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84章 妙用麻子营之二

作者:未知
隔离观察制度,是疫病防治的一大创举,早在李恪的前世就被证明過其优异的成效,现在被李恪直接借用過来,就成了他的首创了。 其实也算不上首创,在古代遇到瘟疫发生,朝廷都会直接派出大军将有疫病发生的地方全部围堵起来,只许进不许出,任由裡面的人自生自灭。 相对而言,這种隔离更彻底,只是太過冷血残忍,很容易误伤无辜,把很多原本可以救治回来的人也推入深渊之中。 其实這样做,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因为缺少必须的检测手段,根本沒办法进行细致而科学的甄别。 再一個就是,疫病都有着极强的传染性,也沒有合适的人来做這個甄别工作,更不用提进行必要的治疗。 但是這些在李恪手裡,都不是太大的問題,因为他有防疫营! 這些麻子脸体内都已经产生了天花抗体,终生免疫天花病毒,所有和病患以及疑似病例打交道的事情,都可以交给他们去做。 同时,对于這些人的安全防护,李恪也沒有放松,谁也无法保证這场小天花之中,会不会夹杂着其他的病毒传播。 所以李恪收购的物资清单裡面,除了粮食和药材,最大宗的需求就是棉布和麻布。 在李恪的从医生涯中,前期還用的是普通的棉布口罩和普通的棉布白大褂,這是目前有能力可以做到的,李恪毫不客气就借用了過来。 只是這個时代,服白往往和丧事有关,李恪在這一点上听从了其他人的建议,多了一個步骤,把棉布染成黑色之后,才用来缝制大褂。 倒是白色的口罩,本来就是新鲜玩意,人们更多的猜测這是李恪关照那些麻子脸,让他们挡脸用的,反而更容易接受。 同样的,李恪的這些措施,可以說是和這個时代的人普遍的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看起来更为怪异,既增添了神秘色彩,但更多的,则是让普通百姓对平安客栈敬而远之。 甚至李恪从京都城带出来的随从当中,也有不少人对此心存疑虑,私底下更是牢骚冲天。 李恪发现這些人裡面,又是上次那個丢人现眼的校尉跳的最为厉害,他也懒得多說,正好抓住机会,消除内部隐患,直接将這個家伙和其他几個不听话的倒霉蛋全部赶回京都去了。 至于空出来的名额,李恪让王莽从麻子营裡面,精心挑选了一批年轻力壮,又在之前的防疫宣传中表现突出的,全部补充进护卫之中。 之前征召汪文逸为机宜文字,提拔鲁恒为防疫营营副,只是让這些麻子们艳羡,毕竟他们一不识文断字,二沒有一身武力。 在他们看来,這种提拔似乎和自己沒什么关系,离自己的條件差距不小。 可這次的选拔,却让防疫营裡那些麻子们心头火热,因为這样的條件,对他们来說并不是十分离谱,也许下一次自己努努力,也有机会不是? 毕竟太子殿下的护卫,将来可不就是皇帝的亲军护卫么? 這对他们来說,可是登天之梯啊! 防疫营之中的风气越发积极向上,人人都觉得日子更有奔头了。 李恪在前世听說過這么一句话,一個人在缺乏尊重的环境待得時間长了,只要适当的给予点重视,往往能带来十二分的感激。 這句话套用在這些防疫营的麻子们身上,可以說是十分贴切。 他们长期受到整個社会给予的冷漠和厌弃,突然受到太子的额外关照,几乎人人都愿意为李恪卖命。 而他们的表现,也得到了李恪的认可,同时也慢慢的激发了李恪的思维,给他们自己赚来了一個更好的发展方向。 隔离了七日之后,李恪从汪文逸送上来的报告裡,断定汪构這一家三口都沒有感染這一次的天花病毒。 但是那個外地人始终毫无音讯,汪家庄和秦州府的捕快们都找不到他的任何蛛丝马迹,這足以說明很可能有另外的人收留了他! 通過审问汪老幺,這個蠢货只知道人家出手大方,外号及时雨宋大郎,叫什么名字,从哪裡来,全都一无所知。 李恪心裡有另外一种更可怕的猜想: “這人到底是什么人,来自哪裡?” “這個特殊时期,他到秦州府来干什么?” “他有沒有同伙?” “收留他的人是谁?” 一连串的問題,让李恪心中的危机意识越来越重,坐立不安。 他深思熟虑之后,知道越耽搁下去,事情只会越可能变得严重,明知道主动联系那些世家会让自己更被动,李恪也顾不得了: “来人,去给秦州府各大士族之家下帖子,我要請客!”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