三块呢!
這时候要是有一件的确良衬衫,能显摆一年。
虽然說夏家两口子收入不错,加起来一個月140多块,但夏爸对于买這么一件“奢侈品”沒有半点想法。
夏爸摆手道:“我不用,我不喜歡。你给儿子买一件吧!”
說实在的,這两口实在是有点溺爱孩子了
啥家庭啊,小孩都穿的确良?!
不過,夏天对涤纶就更不感冒了。
“我不喜歡那玩意。吹的好听,不透气不說,還不吸汗,出点汗就沾身上了。不過是物以稀为贵给炒上去的。我喜歡棉线的衬衫!”
“嘿!”夏妈急了,“你们两個真不识货!”
的确良优点很多:耐穿、挺直不皱、不缩水、干得快、不变形、不怕霉蛀,不用熨烫。
最初是女性穿着,主要用来制作衬衣,以白色和蓝色的单色居多。
现在更是有各种花色的“的确凉”布料不断面市,给沉闷的生活色调带来了更多的光彩。
女性从牙缝裡抠出钱来,纷纷置办“的确凉”,为的就是好看。
男人们也不甘寂寞,也穿起了雪白的“的确凉”衬衣,把下摆扎在裤腰裡,显示出自己的精干与挺拔。
主要是有版型,挺括。
但穿着真不见得多舒服,不透气還有点硬。
這玩意叫的确良(凉),但闷得很!
一遇上水,透明性极强,一到下雨天,爱美的女孩们淋了雨就会抱着X走路,不然全“透亮”了。
……
17日,大概是夏天投稿信寄出去的两周后,朝阳建G门外的《儿童文学》編輯部,刚升任編輯的张齐林接到了一個活儿。
“小张啊,這個稿子你看看。”
小张从老編輯手裡接過一看——呦!字不错啊!好看!
对于文字工作者来說,好看的字实在是太好了。
有的来稿是真的认不出来,审稿审的难受死了。
再看,《咕咚来了》?挺有悬疑性的题目啊!
三百多字张齐林分分钟就看完了。
“怎么样?”
“非常好!简练平实,富有童趣還带有一丝哲理,這稿子质量太好了!”
《儿童文学》复刊,收到了很多投稿。
但是這年头专门写儿童文学的作家其实不多,而其他业余投稿就显得太业余了。
有的写得也很好,文笔很深刻,但內容或风格并不适合《儿童文学》。
這是给孩子们看的,你得有一颗和孩子们贴近的心,才能写出孩子们喜歡、适合孩子们看的文章。
這半個多月,看了一麻袋的来稿,审稿审的张齐林脑袋都要大了。
忽然看到這么一篇文章,顿时觉得好一阵欢欣,整個人都舒服了。
“嗯,沒错。”老編輯点了点头。
“就是這個后记……嗯,也很有童趣的,像是小朋友之间的交流,以一种儿童视角来写对故事的直观感受……作者的手法很特殊。”
夏天写的后记是:
“写的這個故事告诉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我问我的朋友大春。
大春說:這個故事告诉我們,苹果掉进水裡,咕咚咕咚的!
我竟无言以对……”
老編輯掐灭烟头:“所以,我觉得你应该亲自去找這位作者聊聊。要是能长期给我們供稿,那就太好了!”
张齐林刚参加工作,正是着急展现自己的时候,扫了一眼地址,一口答应下来:“交给我吧!下午我就過去!”
惊鸿客是吧?
张齐林脑海中已经有了一個三十多岁,面容清瘦,穿着老旧衬衫,戴着眼镜,看上去有点孤僻,但有一颗灿烂童心的中年男人形象了!
惊鸿客老师,我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