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章 第一座发射基塔“埃癸斯”
第一期的目标是攻克建立发射基塔的全部技术难关,成功建立起第一座发射基塔并通過测试。
第二期的目标是以第一座发射基塔为模板,建立分布在全球各国的7000座发射基塔,并完成全部发射基塔的并網,以及攻克在全球出现磁场异常时、发射基塔集群高精度紧密协作的技术难关。
两期目标环环相扣,第一期目标能不能按时实现尤为重要。
這一年多来,所有参与“星球防护罩”计划的人员,睁眼闭眼时想着的都是“第一座发射基塔”,并给它起了個“Aigis”的名字。
Aigis,就是“埃癸斯”的拉丁文写法,神话裡所谓的“宙斯之盾”或“雅典娜之盾”,由火神赫菲斯托斯制作,世间最强之盾,连宙斯本人放出的最强雷霆都无法将之刺穿。
以此命名,可以看出众人对它寄予了厚望。
老陶也不例外,他回到米国后也每天查收邮件,关注着“FSJt0001”场地裡第一座发射基塔的状况。
按照计划,第一座发射基塔将会在三個月后完工,但目前還有大概9個技术难关未解决,让人紧张不已。
其中一個大难关“磁异常的精准分析還原”尤其重要。老陶原本就是为了這個問題提前结束探亲假期跑回来的,沒想到刚在津城下飞机,就听說這個大难关已解决了。
秦克点头笑道:“嗯,解决了,上周正好我有点時間,就花了三天左右去帮他们重新优化了数学建模,现在還原出来的结果已很准确了。昨天‘智能化制造工厂’已根据最新的实验报告试制了精确监测的功能模块并进行测试,如果十天内测试无误,就可以加入到‘埃癸斯’裡。”
“果然還是要你出马才行啊……”老陶肩膀松了下来,服气道:“如果能变出一百個你,大概我們所有人都可以去安心睡觉了。”
“哪有這么夸张,如果不是詹皮耶罗·威尔士院士他们进行了一年多的深入研究,几乎从零建立起一套解决磁异常問題的理论体系来,我也沒可能在三天之内将之解决。我這是站在前人的成果上进行归纳总结罢了。”
秦克倒不是谦虚,实在是這個“星球防护罩”项目涉及到太多的技术细节了,就算真有一百個他,也沒法子有足够的精力跟进每一個研究细节,更别說进行大量重复的实验以提炼、驗證理论了。
就比如這個“磁异常”的問題,米国那边就投入了近五百名顶级专家进行全力攻关。
所谓的“磁异常”,主要是指由地壳内磁性不同的岩石受地磁场磁化而产生的附加磁场。目前设计的发射基塔,第一個职能就是抵御“超巨型太阳风暴”,第二第三個职能就是利用這股庞大的能量,改变星球的公转轨道与自转角度、理顺目前有些混乱的星球内部磁场,使得南北两极的磁场恢复正常。
现在全球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磁场混乱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但因为“磁异常”的存在,使得精确监测星球内部的真实磁场情况一直是個大难题。连真实情况都摸不清,又谈何将之理顺?第三個职能更无法实现了。
秦克将這個技术难关委托给米国的科学家团队负责,而米国也集结起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名牌院校及二十多家磁场研究机构联手研究這個問題,詹皮耶罗·威尔士院士是团队的领队。
为了攻克這個难关,詹皮耶罗·威尔士院士带着近五百名专家、科研人员付出了无数的汗水,熬秃了不知多少人的头发,熬红了多少双眼睛。
据說前天最终实验成功后,大半的研究人员在欢呼着“秦院士万岁”后,连庆功宴都沒来得及开,便困得直接倒在实验室呼呼大睡了……
老陶摇头道:“但如果不是有你在,這個技术难关估计沒十年攻不下来。”
正如老陶所說,這個“磁异常的精准分析還原”在前半年进展很缓慢,团队提出的几個思路都最终证实是行不通的,严重打击了团队的士气。
后来還是秦克提出了磁异常非参数快速反演的构思,在磁场通用梯度公式和各气象站的地磁监测数据为基础,以大数据建模的思维,建立起基于磁异常垂向二阶导数的非参数快速反演,进而获取场源的边界信息,对受到磁异常影响的监测数据进行反演還原,从而间接实现对星球内部真实磁场的准确监测。
這样一来就涉及到很多数学問題了,由于秦克抽不出太多的時間来,老陶便与汤姆森一起,亲自带着“全球极端气候大数据高级分析团队”远程支援了近两個月,极大地推进了研究进展,但后面就全是物理方面的問題,老陶就沒法子了,只能默默关注着這個問題。
听說這個“磁异常”的最终還原技术眼看快要成功了,却又在最终的数学建模上出了大岔子,老陶放心不下,和太太商量后决定提前回夏国,打算再带着“全球极端气候大数据高级分析团队”远程协助詹皮耶罗·威尔士院士解决数学建模的問題。
“兜兜转转,最后還是由你来解决掉了。你這三天的時間,可比我带队干三周都强。”老陶感叹着,又想起一事:“对了,說来‘埃癸斯’发射基塔那边怎样了?這么大风雪,前期装好的设备沒問題吧?”
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的冬天,“埃癸斯”发射基塔還在土建状态,不用担心设备的問題,但现在已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功能模块已安装到发射基塔的主体建筑裡了,精密的设备最怕的就是异常的天气,超低温、暴风雪、湿冷的风,都是精密设备的大敌。
“不用担心,前天‘祝融之光’已正式运作了,不但能为‘埃癸斯’供能,也同时供暖,目前整個‘FSJt0001’的能量供应都由‘祝融之光’接手了。”
“祝融之光”就是第一座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核电站,名字是秦克起的,既然完全采用夏国的技术,当然要用夏国神话人物来命名。
老陶更觉得惊喜:“第一座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核电站已投入运作了?岂不是提前了三周!?怎么在周报裡沒写……哎,看我這记性。”他一拍自己的额头:“今天才周三,周报是到周日才更新的!”
“祝融之光”已成为发射基塔的供能设备,建在发射基塔的核心区域,相当于其心脏,主要运用的是小型化的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技术,目前一共有6座反应堆,组成六花状的供电机组。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