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地主家也沒余粮啊
“也别太累了,该休息就休息。”
许甲为了了解世界观,就必须要多看书,要不然一些歷史知识对不上就麻烦了。
“沒事,看看书,也打发时光,总不可能一天到晚躺着。”
說罢便拿起一本《大宁本经通义》,就看了起来。
神魂强大的好处便是過目不忘,不好的地方就是容易“血压高”,一旦用脑過度,就会有太阳穴鼓鼓的,一跳一跳的,人也容易眩晕。
因過目不忘,许甲翻书的速度很快,這惹起许父注意。
见许甲不到半刻钟,翻完一本书后便将书放了回去,又抽出另外一本书,他便心中嘀咕:不是找這本书看?怎么還偏偏每页都翻?一目十行也沒有這样的快。
许甲拿的第二本书是《古今文章选集》,其中先秦文章并沒有什么不同,大楚朝立后,就有许多不认识作者,不认识的文章了,不過不要紧,一并塞进脑子裡再說。
扫描留档一般的看過后,许甲又将第二本书又放回去,拿起第三本书。
普通读书人家根本沒有史书,许甲并不能从许父的藏书中准确了解歷史,毕竟只有极为富贵之家才能读得起史。
如果非要学史,便只能前往藏书丰富之家去借阅,又或者拜访名师来讲史。
许父早年醉心功名,這裡大多是一些做文章的讲义书,也就是所谓的“辅导书”,完全是为了“上岸”。
具体歷史如何,他不大知晓,概念模糊,先秦以来又有哪些名家文章,他也沒读過。
许甲也沒得选,便打开了這第三本《稷泰元年年庆安府举子文章选》。
却听到许父道:“你好高骛远,看這些举人文章作什么?翻书翻這么快,看进去多少?”
“难道是因为我在前面說了你一句,你便在我面前做模样?”
许甲却头也不抬,只翻着书页道:“看過了,自然就是看进去了。”
许父压住怒火:好大的口气!
随即问道:“为问你,克己复礼为仁,怎么破题?”
许甲微微一笑,脑海裡已经开始检索了,不需化用,只需照搬,开口便是:“克己复礼,则内修其德,外践其礼,乃仁之至也。夫克己者,非止绝欲禁情,实谓抑私欲而显公义……”
這题目中规中矩,但议题很大,直接问的就是“仁”。
但许甲之前看了自己房间裡前身的那些书,刚刚又看了许父的辅导书两三本,加上前世也活了一百多岁,多少也看過一些儒家经典,如今一并化用了出来。
只能說,装的时候到了。
许甲知晓许父对自己存有疑虑,但如果自己可以完成他的夙愿,考上功名,或者望父成龙,帮助他考上功名,便会疑虑尽消,因为這是确确实实的好处,這功名也是他许家族谱上的荣耀。
当然,许甲也可以抛弃此家,浪迹天涯,独身修行。
但许甲不是這样的人,且若于心有愧的话,又是一個因果在這裡。
许父听着许甲回到,语气便柔和起来来:“不错,虽不算大有长进,却也沒有忘记所学,考個秀才,应该是稳了,不過也不能自傲,少卖弄聪明,踏实一些,才能走得远些。”
“你从小便有读书的天分,却要把這份天分发挥出来,更加的努力才行,否则空耗才炁,就再难有成就了。”
“我房间裡還有一個箱子,是請人从京城抄来的进士文章,和策论,虽是三年前开恩科时候的题目,不再时兴了,但看文不看皮肉,只看骨架也是够你揣摩许久的,你既喜歡看,明日一并拿给你看看。”
许甲并不喜歡這样的唠叨教训,可能是看到了前世好为人师的自己?
不過沒想到一個秀才家,竟然還有进士文章收藏……這倒是意外惊喜了。看来這個世界的“印刷业”应该已经比较发达了……又少了一样赚钱的技术。
许甲本身并不醉心功名,考個举人了事,也是为了“身份”,即“名”也。
举人的身份,可以更好的辅助自己修道。而且举人一般還做不到官,除非主动去捐。
有了這個身份,在县城之地横着走是沒有問題,只要不强行和官府对着干,一些不大不小的愿望,只要开了口,就立马有人给你办好。
举人還能铺设各种产业,這是秀才做不到的。
许甲修道,花钱如流水是已经可以预料得到,无论自己考到了功名,還是帮助许父考上功名,都足够支持修道初期的消耗了。
无论怎么說,考上功名,這都是“一本万利”的投资。
许甲见许父教诲的话,有些停不下的样子,于是看完這本书后将他打断道:“爹,我們家除了良田百亩收租以外,還有什么进项么?”
“還放了些贷。”许父被打断,有些愣。
他還想长篇论证,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来激励许甲更好的读书呢,然后望子成龙,看许甲考举人,中进士。
许甲皱眉:“還有么?”
“怎么问這個?”许父警惕起来。
“从前也沒過问,我如今生病,调养身子需要花不少钱,肯定得问问,要是把家裡吃穷了,那就省着点,要是還行,那就快些点好才为上。”许甲哄他道。
许父解释道:“你祖父那时候還是挺有钱的,只是后面吃了個大亏,便把那些都发卖了,连行商的船都沒留下,就兑了這座宅子,還有百亩良田的基业,等你你娘嫁到我們家来,又带了十亩桑田的嫁妆。”
“根据往年的盘账,只那百亩良田的话每年收上来的租子约莫有一百两,丰年多些,寡年少些,除却赋税,能剩下八十几两。”
“不過给人婆子们的工钱,逢年過节给县衙的孝敬份例,自家吃喝穿用,人情往来,也就花得七七八八,一年到头省着些用便還能剩下二三十两银子。”
“那十亩桑田,则能养十席蚕,一年收茧两次,若是沒啥差错,可以产两三百斤生丝。”
“這些生丝,你娘带着女工婆子,一起织成绸缎,约莫能有五六十匹,约莫也能能赚到三四十两银子。”
许甲听到這些,脑子裡只有一個念头,那就是:地主家也沒余粮啊!
许甲看着自家這宅子這么大,占地两三亩,還以为多风光呢。
许父听闻儿子关心這些,不觉得不务正业,毕竟一家不扫,何以扫天下,治家和治国是一样的。
“說着好像一年能存下五十两银子,已经很多了,但再仔细算下来,其实也沒有多少盈余,你我父子读书,买笔墨,给你夫子的束脩,或者买些新出的书籍文章,哪怕不买书,只請人抄书,也是一笔花销,還比吃穿用度都贵些。”
许甲更沉默了,算来算去,每年竟然也只能勉强维持收支,甚至有财政赤字的可能。
可恶的黄真人,不是說投身中等富贵之家嗎?可以供养初期修行?难道要“崽卖爷田”的破门败家式修行么?
许父见许甲肉眼可见的失望,甚至嫌弃。有些太阳穴跳动,不知怎么的,就张口說出:“当然,你祖父還有些做生意时候留下的积蓄。”
许甲眼睛又有了光,立即问道:“有多少?”
许父立马后悔了,本想着不告诉,但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自家儿子既然问了,那就带着去看看吧。
深呼吸一口气后,站起身来:“你跟我来!”
却是领着往后屋走,后屋有個耳房,改成了茅房,放了恭桶,许父挪开恭桶,挪开板子,竟然有個地窖,许父领着许甲往下走,摸黑摸到了两口箱子,一口大,一口小。
许父打开箱子,這才将火折子点燃,顿时照亮光明,大箱子裡码着银子。小箱子裡码着金子。
此时都反射着光线,闪耀着宝光。
“這就是你祖父留下来的,银子有两千两银子,一百两金子,這金子是五两一根,拢共有二十根,這银子却是二十两铸成一铤,拢共有一百铤。”
“此外,咱们家的房契,地契,田契,都压在這裡了。”
“這算是给你小子交了底细了。”许父道:“這钱你爷爷原本是准备着给我考中了举人之后,就打点安排一個实权小官的,可始终沒有用上。”
“如今我也這么說,你考上了举人,這些钱随你如何处置,至于你调养生体,我和你娘单独的积蓄還有二百两,是這些年攒下来的,如不是专门要那些人参茸片当饭吃,再怎么精细养着,一两年是够你花了。”
许甲暗暗道:一两年?一两個月我就给你全花光喽!加上這些家底,能挨個一两年還差不多。
许甲看着這些金银,估摸着能用多久,开口问询道:“爹,那您就一直坐家吃老本,沒打算开源?”
许父道:“我也想過,若是换成田产,肯定是可以钱生钱的,但朝廷有规定,田产這项已经是到了顶格了。”
“至于做生意,我也不是那個料子,别反而败光了。”
“如今只期待着能完成你爷爷的遗愿,通過科举翻身,成为举人,能有一個好出身。”
“算起来,你爷爷去世也有五年了,你奶奶去世也有两年了,明年正好孝期满,我們父子可以一起赶考。”
许父其实也不過四十出头,属于“壮年”,便是考到六十岁,也能再考四五次呢。
许甲听到他這么說,便知道這笔钱暂时是花不了,暗暗道:“這家宅风水,再怎么催,也催不出個举人来,两個人脱产读书。
若是沒考人考中,不出几年這家底迟早得败光,我還怎么氪金修行?
难道去动动祖坟?给许家催催官运,文运?
风水之术分阳宅阴宅,许甲擅长阳宅风水,布置肉身道场,对阴宅研究很是一般,但這個一般也超過许多普通的风水师了。
其实也是“仙道贵生”的思想在作祟,活着住得舒服就行了,哪裡管死后子孙之事?
即重当下,轻来世。
况且前世基本环境也不准乱改祖坟了,将祖先尸骸挖出来,再挪别处去,也不是一個人就可以說了算的。
既然自家无用,便更沒啥研究了。
倒是前世的那些徒弟,对這种事情十分感兴趣,经常给一些当权者,富贵显赫之极的人看阳宅,测阴宅,赚到大笔钱后,就采买了修行要用的各种宝物来供养许甲。
当初许甲在美国旧金山建设道场,那用的可都是拆下来的明代建筑,挪移修复的明朝壁画,各种道教的铭文石刻,古代典籍,充斥其中,古董法器,各脉传承,布置成阵……
道场布成后,许甲甚至可以白日出窍游走法界,只是蓝星的法界混乱十分。
华国那边是赤色红光。
美利坚這边则是是魔鬼遍地,邪祟开花。
许甲为了开辟這处道场,甚至效仿当年祖天师收伏六天故鬼一般,荡魔除恶,维护了一方秩序。
在美利坚旧金山道场布成之后,不负许甲所托,虽不算是一处天然洞天福地,却也是仙居。
许甲住在其中,生机不以年岁增长而消减,智慧反而越来越具足,這才以将近百岁高龄之际,抱丹成功,境界不亚于张三丰之流。只是许甲沒人家张三丰能打,也沒過去最后一道魔考幻境。
许父见许甲沉思,便道:“怎么?区区县试,也有压力么?”
许甲摇摇头,离开了此处,要想钱,還得靠牛聪聪。
许父见他這副指望不上的模样,有些不服气:你這摇头什么意思?是說我考不上,還是你考不上,還是觉得家底太薄了?
两人离开了地窖,许父合上了砖,将恭桶放回原处。
了解到具体家底,许甲便心中有数,打算制定将来的具体修仙计划。
先回到房间给自己拍打按摩了一阵穴位,又含了一片参,就开始闭目养神起来。
說是养神,其实是消化自己看到的那些书。要想修仙,除了靠别人供养,更多還是要靠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