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信守诺言
正在两方人马紧张对视时,山上的丛林又突然出现了一群人!
局势瞬间变得紧张。
“桂林!”领头男子听到有人叫,他连忙回头看去才发现是他爹。
“爹!你们怎么来了?不是說好了在山上等我們。”
那村长满脸皱纹的皮肤布满着不安,“桂林啊,我們听到這山下這么大的声音哪裡敢睡,想来想去大家伙還是觉得不好,我們当了一辈子的良善百姓,怎么能做那强人,算了算了,就当是我們大家伙命该如此,都怪我們這些老家伙拖累了你们。”
“爹!您說什么呢?!我們沒做强人。”
“你還要哄我?你们下山干啥以为我們不清楚嗎?不行的,咱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哪能干這强人?!你们几個小子带着孩子走吧,沒了我們這些老家伙的拖累,就不用活得這么累了,千万要记住,莫要丢了我們王家村的脸面!要抢也应该抢那些狗官!”
王桂林解释了半天,总算把事情說清楚,王村长一脸庆幸。
“爹,走,我們去跟他们要粮食。這可是我們正儿八经自己赚来的!不是什么抢来的,你以后可别再說這些话吓儿子!”王村长家只剩下了王村长跟他的大儿子,他有两個小儿子儿媳永远的留在路上。
王村长老泪纵横,“好好好,我儿是好样的!”
下元村的人自从王村长這群人突然出现后就一直警惕着,后来发现两方人马是认识的,顿时更加紧张万分。
打起精神,全都紧紧的握着手裡的武器,就怕他们继续冲村,趁火打劫。
宁长荣对自家人点了点头,露出一個让他们放心的表情,拨开村人,向前走去。
王桂林也带着他爹和一村的人走過来。
王桂林看着下元村人对他们一脸警惕的模样,脸色一沉,“先前是你跟我說话吧?你說的话,還算数嗎?”
他沒想到宁长荣如此年轻,心裡咯噔一下,這人能代表他们村嗎?当时他怎么就信了他呢?
宁长荣微微一笑,扫了一眼他身后的人,不错,有老有小,“自然是算数的。這位兄弟怎么称呼?”
“我姓王。”
“王兄弟,麻烦你们在此等候,我這就回家拖粮食過来。”
王桂林点了点,勉强相信了。
宁清西看着王桂林身后一群老的老小的小的流民,心裡不知道是什么滋味,那些老人互相搀扶着,有個孩子還被一個女人抱在怀裡。那女人正哄着孩子,“小宝别睡,小宝别睡,娘在這裡,咱们马上就有吃的了。”
他们這几天遇到的流民都是壮年男子,很少能够看到老人和小孩,還有妇女。
遇到灾难,這批人是最先被淘汰,能活下来的都是那些壮年男人。這一群人的队伍裡面居然有老人小孩和妇女,可见他们并不是泯灭人性的畜牲。
宁长荣回去拖粮食的时候,村裡人窃窃私语。
有人赞同,也有人不认同。
有人觉得既然他们帮助自己村人打退了其他的流民,他们就应该說到做,不過這粮食不应该由宁长荣一家来出。
也有人觉得他们本来就是一群想要抢他们的流民,跟這些人還說什么道义?不赞同的人大部分是不想出粮食。
宁大山一家叫嚣的最厉害。
王秀娟沒参与讨论,她看着他们這群人的可怜样,心裡不是滋味,想着他们還帮了自己村,跟宁村长商量。
“村长,我們给他们烧点水吧?這群人裡還有老人和孩子,這大晚上的怕是要着凉,我看他们队伍好像有几個病了,我那裡還有一些草药,都给他们煮了吧。”
宁村长点了点头,“好,王妹子,你看着安排,人家再怎么說也帮了我們村,是该如此,王妹子你放心,那粮食不会让你家全出,肯定是咱们村平摊。”
宁村长虽然年纪大,但并不糊涂,在大是大非面前,他還是分得清楚的。
当时大家都吓得不行,就连他都沒了主意,要不是长荣机灵想出這么個办法,他们村怕是就要完了。
有了村长的许诺,王秀娟开始发号施令,安排各家在村口的火堆上架起了大锅,上面烧了不少热水,宁清西跑了一趟家裡,和李大凤一起抱来了她奶囤的草药,都是一些普通的治疗伤寒的草药。
“丁婆子,你不看着你那锅,你跑這来干啥?”
丁婆子泪眼婆娑的看着王秀娟:“妹子啊。我是来感谢你家的,我那大儿子要不是你家老二帮忙,我那大儿子怕是就要沒了。”
宁老二当时放下手弩后,冲进人群厮杀时帮了宁婆子大儿子宁苗一把,要不然那流民手裡的石刀就得砍到宁苗头上。
丁婆子她们帮不了忙的,就帮忙炕火把,她当然更加注意自家人的安危。
“這有啥好谢的,都是一個村的?快别谢了,赶紧去看你的锅!這些草药可是我攒了不少日子的!别给我整坏了!”家裡還留了一些急用,剩下的她让孙女全都拿過来,這可是她辛辛苦苦炮制了不少日子才攒下来。
赶走了丁婆子王秀娟,又开始指挥着众人往锅裡添东西。
坐在村口不远处的王桂林等人疑惑的看着他们,沒明白這群人到底想干啥?咋還突然架起了大锅?难不成是吃早饭?這会儿天還沒亮呢。又想着估摸是劳累了一晚上饿了,這才准备造饭,但也沒必要放到他们面前来了吧?這不是故意馋人嗎?
正当他们胡思乱想的时候,看着一個婆子指挥着村裡的其他婆子,往那大锅裡添了不少“野菜”,半颗米都沒,难道他们村也這么难的嗎?
王桂林心下一紧,那這些人能给他们什么粮食?他们自己都开始吃野菜了。
原本還指望着能要到点米面,也不要多,他们這群人帮了他们村這么大的忙,拿10斤米面不過分吧?
這下他心裡也沒底了,他要那些细粮也不是给自己吃,村裡有不少老人孩子都病了,那树叶根本就吃不下去,能拿到点米面也好给他们养养身体。
正当他们胡思乱想的时候宁长荣,带着两兄弟拖来了,两大袋子的东西。
王桂林他们這波人顿时激动万分。
不管是啥,总比沒有的好。
宁长荣三兄弟拖着两袋子东西走到村口,宁长荣指着那两袋子,“一袋是麦子,一袋是芋头。”
担心人家,以为他们要用芋头堵死這群人,宁长荣特意解释,王桂林他们那地儿沒有芋头,這事他倒是不清楚,不過想着人家要是真想毒死他们也沒必要解释。
居然還有麦子?這倒是出乎他的意料,看着他们自己人,不是都只吃野菜了嗎?而且這分量远远超出他的预期!
看样子一袋得有五六十斤,两袋加起来估摸着能有100多斤。
這下可好了!
王桂林跟他的村人都十分激动的检查的两個袋子,這可都是正经粮食!王村长对着宁长荣千恩万。
宁长荣哪裡受得起年纪這么大的老人行礼,连忙扶住对方。“老人家不必多礼,這本来就是一场交易都是应该的。”
王村长知道自家儿子本来就是想劫掠对他们村的,這时候听了宁长荣的话,满脸羞愧說不出话。
后面的王桂林等人也有些抬不起头。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
“来了来了!”
王秀娟带着几個婆子,拿了不少碗汤药過来,两個年轻人摆了一张长桌,放在王春林這群人面前,几個婆子端的碗就全放在桌子上。
就连村裡的不少孩子都跑来跑去的帮忙。
整個下元村除了留有一些人继续巡逻其他地方之外,全都聚到了村口。
王秀娟冲着王桂林慈祥笑道:“你是姓王吧?說起来我們還是本家,說不准五百年前還真是一家。”
“我看你们队伍裡好像有几個生病了是吧?我這有些草药,不知道能不能管用,你们要是信得過的话就喝了吧。其他人也能喝,有病治病,沒病防病!這天快亮了,露水重,喝点热的也好。”
王秀娟這话让王桂林這伙人的心理防线瞬间崩塌。
宁长荣信守承诺给他们這么多粮食,他们還能骗自己說這都是他们应得的。
但王秀娟带着一群人给他们熬草药的举动,就让他们内心羞愧,痛恨自己之前還想抢他们的行为,家裡孩子生病了的那個男人,忍不住就给了自己一巴掌。
抱着脑袋呜呜的蹲了下去。
王桂林瞬间红了眼,哑着嗓子,“谢谢婶子。”
這一路以来他们见過了太多太多的人心,有遇到好的顶多是给他们喝口水,那态度不好的就像赶什么瘟疫一样的拼命把他们赶走。
生怕自己這群人脏了他们的地。
王秀娟看着這年轻人跟他儿子年纪差不多,“孩子,别怕,都会過去的。但做人啊,最重要的還是要摸着自己的良心。”
王秀娟的年纪跟王桂林他娘差不多,听了王秀娟這话,通红的眼眶忍不住哭了起来,他明白,人家心裡一清二楚。
“对不起婶子。”
王秀娟跟几個婆子在人群给他们分发汤药。
后来实在忙不赢,就让那些人自己排队,一個一個上前打。
一群人对着下元村人千恩万谢。那些家裡生了病的,拿到汤药后更是连连跪地磕头。
众人就這么一直忙活到天亮。
分完汤药后,他们想要拿宁长荣给的粮食熬粥,就在下元村的村口架起他们的那几個小石锅,說是锅,其实就是一個大石块,中间有一個一点点的凹槽。
看他们這心酸模样,相处了几個小时,都知道這群人的遭遇,丁婆子动了恻隐之心,让自家大儿媳回去拿了几個家裡用不着的瓦罐。
丁婆子拿着瓦罐走进正在生火的那年长妇人,“妹子,這是我家用不着的瓦罐给你们用吧,不過上面有個缺口,别嫌弃啊。”
那年长妇人站起身,连连摇头,“不嫌弃不嫌弃,老姐姐心好,我咋能嫌弃?這可帮了我們大忙了,我正愁着石锅咋煮粥呢。”
丁婆子笑道:“不嫌弃就好,我家裡還有几個用不着的碗,也是有点裂缝,不過不影响使用,你等着,我去给你拿。”
年长妇人一脸感动:“那可真是太谢谢老姐姐了,你们村的人可真是心好,都是菩萨心肠。菩萨保佑你们长命百岁。”說着說着又忍不住想起了他们這一路上的遭遇,摸起了眼泪。要是他们能早点遇到這样的好心人,說不定自家的小孙子也能有救。
村长家的,程婆子家的,還有那些心软的,看着他们那可怜的模样,也都从各自的家裡拿了些东西過来,這群人又是一阵千恩万谢。
忙活完之后他们才有空处理被他们暂时丢到一边的流民的尸体,搬尸体的时候,一开始宁长荣也忍不住呕吐,后面就麻木了,還在裡面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空,正是那瘦小的流民,被一箭射入肩头,似乎是被踩死的。
宁长荣他们打算把這些人搬到一起后全部烧了。堆在一起可能会发生瘟疫,沒一会儿,下元村中间空地上开始冒起了熊熊大火。
村口也有人开始挖地,清洗那些血污,本来還有人想留着震慑后面想要觊觎他们村的人,但王秀娟還是担心会有传染病,最后村裡把這裡的土全都铲走了,王桂林這伙人還一脸热情的上来帮他们干。
处理完后才能又在村口撒上了石灰,各家开始给自己消毒。
又是煮了不少的水烫衣服。這一套消毒动作,大家已经做得熟门熟路。
那群人一直守在他们的村口,沒有离开,村裡的人也沒人赶他们。
有些人口袋裡有几個铜板的還跟他们村换了些盐。
事情稳定后,宁村长就开始召集大家开会。
开会的主要內容就是让各家分开宁长荣一家出的粮食。
丁婆子听完后大声道:“就应该這样,长荣這都是为了咱们村才出的粮食!我家是同意的。”
老猎户這大半天接触下来,算是被這一家人折服了,“我家也同意,但我家都是肉干,能用肉干抵嗎?”
宁村长看向宁长荣,在对方点头后道:“当然可以!”
“我家也愿意。”程婆子跟她儿媳妇,一直待在家裡,等外面停了之后她们才出来,她儿子怕她担心,沒說啥,但听那些婆子讲的惊险万分,這要不是长荣一家机灵,他们還能坐在這裡讨论嗎?
“我家也同意。”孙木匠附和道。
“我家也是!”
大家一個個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本来一开始不想出粮食的那些人,看了這些人的样子,都不是铁石心肠,只有零星几個反对的声音被压了下去。
最终大家一致决定,平摊宁家出的粮食。
宁长荣家裡囤的粮食多,虽然不缺這两袋,但他也必须要拿,這不是缺不缺的問題,這本来就是一個村子的事情,沒理由让他一家担!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