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我在這战斗的一年裡》
就是马夫在给查理三世的战马替换马掌,少了一颗马掌钉栽了一個骑兵,栽了一個骑兵毁了一個部队,毁了一個部队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灭了一個国家。
PS:我问大春看了這個故事有什么感想?大春說:怪不得骑兵被淘汰了,现在都开坦克了!
大春虽然知道自己上杂志了,但這還是他第一次在印刷的杂志上看到自己的名字,连忙拿去给他妈看。
沒一会儿,哭丧着脸就回来了:“天儿,我說的不对嗎?骑兵就是被淘汰了啊!现在都开坦克啊!”
大春被他妈给收拾了
夏天点了点头:“你說的沒错,以后少說点……”
你看問題的角度和普通人不太一样!
時間来到12月,這气温就开始非常明显的下降了。
就算是夏天不怕冷,多少有点寒暑不侵的意思,但依然让夏妈套上了毛衣——自己出毛线,請春妈帮织的。
虽然夏妈已经尽力尝试了,但最终也只织成了一個脖套。
当时夏家全家都出力支持夏妈织毛衣——夏爸到处买毛线,夏天给撑线缠线球。
就连咪咪都四脚朝天的躺着,四只脚撑着毛线团让夏妈舒服的织衣服。
结果夏妈发现自己又织错了几针,一边拆一边数落咪咪:“就是你在一边捣乱,我才织错了!”
咪咪被训,眼睛瞪的溜圆,四仰八叉脑袋一歪,死死的盯着夏妈:……我?!冒昧的家伙
有脖套已经很不错了!
夏爸给夏妈一顿夸:你看這不還是有进步嗎?
那可不,当初俩人结婚,夏妈就想给夏爸织個毛衣,到现在夏天都十多岁了,连個马甲都沒织出来。
天气冷了,燕京的老百姓就开始准备過冬的燃料了。
沒别的,除了少数人会准备一些木头,大多数還是煤。
夏爸带着夏天,又借来了倒骑驴,去宣武区煤球厂。那裡的工人在生产煤球和蜂窝煤。
用煤粉和黄土以一定比例混杂,加水和成泥,用手持的铁模子一扣,一個圆柱形带着很多蜂窝的蜂窝煤就成了。晾干了就能用了。
抗烧,持久。很多家庭取暖和做饭都用它。
一倒骑驴的蜂窝煤被爷俩运回来,摞在挡雪的墙角。夏妈在清扫院裡的黑色煤灰。
這时候的個人家基本沒有集中供暖,一到冬天烧炉子就很埋汰。沒办法。
到了12月10日,很多人期盼已久的高考开始了——各地多有不同,還有20几号的。
這年冬天,有570万名年龄介于13岁到37岁的应考者涌进考场,最终录取了27.3万人。
由于准备仓促,印刷试卷的纸张不敷,总设计师亲自下令调用了印刷《MX》的纸张。
对考生家庭出身條件的限制,也因总设计师而取消。但落实到基层還是有各种說法,沒办法。
這一届的高考题,因为运动十年,很多适龄的青年早就下乡多年,水平差很多。所以难度也降低了很多。
因为人员的质量参差不齐,再加上为了弥补前几年的人才空缺,所以不少地方的题目都是以基础题为主。
大概算是历年最简单了吧?
但就算是這样,对于很多人来說,也非常难。
這么說吧,地理考试问你燕京是夏天,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是什么季节?
九成九的考生都不知道巴西利亚是什么地方,甚至连巴西這個国家都不知道。
不過,只要能越過這道龙门,前途也是不可限量的。
恢复高考后,一直有“金77银78”的說法。
也就是說首届77级大学生不出意外都成为了社会的中流砥柱,次届78级大学生发展也发展得相当好。
這要是考上了,可以說以后很多只有在新闻上看到的大佬,以后就是你的校友和同学了!
高考来的快去得快,就两天,无数激动难耐又强压兴奋的青年们又潮水般的退去了。
回工厂的回工厂,回乡下的回乡下。
12月20日,上头正式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說的二简字。
只可惜现在开国快三十年了,大家也不希望继续简化下去了,都习惯了。
所以对這次的二简字方案非常不满,报纸上全都是批评的声音。
夏天根据天启得来的信息得知,這二简字方案一直也沒人重视,一直到86年6月24日被证实废止了。
有少数的字后来還有些人在用,比如說“餐”的二简字“歺”,比如說“橘子”的“桔”!
又過了两天,12月22日,冬至。
正所谓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沒人管。谁家過年不吃顿饺子呢?!
家裡就算條件艰苦,也得饱一顿白菜馅的吧?
那攒了一年的细粮票,都换成富强面粉,为的就是這少数的几天。
夏天家包的是猪肉白菜馅的饺子,夏天吃了五十個。又端了一大碗给大春家送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