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推诿 作者:未知 這個时代的人讲究一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像是陇西瘟疫失控這样的情况,原本就不是李恪的责任,所以李恪這個太子以此为由回京的话,沒有半点错处。 可杨文锦和霍继忠两人怎么也想不到,李恪居然为了百姓,毅然决然的留下,還要拼死为天下建立防线。 這样的事情,他们只是在书裡看到過,說的都是上古时代的圣贤啊。 两人都震惊莫名,尤其是霍继忠,他本来对传闻中出身卑贱,懦弱无能的太子毫无好感,若不是职责所在,他才不懒得管李恪的死活。 要知道,他這样做,等于是彻底得罪了那些讨厌太子的世家大族和某個权势滔天的王爷,完全是自找苦吃。 可是现在,霍继忠心怀激荡,被感动的无以复加,二话不說就拜倒在地,行了一個五体投地的大礼: “臣虽位卑,愿附殿下骥尾。” 杨文锦也眼含热泪,心中又是感动又是自豪,知道自己沒跟错人,也跟着拜倒叩首: “臣誓死追随殿下,虽粉身碎骨,亦无怨无悔!” 李恪其实也有自己的苦衷,他本来就不想回京都城再去当什么太子了,最好防瘟之后就赖在陇西,就算称号和李恢相互换一换他都求之不得。 至于防瘟,李恪還真沒太担心。 因为早在京都城,知晓陇西瘟疫之后,李恪就早早的找来了那些瘟病患者的病案,并且心裡早就有了成算。 否则的话,要是陇西真的危险,李恪才不会把陈悦薇和小包子一起带上。 真正让他心神不安的,是赵无极那一万五千大军! 只是不成想他這番表态,居然获得了两個臣子的忠心,這可真是意外之喜,李恪心底的那個小人已经猖狂大笑起来了。 虽然明知道這是误会,不過李恪也沒打算去解释清楚,反而将错就错,装出一副沉痛的模样: “两位爱卿快快請起,這天下是我李氏的天下,瘟疫横行,百姓横死,孤這個太子既心痛无比,也责无旁贷。還請两位爱卿助我,我等君臣同心协力,早日救百姓于水火。” 杨霍两人齐声领旨,起身之后,也都斗志昂扬。 李恪想了想,缓缓說道: “陇西防瘟,我早就有上防瘟守则,现在這瘟疫失控,想来是一开始无人重视的缘故。其实這瘟病并不可怕,我有九成以上的把握守住秦州。” 杨文锦和霍继忠都是一怔,旋即大喜過望: “殿下所言当真?” “真能守住秦州嗎?” 李恪笑了笑,从袖子裡掏出一份《防瘟守则》,有些恨恨的說道: “這防瘟一事,最关键一個字,在‘防’,這‘防’字的关键,就在于隔离!只要阻断瘟病传染源,這疫病就是无根之水,再将患者集中收治,瘟病自然而然就被扑灭了!” 杨霍二人不知道什么叫传染源,但是李恪的分析却听的明白,而且很简单明了,并不复杂,两人都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不断的点头。 李恪心裡早有打算,只不過地方由陇西一個郡,从陇西扩大到秦州而已,他想了想,感觉還是有些棘手: “霍卿,听你刚才所說,這秦州实力最强的并不是朝廷,而是陇西李氏和雍州何氏,你可知道這两家在秦州做主的都是谁?” 李恪其实很厌恶那些世家大族,不仅仅是出身的問題,更是屁股决定脑袋,双方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可是现在,在疫病面前,要控制疫情扩散,就必须依靠這两家的帮助,最少也是不能让他们拖后腿。 霍继忠对這些倒是一清二楚,张口就来: “陇西李氏做主的是李氏家主的嫡长子李万钟,雍州何氏却是以何氏家主的幼弟何希平为首。” 李恪看了看天色,当机立断的說道: “已经快午时了,孤要在這裡设宴,宴請他们二人。” 霍继忠欲言又止,最后却只应承下来,转身出门去送請帖了。 杨文锦等人出去之后,才有些迟疑的說道: “殿下,据臣所知,陇西李氏和雍州何氏虽然勾心斗角不断,可两家与秦王府的关系都十分密切。” 李恪一阵头疼,心裡也埋怨起便宜老子来: “既然李恢這狗东西势力這么强,背后最少占了三個强势世家大族,为什么不直接把太子之位给他算了?” 可這话他沒办法說出口,只能无奈的說道: “那又如何?秦王毕竟是在京都城,可這瘟疫却是在陇西之地横行,這裡才是這两家的根本之地吧?” 杨文锦点头称是,两人都沒再纠结這個,李恪却突然想到一個重要的事情: “杨卿,你這個陇西太守,怕是要提前上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