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丈量声音的距离 作者:恶魔钢笔 作者:恶魔钢笔分類: 高丽战争时期,米国的主力侦察机P51“野马”的最高速度是每小时708千米,主力战斗机F86“佩刀”的最高速度是每小时960千米,最先进的轰炸机B29“超级空中堡垒”的最高速度是每小时574千米。 而众所周知,光的速度,是每秒299792千米。 所以說,从理论上来讲,只要防空员们训练有素,执行任务时全神贯注,发现目标后及时挥旗示意,這样一站又一站的将“敌机来袭”的消息传递出去,這套防空系统的“预警”效果是可以达到的。 這裡面的原理也很好懂,就连络腮胡大叔這样明显沒有什么文化的粗人,也介绍的津津有味,满脸自豪。 可是张增树却笑不出来,他嘴巴张了张,想解释些什么,但终究還是沒有說出口。 金陵大学图书馆藏书丰富,大学四年,张增树在沉迷游戏之余,也是去图书馆看過不少书的,其中關於高丽战争的,就看過好几本。 其中有几本是提到過這些“防空员”的,但篇幅很少,大抵也就寥寥几段,一页纸不到。這样的內容量,足以表明,這套看上去很靠谱的“防空系统”,在整场战争中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其实仔细一分析的话,张增树也不难分析出其中的原因。 因为這是当时华国在沒有防空雷达,沒有足量空军,沒有足量防空武器,甚至沒有正规防空部队编制情况下的……沒有办法的办法。 這個办法有着很大的局限性,比如說天气,如果天气不够晴朗,多云的情况下,米国的侦查机高居云层之上,等到足够深入华国国境后,再降下进行侦查任务,那等到“防空员”发现它们,就已经来不及了。 而且,现在還是战争初期,华国志愿军還沒有越過鸭绿江,两国還未正式开战,米国方面对這边的警惕性并不高,投入的力量也并不大,就算发现了运输车队,顾及国际影响,也不大可能会直接攻击。 但等到了战争正式打响,那就不一样了,那时候的米国空军使用的是“饱和轰炸战术”。 简单来讲,他们将整個高丽半岛的地圖分割成了一個個的固定区域,這些区域被分派给了一支支轰炸机大队专门负责,无论白天黑夜,不计财力物力人力,轮班倒,保证每时每刻,每個区域上空都有自己的战斗机在巡逻,保证制空权,然后上千架轰炸机轮番上阵,将凡是不控制在自己手中的区域,进行不间断的轰炸,大路也好,小路也罢,只要是看上去能走的路,全部炸上一遍。 這样的情况下,就算那些尽职尽责的“防空员”们发现了米国人的飞机,及时发出了预警,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米国人這是纯粹的,以本压人的笨办法,可笨归笨,想要解决,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哪怕对接受過现代完整知识体系教育的张增树而言,他也想不出在当时的情况下,有任何办法能反制這個笨战术。 所以,他只能選擇一言不发。 大卡车依旧晃晃悠悠前行,张增树依旧学着络腮胡大叔在车顶四下张望。 說实话,這個過程很是无聊,四面不是山就是树,天空一碧如洗,防空员们的旗子一次也沒挥动過,旁边的络腮胡大叔也是個不太爱說话的闷葫芦……這所有的一切,都在让张增树一开始的新奇与激动慢慢消退。 习惯了现代的快节奏社会,平常去上個厕所都要拿出手机刷几條新闻,突然碰到如此慢节奏的游戏,张增树忍不住有些百无聊赖,于是,只好继续思索分析起来: 這么慢的节奏,游戏裡的時間不会是1比1的吧?高丽战争打了差不多三年,那這款游戏岂不是要一直玩三年?不会這么夸张吧? 哦,全息面板能召唤出来,退出游戏的按钮也能点,旁边的络腮胡大叔也沒表现出什么,看来游戏裡的NPC是会自动忽略玩家的奇怪行为的啊…… 可這干等着也不是個事啊,要不退出去?可是退出去的话,下次进游戏是怎么样的?继续這個角色?那我在退出去的时候,這個角色在游戏中還存在么?有其他玩家的话,這应该是一款網游,那突然少一個人還是非常奇怪的,比如和其他玩家配合,抬一箱重的炮弹,一個人突然下线消失,另一個人岂不是要被砸到脚?而且打仗的时候,一個人突然消失,再突然出现,這也太突兀了…… 好吧,這么分析的话,我下线后,這個“瓜娃子”的角色应该是還在游戏中的,我只是在上线后,成为了他的控制者! 对!应该就是這样! 可是,不知道能不能换個角色啊,一直在后勤方面的话,想要立功可就困难了,我這身枪法也……不对!应该是能够换角色的! 這可是战争啊!米国人持续不断的轰炸,前线牺牲的战士固然很多,可倒在后勤保障线上的烈士也不少!我记得书裡怎么說来着……对!战争开始后的第一年,华国就在高丽战场上损失了三分之二的运输车辆!我這個运输兵的角色也是可能会死掉的! 如果角色死掉的话,下一次登錄肯定就不是這個角色了,肯定得换一個的,不然总不可能不让我玩吧? 在张增树思绪无限的散发中,時間缓缓的流淌着。 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由白转青,由青转黄,然后晚霞满天。 召唤出全息面板看了下時間,张增树发现距离他进入游戏已经過去了四個多小时了。 看来我們车队是午后出发的啊……不知道啥时候能到前线啊…… 哦,对了,今天是几月几号来着?咱们志愿军渡江好像是……对!是10月19号!然后在10月25号第一次和米国鬼子交上了手! 想到這裡,张增树转過头去,准备向络腮胡问一下日期。 可是,還沒等他张嘴,络腮胡倒是先开口了:“瓜娃子啊,這個马上就要天黑了,但是還不到咱们可以放松休息的时候,咱们晚上也是有任务的!” 一边說着,他便一边解开了一個困在他腰间的小布袋,在裡面翻找了起来。 张增树却是不明白了,這個白天要观察防空员他能理解,晚上又能干什么呢?难道晚上那些防空员们還会打着灯给大家发信号不成?這大晚上的,黑灯瞎火,就算你想发现米国飞机,也不容易吧…… 络腮胡掏出来的,是一個好像黄铜做的一個小钟,還有一根同样黄铜色的金属棒子。 然后他解释道:“你也知道,米国鬼子的飞机那是不分昼夜的乱飞,晚上来侦查的也是不少,這车灯一开,那就是活靶子!等等到了晚上,咱们车队也是不能开车灯的!” “不开车灯的话,那怎么看路呢?”张增树指着路两旁,表示不解。 车队行驶在小路上,路并不宽,并排两辆卡车都未必开得了,路面坑洼不平不說,路基也有很高的地方,若是一不小心开叉了,整辆车就得翻倒在沟裡。 “你听我說嘛!”络腮胡脸色严肃:“你可要听仔细了,千万不能听错!” 张增树闭上嘴,作侧耳倾听状。 “到了晚上呀,那就要全凭下面司机师傅的功夫,借着月亮光和前面车辆的提醒,在夜裡面盲开!”络腮胡仔细解释了起来:“等等全车队只有最前面的一号车准许不定时的开一会车灯,他们车上的王班长也是咱们连车技最好的,就是车队的领头羊!” “到时候一号车上的观察员就会敲這個铃铛,给后面的车子指路,我們就一辆一辆的把指示传下去,你记住啊,往左拐就敲一下,往右拐就敲两下,你知道哪边是左,哪边是右不?我跟你讲一個好记的法子,你吃饭用的那只手,就是右……” “等等!”张增树忍不住打断了他:“我知道左右,但是這個敲铃铛好像不对吧?這個沒道理啊,那個……這样后面的司机只能知道马上要往哪边拐弯,但是不知道具体是啥时候拐,拐的又是多大的一個弯啊……” “哎,我前面不是說了么,這裡面全靠的是下面司机的功夫!”络腮胡解释起来:“我們這裡,就是做一個提醒!提醒他们下面要注意了,還有……還有什么来着……哦,对!還有不要开的太快,撞到前面的车!我們的任务是非常重要的!這可是连裡面开会总结出来,這個……人民群众的智慧!你不懂不要瞎說!” 看着络腮胡脸上认真的表情,张增树犹豫了半晌,還是将快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算了算了,你们說有用就有用吧,大不了翻车呗。 夜幕终于降临,繁星盈野,皎月如钩。 车子的速度降了下来,一辆辆大卡车上,一声声铃铛被敲响的声音此起彼伏,一路连绵。 看着旁边一板一眼,认真倾听,认真敲钟的络腮胡,张增树突然有些感慨。 不知道现实中的七十多年前,是不是真的有這样一群满腔热情年轻人,坐在這摇摇晃晃的卡车顶,用那么原始的铃铛和棒子,去丈量声音的距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