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三章 祝壽圖
遠處傳來了“咚!咚!咚!咚!”的四聲一慢三快的打更聲音,時間已到了四更天,從南面一路過來,路上一個人也沒有。在這夜深人靜的時刻,周圍只有偶爾幾間房間裏有燈光透出,周圍隱聞犬吠之聲。
杜十三看了周圍一眼,笑道:“現在剛好是四更,跟我回別院,仍可有段睡覺的時間。仲道兄想要見一見明天太陽的事情,當可不成問題。”
頓了一頓,旋又向徐子陵問道:“陵少,現在情況如何?”
徐子陵沉吟半晌,說道:“暫時還沒有人跟上來。”
杜十三點點頭,道了句:“跟我來!”忽地翻上了左方房舍的瓦面,沿着屋脊飛檐走壁,好一會後才躍落其中一所頗爲幽靜的別院內。
大門上方處有一方寫上“樊川別院”四個大字的橫匾,杜牧淡淡的道:“還有三日便是秋闈了,此處是我在洛陽讀書的一處別院,除去我和幾個隨從之外無人知曉,仲道,兩位小兄最近都可以在這裏暫住,當個落腳點也好,絕不愁有惡客來訪。”
杜十三一番好意,殷切誠懇,周寧都感到不好拒絕,當然,這等事情他也是沒必要拒絕的,點頭應下了。望向了“樊川別院”四個字,微微恍然,無怪杜牧在後世被稱爲杜樊川,他一開始還以爲是一個地名,原來是因爲這個啊。
杜十三腳步不停,一路向前,推開了門。
這幢屋子極其幽靜,院子中間栽了幾竿幽竹,周圍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在月照下清幽寧靜,景緻動人。
寇仲咋舌道:“杜兄……倒是個有錢人。”
杜牧笑道:“不過是託庇祖蔭罷了。”
院內分前後兩進,中間有個天井。四人走過廊道,又談了一會武林軼事,杜十三推開了一間房間的門:“今晚你們就住在這兒,明天的事明天再說,見步行步罷。”
裏面原來是個臥房,畫桌上擺了文房四寶和寫畫的宣紙等物。
四壁則掛滿字畫,充滿書齋的氣息。
“嗯,杜兄倒是寫的一手好字。”
杜十三笑道:“在周兄面前提起這個,倒讓我有點無地自容了,說起來,在下倒有一事相求。”
“哦?”周寧望向了杜十三,“杜兄請直說。”
杜牧嘆了口氣道:“再過幾日便是我祖父的七十歲壽宴,他老人家最愛的便是畫,書法倒也罷了,畫這東西我當真是一竅不通,我二哥請了吳道子作畫,這個——我便只能請仲道出手了。”
“好,過幾天我便把畫交給你。”前世作爲書畫宗師,周寧題過的字,畫過的畫不知凡幾,畫一幅祝壽圖這倒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當即一口應了下來。再說了,能和吳道子拼一下畫兒,也是他夢寐以求的事情。
“那就先謝過周兄了。”杜牧大喜,連忙一躬到底。
周寧這樣說着,心中已經做好了打算,到時候就火力全開,畫一幅仙翁獻壽圖。
不久之後,可能是爲了要準備秋闈,杜十三坐了一會,便告辭離去了,寇仲和徐子陵沒過多久,便支持不住,昏沉沉的睡着了,周寧卻絲毫都沒有睡意,盤膝坐在了畫案前,這一次的穿越收穫遠比想象中的要大得多,但是危險也是一樣。一塊和氏璧,把他們三人的命運都徹底改變了,在武道上大進一步的同時,也爲他們帶來了數不清的敵手。
他倒也罷了,遇到生命危險可以隨時穿過時空門回到現代去,可是寇仲和徐子陵不一定可以,哪怕他願意冒着暴露的危險帶他們穿回去,但是誰知道會不會出問題。
假若事情可以重來一遍,他是否仍會去偷和氏璧呢?
他真的不知道!
呆坐了片刻,周寧攤開了宣紙,提起畫筆,飽蘸起墨汁,在凝成了文宮之後,畫筆上清晰可見的附着了一絲青色的文氣。
略作思考,他決定以自己的技法,臨摹陳洪綬的《百壽圖卷》。
陳洪綬,明末清初著名書畫家、詩人,一生以畫見長,尤工人物畫。所畫人物軀幹偉岸,衣紋線條細勁清圓,其人物畫成就,人謂“力量氣局,超拔磊落,尚在仇英、唐寅之上,蓋明三百年無此筆墨。”
片刻,他運腕動筆,在畫紙的一端出現了一個樣子惟妙惟肖的南極仙翁。筆鋒急動,不一會兒,南極仙翁的身旁出現了一隻活靈活現的白鹿,筆尖向右橫移,夾帶着青色的文氣不斷在紙上移動着,畫紙上的另一端出現了一座山峯,怪石嶙峋,山峯間掛着一棵松樹,氣勢磅礴,筆鋒變動不可端倪。
同樣的時刻,石之軒吐出一口氣,緩緩的走下新中橋,眼中無悲無喜;元十三限沿着洛河搜尋了一圈,終是無功而返;在芳華閣內,一個面籠輕紗,身材婀娜的女子坐在那兒,婠婠則站在她的身前。
……
大業十一年九月初七,洛陽城。
“啪啪啪”的搗衣聲,從遠處的伊河河畔傳來,寇仲伸個懶腰,才睜眼坐起身來。
徐子陵早起了身,站在窗沿,遠眺遠處跨河而過的石拱橋,不知在想些什麼。
周寧在閉目養神,似對身外的事毫無所覺,桌子上攤着一張長長的畫卷。
寇仲一個鯉魚打挺躍起來來,移到徐子陵身旁。
屋外下着細雨,整個洛河兩岸都陷進白茫茫的一片裏。
寇仲大力呼吸幾口清晨夾雜水霧的空氣,俯瞰遠近煙雨迷濛的景象,嘆道:“真好!我們仍然活着,還舒服的睡了一大覺,哈。“
這時候,周寧睜開眼,含笑道:“你們醒了!”
同樣伸了個懶腰,全身骨骼一陣噼裏啪啦亂響,淡淡道:“今天我要回一下客棧,看看能不能在楊廣那借到勢,你們呢?要去幹嘛?”
寇仲曬然道:“我要去見一下王世充,呵,昨日我跟他達成了一個協議,他助我們渡過難關,我則要幫他對付翟讓。”
徐子陵愕然道:“他幫了什麼忙?噢——昨天晚上天街上一個人都沒有,身爲洛陽城守,他是有這個權利的,莫非是王世充這老小子安排的戒嚴?”
寇仲咬牙切齒道:“這樣說來,那個老狐狸壓根就沒信過我,這樣一做,好象嫌我們的敵人不夠方便似的。“
徐子陵忽地望向了周寧,嘆氣道:“我猜到一個可能性,可解釋王世充爲何這麼做。“
寇仲一震,望向了徐子陵,道:“快說!“
徐子陵嘆道:“王世充可能是應李世民的要求這麼做的,若是你們記性好的話,當可以記得,昨天的那艘船隻上掛的便是李閥的旗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