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回 大黄鱼 作者:未知 迷迷糊糊睁开眼,纯白的阳光从头上射下,晒得小强身上被照到的部位微微发烫,驾驶室裡暖洋洋的,耳朵裡传来說话的声音,起身一看,好嘛,十几個大人小孩围着车子张望,叽叽喳喳的,有几個胆大的直接趴在车身四周的玻璃上向裡张望,一脸的好奇。小强這個大吊丝相当得意,“嘿嘿,沒见過吧,高级吧,得嘞,你们慢慢看,我可還有正事要办。小强推门下车,伸了個懒腰,整理了一下被睡得扭曲的衣服。這时围观的人礼貌的散去了大半,只有几個小孩還在好奇的围着车子打转。這年头還沒有发明面包车,這看上去像是大幅缩小版有轨电车的东西在這年头人们的眼裡实在稀奇。 小强低头看了下表,都過九点了,自己這补血觉睡得实在厉害,整個快十二個小时了。耳边传来有轨电车叮叮当当的响声不断接近,一辆红色有轨电车驶来,驾驶室的司机两眼根本不看前方,直勾勾的看着小强那辆一汽佳宝,小强暗自吐槽:“你個傻帽好好看着点前面,万一撞了人你负责不负责啊!”仔细一看,整辆车裡的乘客都在对着小强指指点点,小强心裡這個舒坦啊,只觉得浑身上下每一块骨头都轻了二两。问明路人亨得利钟表的位置,小强上车一脚油门径直开了過去。 把车停在亨得利钟表门口,脱去羽绒大衣放在车后座上,小强迈步走进店裡。這亨得利可是比之前德隆商行要宽敞得多得多,十几個柜台面向宽阔的店门凹形排开,柜台一码的都是玻璃面的,裡面放着各式手表,欧米伽、浪琴、梅花、罗马、劳力士一应俱全,還有些小强叫不上名字的手表都赫然其中,整個店铺装修一副欧陆气派,墙上雕花木制嵌板护着,脚下镶拼图案的木地板铺着,头上水晶吊灯挂着,旁边侧门有個還有個贵宾接待室,售货员是西式打扮,头梳的油光可鉴。西服革履的接应生见到小强进门,上前微微欠身一礼,“欢迎光临,先生是来买表的吧?” “我是来谈生意的,劳烦請把你们老板請出来吧。”小强大刺刺的道。 要說這接应生也是個机灵的主,老远见到小强开着那不知名的银色“豪车”,身上丝缎般的面料(化纤)制成的西服笔挺,那個气派。不說别的,就這不带一丝褶子的缎面西服,他就是头回见到。于是立马把小强請入旁边贵宾接待室,自己去叫经理。有店员端上一盏绿茶,小强坐在沙发上,脚踩地毯翘起了二郎腿,努力让自己显得经验丰富些。 不一会,迎出一位穿长袍的中年发福男子,拱手道:“先生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失敬失敬,不知先生找鄙人有何生意相商?” 小强站起来拱手回礼,待宾主落座,道:“在下曹小强,不知老板贵姓?” “鄙人免贵姓钱,名树林。” “钱经理,我是做手表贸易的,今天来是想要把我进口的手表卖与贵店。” “先生可带了样品?”钱树林道。 “样品在外面车上,請钱先生派個店员随我取来。” 于是钱树林派接应生随小强去把早已准备好的那個各個款式都有放入的纸箱搬了进来。小强打开箱子,把十五個款式都取出来一盒放在红木茶几上,“請钱老板過目。” 钱树林把每個款式的表盒一一打开,那是越看越惊奇,自己干了一辈子钟表,什么样式沒见過,但是眼前這些款式却让他一时之间失语了,每款都各具特色,有的是镂空了表壳,露出裡面的金属齿轮机芯,有的是镀黑色或者镀红色甚至镀绿色的表盘,就连表链也是各具特色,花样层出不穷。钱树林对站在一旁同样惊奇的接应生道:“你去把程师父請来。”又扭头对小强說:“程师傅是我店裡的钟表师傅,我叫他来帮我掌掌眼。” “但請无妨。”小强微微一笑。 “好表,确实是工艺精湛,款式前所未见。”后来的程师傅是個聪明人,啧啧惊奇的看了半天后,只說了這一句话。 钱树林听了程师傅這句话,心裡有了谱,道:“程师傅你去忙吧。” 沉默片刻,钱树林道:“不知先生這些表卖价几何?” “我這表论包卖,每包一百五十只,其中含這十五款每款十只,不二价三万元一包,按照4.5元一克折黄金支付。” 钱树林想“冲着這款式做工,這价钱不贵,按照4.5元一克黄金来折,自己更是把价钱又降低了两成。”(其实市面上黄金完全可以用稍高于国家收购价来换到,尤其是对于门路广的商人来說,完全不是問題。小强在此又吃了一個暗亏。) “請问曹先生有几包货。” “二十包整。” “我若是全部拿下可有折扣?” “钱老板啊,你是知道的,這进口贸易,尤其是钟表這一块,属于高档奢侈品,国家马上就要加大关税,到时候再想要用這個价进货,那是断然不可能的了。”曹小强靠着自己的先知先觉,点了点钱树林。 钱树林心裡一惊,心道這曹小强好厉害,說的着实有道理,以前的民国海关控制在外国手裡70年之久,直到新中国收回。那时奢侈品关税本就不高,因为事关列强利益,再加上官员腐败,大贸易商又都有路子各显神通,真实的关税实在低的可怜,现在南方浦海总店那边已经传出消息,新中国政府非常清廉,一点歪路子都使不上,新进的关税是实打实的交了上去,而且总店判断下来,看政策以后還有可能要涨。 “曹老板稍坐片刻,数额巨大,我需要和总店打個电话。” “钱老板請便。”小强微微一笑,端起茶盅来。 不一会功夫,钱树林就面带笑容的回进屋裡,向小强一拱手,道:“曹老板,总店已经同意成交。” 曹小强兴奋而又得意的道:“那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吧。” “請曹先生稍等,您要的是黄金,我要去钱庄做個兑换。您在這裡慢慢用茶,今天中午全聚德,我做东,咱们边吃边谈。”說着,钱树林笑吟吟的进了店后。(注:這时期的北都商铺大都是前店后厂,前店后仓的形式,职员进店出店大多走后门。) 曹小强一边等待,一边思考,歷史上到了1952年就要公私合营,也就是說,自己从民间自由赚取黄金的生意就要结束。到时商铺公私合营,钱庄并入银行。自己要继续倒卖赚钱的话就要直接面对政府,眼下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按照目前资本积累的速度来看,自己可以很快赚到足够的资金,到时候就可以用交易先进设备和技术的方式成为政府的采购商。实现自己的强国致富两不误的理想。 一盏茶喝完,那接应生又给小强续上,這杯也快干了的时候,钱树林面有得色的从店后走了出来道:“曹先生,事已办妥,請移步后堂。” 到后堂与钱树林点算黄金,可算是叫小强吃惊不小,只见四個打开了锁的小木箱中,装满一根根大黄鱼,要知道本来在民国312.5克的十两重大黄鱼才是通行的规格,富有家庭通常都会存几根這样的金條作为压箱底钱。但后来金贵银贱(民国的法币是银本位,最早一元法币就是按一枚银圆定价的),普通百姓也纷纷想买黄金,而“大黄鱼”显然太贵买不起。所以金店就铸造了1两一根的小金條(合今天的31.25克),俗称小黄鱼。 今天是曹小强這辈子第一次见到大黄鱼的真面目,同时也感叹這年头民间黄金之多,這钱老板也是神通广大,两盏茶的工夫就能从手头加上钱庄凑這么一箱子出来。 “曹老板,這是426根大黄鱼,外加6根小黄鱼,零头是93块七毛五。” 好一番清点才算完毕,曹小强道:“行,是這個数,亨得利响当当的老字号名不虚传,跟我出来搬货吧。” 于是小强带着钱老板指挥伙计把剩下三大箱手表搬进店裡后堂。再把零钱装进口袋,分别扣上四個木箱子锁袢并上了锁,在钱老板和一個他从后堂唤来的心腹伙计的帮助下,抱上這装满黄金的箱子一一塞进车子驾驶室后方第一排座位下。婉拒了钱老板的饭局,钱树林倒也理解,毕竟谁都不放心這一车的金條沒人看着,所以并沒有坚持。只是一再表示下次曹小强有货一定要卖到亨得利,下次一定要让他尽地主之谊云云。 小强与钱树林告别,驾车向京城南郊之前的穿越点开去。 小强一路开去,浑身发烫,几乎要开心到晕過去,脑子裡路盘算自己這次赚了多少,心裡头毛估估感觉也有四千多万!好在老北都的路既不堵车也不难辨认,一路顺顺当当到了地头,顺着昨晚的车辙印又开进了地裡,虽說是白日裡,但是一来這地离村裡太远,二来麦子都收完了沒有农活要干,周围望不见一個人,见状小强立即点破手指按在车上,血祭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