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学生 作者:古月笔芯 “好呀!” 小姐妹的塑料感情就這么建立起来了,以后去掉塑料二字,就看两人三观是否相同,性格上合得来。 钱夫子坐在教学的位置上,手上拿着一本《幼学琼林》书籍,进行教学:“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 一篇在钱夫子的诵读下,古雅韵味十足,并不是秦婉所想,大家摇头晃脑的一起枯燥背诵。接着钱夫子教读,她說一遍,二十来位女学生读一遍,再听钱夫子逐步解释:“混沌的宇宙,元气一经开辟,天地阴阳便有了定位。轻清的元气向上浮升而形成了天,厚重浑浊的部分凝结在下面便形成了地。” 一番解释后,钱夫子教授写字,刚刚所学的两句,每一個字笔画顺序要求标准,每一位女学生练习大字,每一张都需要钱夫子過目,不合格的重新写,别看两句字每一個都要求写一张检查,可要写得好,那就不仅是写一张就可以了,滥竽充数更是不行,每位女学生的进度钱夫子大都掌控,原地踏步都会挨上几句批评,更别提向后退步,不仅会挨上一顿批评,還会遭受戒尺教训,最后是每個字练习五张大字明日交。 不认真写的后果太严重,六七岁的小女娃一個個愁眉苦脸的,在案桌上摆好宣纸,砚台裡加入少量的水,手捏着墨锭在砚台上开磨,磨墨也是很有讲究的事情,墨水太淡,在宣纸上显现不出字形,墨水太浓稠,写下来的字会将整张宣纸染透,還看起来古怪,恰当好处才是正当。 這对六七岁的女学生来說很难,但是对十岁還拥有成年人灵魂的秦婉来說,非常简单,再加上红白群裡還有位大佬,她要是過了,大佬会在红包群裡提醒一句。 前桌的小姐姐沈双华愁眉苦脸,右手按照钱夫子教授的那样握笔,可特别别扭,落在宣纸上,沒两下,那一笔字画就歪了,本来就大的眼睛泪汪汪的,又重新拿出一张新的宣纸,纸张多贵啊,心疼自家阿娘的沈双华在写的时候,大气都不敢喘一下,“混”這一字总算写出。 “呼” 宣纸上的字歪七扭八,有的笔画长,有的笔画短,可能写出来,沒有缺胳膊断腿就很不错了,沈双华松了一口气。 在钱夫子叫上第一排学生去提问有沒有理解《幼学琼林》两句话的时候,沈双华悄悄转头。 “呀!” 忍不住发出惊讶的感叹声,沈双华下意识捂住嘴巴,新来的小伙伴太强,同样也是“混”字,可字非常端正,還有,還有钱夫子說的笔锋,一笔一划都很整齐。 大眼睛裡露出崇拜的目光。 秦婉早发现了這位大眼萌妹,偷摸看了眼钱夫子,還在向女学生教学呢,她指了指自己案桌上的砚台,在指了指大眼萌妹案桌上的,张口小声:“交换,你用我的。” 大眼萌妹一看就是初学者,那墨水很淡,用毛笔也不熟练,有的笔画墨水多,有的笔画墨水少,给换一下,她自己只是重新研磨一遍,算是报答沈双华借用文房四宝的举动。 果然,小伙伴人也太好了! 前后桌悄悄的完成了這一次交易。 钱夫子的问话,很快从前排女学生轮到了后排女学生,沈双华苦着脸上去,一脸笑意的回来,還說:“夫子這次還夸我了呢,婉婉,你上去也别怕。” “好。” 今天学习的两句对秦婉来說不算什么,文学大家蔡文姬的天赋,她能听不懂?那才是怪事。 钱夫子的提问,首先是两句古言的整体意思,接着再是单個字词的意思,然后是学生对今天這两句的感想,不管是“原来天地是這样形成的”,還是“宇宙好大呀”,或者“我們的身体裡面有元气嗎”。 六七岁的女学生要真期待她们能說出什么有用的见解,钱夫子也就当不了這么多年的夫子了。 可這位新来的秦婉学生不同,不仅将两句的意思完整說出口,连着单個字词也难不倒,后续的個人见解更是另有新意。 “好,很好,今日的你已完全掌握,但不能心高气傲,我們始终要对学习怀有敬畏之心,最忌半途而废。” “是,学生知晓,多谢夫子指导。” 得到夸赞的秦婉迎接着二十位幼童女学生惊讶的目光,脸上的小表情仿佛在說:呜呜呜,她们是第一次见到钱夫子這么高兴,语气平和的說话。 每一位学生都了解了,钱夫子开始在学堂中走动,时而指教,时而指出错我,时而给学生示范。 在這一方面,秦婉又成为了钱夫子心爱的学生,不仅当中夸赞了她的书写,還当众拿出她的大字给大家示范,表示,你们能写出這样的水平,就能算是从丁子班出师了。 来的第一天,秦婉化身成为了夫子口中的好孩子。 “這位姐姐,可以和我們說說怎么才能写好字嗎?” “我們都写不好……” “夫子经常說要认真努力练习,可我练习了,還是沒得到夫子赞赏。” “今日的混沌初开,乾坤始奠,好难啊,秦婉姐姐,你能不能再和我說說?” 对每一位学生的大字点评一番后,钱夫子的课就结束了,学堂裡的女学生大都围着秦婉,叽叽喳喳的說话。 沈双华在一边想說什么,却都找不到机会,鼓着脸有点生气,明明秦婉是她的朋友! 這群小女孩就和家裡柔柔一般大的年纪,秦婉很有耐心的一一回答。 午饭時間到了,秦婉收拾了案桌上的东西,毛笔放在笔架上,宣纸在一边摆好,书籍放在另一处,看着案桌上整洁了,她才跟上沈双华的脚步。 要去吃饭了,沈双华心情极好,特别想要和新认识的朋友分享秘密:“今日不知道食堂有哪些吃食,婉婉,我和你說,我們丁子班的食堂饭菜可好吃了,我每天都要吃两碗。”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