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武力政治满90的牛人!】 作者:常欢欢 ››第25章武力政治满90的牛人!› 第25章武力政治满90的牛人! 最近更新: 如果灵魂還在2016年,他才懒得管李严的能力值到底恰不恰当,登錄過来,用上年儿半载就丢到后方委任去了,根本不给他任何表现机会了,反正還有那么多牛人能用呢。 可现在,魏延的时空坐标在196年,颍川的那帮牛人都投奔曹操了,江东的那帮牛人都投奔孙策了,绝大部分超一流、一流人才都不是在野状态了,都有主了,魏延现在的内政竟然是几個政治力50多点的人管着的呢,這样发展下去,還有希望嗎? 正在他心生绝望的时候,李严過来了,政治力七十多,而且還有潜力,让他怎么能不激动! 而且,他跟李严在歷史上是难兄难弟啊,他们有共同的敌人,诸葛亮! 他们都是被诸葛亮阴過的人! 现在魏延看着李严,說实话,心裡真有点同病相怜的感觉! 人人皆知,李严被刘备临终提拔为尚书令兼任中都护,实际地位和权力仅在诸葛亮之下,就是刘备用来制衡诸葛亮的。结果,李严的政治手腕不如诸葛亮,几番斗争,败下阵来。 最后一次交手是公元231年,诸葛亮北伐曹魏,安排李严督运军粮,并以中都护的身份代理丞相府的政务。由于這年连降大雨,道路泥泞难行,军粮无法如期运到前方。于是,李严就派人到军中說明情况,建议诸葛亮回师。诸葛亮同意了,开始搬师回朝。可是当诸葛亮退兵的消息传到朝中的时候,李严却表示說:“军粮充足,怎么就退军了”后来又上表后主刘禅,說诸葛亮撤军是诱敌深入。等到诸葛亮回到CD拿出李严前后的书信一对照,大家就知道李严說了假话。李严无话可說,只好低头认罪,从此就被废为平民,流放到梓潼郡去了。 這事,熟悉政治斗争的明眼人一望便知是另有文章,被刘备看重的蜀汉二把手能有這么弱智嗎,可是政治斗争就是那么残酷,一旦失败了,就会被扣上屎盆子,再踩上一脚,让失败者再无翻身的机会,正所谓“欲加其罪,何患无辞”。 可是,当时和后来李严都沒有喊冤,也沒人给他平反,而且是二十多個大臣联名弹劾,這案子再蹊跷也成了铁案。 后世经過一些有意无意的美化,诸葛亮被神化了,大智若妖,成为华夏智慧的化身,李严便和魏延一样,被打在歷史的耻辱柱上再也下不来了! 不但如此,李严的智力、政治還被后人严重低估,堂堂的蜀汉二把手、跟诸葛亮掰了好几次手腕的人竟然被设定为只有区区七十多的智力、政治,无一不是因为,小鬼子们认为,李严是真的犯了那种低级错误,显得愚蠢无比! 可事实是那样的嗎? 大家都知道,自从诸葛亮主政之后,蜀汉不修史,事情的真实情况只有诸葛亮一個人知道,他說是什么就是什么! 除此之外,歷史上還有個放四海而皆准的歷史规律,成王败寇,胜利者非常喜歡往失败者身上泼脏水、扣屎盆子来证明自己的伟大,比如李世民修史,比如满清修明史,比如……你懂的。 可那些喜歡给失败的对手泼脏水、扣屎盆子的那些伟大人物们啊,你们在天之灵有沒有后悔過,把你们的对手塑造的那么垃圾,也让你们那光荣伟大的胜利黯然失色,对不对?伟大人物们啊,别看你们再怎么英明神武,实际上,你们在治史上面,格调跟抗日神剧的编剧是一毛一样的! 以此类推,魏延强烈怀疑,李严跟歷史上的自己一样,自己沒有叛变,李严也沒有犯下那样的错误,只是被诸葛亮用各种计谋弄到坑裡,为了保全儿子李丰或者其他原因,不得不承认错误,這一幕非常眼熟,因为每個朝代都在不断重演! 再說一点,一伐时期,诸葛亮“违众拔谡”,說明当时军中众将都不赞同马谡领军,结果诸葛亮根本不听众人意见,违众拔谡,以致大败,一伐以后,再沒人提不同意见了,因为提了也沒用。后来,诸葛亮“事必躬亲,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因为诸葛已经不信任其他人,也不敢用其他人了。 作为丞相最重要的是什么,应该是发掘人才,然后把每個人材都用到合适的位置上,很显然诸葛亮在這一点上非常“称职”,他“知人善任”,“虚怀如谷”“求贤若渴”,致使蜀汉后期“人才鼎盛”,七次北伐,全都“大获全胜”,“国力蒸蒸日上”,然后被当成智慧的化身,随后又被供上神坛,让魏延不得不佩服罗贯中,果然是伟大的文学家!(便是穿越到196年,魏延想起那一世可怕的亮粉,依然毛骨悚然,他对诸葛亮的“崇拜”也只能這样表示了。) 话說過来,诸葛亮是丞相,是臣子,不是皇帝,所以李严、魏延都是同僚,只要他们能得到皇帝信任,就有可能取诸葛亮代之,而诸葛亮想保持权势就要打压政敌和潜在对手,這完全是无可厚非的,但对于魏延来說,心裡不是滋味啊! 现在,李严站在魏延面前,魏延好想抱着他說,兄弟,咱们一起去隆中把诸葛亮那小兔崽子宰了,省得那小兔崽子长大以后把咱们两個阴的那么狠! 当然,這样的思绪只在脑海裡飘荡了一小会儿,魏延便恢复镇定,深施一礼:“素闻李正方大名,怎奈缘吝一面,今日得见,足慰平生!” 李严大惊,自己是寒门庶族出身,刚刚出仕,仅仅是一個小小的郡吏,名不见经传,魏延可是麾下有十几万人口的大豪强,怎么会对自己如此恭敬。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魏延上来就這么大礼,李严当然心存狐疑,连忙后退几步:“某乃无名之辈,不敢当!” 魏延目光热切地望着李严:“正方怎可如此妄自菲薄,正方你文武双全,又善治政,如此全才,纵观大汉十余州,不過只手之数。” 魏延這话可沒說错! 论武艺,李严和黄忠占了四十多会合不分胜负,诸葛亮在后阵說“吾已见李严武艺,不可力取”,還是用计才收降李严,足见李严的武勇比黄忠差不了太多,小鬼子的80出头太低估了,如果80出头绝对不出三十回合就被黄忠阵斩的!他巅峰时期武力应该不下90! 论治政,都江堰、六水门等大型水利工程都严重失修,李严在健为任郡守期间重新整治水利工程,其恩泽披千年,一直到南宋,都有人赞扬他,他還和诸葛亮等人制定《蜀科》,素有知人之能的刘备提拔他为诸葛亮的副手,如果他和诸葛亮沒有斗争,或者斗争沒失败,也许在那群小鬼子的设定裡,他的政治能力至少不在马良、蒋琬之下!李严巅峰政治力应该不下90! 武力90、政治90的主,翻翻三国志、三国演义,能找到第二個嗎?能嗎? 现在能理解刘备、魏延为什么那么喜歡李严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