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杨老,好像陈凡先生只有20多岁
暑期迎来了第一個双休。
西湖景区全体员工,外加外聘了100多人,此时都已经全线到岗。
不過相比之此前几天的火爆。
今天的西湖虽然也是人山人海,但多少稍微缓解了一些。
“李总,這個陈凡真是個人才啊。”
“可不是。”
李菊生也是一叹:“要不然,今天估计得100個游客掉下湖裡。刚才问了一下小刘,不少游客已经早早的前往了万松书院。”
“可不是,搞得我都对万松书院感兴趣了。”
“曾董事,我看了一下游客的数据,感觉今天這裡应该沒有問題。要不,我們一起去?”
“行啊,走,一起去。”
……
“兄弟,你也是来看陈凡老师话剧的?”
“是啊。”
“沒游西湖?”
“西湖太多人了,我打算看完陈凡老师的话剧,回头再去游西湖。”
“我也是。不過,尼玛,我发现,西湖那边稍稍缓解人流了,這边又是人挤人。”
“還好,還好,這裡虽然人挤人,但沒有湖,总不至于掉到湖裡去。”
“哈哈哈,我也是這么想的,這裡总比西湖断桥那边安全一些。不過,就是不知道陈凡老师的话剧演的怎么样?”
“還用說,都将陆瑶与宁心這两大明星给請了過来。”
“我觉得嘛,明星倒是其次。以陈凡老师的才华,绝对不只是拿明星当成是看点。”
“兄台,有见地啊,其实我也是這么想的。”
“哈哈哈……”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好,好,好……我沒想到,我們华国還有這样的后生,竟然也能写出這样的千古绝句。”
“杨老,除了這一首毕竟西湖六月中,還有另外一首呢。”
“哦,還有另外一首,比起這一首来呢。”
“杨老,我带你去你就知道了。”
话剧泰斗级人物杨君儒在友人的陪同下,第三次游西湖。
但与此前两次不一样。
這一次出游,西湖却是给杨君儒别样的感受。
正如刚才友人给他念的這一首毕竟西湖六月中。
十几分钟之后。
友人带着杨君儒来到另一块石碑上。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又是這位陈凡先生!!!”
听着又一首描写西湖的诗,杨君儒年近80岁的身子亦是激动的有一些微微颤抖。
“是呀,正是陈凡老师写的。”
“阿良,不知道這位陈凡先生在何处,我想拜访拜访他。”
“杨老,巧了。陈凡老师這会儿正在万松书院。”
“他去了万松书院?”
“据說他准备在万松书院开一场话剧。”
“话剧……阿良,快带我去,快带我去。”
“好的,杨老,您别激动,我這就带您前往。不過……”
“不過什么?”
“杨老,這位陈凡老师的年纪,可沒這么大。”
“哦,是嗎,难道比我還小,有70了嗎?”
阿良摇了摇头。
“难道60?”
“也沒有。”
“不会是50吧。”
“不是。”
“40?……了不得,了不得……”
“杨老,我就直接跟您說吧,不是40,也不是30……好像,只有20多岁。”
“這……!!!”
……
“宁心,你是不是在西湖接了一個廉价商演?”
“谁說的?”
“還用說,你看看外面的新闻,都在传你的八卦。”
“這些狗仔。”
“知道這些狗仔,那就别乱来了。西湖玩几天就可以,沒必要参加那個话剧。”
“王姐,我答应他人了,我不能說话不算数吧。”
“我劝不住你。不過,今天百灵奖沒有你,你再由着性子来,后果你想得到。娱乐圈是很现实的,你也明白。你知道的,业内可是有很多人都想取代人你的位置。”
“放心,我知道。”
“OK,就這样。”
挂掉电话。
這时,陈凡却是走了上前:“宁心,准备的怎么样了?”
“我沒問題。”
“对了……”
“什么?”
看着陈凡欲言又止,宁心有一些不解。
陈凡笑了笑:“沒什么。其实……我想說,說不定今天你要火。”
“火?”
宁心有些不解。随后瞪了陈凡一眼:“偷听我电话。”
“什么偷听,我路過而已。”
陈凡摆了摆手:“至于你信不信,那随便喽。”
“說得跟真的似的。”
宁心眼睛眨了眨,接着又說道:“那我暂且就相信你了。”
……
下午2点半。
万松书院前广场,《梁山伯与祝英台》话剧,即将开始。
各方工作人员早已经布置了会场。
一众演员也准备就绪。
另外。
舞台上面還有一個超级大的LED显示屏。
到时一众演员演出的时候,LED屏幕上面也将闪现剧情的背景。
与之同时。
大型摄像设备,也将实时对今天這一场话剧进行直播。
而直播间内。
此时早已经突破了100万人。
当然。
這倒不是說陈凡已经這么火了,看直播的都有100万人。
這主要有几個方面的原因。
一個是陈凡此前预热過,不少人也早就守着這個時間占为。
第二個,西湖举行话剧直播的內容也是非常新颖,吸引了不少粉丝。
第三個,则是陆瑶与宁心這两位大明星的流量,冲着两位明星前来的還是有不少。
第四個,那则是西湖与快抖平台合作了。
這么多的因素加起来。
100万直播同时在線只不過是刚刚开始。
這不。
只是10分钟的時間,直播间就已经破了200万人了。
……
“各位,准备好了嗎?”
“沒問題。”
“那好,上场。”
陈凡這时即是话剧总指挥,也是男主角。
当時間来到2点半,陈凡一声开始。
只看到数位身穿南朝学子服的演员从后台缓缓走出。
舞台上這时已经摆好了8架古筝。
只是一会儿。
众人耳边便感觉一阵鸟语花香飘過。
這曲调让人很舒服,感觉就像来到了书院。
另一边。
背影墙上,正显示着万松书院的各处景观。
“啧啧,這弦律好听,很有味道。”
“是呀,听着這古筝,我都感觉来到了书院读书。”
“很有感觉,就是不知道這古筝曲调叫什么名字。”
虽然一众游客都知道,這只不過是话剧的开场。
但有這样不俗的开场,相信后面也不会让他们失望。
而在后台的陈凡亦是暗自点头。
古典乐曲《梁祝》果然不同凡响。
他仅仅只是一出,便将一众游客拉入到了戏剧当中。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