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四十三章王陽明
他在兵部的官職是武選清吏司主事,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考試司處長。在兵部主管人事,那可對所有錄用的人都有半師之恩,以後在一個部門行事,也都有一份情誼在。也巧了,適逢皇帝大婚,今日是他輪值。
王守仁正在喝茶看書打發時間,就聽到門房有人來報,說是宮內的機要高鳳,高公公前來調閱機要。
王守仁趕忙放下手上的書問道:“高公公現在何處?”
“已經安排在議事廳飲茶。”門房稟報道。
“快,快帶我去!”王守仁一刻不敢耽擱,這位中官,他可是有所耳聞,在東宮時就主管機要,現在新皇登基,主管皇家機要。平時即使來兵部,也輪不到他來接待,要不是所有主官都不在,也沒這個機會。
到了議事廳,看到高鳳穿着便服,身後站了幾個男人,面白無鬚應該也是太監假扮的。身邊還有幾個孔武有力的,看那氣質應該是錦衣衛無疑。
“下官兵部武選清吏司主事王守仁,參見大人!”他是正六品,高鳳雖然是禮部給事中,正七品,可是卻是皇帝身邊的近臣。在外直接代表皇帝,王守仁見禮也是應當的,是給皇帝的尊重。
高鳳沒有起身,看着躬身的王守仁,慢條斯理道:“王大人,本官今日前來所謂公事,不必多禮。”
王守仁落座,看着高鳳。“不知高大人此次前來到底是所謂何等機要。是否是聖旨或者是文書?”機要,就是機密文件的意思,這既然是祕密文件,那都是分等級的。這等級不同,取閱的手續不盡相同。
“此次是陛下最近收到關於東南沿海倭寇作亂的奏摺,今日在宮內查看我大明堪輿時,發現那些堪輿已經很多年沒有更新了。這對於東南沿海倭寇的判斷不準確,所以陛下命我前來兵部調取當時三保公公出海時的堪輿,要做一個彙總。”高鳳說道。
“東南沿海倭寇又作亂了嗎?兵部並沒有收到文書啊!”王守仁不經意的唸叨着,突然閉了嘴。皇帝陛下可不止有一個消息來源啊,錦衣衛可是有直接上奏的權利,還有些封疆大吏也有直接向皇上奏報的權利。沒想到陛下,還是一直關心着倭寇的問題。
“高公公,這個東南沿海的堪輿我是有這個權利調取的。可是當年鄭和下西洋的堪輿,可是在很多年前就被劉大人焚燬了啊!”王守仁回答道,聽到他的回答,站在高鳳身後的朱厚照差點就想開口罵人了,不過被高鳳提前搖頭制止了,朱厚照只得氣呼呼的閉嘴。
關於鄭和當年下西洋的所有資料,涉及一樁舊案。據說,《鄭和出使水程》原存於兵部,成化年間,明憲宗下詔命兵部查找鄭和下西洋的舊檔案,兵部尚書項忠派官員查了三天都未查到,最後發現,問題出在兵部侍郎劉大夏身上。項忠追問劉大夏,庫中所存的鄭和遠航檔案下落,劉大夏怒道:“三保(鄭和)下西洋,費錢幾十萬,軍民死者萬計,就算取得珍寶有何益處?舊檔案雖在,也當銷燬,怎麼還來追問?”。
王守仁,不管理機要,一直以爲當時所有的資料真的被劉大夏焚燬了。
高鳳聽了,不禁笑了起來。
“王大人不管理機要,不知其中關節。當年花費了那麼大代價換來的資料,豈是他劉大夏說燒就燒的。別說他劉大人當時只是個兵部侍郎,就算他是兵部尚書也不敢如此幹,這些物件可不是他劉大人一個人的,而是屬於大明朝的。而且這些機要,會抄錄三份,兵部,宮內,錦衣衛都會有所存留。我來調閱,只是因爲這原件更加準確,製作的堪輿纔會更加準確。”高鳳不急不慢的解釋道。
“下官受教了!那不知高大人的調閱文書可否讓下官查驗。”王守仁虛心接受。
“此事是陛下交代的,文書並沒有,但是陛下御賜的印信在此。”高鳳說着就取出了朱厚照的私印,交給王守仁查驗。
王守仁起身,小心的接過印信,將印信和存檔比對,不差分毫。
“高公公,下官這就讓人調閱原件。您看這時間也不早了,這調閱機要,也須不少時間,不如在此用些茶飯。”王守仁看看時間,都大中午了,一個工作餐總是得喫的啊!到哪都沒有讓人餓着肚子幹活的道理,大家都是同朝爲官,也沒有外面說的那麼勢如水火。真要是這樣的話,那整個大明朝天天就吵架好了,什麼也做不了。
高鳳端起茶杯,用袖子遮住臉,眼神瞟了瞟身後的朱厚照。站了許久的朱厚照,昨晚本來就沒睡,這一大早出來逛街,一開始都是新鮮勁支撐着,現在正是又困又餓。
他悄悄的摸了摸肚子,點了點頭。
“那就麻煩王大人費心了!”高鳳算是答應了。
王守仁一聽,也是喜上眉梢,趕忙招呼人帶着錦衣衛去調閱堪輿,又讓下屬去準備一桌體面的席面。
兵部是有自己的廚房,有正常的招待需求的。但是要想喫的好,肯定不能指望兵部廚房自己的食材。得額外花錢,做些精緻的,而中間的差額部分,就只能王守仁自己來掏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