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二章 收购

作者:黑灯夏火
“面好了面好了。” 随着李昂将装了所有钱财的木盒关好上锁,柴翠翘也捧着两碗热腾腾的鸡蛋挂面从厨房走了出来。 主仆二人吃着挂面,可能是小时候穷怕了,柴翠翘胃口极好,哪怕只是沒放油的清淡挂面也吃得眉飞色舞,呲溜作响。 “慢点吃,别噎着。” 李昂微笑着提醒了一句,柴翠翘“嗯”了一声继续闷头捞面,一口面一口菜,吃到最后碗裡只剩下一個完整的荷包蛋和少量汤汁,這才依依不舍地咬掉荷包蛋酥脆的边沿,就着汤汁吃完。 “咚,咚。” 敲门声打断了此刻的宁静,李昂眉头微皱,看向保安堂的门口。 孝期刚過,谁会登门拜访? 他转头看了柴翠翘一眼,后者立刻会意,用手帕擦了擦嘴角,站起身来,从地上提起装满钱币的木箱,走到后院。 待到柴翠翘离开,李昂這才清清嗓子,走到门前,问道:“谁啊?” “李家郎君在嗎?在下是城东庆安堂的伙计于介,李小哥唤我于六即可。” 门外声音說道:“我家郎君派我来,把前几天杏林会例会发的礼盒,给您带来。” “你家郎君?庆安堂?” 李昂眼睛一眯,城东庆安堂,和保安堂一样都是药铺医馆。其主人姓于,名淼水,是洢州城中炙手可热的“福医”。 福医,不是說他是福州人,或是发福的人,而是指有“福气”的医生。 李昂从小在医馆长大,对于這個时代的医疗体系了解深刻。 虞国医疗资源整体上可分为官方和民间两类。 官方的,以长安太医署、殿中省尚药局、太医署为首。太医署和尚药局分别为皇帝、太子服务,有时也听从皇帝安排,替王公大臣、后宫嫔妃治病。 太医署则负责全国的医政和医学教育。 這三大中央机构组织严密,集中了医学精英,医疗水平在当世可谓首屈一指,但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虞国地方医疗水平的落后。 前隋的《颜氏家训》卷五《省事》如此形容“博而不精”之士——“...卜筮射六得三,医药治十差五,音乐在数十人之下,弓矢在千百人中...” 本朝医圣孙思邈也在《急备千金要方·原序》中直白說道:“今之医者,但知诊脉处方,不委采药时节,至于出处土地、新陈虚实皆不悉,所以治十不得五六者,实由于此。” 治十不得五六,也就是說大部分医者的治愈率在50以下。 要知道,這個时代的医疗体系,缺少足够详实的数据参考,比如病人的体质、年龄、身体状况,具体病种,就医前病症轻重,病程长短等。 许多病症,是患者可以凭借身体抵抗力自愈的,這部分人群也被计算到治愈成功的案例当中,也就是說,大部分医师的真实治愈率,還要继续估低。 医师整体水平的平庸,严重打击了民众求医问药的积极性,以至于大量典籍都对此做出批评、嘲讽。 《汉书·艺文志》:“...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這句流传久远的民谚,指的是有病不治,反而能得到中等水平的治疗,再怎么样也强于被庸医误诊害命。 “虽未能尽除小疾,然贤于误服恶药。” 本质上是出于对庸医的不信任与嘲讽——至于所谓的“劝人不要乱吃药,要讲究天人合一,自然愈合”,反倒是对這句讥讽话语的曲解,把骂人当夸人。 总之,虞国医疗整体水平的落后,催生了种种乱象,许多平民得了病,就在家裡抄写《新菩萨经》、《劝善经》,希望靠抄写佛经,行善积德,来祛除疾病。 抄佛经不去看医生自然是等死行为,但信医书也沒好到那裡去——這個时代的医书良莠不齐,多有自相冲突、语义语句含糊不清的情况,甚至還有堪称猎奇的民间药方。 比如本朝前期编纂的《本草拾遗》,就称“人肉可治赢疾(可能指结核病)”,导致“民间以父母疾,多刮股肉而进”,害死了不知道多少孝子孝女、仁母仁父。 以上种种情况,催生了“有福气的医生”,即“福医”的出现。 這类医生本身毫无医术可言,只是因为机缘巧合,“治好”了几個病人(大概率是靠病人自己体质自愈),从此一炮而红,被万众追捧,只要开出药方,就有千百人抢购,也不管对症不对症。 如果病人吃了药,病症愈合,那就是医生的福气,通過药物传染给了患者,让患者治愈。 而如果病人吃了药,病症沒能好转,那也是天命注定,患者自己命薄,享受不到医生给的福气。 就算患者死了,也怨不得别人。 正說反說,福医都立于不败之地。 于淼水,就是典型的福医。 六年前,他還只是個穷得连二十文钱都拿不出来的江湖游医,衣衫褴褛流落到洢州城中,以一种号称“千种之疾,入口而愈”的神药,治好了上百名患者,从此名声大噪,日进斗金。 而他所谓的神药,则是——绿豆汤。 沒错,于淼水一开始只会开一味药方,绿豆汤。 小儿腹痛?喝绿豆汤。 头疼脑热?喝绿豆汤。 气血不均?喝绿豆汤。 妇科疾病?喝绿豆汤。 于淼水让上门求药的患者,早上喝,晚上喝,饭前喝,饭后喝,煮成浓粥喝,煮成稀粥喝,热着喝,冷着喝,让城裡的绿豆价格都往上翻了一翻。 伊州城内,是有杏林会(民间医师自发组成的公会)存在的。 面对外地来的、不讲规矩明摆着欺骗愚夫愚妇的于淼水,杏林会的医师们,一开始自然愤懑不平,要给他教训瞧瞧。 然而随着時間推移,那些自称成天喝绿豆汤,感觉自己体质越来越好的百姓,却越来越多。让杏林会的医师们不由得犯嘀咕。 水平低下的医师将信将疑,觉得于淼水可能就是真的有福气的“福医”。 而水平较高的医师,虽然知道于淼水是在欺世盗名,也沒有办法阻止愚夫愚妇的狂热——患者会自己拿出证据替于淼水证明,古籍上都說了,绿豆甘凉,煮食清胆养胃,解暑止渴,利小便,已痢疾,厚肠胃,明目,治头风头痛,除吐逆,治痘肿,利肿胀... 如果吃了绿豆汤還不好,那就是吃的不够多。 于淼水懂得抓住机会,在靠卖绿豆汤成了“福医”之后,见好就收,靠着第一桶金在洢州城买下店面,开了药铺医馆,真的聘請了郎中大夫坐诊,他自己平时也不在出诊,或者大谈“绿豆汤治百病”的理论。 李昂在脑海裡快速過了一遍于淼水的背景,心底默默“啧”了一声,伸手搬开门栓,打开房门。 他对這种欺世惑众的江湖骗子,一点好感都沒有,不過杏林会竟然让于淼水加入,倒是出乎他的意料。 丧期的四個月裡,外面发生了什么? “于六郎是吧?” 李昂朝门外的灰衣小厮点了点头,“杏林会的东西...” “在這。” 于六笑着将一個边角镶铜木盒双手奉上。 李昂接過木盒打开,扫了一眼,和以前杏林会每次例会发放的礼盒一样,裡面装着硝石、党参之类的小礼品。 “多谢了。” 李昂关上木盒,扫了眼站在原地不动的于六,皱眉道:“還有什么事情么?” “咳,是這样的。” 于六拱了拱手,故作犹豫說道:“我家郎君想让我向您问问,近期...是否有出售保安堂店铺的意愿。” “什么?” 李昂眼睛一眯,伸手捏住门框,冷声道:“沒有,慢走,不送。” 见李昂作势要关门,于六急忙說道:“我家郎君愿出十八万钱买下保安堂!” 十八万,也就是一百八十贯,足够在城外买四五十亩中等农田,或是在洢州城内稍微偏远一点位置,买两座同等规模的住宅。 房门直接关上,于六在门外一咬牙一跺脚,“十八万钱,再加城裡一套宅子...” “出多少我都不会卖的,” 李昂冷漠道,“回去吧。” “你...” 于六深吸一口气,冷静下来,在门外拱了拱手,說道:“那我家郎君今日晚些时候再登门拜访,让他亲自跟您面谈吧。” 說罢,便紧抿嘴唇,甩袖离去,将一句冷冷的“走着瞧”丢在风中。 李昂听着外面逐渐远离的脚步声,表情冷淡地转過身来,将礼盒随手放在柜台上。 “走了?” 柴翠翘的小脑瓜从珠帘后面冒出来,“怎么回事,于淼水要买我們家房子?” “估计是看上這块门面了吧。” 李昂摆手說道:“這條沿河街道临近洢水桥,人气旺盛,于淼水想要再进一步,得从城东搬到這裡。” “那...” “当然不能卖给他。” 李昂冷笑道:“丧期刚结束就派仆役上门询价,分明是吃准了我還未及冠,沒有谋生能力。 都是开医馆药铺的,稍微算下人流量就知道营业额和净收入。 恐怕他以为我們沒多少积蓄,怕坐吃山空,会毫不犹豫卖给他吧? 哼,于淼水,空有经营头脑,却无医心医德,让他捡到好地皮,只会助纣为虐。” “嗯嗯。這厮也太坏了” 柴柴赞同地点了点头,攥着小拳头朝空气用力挥了几下,像是要隔空把吴淼水锤死。 ‘更何况...’ 李昂走到桌前,拿起冷了的茶水,凝视片刻,一饮而尽,在心底默默道:‘這间保安堂...還有秘密存在。’ 李昂记得很清楚,四月前他第一次觉醒异界记忆,就是发生在喝了后院井中的水之后。 尽管不清楚這二者之间是否真的存在什么关联,但事关自己最大的隐秘,无论如何都不能冒這個风险。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