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四十一章 皇帝的胃口

作者:毛豆佐酒
在研究院待了两天,了解各個项目的进度以及难题之后,李恪便离开研究院返回了长安城。

  再次入宫,一路畅通无阻,直达甘露殿。

  一见到李世民,李恪就注意到了他這位父皇的不同——他的眼睛更亮了,這代表着老爹已经注射了CPH4药剂。

  再看老爹处理奏折的速度,让一旁负责递上奏折的内侍都快供不上了。

  照這個势头下去,估摸着老爹一個人都能顶整個三省。

  嗯,磕药的老爹已经不是之前的老爹了,而是船新版本的老爹。

  “你不和云烨那皮猴子在一块儿搞你们的小计划,跑来找为父做什么?”李世民朱笔一挥,连头都不抬的问道。

  “孩儿這不是遇到难题了,跑来請求阿耶帮忙来了嘛。”李恪也不和老爹客气,横了一眼拦在身前的内侍,不顾這沒眼色的阉人,便凑到了李世民跟前。

  這光明正大窥探朝廷机密的举动非但沒让李世民生气,他反而還大大方方的将批阅完的奏疏丢给了李恪。

  李恪也沒看,他对這些不感兴趣,有那功夫還不如多琢磨琢磨怎么分配手裡的药剂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用呢,所以随手就丢给了一旁冷汗直流的内侍。

  “呵,朕可不觉得朕有能力解决你遇到的难题。”

  “阿耶,何不听听再做决定。”

  “那就听听。”李世民合起手上的奏疏,就要起身。

  李恪挤开了内侍,過来扶起了老爹。李世民笑了笑,也沒阻止李恪献殷勤的举动。

  然后,李恪就将研究院那边遇到的問題讲了出来。他知道自己玩儿心眼儿玩儿不過這些名留青史的大佬,也懒得和他们玩儿心眼儿,索性直接选了個坦诚。

  毕竟,有句话說得好,真诚就是最大的武器。

  有锻炼多年的念动力和改造后的大脑,這大唐上下也沒人能弄死自己不是,惹了自個儿,掀了桌子另起炉灶便是。

  “总之,孩儿觉得,限于人才的因素,原本制定的五年计划推进的太慢了。是否可以由朝廷出面,制定一些举措,引导学子学习新学,以便选拔更多的人才。”

  “慢?”李世民一脸不爽的看着他,恨不得让他见识见识什么是老父亲但快乐:“你還嫌慢,你可知自从贞观五年正式提出五年计划到如今的贞观七年,大唐上下有多大变化嗎?”

  短短两年的時間,大唐钢铁产量翻十倍不止,修通了长安到洛阳之间的水泥路,建立了一支三万人的火器部队,各种高产作物已经陆续推广下去,還肢解了五姓七望之一的太原王……

  這些放在两年前的李世民身上,他是想都不敢想的。就這,李恪還嫌慢。

  “阿耶,你所說的孩儿也知道。但五年的時間已经過去一半,咱们当初制定的计划可是连四分之一都沒有完成啊。”

  李世民皱起了眉头:“为父何尝不知。可你不涉朝堂,又岂知這阻力有多大。”

  說着,李世民走回御案,从桌子上随手抽了一本奏疏递给李恪,示意他翻开看看。

  李恪疑惑的看了看老爹,翻开了奏疏。

  這是一封来自百骑司的密奏,說的是五姓七望近半年间频繁相互联姻的事情。并且,百骑司探查到,五姓七望之中有非常多的子弟,分支改头换面加入了大唐皇家书院。

  李世民背着手道:“這個世界,多的是聪明人。你聪明,别人也不傻。

  你可知,近日工部下辖的冶炼司上报,市面上的煤炭价格已经上涨了一成。休要小看這一成,以大唐目前年用煤量来算,這一成的价格足以折合两百万贯。

  若非朝廷手中還握有晋阳煤矿中六成的份额,能够调控煤炭市场,把价格压下来,這价格上涨的何止一成。

  除了煤炭之外,百骑司探知,這些世家大族在各地操纵物价,粮食,布匹,柴油盐酱醋茶,涉及各行各业,已经影响到了民生。

  而在官场上,以世家大族为核心的一批官员一方面积极的插手朝廷各种新兴产业,一边又以各种借口阻止朝廷的政策下达,在地方上阻塞政策执行。

  文林之中更是蹦出了许多老不死的,說什么新学违背天理人伦,祖宗章法,乃是歪理邪說。即使老祖宗颜之推,书院的李纲和几位夫子亲自出面,也压不下去這股歪风。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李恪听明白了,不禁冷笑一声:“這帮士族,一边窃取新学带来的利益,一边却又抵制新学。還真是当了表子又想立贞节牌坊啊。”

  李世民听到這话嘴角微微上扬了一些。注意到周围的内侍,却又连忙收敛了表情斥责道:“粗鄙!”旋即,不待李恪說什么,便又继续道:“话虽粗鄙不堪,但却不失道理。因此,为父也知缺少人才,但却无良策,只能缓缓图之。”

  李恪皱了皱眉,思索了起来。活跃的思维让他很快就有了想法,便开口询问道:“阿耶,可否利用孩儿带回来的药剂培养一批人员。有药剂改造,這批人成长時間会非常短。等到培养到一定程度,可以用這批人为骨干,让他们一边学习更高深的知识,一边为朝廷培养新人,這样几年下来,就足以培养出大量的人才。”

  “同时,孩儿认为,未来儒学已经不足以支撑新的时代。听阿耶的所說,這些文人士族把持话语权,驳斥新学,已经站在了我們的对立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页继续閱讀后面精彩內容!想要对付他们,就需要先把话语权抢過来。古有商鞅徙木立信,孩儿认为我們也可以借鉴一下。将原有的长安日报扩张为大唐日报,在报纸上以提问的方式激发民众好奇,然后以公开实验的方式使大众对固有观念产生怀疑,再利用新学解释,从而不断削弱儒家对大唐的影响,从士林手中夺過话语权。”

  “再者,利用士族贪婪成性的性子,放出一部分利益,二桃杀三士,挑起他们的争斗,分散他们的力量,再次削弱士族。”

  李世民也受過CPH4改造,因此很快便思考清楚了利弊。忍上几年,的确是個好办法。

  思索了一会儿,李世民道:“想要推行下去,還需要有一根定海神针,能抗住士林的反扑。三郎你认为该如何打造這根定海神针呢?”

  李恪一点儿也不慌,反而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回答道:“阿耶不早就都在准备了嗎。”

  李世民登时哈哈大笑。

  父子二人都清楚,天策军就是這根定海神针。

  太祖說得好,枪杆子裡出政权。作为开拓大唐最大的功臣,古往今来最耀眼的马上皇帝,华夏四百二十二位皇帝之中的六边形战士,李世民虽未听過這句话,但一定明白其中深意。

  所以,早在五年计划制定之时,他最先抓的便是天策军。如今,为了强行打开局面,是时候让這根定海神针亮亮相了。

  “那么,阿耶您看中哪裡了呢?”李恪问道。

  大唐周边有不少国家,能对大唐造成一定威胁的也不少,比如高句丽,吐蕃,薛延陀,西突厥,西域三十六国,隔海相望的百济,倭国等等。

  其中,高句丽对大唐边疆威胁最大,隋炀帝三征高句丽都沒有将其拿下,可见這個国家的难缠。

  顺便提一句,高句丽并不是后世棒子的先祖,只是某棒子强行认祖而已。

  除了高句丽,還有生活在高原之上,在后世给大唐造成不少麻烦,甚至攻破過长安的吐蕃。

  李世民招了招手,叫過来了一個内侍,给他吩咐了几句。不一会儿,那個内侍便取来了几份奏疏呈给了李恪。

  李恪翻看了一会儿,心中便有了答案。

  奏疏的內容多半都和一個国家有关——高昌。

  自从大唐打下东突厥,确立霸主地位之后,古老的丝绸之路便重新焕发生机。而高昌正是卡在丝绸之路要道之上的一個西域强国。

  此时的高昌王名叫鞠文泰,不知這位高昌王是不是脑袋被门夹了,還是被财富迷了眼睛,自以为高昌身处西域,大唐鞭长莫及,就命令军队假扮沙漠中的盗匪抢劫来往商队,极大的威胁了丝绸之路的安全。

  “阿耶,那就這個高昌?”

  李世民闻言脸上不由得泛起了冷笑:“高昌不過区区一弹丸之地,遣一偏师便可于顷刻之间将其覆灭,何须动用天策军?”

  非是李世民盲目自信,而是這两年大唐钢铁产量急剧增长,使得军队战力急剧飙升。

  大唐在军事上采用的是府兵制,每一個士族闲时为农,战时为兵,由十六卫统帅天下兵马,合计六十万兵力。而十六卫之中已经有一半已经换装新一代军械。就拿最普通的唐横刀来說,如今普通士族手中的唐横刀放在以前至少是千夫长使用的精兵,对砍绝对能一刀砍断之前的兵器。

  不止如此,十六卫還换了一些后世朝代的黑科技武器,比如大宋的神臂弩,金人的铁浮屠,蒙元的回回炮等等。

  可以說,大唐的普通军队战力飙升了好几倍,足以对周边各国的军备造成碾压。

  而天策军不一样,天策军乃是李世民参考后世军队构成之后,建立的第一支募兵制军队。相比起府兵来說,這支职业化的军队战斗力更为强悍。加之已经配备火器,对付区区高昌的确是大材小用了。

  李恪眼角余光瞥了眼御案上的那個地球仪,敏锐的眼神让他注意到了地球仪上被圈起来的一個圈,旋即便明白了老爹的真正目标,不由得心道:便宜老爹胃口還真是大啊……

  喜歡毛豆佐酒大大的无限超神:抬头看见云霄天庭請大家收藏:无限超神:抬头看见云霄天庭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