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小孩子》和《莽撞人》(1/5)
這場節目兩人說的是《八扇屏》,這是貫口活,最爲考驗演員的基本功。
這種活演員一般不愛使,一則累,二則沒什麼笑點,完全就是費力不討好。
而且,還容易翻車,一旦嘴裏吃了螺絲,整場節目就算玩完!
而今天,在全場爆滿的情況下,蘇雲城卻選了這麼一個活,可見他是有多自信。
當然了,兩人演的並不是全本的《八扇屏》,而是截取了其中觀衆們比較熟悉的兩個段落,《小孩子》和《莽撞人》。
舞臺之上。
蘇雲城搖搖頭:“小孩子你可比不了......”
楊九琅:“小孩子我怎麼比不了了?”
“那我說說,你聽聽......”
蘇雲城深吸一口,朗聲道:“大宋朝文彥博,幼兒倒有灌穴浮球之智。司馬溫公,倒有破甕救兒之謀。漢孔融,四歲讓梨,懂得謙遜之禮。十三郎五歲朝天,唐劉晏七歲舉翰林,一個正字參朋比,漢黃香九歲溫席奉親。秦甘羅一十二歲身爲宰相。”
“吳周瑜七歲學文,九歲習武,一十三歲官拜水軍都督,統帶千軍萬馬,執掌六郡八十一州之兵權,施苦肉,獻連環,祭東風,借鵰翎,火燒戰船,使曹操望風鼠竄,險些命喪江南。雖有臥龍、鳳雛之相幫,那周瑜也算小孩子當中之魁首。
“這些小孩子,你比得了嗎??”
“那還真比不了......”楊九琅搖搖頭。
這時臺下已然爆發出熱烈的掌聲與叫好聲,蘇雲城的這段《八扇屏之小孩子》說的堪比教科書一般,令人拍案叫絕。
“嗨,是我莽撞了......”
“我啊,就是個莽撞人。”
楊九琅搖頭嘆息。
“你說什麼??”
蘇雲城眼露不屑的看向楊九琅。
“我說,我就是個莽撞人......”楊九琅重複道。
蘇雲城則是擺了擺手:“莽撞人你可比不了。”
“莽撞人我怎麼又比不了了??”楊九琅表示不服氣。
“那我說說,你聽聽......”
“得,又來了!”
蘇雲城朗聲道:“在想當初,後漢三國有一位莽撞人。
自從桃園結義以來,大爺姓劉名備字玄德,家住大樹樓桑。二弟姓關名羽字雲長,家住山西蒲州解梁縣。三弟姓張名飛字翼德,家住涿州范陽郡。後續四弟,姓趙名雲字子龍,家住鎮定府常山縣,百戰百勝,後封爲常勝將軍。”
“只皆因長阪坡前,一場鏖戰,趙雲單人獨馬,闖進曹營,砍倒大纛兩杆,奪槊三條。馬落陷坑,堪堪廢命。曹孟德山頭之上見一穿白小將、白盔、白甲、白旗靠、坐騎白龍馬手使亮銀槍,實乃一員勇將。心想,我若收服此將,何愁大事不成!”“......”
莽撞人要比小孩子長很多,屬於敘事類的貫口,並不是越快越好,主要是得讓觀衆們字字入耳,聽的清楚,更講究氣口的運用......
在哪裏停頓,哪裏加速,哪裏節奏均衡,都有不同的說法,因此,這段《莽撞人》也可以說是檢驗一名相聲演員基本功的試金石。
“大師兄這基本功可真紮實。”
“這段氣口運用的真好,聽着就舒服。”
“以前大師兄從未演過《八扇屏》,還以爲他不敢演呢!”
“大師兄這叫深藏不露,要不是昨天救場,我們還被矇在鼓裏呢!”
“這才叫真正的厚積薄發,以前大師兄爲人低調,現在算是爆發了......”
“......”
聽着蘇雲城的這段《莽撞人》,側幕的郭大林、張芸雷等人忍不住低聲議論起來。
舞臺上。
蘇雲城的這段《莽撞人》也來到了尾聲......
“青羅傘蓋撤下,只見張飛豹頭環眼,面如韌鐵,黑中透亮,亮中透黑,頜下扎裏扎煞一副黑鋼髯,猶如鋼針,恰似鐵線,頭戴鑌鐵盔,二龍鬥寶,朱纓飄灑,上嵌八寶,雲羅傘蓋花冠於長,身披鎖字大葉連環甲,內襯皁羅袍,足蹬虎頭戰靴,胯下馬,萬里煙雲獸,手使丈八蛇矛。”
“站在橋頭之上,咬牙切齒,捶胸憤恨,大罵:“曹操聽真,呆,今有你家張三爺在此,爾等或攻,或戰,或進,或退,或爭,或鬥,不攻,不戰,不進,不退,不爭,不鬥,爾乃匹夫之輩。”大喊一聲,曹兵退後;大喊二聲,順水橫流;大喊三聲,把當陽橋喝斷。後人有詩讚之曰:長阪坡前救趙雲,喝退曹操百萬軍,姓張名飛字翼德,萬古流芳莽撞人!!”
“好!!!”
“好......”
蘇雲城話音落下,現場頓時響起了一片叫好聲。
作爲德芸社的觀衆,他們自然聽過許多人版本的《莽撞人》,而蘇雲城這一版堪稱完美。
他精彩的表現自然也征服了現場的觀衆。
聽着現場的掌聲與歡呼,蘇雲城衝身旁的楊九琅微微一笑:“這就是莽撞人,你比得了嗎??”
大佬們,有評價票嗎???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