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翻供
紫禁城,
清宁宫,
陆千帆为朱载壡带回了审理枯井藏尸案的卷宗。
朱载壡看着晁秉性的那份口供,目光微微一肃,“這個案子牵扯了這么多朝廷大臣和权贵?”
“恐怕還不止,”陆千帆皱眉答道。
“怎么?”
“晁秉性只是一個保正,他能接触的面再大也有限,恐怕還有隐藏在幕后的人就不是他能知道的了。”
朱载壡略略思索,看向了今日特地被叫进宫的高拱,问道:“老高怎么看這件事?”
“该杀!”高拱冷冷吐出两個字。
“都杀了?”
“太祖皇帝曾定下法纪,凡官员贪污六十两者剥皮楦草,何况這等虐杀百姓的纛虫,千刀万剐他们都不過分。”
朱载壡认真思考着高拱刚才的意见,忽然想到一個問題,“你们,這個顺府能把這些人都抓回去问案嗎?”
高拱看着案卷上顺府的朱红大印,摇了摇头,“基本不可能。”
顺府,
二堂,
胡知府一脸郁闷的看着眼前捂着左脸的张远道,
“被人打了?”
张远道松开左手,露出一個清晰的五指印,“下官无能,连武定侯的大门都沒进去。”
原来今胡知府传下票牌,让人請武定侯過来问话,之所以用請,因为一般衙门传唤只需去個各胥吏就可,胡知府特意让有官身的张推官亲自跑一趟,为的就是怕武定侯府不给他们這個面子。
但就算差遣的是张远道,武定侯府的面子他们還是沒要下来,张远道刚踏上侯府的门槛,一句话還沒完,几個恶仆便围了上来,张远道好歹是官职在身,便强撑着硬顶了几句,结局自然不言而喻。
张远道吃了恶仆一巴掌,被赶了出来,自此侯府大门对他紧闭。
胡知府看着窝窝囊囊的张远道,又急又恼,“你怎么這么笨,請個人都請不来,是不是你沒把话清楚,本府是請人不是传唤。”
张远道苦着一张脸道:“府尊容禀,下官真的只是請侯爷来府中喝茶,连什么案子都沒提起,那些刁钻的恶仆就把下官赶了出来。”
“唉,”胡知府叹了一口气,“你们這样让我怎么跟锦衣卫那裡回话。”
张远道捂着一张脸退在一旁,不敢接话,
這时,另一班由孙经历亲自带队去‘請人’的皂吏也吵吵嚷嚷的回来了,
胡知府心裡還存着一丝希望,沒等孙经历进来通禀,自己就着急慌的下了案台。
但等他看到一脑门官司的孙经历,一颗心一下子又沉到了谷底。
“蔡侍郎你也沒给我請回来?”
孙经历是個刑厅八品杂流官,一年也见不到几次知府大人,這次却见胡知府亲自過来迎他,顿觉诚惶诚恐。
“下官奉大饶令,是去過蔡侍郎的府邸,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蔡侍郎的下人,蔡侍郎這些日子一直留在皇城裡给万岁爷修万寿宫,已经许多沒回来。”
“胡,本官前才见過蔡侍郎,他怎么可能许多都沒回来了,一定是你躲懒,沒有仔细问清楚。”
孙经历被胡知府這般埋怨,却也不敢出言反驳,只能苦着一张脸道:“那下官现在去工部再问问。”
孙经历前脚刚离开二堂,师爷后脚便着急忙慌的送来一张拜帖,
胡知府打开拜帖一看,便是一愣神,
“严大先生?這案子不会把严府的人也牵扯进来了吧?”
自夏言倒台之后,严府的门庭便变的如闹市一般,拜官的,求差遣的,甚至连各地入京的藩王世子,若想顺利袭爵,也得来严府走上一遭。
所以严府的這大管家和二管家便成为這京城裡最炙手可热的人物,毕竟沒有他们的引荐,那些想求阁老办事的人,连严府的门槛都摸不着。
很快,严府這大先生和二先生的雅号便在市井和官场传开了。
胡知府让人引严大管家去了更为私密的三堂,并让人备上了上好的香茗。
严大管家倒不客套,抬脚便坐到了胡知府的右手边,
胡知府不知道今严大管家突然来访,葫芦卖的是什么药,陪着心问道:“大先生亲自登门,不知所谓何事呀?”
严大管家拨弄着手裡的茶碗,倒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道:“胡知府,听最近京城发生了一桩耸人听闻的枯井藏尸案?”
糟糕,果然和這案子有关,胡知府只觉一颗心掉进了冰窟窿。
“是的,本府也正为這案子焦头烂额。”
严大管家放下手中茶盏,道:“那正好,阁老让我给大人传一句话。”
“大先生請,”
“蔡侍郎与万郎中与本案无关,請大人不要为难他们。”
是我想为难他们嗎?现在想为难他们的是东宫和锦衣卫!但這话胡知府哪敢当着严大管家面出来,心翼翼递着话,
“可是嫌犯已经出了口供,蔡侍郎和万郎中好像跟本案脱不了关系。”
“口供?”严大管家冷冷一笑,“改了它就是。”
“啊!”胡知府审了這么多年案子,還是第一次听见有人這么赤裸裸出改口供的话。
“大先生,這個改口供的事恐怕不妥吧,毕竟這口供都是犯人亲口招供的,上面還有他的签字和画押,府裡案卷都有存档,要是改了口供,上面一查就能查的出来。”
胡知府不敢明上面是指锦衣卫和东宫。
严大管家乜着眼看着胡知府,“谁要篡改犯饶口供了?”
“可是,刚才不是大先生...”胡知道有点被严大管家搞糊涂了。
這时,一個狱卒慌慌张张的跑进了三堂,一阵大呼剑
胡知府登时有些不满,就要让人把這狱卒拖下去打板子。
那狱卒见势不妙,赶紧告饶,哆哆嗦嗦禀告情况,
“府尊,牢裡那個姓昴,吵着嚷着,是要翻供。”
“翻供!”胡知府倏的一下站了起来。
但胡知府很快明白是怎么個情况,偏头看向旁边的严大管家,正见严大管家翘着一只脚,神情自若的品着眼前的香茗,
“好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