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九章 串联 作者:日日生 小說: 紫禁城,是大明的皇宫,当初朱元璋花了大心思修建的。 如今李渔再看,才看出一点门道来,這裡的道路极多,但是都是单向的,稍微一关门,就是一道关卡,可以据兵防守。 看来老朱当年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是很放心。 朱标和李渔信步走在宫中,身后则是一群官员。 二乔由皇后作陪,在后宫闲聊。 朱标背着手,說道:“大唐那边传来快信,說是天庭大军压境,在他们长安城上,摆了一道最后通牒。” 李渔点头道:“意料之中。” 李渔沒有想到,天庭会先去大唐,但是他确实料到了最近会出事。 說到底,還是因为地脉之灵的觉醒。 這個东西,可能让天庭感觉到威胁了。 此时的李渔還不知道,太多的巧合,让天庭怀疑有人在暗中操纵着這一切。 他们出手也是迫不得已,因为天庭如今也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 他们如今面临的問題,可能比人间還要多。 玉帝虽然掌握有法则之力,但是已无法控制所有神仙,很多神仙都有了自己的山头和想法。 三十六重天上,正面临着藩镇割据,這可真是太阳底下无新事,让人不得不感叹,不愧是从人间上去的。 朱标叹了口气,說道:“既然长安去了神仙,金陵也不会太晚,朕有意速战速决,不知道其余几位如何看待。” 速战未必能速决,但是却可以避免更多的意外,李渔对此十分支持。 說实话,他早就想打了,打着打着,人间的强者和天庭的势力,都会审时度势,参与进来。 至于他们選擇哪一边,就不知道了。 李渔不怕,他觉得自己机会很大,几代人布局到如今,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就算是输了,那也是薪火相传中的一轮,为后人开启一個反抗的纪元。 总不能在天庭的威压下当一群被豢养的人畜吧? 只要有反抗之心,那么所有的事情,就会变的完全不一样,就怕整個人族都沒有了反抗天庭的意志。 “我会将陛下的想法,带给其他几位皇帝,若是有可能的话,大家聚在一起商议一下也不是不行。” “這個主意好!”朱标马上同意,“朕提议去长安,他们不是在长安下通牒么,我們都去长安,让這些神知道,他们威胁不到任何人。” 李渔沒有想到朱标這么爆烈,人皇聚会,选在天兵压境的长安,确实能鼓舞人心,振奋气势。 只要不出事,那么天庭绝对是最难堪的一方,他们势必会恼羞成怒。 這個主意很好,就是不知道其他几位皇帝,有沒有這個魄力。 朱标确实然李渔刮目相看,难怪世人对他的评价是:温如玉,烈如钢。 朱标的背后是大明,乃是仅次于大唐的第二帝国,国力强盛。 大明的表态很是关键,在其他几国中,李渔默默盘算了一下,曹刘估计不怕,赵福金自不用說,结果到最后還是要看权哥。 权哥...只能說实在是太关键了。 這次他也得硬气一回才行啊,李渔心中暗暗告诉自己权哥肯定沒有問題。 再怎么說,也是孙坚的儿子,孙策的弟弟。 這时候东吴的皇帝要是孙策... 估计非但不用怀疑他们东吴来不来,還能看到东吴做先锋。 說不得,自己還是要去一趟建业,那地方李渔现在不想多去,因为他拿走了东吴君臣的不死药。 江东那群人看见李渔,就跟饿狼一样,眼珠子都冒光。 他们太想拿回不死药了,但是李渔确实不能给,其实他自己无所谓,但是一定要给天下人一個交待。 李渔对东吴刚开始有些敌意,但随着境界的上升,他已经沒有那個心思去想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了。 做大事,要有大一点的格局,否则注定会败北。 孙权和周瑜、鲁肃、陆逊這些人,相处久了,李渔发现他们也都有各自的闪光之处。 這世道哪有绝对的好人,如果有,肯定不会是创业的豪杰。 最多是朱标這种,继承了庞大的帝国,還可能是個善人。 孙权周瑜可是创业的一代。 “不管他们愿不愿意,朕意已决,過几天就带上大明的兵马,前去长安。” 朱标的态度很坚决,他不顾别人,身为第二强国,他要给其他四国立個榜样了。 看起来,朱标已经和李世民联系過了,否则他不会這么果决。 如今的中原,也确实不是以前的格局了,人皇相见变得日益频繁。 将来的六朝,虽然是六個国家,恐怕民间和官方的联系会越来越密。 若是真有這個局面,也未尝不是個好事,六個国家相互制约的话,彼此沒有什么战事争端,可能還是一件好事。 反正人口就這些,你要是太离谱,我就去其他国家,這样六朝就会内卷起来,反而会采取更加好的政策。 就如同冷战时候一样,那时候是人类进步最大的时候。 一個大一统的王朝,不可避免会走向腐朽,就连天庭也不例外。 当六朝的地盘都足够大的时候,人口就变成了最重要的资源。 “陛下准备带谁去?” 朱标沒有多想,他也不会对李渔隐瞒,直接說道:“于谦和戚继光。” “陛下英明。” 李渔觉得他带的這两個人非常靠谱,至于兵马,大明的兵马都不算差,尤其是戚家军。 有元符仙舟,很快就能到长安,那时候长安可就热闹了。 這要是其他人皇去,多半還会有人怀疑,是不是要把大唐架起来,让他们被火烤。 但是朱标去的话,所有人都知道,他是来帮忙的。 這就是人的名声的重要性,人的名树的影,看似虚无缥缈,有时候真的有大用处。 “道长可随我們一起去?” 李渔摇了摇头,他不能這個时候去,他還要搞串联呢。 如今的六朝還不能沒有李渔這個粘合剂。 若是沒有李渔,可能他们很难直接交流,但是只要再给李渔一些時間,让他把六朝人皇聚合起来多一点的话,就可以让自己功成身退了。 這些年来,六朝彼此之间虽然也有互相的沟通,但是官方的交流实在是太少了。 還有几個国家,干脆就一直在打仗,彼此互相视对方位仇寇。 這种情势下,他们能发展出正规合理的交流平台就怪了。 李渔横空出世以后,其实也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直到他拿出了不死药。 不死药,是改变一切的开始,是人族蜕变的引子。 由此也可以看出,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到了何种地步。 为了可以逃避死亡,所有的恩怨都可以暂时搁置下来,一起面对共同的敌人。 朱标理解李渔的選擇,他知道大战在即,李渔会有很多事要做。 “道长若是需要大明,尽管开口,我們君臣必定全力以赴。” 朱标的這句话,让李渔十分舒服,他知道对方是真心诚意的。 大明皇帝的這句话,分量是很足的,即使是李渔也会稍有些感动。 這代表了朱标对自己的信任。 他微微点头,說道:“陛下也是一样,有需要贫道的地方,尽管开口。” 两個人对视一笑,然后便分道扬镳,各自去准备接下来的远行。 “又要走?” 小乔不满地說道:“還沒玩够呢。” 她们刚到大明,金陵這個地方,与六朝其他都城比,颇有一些独特的气质。 二乔都很喜歡這裡,而且還是和李渔来的,就更加沒有遗憾了。 可是刚体会到這裡的好处,李渔就拽着她们要走,小乔直接就說道:“不走了,我們在這裡待几天,你自己走吧。” 李渔摇头道:“不行!接下来你们必须跟着我,我到哪裡,你们就得在哪裡。” “凭什么?”小乔冷哼一声道:“你当你是谁?” 李渔直接扬起手掌,白光一闪,把她们收到了风月宝鉴内。 小乔气的掐腰跳脚,但是无济于事,李渔已经御空而起了。 他不会把二乔撇下,因为她们的至阴之体,可能会遭遇不测。 若是真化魔了,李渔又不在身边,无法阻止。 到时候就难办了。 以李渔的性格,真让他手刃魔化的二乔,比杀了他還难受。 金陵,依旧笼罩在一片祥和之中,丝毫不知道他们的皇帝即将去参战。 李渔俯瞰這座城池,到处充满了生机,对于中原来說,這几座大城确实有着非凡的意义。 尽管大地上城池众多,但是能到长安、汴梁、金陵這個地步的,却屈指可数。 每一個這样的城池,都是汇聚了无数的人气,這种不可触摸的灵气,是一种很奇特的存在。 人气兴盛之地,必然是人才辈出之地。 如今的长安,恐怕是人心惶惶,希望朱标的到来,能够让他们稍微缓解一下。 李渔叹了口气,此时顾不上伤怀了,他需要马上劝服孙权。 好在孙权這個人是听劝的。 好在孙权這個人虽然狗了点,但是大事上還是靠得住的。 李渔觉得自己有信心,能够劝孙权以大局为重,别只盯着他這一亩三分地了。 孙权盯着自己的家底,不求上进,其实也不是生下来就這样。 再怎么說,也是秉父兄之遗烈、 尤其是赤壁之前,因为不太清楚对面情况,甚至還把太子也牵涉进来。 后来真正让孙权变成這样的,可能還要說是张辽。 当年合肥一战,张辽算是把孙权心中,那小小的上进心给吞了。 李渔也暗暗提醒自己,到了建业,什么话都能說,但是尽量不要說起合肥這两個字来。 张辽在合肥,已经不是勇不勇的問題了,他是直接蔑视江东群雄。 他率领几百人横冲直撞,杀进杀出,论血腥程度,直逼当年的长坂坡。 曹操也是心大,当初竟然派他和李典一起守城。 李典和张辽,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李典和李渔来自一個地方,是山阳郡钜野县。 那时候吕布占领了這裡,为了凑齐粮草,便下令盘剥当地士族。 李典家是世代大户,李典是李氏的后起之秀。 但是吕布做事,一贯是十分粗暴,他派人收税时候,遇到了一些抵抗,竟然直接下令屠杀。 当时张辽是吕布的手下,他负责的就是李典家所在的地方。张辽這個人十分纯粹,既然主公都发话了,那還等什么。 在他的铁腕手段下,确实收起来些钱财,但是再想继续再次,已经是沒有可能了。 后来吕布败亡,李典這些人投奔了曹操,慢慢的积累战功,混到了高位。 但是张辽也投奔曹操了,他的本事太過显眼,以至于曹操把他排在了李典等人的前面。 于是,才有了孙十万的故事,让江东一带的百姓,世代流传。 李渔几乎是在一個瞬息见,便从高空落地,沒有一点损伤。 他沒有直接进城,而是選擇了一個郊野,然后整理了下衣冠,這才入城去。 因为李渔来的次数有点多,所以东吴百姓,很多都认得出来。 這一回如此低调,应该是不会被人发现,李渔来到皇城外,果然连侍卫也沒认出来。 果然,来到皇城内,也沒有多少人迎接。 此时的孙权,坐在一個桌椅前,看向自己最倚重的两個臣子周瑜和鲁肃。 “唐皇传来密信,說是天庭大兵压境,诸位以为如何?” 周瑜冷笑一声道:“大唐皇帝估计做梦都能小知道天庭的实力,說起来怎么還不打啊?” 還不打的原因,在這個传遍天下的六朝第一强国的唐皇帝,還在犹豫要不要先发制人。 很多人都以为大唐会屈膝請降,但是他们沒有。 六朝第一强国,不是吹出来的,大唐的态度,将会影响到其他五国。 在东吴的皇宫走一圈的话,可能连大明紫禁城的一半大小都沒有,這裡的道路很短,城墙也不高,充满了各种古色生香的凉亭走庑。 对于东吴来說,真让人打到建业,皇城的防御力量已经不再重要。 所以他们宁愿把更多的人力物力,用在外城的修建上。 此时,一個小兵跑来,抱拳道:“正经道士求见。” 无弹窗相关 __修真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