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神秘区调查
看着海龟们向着沙滩的方向走去,张铭挥了挥手,返回自己的铁皮屋。
他的作息非常健康,在沒有电的日子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同古代人。
在一個沒有小姐姐,沒有电子游戏,沒有动漫,沒有小說,沒有RNG,沒有撕逼,沒有争锋,什么都沒有的年代,只能早点睡觉。
张铭终于明白为什么小区裡的老大爷老阿姨,会对着自己家的狗子碎碎念。
“小白啊,妈妈教過你了,不能在地上拉屎啊”,“過马路要走人行道,否则会撞死的”,“小黑,快到妈妈身边来,是不是冷了,添件衣服”,“小黑,你怎么能吃屎呢?妈妈教過你的,不能吃屎。”
原本還以为這些阿姨大爷脑壳有病,现在才明白,那是深深的……
寂寞啊!
“睡了睡了。”张铭敲了敲自己的脑壳,进入睡眠状态。
……
……
太平洋边缘,与神秘区的交界地带。
一次规模浩大的科学考察行动,正式开始!
“明日天气预报:北到东北风6级,阵风7级,最低气温17℃,最高气温28℃,浪高3.5米,能见度10千米。”
李先锋站在一艘10万吨级别,巨型军事轮船的瞭望室中,拿着一副望远镜眺望远方
周边的军舰与科考船总共有26艘,承载了一万名军人以及三千名各行各行的专家。
调查对象:太平洋神秘区!
“這几次的调查都不太顺利啊。”李先锋閱讀完报告后,吁了一口气,“不過也沒什么,万事开头难。”
神秘区的海水颜色,和太平洋的海水有着极大差异。
神秘区的海水是蓝中带着黑色,给人带来一种压抑沉闷的心理感觉。
在李先锋手头的报告上,白纸黑字地写着“一进入神秘区,望见如同地狱般的黑色”、“深渊般的不安感”、“离开故乡的失落”、“莫名地想要回归地球”、“就像稚童离开了父母”。
這些心理学报告,全都是万裡挑一的特种军人呈递上来的!
而太平洋的海水是一片蔚蓝,偶尔還有鱼类跳出水面,充斥着熟悉的生命气息。
在30公裡开外的交界处,黑蓝与蔚蓝两种颜色,如象棋中界河泾渭分明,那游龙般的分界线绵延万裡,点缀长空,一直引入晦涩的迷雾当中。
神秘区,近在咫尺!
“调查部队一进入那蓝黑色的海水领域,将会以极快的速度迷失方向。他们的這些心理感觉不是无的放矢。”特殊事务部门,王昱珩解释道。
“好几個批次的无人机与无人潜艇已经失踪了,我們這边的特种部队也冒着风险进入了几個批次,但都通過绳索联系的方式浅尝辄止,不敢過于深入。這些队员,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应激反应,就像报告呈递的那样。”
李先锋不动声色地问道:“当前探索到的神秘区域,除了海水与一些海洋生物,几乎什么都沒有?”
王昱珩道:“嗯,沒有小岛也沒有大陆……倒是发现了少量的鱼类,是地球上从未发现過的类型。說明神秘区中也有海洋生物出沒。”
“神秘区有多大?有发现风险嗎?”
“危险倒是沒有发现,至于到底有多大,我們无法断言。”
李先锋坐在位置上,皱着眉头,对当前的调查结果不怎么满意。
這么多天,就只有這?
一位头发花白的专家连忙解释:“因为星球的曲率問題,再加上各种难以洞穿的灰色迷雾,雷达搜索的半径相当有限。”
“所以我們打算发射一颗卫星上去,只要卫星能发射成功,张铭所在的那一座岛屿,必然无所遁形!”
“而且有了卫星定位,很多問題便能迎刃而解。”
援救被困的张铭同志,還是相当有必要的。
万一张铭挂在神秘区,牵连到大夏国爆发天灾,那损失……真的是令人头皮发麻。
原先的16個神秘区中的幸存团队,短短一個月内,挂掉了13個!
死亡率惊人!
场景更是千奇百怪,有被怪物杀死的;有突然发了疯,跳进海裡的;還有一夜之间,突然间沉了船的。
但相同的一点是,這些人死亡后,其母国立刻爆发天灾,8-9级地震算是基本标配,指不定還来一发火山爆发,再来一发大龙卷风。
现在决赛圈的海市蜃楼只剩下三個,1号,也即那一艘承载了3000位乘客的豪华邮轮,由于人数众多,勉强還算稳定,奇迹般的沒有遇到太大风险。
第二是13号,北冰洋探险队。
第三是16号,单挑孤岛的张铭同志。
16号居然现在都沒死!
放在一個月前,這個结果可能会令人惊掉大牙。
但现在,已经沒什么乐子人在網络上激情对线了,世界各地都被天灾给犁了一遍,能安全上網的地方越来越少。
也就只有极少数的极端喷子,在孜孜不倦地当复读机。
“不管怎么样,火箭的发射,务必成功!”
他们這艘船经過一個月的改造,勉强能够发射一枚小型火箭。
当然,机会只有一次。
“老李,太平洋对岸打来的卫星电话,說是有事情想要和你谈谈。”
“我知道了。”李先锋沒什么意外地接過电话。
一個熟悉的声音从话筒中传来,居然是流利的汉语,“你好,李先生,近段時間身体可好?”
“彼得教授,你好。”李先锋开口道,“身体倒是還可以,就是接二连三遭受到地球母亲的残酷打击,都快被弄得脑死亡了。”
“唉,谁不是呢……不過,只要16号的那一位沒死,大夏国总归不会遭受严重损害,不是嗎?”
超心理学的彼得·格利尔教授,是业内相当有名的研究人员。
在年轻的时候曾经拜访东南亚、大夏、扶桑、印度、南美等地区的名山古迹,寻求超自然迹象的踪迹,并著有百万字的大作《地球超自然歷史》。
超自然现象,并不是平白无故突然出现的。
它似乎遵循着某些特殊的歷史规律,在人类的数千年歷史中,有高潮也有低谷。
但在過去的时代,哪怕在高潮阶段,一個世纪诞生的超能力者,可能也就那么十来個;在低潮阶段,一個世纪,一個超能力都沒有。
故而彼得·格利尔的学术研究,在超自然时代爆发后,显得格外有价值。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