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76章 北伐

作者:猫安叶
赵曦假装看不到户部尚书彭毅那幅快要死了爹妈的表情,看着智能电视问道:“你们对灯泡的研究如何了?”

  领头教授面上生出自得的笑容,极尽愉悦地道:“进展很是顺利。”

  蜀州拥有好几年的玻璃制造经验,他们的玻璃制造工艺已逐渐完善,制造出灯泡的玻璃罩不是难事。而那可以通电的钨丝更是仙人们直接告诉他们的,根本需不着他们一個個材料的去试。

  听說仙界有一仙家名为爱迪生,为发现钨丝试了六千多种材料,而他们不用去寻找。

  他们电学实验组下面有個专门的灯泡小组,配合研制出了一些小灯泡,很是不错。

  赵曦他们频频点头,虽說现如今哪怕电灯临世,也就世家豪绅用得上,普通老百姓定然還是用不起的,但时代在发展,再過十数年后,当电力广泛使用又价格下降,普通老百姓也可能用得上的。

  主管教育部门的陈衡看得无限感慨道:“教育果真是根本啊。”

  若非仙人们曾经在蜀州力排众难兴办教育,又不断拨出经费支持科研,哪裡来得這些?教育是根本无错!

  什么都能省,但下一代的教育不能省。

  “若是每個孩童都能参加义务教育就好了。”

  义务教育是陈衡早年在仙境书中看到的,无论性别学龄儿童都得入学堂进行九年义务教育,這是写进法律之中的條列。

  现如今他们大明,特别是蜀州三州孩童入学率极高,许多父母省吃俭用都要供养孩子入学。但依旧有不少的孩童因各种原因而无法读书,一辈子是個文盲,哪怕入工厂也是做力气活儿的。

  陈衡感慨着,就发现彭毅用一种几近幽怨的眼神盯着他。

  呵呵你们嘴皮子上下一碰,不知道他们户部为了钱跑断腿嗎?

  還义务教育?哪裡来這么多钱?!

  听到這儿,赵曦的好心情消散了些,她敛敛唇道:“慢慢来吧。”

  赵曦心裡门儿清,依照他们大明如今的国力想要实行义务教育,哪怕仅仅只是三四年的义务教育都是无法达到的,无论是钱還是师资都不够。

  這是一條任重而道远的路。

  先让老百姓吃得饱饭,裤包裡有钱過活了,普通老百姓才会慢慢开始考虑教育的事情。

  结束了视频电话,赵曦就再也无视掉不了户部尚书彭毅那双恨不得刻满铜板的猩红眼睛,一张脸写满了他要钱。

  办什么事儿都要钱,他這個户部尚书又不能凭空变出钱来。女帝陛下你就說怎么办吧。

  通常古代朝廷沒钱了,一般就是找老百姓要钱。

  “加赋税?”在场有臣子皱眉道,“這怕是行不通吧。”

  女帝于去年四月二十八日继位,如今也不過刚刚一年而已,新朝初建一直惯行着休养生息政策,他们坚守淮河以南死守长江天堑,一直在减轻赋税,太上皇和太后也一直在调动百姓耕种养殖。贸然加赋税显然行不通。

  可是沒钱就是不行。

  赵曦笑道:“其实想要赚钱不定只靠着老百姓那点微薄的农业税。”

  时代带来的局限性,哪怕在场的大臣都是天下选出来的英才也听得颇为迷茫。

  赵旭插嘴,语气有些神秘道:“其实有個国家永不收老百姓的农业税。”

  李相脱口道:“這怎么可能!”

  在场大臣纷纷附和,眼神怀疑。

  不靠老百姓缴纳赋税,如何供养皇室?如何供养整個朝廷?

  赵曦和赵旭对视一眼,相视一笑。

  赵曦先前也不知农业税的,還是听父亲赵志民提起才知道,他们這些农民种田都不再交税了。

  彭毅更是直接起身,“還請陛下详解!”

  他们想征收老百姓的税收嗎?天启朝怎么亡的?日益加重的赋税就是其中之一!老百姓一年到头本就只有那点粮食,被地主剥削又被朝廷拿走,压根活不下去了,能不起义造反嗎?

  好在现在太上皇和太后带着农科院和畜牧养殖院在大力搞推广,江南本就土地肥沃,這一年来江南各州郡粮食产量空前提前,红薯土豆水稻玉米麦子处处高产,老百姓能吃顿饱饭了,但不收税简直想都不敢想。

  赵曦平日裡除去处理奏疏政务,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到了這個位置才知读书的妙用,了解得多了想要答上彭毅的問題就不难了。

  “因为那個地方取消了农业税,不会动摇国本。”

  這让众臣愈发迷茫,這怎么可能?

  赵曦:“依靠工商税,就是商税。”

  “陛下的意思是要提高商税?”彭毅皱眉问道。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末未,他们也确实缴纳着不低的赋税,不好再涨了吧?

  赵曦:“可如果他们能赚更多呢?”

  众人若有所思,赵曦笑起来:“我预备打开海上贸易,再组建海军下西洋。”赵曦沒有說“朕”的习惯,大臣们也习惯了這位仙女女帝不在乎這些虚礼。

  天启朝已有海上丝绸之路,在岭南的某大型港口处就汇集了高达三十万的外国商人,他们在那裡进行货物的交易贩卖,天启朝如今的大明的茶叶、瓷器、丝绸等等物品都是他们极为钟爱的。

  国家想要富有,依靠农民那些微薄的粮食赋税是不可能的!

  赵曦笑得意味深长:“咱们大明拥有的還不仅仅是茶叶瓷器之类。”

  “对,琉璃!”礼部尚书脱口。

  琉璃制品比瓷器還要稀有昂贵,要知在场的旧臣们曾都从蜀州商人买過琉璃制品,现在才晓得琉璃是仙人带来的,听說制作成本低到令人发指!

  蜀州琉璃工艺已完善了,灯泡都能搞出来。江南好多州郡也建起了琉璃厂,如今的琉璃虽說不便宜但也沒有之前那般天价了。

  礼部尚书想着自己忍痛花了好几万白银买回来的琉璃瓶,竟值不了几個钱,就一阵心梗。

  琉璃贩卖出口,去赚外国人的钱!

  萧听云道:“听大哥說远途航海会因缺乏维生素而患上坏血症,但水果蔬菜无法在船上长時間保存。云州的水果罐头可以卖個好价钱。”

  云州的罐头是用玻璃做成的,最开始做的是芒果罐头、菠萝罐头之类供给有钱世家商贾的。毕竟云州炎热,很多当地水果哪怕用冰保鲜着也会坏在路上,可若是做成水果罐头就能保存很长一段時間。

  有云州商贾干一行赚了不少钱,也带动了云州不少行业,琉璃罐行业、水果采摘行业以及加工行业,无数人力入厂。

  只可惜赵曦不是很喜歡吃罐头,更喜歡新鲜水果。

  赵曦看了眼萧听云,眼前一亮。這罐头应当会很受外国航海商人的欢迎。

  “還有那么多的橡胶制品,一辆自行车不捞他们几十两黄金說不過去吧?”赵旭吃着爆米花,狮子大开口道。

  李相接嘴:“我們大明物资丰富,盐、糖這些,還有煤油灯马灯、宣纸這些日用品都可以卖出去。”

  食盐早在蜀州时就不再精贵了,盐是人体必需物品,外国人自然也要吃。而糖在国外也相当珍贵,可以卖個好价钱。岭南云州崖州那边种植甘蔗這些经济作物,都可提炼出糖来。

  当商人有更多的利益可图,哪怕税收重了他们依旧還是赚钱的。

  但却要注意商人重利,为了利益他们什么都敢冒险都敢干,限制商人的举措也必须同时出台,严格监管!

  說白了,他们就是要去赚外国人的钱,有了钱什么事都好办了!

  彭毅沉吟一声道:“陛下此法可行,但那些外国商人若想到我大明行商,必守我贸易规则,进口出口价格全部我們定。”

  赵曦颔首。

  盯着自家田裡那一亩三分地能赚几個钱?

  要赚钱就盯着商业,盯着别人的钱袋子!只要你能给我大明带钱過来,你就是我的好朋友!

  她要她大明百姓人人裤子口袋裡都有钱,人人都能有钱看病读书!

  “至于航海?”李相又看向赵曦。

  “我大明海船是如今世界最强的,可這世界還有很多地方贫瘠无远航的能力,我大明海船可南下贸易,還可告知他们我們大明欢迎他们来行商。”赵曦微笑着道。

  拿最普通的产品就可以从外面换回金银钱财有何不好?学過歷史的都知道,掌控海上主权绝无坏处。

  交州建了那么多海船,培养了那么多水军,這個钱当初不是白花的!

  赵曦让户部尚书他们给她写一份詳情奏疏,過两日交给她。

  一朝一個新政策,自从天启朝国破,一個新的王朝大明出现在所有人的视线中,這一年来南方老百姓从起初的惶恐不安到如今的安定,除去农忙时還能入厂赚些银钱养家,家中孩童未来入朝为官的盼头,他们真信了是上天看到了老百姓的困顿,特派仙人一家下凡救苦难的老百姓。

  可老百姓如今安稳,在沿海港口那些外国商人却不安得紧。

  天启朝国祚五百年,追溯天启朝之前的朝代也是一样,对海外贸易管控极为严格,天启朝严格时還实行過海禁政策。谁知這大明会是個什么新政?

  這年大明终于出台了海外贸易细则,让這些外国商人震惊的是,這大明竟不严控海外贸易,而是……非常热情欢迎他们外国商人来大明行商,只要他们守规矩,各项交易都可在朝廷的监控之下进行。

  他们之前就眼红的橡胶制品、琉璃制品都可以,就连食盐之类也行,甚至是摆在明面上进行的,而且大明還将保护外国商人的利益。

  而大明還将广开沿海港口设市舶司,也就是海关。

  “我,我未曾看错吧?”岭南最大港口处,一波斯商人用一口不熟练的汉话结巴地道。

  “這是我的翻译,未有错未有错。”一侧另一名从天竺而来的商人带着一名翻译道。

  一众外国商人傻了眼,大明不限制海外贸易,他们就感谢主了,结果大明对海外贸易的态度和之前的王朝相差甚大,他们非常热情欢迎。

  這份细则传至东南沿海各大港口,无数外国商人欢喜地奔走相告。

  国内商人也差点激动落泪,排在士农工商最末未的他们沒想到竟還有今日啊……

  家中子弟有机会当官了,他们的生意也能越做越大,虽税收高朝廷管控愈加严格,但他们收益反而壮大了呀。神仙,果真是神仙看到了他们的苦难下凡来解救他们了。

  女帝登基的第二年,大明商业迎来了空前繁荣。

  国库充盈起来,赵曦终于不用再看到户部尚书彭毅死了爹妈的那张脸了。

  国库有钱了,女帝登基那日被称之为纪念日,纪念日当日還直接再减田赋,這种大事当然要登载入《大明日报》之中,而且還得写在头版头條之上!

  女帝登基纪念日,整個大明百姓都放假一日。

  一大清早,便有百姓早起去外头买豆浆油條。

  “李家二郎,怎今日来买豆浆油條?”早点摊的摊主一边打包,一边笑着冲面前的汉子问道。

  李二郎打了個哈欠,笑得有些腼腆道:“我娘子昨日煎鸡蛋时伤了手不便做早饭,我出来买些回去吃。”

  摊主打包好,還嘱咐道:“烫伤好不快,可以去医院瞧瞧买些药膏,我记得你娘子有喜了是不?不晓得能不能用药。”

  李二郎谢了一声,如今生活好了,他這才成婚的年轻夫妻包裡也有银钱,這才敢奢侈去外头买早点吃,這若是换了以往不吃早饭那是常有的事儿,更莫說去外面花钱买是绝无可能的。

  他娘子喜歡喝豆浆,李二郎提着热气腾腾的早点准备返家,正巧遇见路上有报童正在吆喝。

  清晨的青石板路上,人不多。

  有人买了报纸直接站在大路上,惊骇不已。

  有书生惊愕地高喊:“陛下又要减免田税了!”

  李二郎听得惊讶,不由停下脚步朝一旁的孩童问道:“這报纸上到底写的什么呀?”

  那孩童看起来不過八九岁,却识得上面的字儿,他拿着报纸把上面的细则念出来。

  《大明日报》一直惯行白话文,不让记者舞文弄墨卖弄文采,写些老百姓看不懂的文字出来,所以孩童大声念出来一旁的老百姓都能听懂。

  李二郎惊骇:“真又要减田税啊?”

  “报纸上是這般写的。”

  减赋税這是好事,這若是换在以前,谁不是奔走相告?

  李二郎提着早饭,有些忧心地道:“去年陛下不就减免了田税么?今年怎又减免?陛下朝廷能吃饱饭么?”

  “是啊,去年减,今年又减免。”一旁的老头儿点点头喝了口早茶,语气憨厚,“咱们手裡有粮食饿不死,晓得陛下是仙女怕咱们吃不饱饭,可也别饿着自己。听說咱们建学堂建医院,都得朝廷出钱。”

  “可不是嘛,江南大学和江南第一医院都是朝廷出钱,又减免田税不晓得朝廷能不能负担?”

  有老百姓猜测道:“或许是因为他们是仙人,不怎么吃五谷杂粮?”

  “应该是……”

  清晨一群早起的老百姓聊着天。

  不少外面来的外国商贾看得惊叹不已,他们头一次看见朝廷减税,老百姓還替朝廷担心的!

  朝廷不能朝令夕改,說了要减免田税就是要减。

  這份女帝登基纪念日的《大明日报》特刊版在境内传阅,有些更是跨過了长江沿岸传至了以北多地。到底离得近,哪怕再封锁消息也能知道南边的一些情况。

  “娘的,那群草原人收了一次税咋又来一次?不识数嗎這群丘八?”北境地区一处农庄,一穿着褂子的老头儿望着空荡荡的粮仓,抹了把泪唾骂起来。

  一旁的婆子忙捂住他的嘴,小声道:“他们什么做派你不晓得?别乱說话。”只是多收了次粮税,沒把家裡才娶的儿媳妇抢走就是好的了。

  老头儿哽咽道:“這日子什么时候是個头啊?”

  “我听說南边的新朝,他们女帝又减田税了。”老婆子语气羡慕地道。

  老头儿很是怀疑:“那对面皇帝一家吃什么?”

  老婆子想起說书先生的话道:“听說是喝风吸收天地灵气。”

  管他们女帝是吃五谷還是喝清风,反正对面好多了,至少不会收了一次税又来第二次!

  “真不知南边的大明什么时候打過来啊?”

  无数北境老百姓心中猜想,日日希望听到南边打過来的消息。

  其中不乏时刻关注南边报纸的北境书生们,那报纸上宣布的一個個新政都是对他们老百姓有利的好政策,他们又时时忧心大明女帝只愿偏安一隅,北境老百姓直接不管了。

  赵曦不会允许,赵旭萧听云他们也不会允许。

  這一年多以来,整個大明都在为收复北境做准备,欲救北境老百姓于水火,誓要把草原人赶出北境。是他们的寸土必争,不是他们的也不要。

  赵旭以前有個梦想,就是做最正直的警察除暴安良,如今他的梦想变了,他想学那冠军侯封狼居胥!

  草原人不是天启朝那些士兵,他们有最好的骑兵,作战经验丰富。

  赵旭叹气:“沒個两三年,這北境收复不了。”

  若是可以,他们学那南宋偏安一隅搞经济照样能過好日子,可做得到嗎?无数北境百姓還在水深火热之中。营中那么多将士等着开战,就连那从岭南請回来的岑寅将军也在热烈期待着北伐。

  赵旭拍拍萧听云的肩膀,笑问:“你应该是最想北伐的吧?”

  萧听云默然整装,许久才道:“那是我出生之地。”

  无数朝中旧臣原来的家,他们被迫南迁无法迁移祖坟,此生的希望就是還能回去祭祖。

  萧听云和所有人一样有故土情结。

  一年多的准备,大军出征,赵曦站在城楼之上看去,将士们浩浩汤汤朝外行进,遥望前方赵旭他们骑马走在最前面。

  這样的场景她已经见過许多次,然而這一次可能比之前所有次加起来都要久。她从未和二哥,和他分开這么久。

  只听领军之人忽然勒紧缰绳,一声高昂的马鸣声起,他打马转身朝城楼奔来。

  那人一身厚重盔甲,三步两下就上了城楼立于她面前,萧听云看着她目光认真至极,郑重道:

  “赵曦,等我回来我們便成亲,可好?”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