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第七十四章
中秋剛過,京城的人羣仍未散去,從安平公主回來後,籠罩在京城上空的恐慌被沖淡許多,隔離區建立,藥材開放,大夫和學子們的救治,讓被困在城中的百姓看到一點希望。
店鋪不約而同地打折,如百香樓和落雁居,更是將免費原則進行到底。落雁居甚至成了京城第二大收容所,許多外地人聚集於此,他們寫信告知家裏人,然後託平安鏢局的鏢師送去——平安鏢局,連名字都恰逢時宜。
鏢師們不僅承擔送信人的職責,還成了京城裏最活躍的一批人。
因爲時疫的傳染性,大夫讓人們減少出行。隔離區和收容所一般有統一夥食,但一兩頓還好,喫多了難免挑剔起來。
外地來的大多是商戶,腦子本就靈活,很快有人動起腦筋。給鏢師塞上銀子,幫忙帶一份百香樓的飯菜,每日飯點左右送到隔離區。
外商大多出手大方,給的小費不低,困在城裏的鏢師出不去,整天待在鏢局裏無所事事,連分部都在幫忙運送物資,自己剛拿到的月錢還嫌燙手,便欣然接受了送上門的外快。
他們可是千辛萬苦才進的總部,給分部超了業績多丟人。
於是京城出現了這樣一道奇景。
每天鄰近午時,一羣外商就趴在窗臺眼巴巴地望。
待看到平安鏢局的紅色馬車,激動地伸長脖子。
一羣穿着乾淨統一制服的年輕鏢師從馬車上走下,他們臉上綁塊白絹布,只露出黑葡萄似的眼睛,仰頭看一眼,然後拉下鈴鐺。
這時候一個勾在繩上的吊籃會搖搖晃晃地放下來,鏢師伸手拿下吊籃,把馬車裏準備好的食盒放在籃子裏搖上去。
食盒一拿到手,迫不及待的食客蜂擁而上,從食盒上粘的字條判斷自己那份,打開後飯香撲鼻,惹得衆人紛紛側目。
“你訂的哪家?怎麼這麼香,擺盤也精緻。”
“自然是百香樓,”那人得意地展示他的食盒,“他們家的食盒都是橡木做的,能最好保留食物的原味,廚子是得過創作大會頭名的人物,這菜嘛,自然
不同凡響。”
問話的人眼裏的羨慕要溢出來:“我也想訂來着,但預約的人實在太多,輪到我的時候大概時疫都要過去了。”
一羣人喫完後將食盒放回吊籃。大約半刻鐘後,樓下鈴鐺聲再次響起,外商把籃子吊到樓下,籃子裏放了一串亮晶晶的珠寶和明天的菜單。
隔離區的人們不能接觸外人,但對於這種事情,管理的人一般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沒有接觸風險,一切好說。
有人不滿足於訂餐,會在籃子裏再放一張字條,要求帶上一份《週報》或是新出的話本。
雖然價格貴了一點,但能夠足不出戶知曉京城大事,還免去自己排隊等餐的時間,何樂而不爲呢?
不過一個花錢買時間,一個利用時間賺錢,各取所需罷了。
因爲鏢師來時會搖繩上的鈴鐺以做提醒,而且剛開始是在外商間興起的買賣,所以城裏人稱這種運鏢方式爲“鈴鐺外賣”,鏢師爲“搖鈴人”。
即使是未被感染的安全區,人們出門也要戴上厚厚的面紗或者纏上絹布,生怕一不小心就中招,如今足不出戶就能喫上現成的飯菜,買到各個地方的東西,願意出門的人自然變少了。
一時間,京城裏到處能聽到清脆的鈴聲。
親眼目睹一切的在威廉在《大周遊記》中寫下這樣一段話。
【在周國,即使是可怕的時疫,人們也只是擔心了片刻。因爲門口歡快的鈴聲響了,人們很快忘記煩惱,像小鳥兒聽到叫喚般飛奔出去,從身材健壯的“搖鈴人”手中接過今天的午餐,並笑着附上今天的小費……似乎只要有那位公主在,人們就能安心喫着便捷的晚餐,等待黎明再次破曉。】
話說遠了,此時“鈴鐺外賣”的火爆讓其他鏢局眼紅不已,想分一杯羹時卻發現平安鏢局早已壟斷了整個市場。
任何一家鏢局都沒有平安鏢局那麼多新款武器和足量的馬匹,最令人驚訝的是鏢師的數量之多和積極性之高,因爲一天工作只有四個時辰,所以總能保持着充沛的精力和活躍的思考,在服務態度上尤其讓
人稱道。
平安鏢局能脫穎而出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和百香樓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不知道爲什麼,同樣是提前下的訂單,平安鏢局的鏢師總能多拿到幾份預定。
僅多出的一點概率,已經足夠讓人心動了。
在各個鏢局明爭暗鬥時,商鋪間也陷入了內卷。
有的商家在營銷上花心思,首單八折,滿三單七折;有的商家在菜品上花心思,一個小小的食盒能擺出花來;還有的在包裝上花心思,專門找人定製了和百香樓一樣的食盒,起到以假亂真的效果。
其中競爭最激烈的莫過於榭水樓和悅來客棧,一個靠着味道取勝,一個靠着價格翻盤,穩坐釣魚臺的卻是每天只支持訂購五十份且菜品隨機的百香樓,雖然價格比一般酒樓貴,但絕對物超所值,爲了搶到這五十份名額,許多人削尖腦袋想拿到手,最後還是看運氣。香滿路言情聲明:本站所收錄作品收集於互聯網,如發現侵犯你權益小說、違背法律的小說,請立即通知我們刪除。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