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一千零四章 有何不同?

作者:未知
“陈老师,今天你不是沒有课嗎?竟然能在這個点看到你。”陈堪刚出公寓的大门,就遇到了对门的一個老师,李磊,化学系的一個老师,博士,虽然還不到三十五岁,但是头发已经白了一大半,都是因为做实验而导致的。 不過他的這些付出却是值得的,他前后在《自然》期刊上刊登過一篇专业的论文。 《自然》是世界性的最顶尖学术期刊,不要說中海师大這种二流的学校,就是是北大清华這种国内顶尖高校的老师,也以能登上這份期刊为荣。 李磊仅仅就靠着這一篇论文,他成为中师大甚至是本省最年轻的正教授,享受省级的学术津贴,获得“长江学者”的称号。 他也是一個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学者,在這点上和陈堪是极为相似,要是陈堪沒有遇到游轮,估计会以他为目标吧。 因为有共同的志向,加上就住在对门,所以两人的关系還算是很不错。 “這不是被抓差了嘛,成消防员了,要到经济系那边去救火咯!”陈堪颇为无奈地說道。 “经济史?” “是啊,你這是要去做实验?” “嗯。” 经济系和化学系虽然不再同一栋楼,但是方向是一样的,两人自然结伴而行,虽然所处的领域不一样,但是学问做到顶尖,都是互通的,两人时常交流一些想法。 就像当年老毛用哲学预测出物理学的基本粒子是可分的,二十年后被证明這是对的,也就是现在的“夸克”,本来夸克是要被称为“毛粒子”的,可惜那时国内正在纠正十年的問題,沒有进行回应,加上西方的恐惧,最后就无疾而终了。 …… 這一学期,陈堪最终還是接下了经济系的“中国经济史”這门课,当然之前陈堪提出的要求经济系也都同意了,這并不是陈堪有多牛,而是因为经济系已经沒得选了。 要是不接受陈堪的要求,那么经济系解决這個問題的办法有两個,第一种是找一個有上這门课资格的新老师,這显然是不可能的,为了一门课找一個新老师,除非经济系的领导脑袋被门夹了。 第二种就是找其他能接手這门课的老师,可惜,真的是找不到,因为开放了二胎的原因,导致经济系的老师“损失”惨重,实在找不到有時間的,而歷史系中能上经济史而且有時間的有且只有陈堪一個。 经济系要是不答应陈堪的條件,那么這门课就无人能上了,這就是一個严重的教学事故,对学生其实沒啥太大关系的,但是相关的领导就受不了了,所以只能是接受陈堪的要求。 至于会不会因此和他们搞不好关系,陈堪才不在意呢,反正不是一個系统的,就算是,又能怎样! 陈堪调用了最大的教室,一次性上四個班,超過两百学生,這绝对是妥妥的大课,說实话,在现实世界,陈堪還从来沒有面对那么多人进行授课,這也算陈堪的第一次了。 从問題入手,从来就是陈堪上课的办法。 “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就是《国富论》在英国出版,這本书令整個欧洲和美洲为之疯狂,由此,经济学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出现,而亚当斯密也因此被世人尊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名垂千史。” “各位同学作为经济系的学生,应该很清楚這一本书和這一本书对世界的影响。” 《国富论》在英国歷史上的地位在怎么高估也不为過,這本书为当时整個英国指明了前进方向,如果說瓦特的蒸汽机为英国开启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那么《国富论》就是为日不落帝国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那個时代,英国在欧洲的地位是很尴尬的,虽然很有钱,但是完全沒有什么地位。 主要是這個国家太不像样子了,国王沒有国王的样子,贵族沒有贵族的样子,百姓沒有百姓的样子,“乱七八糟”這四個字可以形容那时英国的一切,不要說其他国家了,连英国人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那個时候的人认为法国才有真正的大国,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的,這才是一個大国该有的样子,欧洲国家都向着法国看齐,也包括英国。 整個英国的民众,不管是统治者還是精英阶层,亦或者寻常百姓,对于自己国家现在到底怎么了?以后该怎么发展?這两個大問題,完全沒有头绪,在歷史的河流中挣扎,不知游向何方。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在這個情况下,孕育而生,這本书解释了英国人心中的這两大难题,它告诉所有人,英国是为什么会发展成今天這样,之后要怎么接着往下发展。 這,一点都沒有夸大這本书的价值,随便举個例子。 为什么日后英国会成为“日不落帝国”,和這本书中的经济理念就有直接的关系,最基本的就是英国对于殖民地的态度变了,不像是之前西班牙、葡萄牙或者荷兰那样要占有一個国家了。 英国开始以经济手段为主控制這些殖民地,所以一個小小的岛屿,英国却能控制全世界。 甚至美国能诞生也要感谢《国富论》,现在史学界公认,美国之所以能取得独立,最直接的原因不是什么人民的强烈抵抗、法国的帮助等,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英国自己放手了。 而放手的真正原因就是《国富论》之中的理论告诉英国人,美国独立才是真正对英国最有利的,一個独立的美国可以为英国提供更多的利润。 這点在当时确实是沒错的,当然如果你要硬說现在美国成为老大,英国人是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這個也沒啥好說的,世界上啥理论能预测百年之后的事情呢。 所以现在国内的经济学界都是等待着那一本属于中国的《国富论》,因为现在中国的发展,就是一個世界难题,沒有人能看懂,中国究竟是怎么持续如此多年高速发展的? 所以在行内有一句话,叫做:谁能破解中国经济的发展之谜,谁就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陈堪的目光扫视整個教室,问道: “那么现在一個問題就出现了,经济学虽然是因为亚当斯密开创的,但是研究经济這种行为并非是亚当斯密之后才有的,很多古人也在研究如何发展经济,那么一個問題产生了,前任研究经济和经济学家研究经济,究竟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