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嬴政的排除法
光绪也好像顿悟般,皇帝的真谛直接醍醐灌顶,仿佛如获新生。
他有些激动,他好像找到了让国家变强的方法。
那就是依靠华夏文化领导国家!
這個文化,是什么光绪還沒有想到,但是,他已经有具体思路了。
因此,沒有任何犹豫,光绪毫不犹豫的選擇了第五個答案。
目睹這一切。
对此,秦风表示。
光绪還真是想多了。
也不考虑实际,以当前清的基础,如何谈得上以文化治国,谈得上文化自信?
這一個选项,可是要到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综合国力到一定程度,每一個人的素质到一定水平,才能用的最终极的领导方式。
清,不行。
這种领导国家的基因,注定是在开国皇帝哪儿留下。
秦风转而看向始皇帝、朱元璋。
這一题,抛开其他不說,是他有针对性的对這两位出的。
始皇帝一统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并创立郡县制管理大秦,可以說,是他创造了封建大一统王朝,彻底奠定了华夏国家的基础架构。
此后的皇帝,都在他這個框架基础上打补丁,更新版本。
然后朱元璋,這個开国皇帝,更是個补丁狂魔。
生怕他朱家江山不能永固,在這個基础上,更是规定士农工商各种户籍、军户就是军户、农户就是农户,将整個国家各方面都限制在一定空间和范围,试图达到各行各业,各司其职的效果。
可惜就是,人是复杂的。
朱元璋管天管地,管不了人们的思想,管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管不了歷史周期,最后就导致,他定下的制度被破坏,朱家江山持续了两百多年,還是沒了。
清在這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维护。
因此清比明长一点点。
秦风看到,這两位皇帝,如今拿着這题,沒有作答。
……
“如何领导国家……”
“圣人言。”
“制度。”
“暴力机关。”
“人民百姓。”
“华夏文化?”
始皇帝在草稿纸上,一一写下這道题的选项,只是写到最后,在华夏文化這裡,打了一個问号。
因为在他看来,這最后一個选项,有些莫名其妙。
這道题考的是国家的治理和领导。
拿到题的一刹那,始皇帝就有些怪异……因为,他很奇怪,這题出得有些水平不够。
因为在這几十年的治理国家当中,嬴政经历過,清楚的知道,治理国家不是一两句话都能說得清楚的。
這道题的所有选项,在他看来,除了最后一個选项。
其他的都包含在领导治理国家在内。
圣人言,有一定道理,這些可以管理官员。制度!
那就更加重要了,一個国家沒有成熟的管理制度,就像是大秦军队沒有军纪一样,迟早会乱套的。
暴力机关,這更是领导治理国家的重中之重,需要它去维护治安和打击造反,维护帝国方方面面。
人民百姓,沒有足够的人民百姓,怎么从這些人中找到适合的官员,管理国家?
华夏文化。
是什么……
经過缜密思考,始皇帝就发现,唯有最后個选项,他搞不懂,也不知道這是什么概念。
反正他绞尽脑汁,只想到過看過的《春秋左传正义》中的一句:“夏,大也。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
华夏,他知道,属于中原地区。
但华夏文化是什么……
嬴政感觉抓瞎。
這個問題,耗费了他好几分钟,甚至于他想求助,只是待他想要求助的时候,秦风考官已经宣布求助時間過。
他只能作罢。
想不出,那就……暂时不要想。
始皇帝试着再次跳出整個题目选项进行分析。
他還是觉得這個题目出的不是很严谨。
但他沒敢质疑。
如果真的要选的话……应该选一個最适合的答案吧。
那么,领导国家,最适合的答案是什么?
嬴政使用了排除法。
如果国家沒有圣人之言,国家会怎样?
他想了下,好像对整個国家,影响不是很大。
那么,第二個,沒有了制度的话。
那便是军队沒有军纪,将会成为一盘散沙……
国家沒有成熟的制度,就像是此前的地方官汇报,之前還用燕赵、楚国某地来上书,還有各种不同的文字。
始皇帝想到刚统一六国的那几年,各地官员的汇报各种不统一不协调的场面。
所以。
为了规范這些。
他将六国和秦的称呼作废,将整個大秦划分成了郡县,建立了郡县制度。
還有官员制度。
如果沒有了這些制度,整個国家如何领导?
想到這,始皇帝感觉自己找到了答案。
再用這种方法分析其他答案。
暴力机关,這是每個国家都有,沒有這個,就不成国家。
人民百姓,沒有足够的人民百姓,官员诞生就少,少量官员,似乎也勉强可以治理领导国家。
最后一個!
看着华夏文化,始皇帝发现,還是有些抓瞎。
那么,真要在這些选项之中选,最后始皇帝還是发现,选项二最为适合。
即便是他死了。
他的继承人也可以在這一套成熟的制度下,继续治理国家,他建立這些制度,也是为了大秦万世。
嗯!
所以,答案呼之欲出!
始皇帝有了决定。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