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二章打算
苏联缺少中国的轻工业产品,而中国缺少苏联那边重工业的产品,這個是一种优势互补,更会让经济进行质变。
中国和苏联很近,沟通方面呢!以前几乎沒有,毕竟一直处于一种互不来往的情况之下,中国的东西,在苏联那边十分吃香,能够卖到一個相当高的价格,而苏联的东西呢!在中国同样是這样的一個道理,到什么地方都十分吃香,可以卖出高价,现在最大的困难就是因为中苏的关系沒有确定下来,沒有开始這样的大幅度贸易。
李忠信比這個时代的人多知道很多事情,今后对苏贸易,不,应该說是对俄罗斯的贸易,会达到一個什么样子的天文数字。
所以,在這個时候,李忠信比其他人都希望把中苏大桥论证并建设起来。
只不過呢!這些贷款的事情,需要进一步的论证,是用一种什么样子的形式参与到其中。
如果忠信三井银行无條件地投资给两個国家,那么,动机等等都会受到质疑,忠信公司应该用一种什么样子的形式来做,那到时候必须要好好地进行斟酌。
苏联那边其实比较好办,到时候用石油和天然气来偿還,這样的一种操作,可以說对于苏联来讲,還是对于忠信公司来讲,那都是一件十分好的事情。
李忠信想的事情十分长远,苏联那边的石油资源,天然气资源都相当丰厚,和东北這边也是相当近,后世的时候,中饿的石油管道建成了,中国的石油得到了很大的一种缓解。
他如果在這個时候和苏联那边达成一定的协议,或者說是和今后会执政的人达成一定的协议,那么,忠信公司在苏联就会形成一种不倒的局面。
什么叫做不倒的局面呢!可以這样来理解,就是无论谁上台执政了,我在苏联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失,因为在這個期间,我是帮助着政府方面做事情的,或者說是在利益等其他方面如果放弃忠信三井和忠信公司,那么,今后外资都不会敢进入苏联或者說是俄罗斯。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后,就出现了這样的一种情况,中国搞了一個外资法,一直严格来执行外资法的事情,来保证到中国投资的外资的利益。
這個投资法呢!对外资的态度十分友好,因为中国的领导人在這個时候也是看明白了,单单指望着中国现有的资产来进行投资的话,对于中国的发展不利。
想要迅速的发展,必须要依靠外来的力量或者說是外部的资金。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那是相当大的。美国和日本的汽车都已经普及了,人们出行的时候都开车,而中国這边呢!人们出门都是走着走或者是骑自行车。
在這個時間段裡,能够骑自行车上班,也算是相当不错的一個事情了。
這個时候虽然中国的摩托车和汽车都出现了,增长的速度也是相当快,但是,和发达国家還是无法比较。
在這样的一個时期,中国主要的收入来自于卖资源,从石油出口一直到各种矿石稀土等等东西出口,依靠着卖国家的资源来换取外汇的收入,然后用這些外汇的收入再到发达国家购买发达国家的一些机器之类的东西。
中国的改革开放,对于苏联解体之后的冲击是十分巨大的,因为在那個时候,苏联解体以后,上台执政的领导人开始执行外资保护的一种措施。
俄罗斯后世发展的速度缓慢,一是因为世界发达国家一起的联合打压,二是因为苏联解体的时候,那些搞高科技的人员外流,大部分有本事的人被中国高薪弄了過来,俄罗斯在那個时候出现人员的断档,导致了后世俄罗斯的经济一直发展不起来。
李忠信想要修建中苏大桥這個事情呢!暂时只是一個打算,具体得看苏联那边会给出来一种什么方式的抵押。钱拿出来沒有問題,但是,忠信公司不能因为修铁路大桥承担苏联政府不還钱的损失。
這個时候,修建這样的一個大桥,耗费的资金是相当多的,苏联政府那边要是想做這個事情,得拿出来什么来做抵押。
抵押给忠信公司的這些东西,李忠信慢慢地都会用這些东西,在苏联的银行贷款,先是进行小贷款,然后进行大量的贷款,贷款出来的转化成日元或者是美元等货币,等苏联解体以后卢布贬值的时候,把這些贷款用卢布還回去,這样一来一回,忠信公司会赚多少钱,那就用几十個亿或者是几百個亿都形容不了的了。
這些东西,李忠信并不打算和任何人进行分享,因为李忠信心中清楚,這种事情是不应该乱說的,所有的事情呢!无论是什么人看起来,一切都应该是那么地顺理成章,只有這样,苏联解体以后,忠信公司或者是忠信三井银行在苏联的资产才会收到保护,才会保证忠信公司的利益。
要知道,苏联人一向以一种翻脸不认人闻名世界,像罗斯柴尔德家族這些大鳄们曾经在苏联投资的产业,都被苏联共产了。
這种事情,都是有苦說不出的事情,如果不承认,难道是想挨揍是怎么的。
李忠信正是基于這样的一种原因,他才想到要通過慢慢地渗透,让上台执政地领导认识到忠信公司,认识到忠信公司的能量。
让那些执政的人能够感觉到,忠信公司在苏联解体以后,正是帮助建设的最好外资公司,這样的公司是必须要受到政府保护的。
李忠信觉得,王波呢!在這個時間节点上,开始弄這样的一個事情,是最好的選擇,王波认识巴姆洛夫斯基,而且巴姆洛夫斯基也知道王波他的亲属关系,這种事情慢慢就会好做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