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湖畔书生
谢南渡摊开信,看完之后,沉思片刻,便开始回信,這一次的开头沒有去问那些事情,而是询问起来天青县的烤红薯,他会不会做。
很快一封信写完,等着墨迹干去,便装入信封,而后交给婢女柳叶。
柳叶接過信,很快找了地方寄出,只是回来的时候,她却得知了好些消息。
等到再次回到院中,柳叶有些激动地喊道:“小姐,有好消息。”
谢南渡坐在窗前,看着湖畔,湖水此刻被风吹动,荡开涟漪,看着便让人心静,此刻听着自己的小婢女大喊小叫,也沒生气,只是皱了皱眉问道:“什么消息?”
柳叶赶紧把自己听到的都說了一通,激动道:“好些夫子都想收小姐做亲传弟子,现在就等小姐你自己做决定了。”
她還顺便将那些夫子的名字都說了一遍,那些名字,在书院裡,全部都赫赫有名。
其实不仅是在书院,即便是在整個大梁朝,這些书院裡的夫子,也都是一等一的大儒,他们或许在大梁朝沒有一官半职,但是在這大梁朝上下,不知道有多少官员,是出自他们门下。
谢南渡摇了摇头,說道:“并非是我心仪之师。”
柳叶原本還极为兴奋,却很快被一盆冷水浇下,再也兴奋不起来了。
“小姐有想要拜师的夫子嗎?”
柳叶說道:“想来只要小姐愿意,书院裡的夫子们,都很乐意小姐拜入门下的。”
谢氏的這位少女是天才的事情,院长大人已经用行动证明過一次了,夫子们這些日子凭着自己的眼睛,又看到一次,如今他们,自然都想收這個少女入门。
虽說不知道這少女的上限在何处,但他们很清楚,這少女的下限,低不到什么地方去。
谢南渡沒回到婢女柳叶的话,只是看向湖畔,那裡又起风了。
……
……
队伍一路北上,很快便越過渭水,囚车還是一如既往的颠簸,陈朝整日都昏昏欲睡,不是他不想醒過来,只是每次要是表现得清醒,那個叫做翁泉的家伙,就要喋喋不休。
他实在是受不了。
只有每次那只木鸟出现的时候,陈朝才会短暂的来了些精神。
睁开眼睛,把信摊开,快速的看了几眼,不過他很快便皱起眉头,对信上的內容有些不解。
什么叫做天青县的烤红薯他会不会做,這有什么会不会的?
虽然是這般去想,但他還是耐着性子看完了那封信,然后开始回信。
“神都局势如何?之前闹起的动静,怕是還不能停,我马上就要到神都了,我可不想死在那個阴暗的牢房裡,你问我身世,抱歉,這個真的還不能告诉你。”
“你在神都帮我的忙,我记在心裡,以后有机会我肯定会报答你,不過事情太大,如果你要被牵扯进去,請你早些抽身而退……我听說那间书院在南湖之畔,你如今已经是书院的学子,這真是极好的事情,不過我听說在书院,做院长的弟子,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事情,想来你這么了不起,肯定也能如此?不過要是沒能成,我定然也不会嘲笑你的,毕竟咱们现在是朋友……”
信由木鸟带走,陈朝仰头看着天空,有些恍惚失神。
片刻后,他决定主动找那個话多的男人說說话,“书院是什么样子的?”
翁泉一怔,皱眉道:“你不知道书院?”
陈朝眼看他要起势,赶紧开口道:“我沒去過神都,我沒看见過书院。”
翁泉嘿嘿笑道:“我也只去過一次,是在左卫裡办差的时候,那座书院坐落在南湖之畔,占地极大,学子嘛,只怕每年都有千余人。”
千余人說起来多,但一想到這是整個大梁朝整個国境之下,也就只有千余人,便怎么都不算多了。
“院长呢,有几個弟子?”
陈朝懒得听那些自己不感兴趣的,单刀直入问了一個最直接的問題。
翁泉皱眉道:“怎么的,你還想做院长大人的弟子?即便你不是钦犯,又不是读书人,院长怎么会收你为徒?你要知道……”
“好了好了,我求你了,你能不能就只是回答我的话就好,别在這裡扯這些……”
陈朝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早知道他就不问了。
翁泉幽怨的看了陈朝一眼,倒也沒有继续废话,而是切入主题道:“院长大人曾言要效仿圣人事迹,那位儒教先贤圣人号称弟子三千,有七十二個闲人,也不知道,闲人還有啥用……”
陈朝扯了扯嘴角,轻声道:“是七十二贤人。”
“是闲人嘛。”
“算了,你继续說。”
翁泉又看了陈朝一眼,有些不满,但還是继续說道:“院长大人觉得自己沒那么多精力,三千门徒就不收了,只准备收七十二個弟子,如今好像已经收了七十一個了。”
陈朝问道:“也就是說,只剩下最后一個名额了?”
翁泉点点头,感慨道:“都說這最后一個是最重要的,要不然院长大人也不会這么多年都不去收那最后一個弟子,估摸着是想要找個绝世天才,好好栽培。”
陈朝若有所思。
“你不会觉得你能得那位院长垂青吧?”
宋敛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来到了這边,之前陈朝和翁泉的对话,他好似也都听去了。
陈朝嘟囔道:“我觉得還是有机会的。”
宋敛也不反驳,只是說道:“那位院长若是看上你,你這桩事情,当然也就不叫事情了,可問題是,可能嗎?”
陈朝沒說话,只是思绪纷飞。
……
……
“要是沒成,我是不会嘲笑你的……”
谢南渡看着纸上這歪七扭八的字,想着那個少年在写信之时憋着笑的样子,便觉得有些生气,自己写信去问他要做些什么,结果這家伙居然在嘲笑自己。
她一生气,就连湖畔吹来的风将风铃吹动都沒去管,更不觉得那声音悦耳。
婢女柳叶站在远处,看着自家小姐這個样子,也在猜想那写信的到底是谁,竟然能让一向淡然平静的小姐罕见的变成這個样子。
她虽然也想知道信上的內容,但却不敢凑過去看,作为谢氏的婢女,她从小便受過很严苛的训导,知道即便和主子的关系再好,也不能不讲规矩,要不然,下场会很惨。
平复心情之后,写信一封寄出,谢南渡站起身来,要出去走走。
“小姐,下雨了,要打伞。”
今日神都有些小雨,想来是春天马上要過去,马上就要进入初夏,湖畔的那些柳树枝條柳叶颜色渐深,此刻有不少学子走在湖畔的石板上,缓慢而行,到底還是在赏景。
油纸伞将谢南渡遮的严实,出门的时候也沒有旁人知晓,故而這一路行来,也沒人注意到這個穿着一身寻常的灰色长衫的少女,婢女柳叶举着伞,轻声道:“小姐,本来也该多出来走走,整天在院中读书,我都替小姐闷得慌,這湖畔风景這么好,小姐早就该出来多看看。”
谢南渡沒說话,只是看着远处有條通往湖心小亭的小道,此时此刻,只有一個面容宽厚的书生,冒雨站在道旁,而那條小道上,并无任何学子。
她起了去湖心小亭的心思,于是便来到小道旁。
书生看向谢南渡,确定這個少女要去湖心,便带着歉意說道:“我家先生正在湖心和好友饮茶手谈,這位姑娘,若非一定要去湖心小亭,可否等半日后再来?”
之前想要去湖心的学子,大概就是這么被他劝走的。
只是這书院之中,有不少的达官贵人之后,也不知道這书生是用了什么法子,才让那些人都心甘情愿的离去。
谢南渡停下脚步,听着书生的话,沉默了片刻。
片刻之后,她摇头道:“我不去湖心,就在那條小道上看看湖面景象。”
书生想了想,点头笑道:“既然姑娘坚持,那便可以,不過還請姑娘独行。”
只是片刻,书生便想起了之前的故事,知晓這少女身份,心想既然有這缘分,那還能說些什么?
于是他便不再阻拦。
柳叶抬起头,正想问问天底下哪裡有這样的道理,可還沒等她說话,谢南渡便摇了摇头,伸手拿過油纸伞,她說道:“你回去吧。”
柳叶不敢反对,只能应下。
不過她還是很担心的看着已经朝着湖心而去的谢南渡,看着自家小姐背影,她满脸担忧。
小姐身份不寻常,要是在這裡出了什么事情,那可如何是好?
书生看出了她的担忧,微笑道:“不必担心,有我在此处。”
书生看似普通,但好似真有些特别的地方,总之是他一說话,便让人觉得莫名的安心。
柳叶稍微心安了些,但還是忍不住說道:“我家小姐可不能出事。”
书生仍旧微笑道:“在书院,她又怎么会出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