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四十二章新项目

作者:清幽竹林
八台拖拉机开进竹板屯和福隆村的时候,村子裡面的村民们几乎全村出动,来观看這些個大家伙。

  一听說這些大家伙都是村子裡面和忠信公司合伙买下来的,大多数村民的脸上都露出了一种兴奋。

  這個时候,竹板屯和福隆村两個村子一直還用马车和手推车送粮,這個时候有了拖拉机,今后无论是卖粮,還是购买种子化肥,那都会轻松很多。

  忠信公司之前就說過,只要是在忠信公司工作的人,都可以有优先使用忠信公司物品的福利。

  也就是說,他们在忠信公司這边,不仅钱赚得多,福利待遇好,甚至可以能够优先用上拖拉机了。

  之前很多农民,对于董国忠和梁国富两個人招他们到忠信公司干活持有相当大的怀疑态度,那王波和董志国是什么德行他们清楚得很,他们都怕忠信公司干不长远。

  现在看到忠信公司的福利待遇,看到那些在忠信公司工作的人已经开始走向富裕,而且在這個时候更是投资买了八台拖拉机,众多村民的心思都开始活跃起来。

  他们纷纷找到董国忠和梁国富两個人,希望能够加入到忠信公司裡面,而且還要那种进去以后能够签合同的那种。

  不過呢!最近一段時間,由于摘鱼的人用上了李忠信的一些小伙伴和竹板屯福隆村這边的小孩和妇女,打鱼、卖鱼、制冰等各個环节上都沒有了岗位,他们就是想要进忠信公司干活也沒有岗位给予他们。

  进入不了忠信公司做工,這些人开始频繁到董国忠和梁国富两個人家裡走动送礼,在董国忠和梁国富耳边吹风,希望他们两個人能够带领他们做事。

  沒用几天的功夫,董国忠和梁国富两個人的威望已经达到了顶峰,按照這些村民的话来讲,哪怕是乡长或者乡委书记說话,都沒有他们两個人放屁香。

  董国忠和梁国富两個人被那些热情的村民们弄得实在沒有办法了,开始轮流缠着李忠信,让李忠信研究新的赚钱项目。

  董国忠看着躺椅上面一脸享受的李忠信,捉黠地用手指在李忠信的腰眼处轻轻地捅了捅,“忠信啊!最近有沒有啥赚钱的好想法啊?很多人现在可都问我呢?要是再沒有啥项目出现,我都怕那些村民把我吃了。”

  对于爱做白日梦的李忠信,他十分无语,這孩子,咋就那么喜歡睡觉呢!

  最近一段時間,董国忠可以說是幸福并痛苦着。

  竹板屯這边的人口很多,董国忠之前给李忠信找的那些人,此时每天的收入,已经让屯子裡面的很多人都羡慕到死,在加上今年的粮食一准减产,于是,更多的人希望董国忠能够帮助他们找到這样一种来钱快的生计。

  這些人心中都清楚,如果有了這样的一种经济来源,用不了多少時間,他们就能够和城裡面的大多数人一样富裕了,到时候想要买啥永久牌的大二八自行车,想要买块SH手表啥的就不用太费劲了。

  八十年代初期,农村的很多人虽然贫困,但是,他们离城市十分近,都有着一颗对美好的向往,城市裡面的人流行什么,那么,他们就喜歡什么。

  李忠信眼皮挑起,郁闷地对董国忠丢了一個白眼,把头扭正对着董国忠的位置上,口气不善地說道:“忠叔,有你這样求人的嗎?打扰别人的好梦,那是一件相当不礼貌的事情。還那些人都快把你吃了,把你吃了,那你不就清静了?說那些沒有营养的事情有意义嗎?”

  看到董国忠不做声,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表情,李忠信郁闷地从新购置到忠信公司的躺椅上坐了起来,黑着脸說道:“原本我做梦的时候正琢磨出来一個赚钱的好办法,可是,你這一打扰,办法我忘记了,這可怪不得我了吧!”

  董国忠听到李忠信的话以后,脸都气绿了,心中不断地腹诽着,這熊孩子,撒谎都不眨眼睛,還做梦的时候梦到了一個好办法,一打扰他,他忘记了,這不就是扯蛋嗎?

  不過呢!董国忠想到,他现在是求着李忠信,而不是得罪這個小祖宗。,对他掉個脸子也无所谓了。

  下一刻,他心念一动,那黑魆魆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坏坏的笑容。

  他咧嘴笑道:“忠信啊!你這是诚心拿忠叔开涮啊!下次忠叔不打扰你做梦娶媳妇了還不成嗎?咋,梦见你的那一堆童养媳了,還是梦见晴子那個小RB了?”

  李忠信的脑门瞬间就冒出无数黑线,他的心中不禁想到,這個忠叔太尼玛坏了,哪壶不开提哪壶。咋還沒事情往他身上的伤口撒盐呢!

  前一段時間他陪着晴子几個小丫头玩的事情,沒少被王波宣扬,也因为這個事情被忠叔嘲笑過,可是,這都過去多少時間了,忠叔還拿這個搞事。這老货,真尼玛不地道。

  看到董国忠那黑脸的笑容更盛,李忠信郁闷地想到,這忠叔怕不是有备而来,想要好好挤兑他吧!都說董国忠是大老粗,這些人的眼睛怕是都近视,就這样還大老粗?

  李忠信双手做出投降的态势,并告饶一般地說道:“忠叔,我怕了您老人家還不成嗎?现在的确有這样的一個想法,不過呢!需要您老人家出马,您要是能够在這两天弄到一百斤豆油,我马上给你弄出来一個赚钱的好项目来。搞不到油,就当我沒有說過,项目给你了,再說我的糗事,我可就不答应了。您還是赶紧去弄豆油吧!豆油弄回来就开工。”

  董国忠对于李忠信說让他看看搞一些豆油回来的事情十分挠头,每家每户一個月才能有多少供应的豆油他心中十分清楚。

  這李忠信一张口就是弄個一百斤回来,他能够那么轻易地搞来豆油也就罢了,可是,别說是一百斤了,就是十几斤豆油他都变不出来。

  董国忠想了良久也沒有搞到豆油的办法,找到梁国富那個总自诩智多星的文化人,也是沒有任何思路。

  他随口答应李忠信了,至少也是需要表個态,两天以后,董国忠提着一個五斤装的豆油桶给李忠信送了過去。

  “忠信啊!這是五斤豆油,我可是在全村走了一圈才凑出来的,我已经尽力了,你要說你要用十斤豆油,我把村子裡面所有人家豆油都凑出来,估计能有,再多的话,我实在是弄不出来了。”

  李忠信看到董国忠拎来了五斤豆油,還一副臣妾实在做不到的样子,他立刻就明白過来了,现在让董国忠弄個百十斤的豆油,真就是够难为他了。

  计划经济时期,每個人一個月才半斤豆油,豆油基本上都不够吃,哪裡有多余的豆油给他。

  不過呢!條條大路通罗马,董国忠变不出来豆油,他却是能够让董国忠想办法弄到豆油的。

  李忠信一直就有一种想法,至少让家裡人在這個时候天天能够吃上足够的豆油,而不是用那种他最不得意的荤油来做饭。要不然的话,李忠信真就沒有考虑到操作這样的一件事情。

  豆油在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倒不是很贵,以集体的名义在油厂批发出来的价格是八毛一分四,可是,钱多也不见得能够买到豆油,国营油厂是严格执行计划经济的分配任务的。

  李忠信对于這個年代的古板有所领教,可是,李忠信手中却是有着很多的资源。

  在這個时候,集体之间的资源互换是一种很正常的行为,李忠信前一段時間特意叮嘱去下面农村卖鱼的人,让他们注意有沒有换大豆的。

  虽然是计划经济,大部分都是生产队說了算,但是,农村的自留地比较多,村屯裡面有很多人家都有大豆的。

  农村在八十年代初期和城市不同,想要吃上大豆腐干豆腐這些东西,必须是要拿黄豆去豆腐坊换,花钱虽然也能够买得到,但是,钱数上要远比用黄豆去换贵得多。

  东北农村的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两千年以后才逐渐消失,也正是這样的一個原因,李忠信手中有了很多大豆。

  至于怎么把大豆变成豆油,就需要运作了。

  李忠信把王波和董国忠叫在一起开了一個小会,李忠信负责找到江城豆油厂的厂长家,然后他们三個人一起,去這個豆油厂的厂长家裡面和那個厂长见個面。

  怎么說,怎么谈,李忠信也是和董国忠和王波說清楚了。

  现在是八十年代初期,厂长手中虽然有权,但是,让他收受贿赂這样的事情是不能做的,至少李忠信不想让送礼成风這個事情在他這裡开始。

  李忠信家裡所在是地方是XY区,而油厂所在的位置也是在XY区,范围十分小。

  李忠信并沒有直接翻电话号码本去联系豆油厂的厂长王喜平,而是找到了他所在的派出所的包片民警吴江滨,让吴江滨帮助他问一下豆油厂的王喜平的住所。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