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阿淺來了
大阪之事塵埃落定,很多豪商損失慘重,不得已只能低價拋售,幾大國立公司出面,以市價將那些土地收購回來。
這些土地的使用權在國立公司手中,不過還是交給市政府這邊統一規劃,之前的建築物全部推倒重建。
同時間,五代友厚作爲財政部的代表來到了大阪市,與大阪市長會面。
兩人在辦公室寒暄一番後各自坐下,五代友厚說道:“這一次大阪商人們損失慘重,這樣慘痛的教訓,足以讓各地的商人收斂。
不過,國內很多人還抱着以前的想法,內閣決定,還要繼續給大阪的商人一些教訓,讓他們知道時代已經變了。”
大阪市長連忙點頭道:“五代大人只管吩咐。”
五代友厚說道:“以前,因爲時代的原因,很多事情都是以朝廷的名義做生意,之後都被國立公司接受經營。
“好在阿淺伱沒有這樣。”
澀澤榮一不再反對柳生熙嚴的經濟政策,五代友厚這邊在仔細瞭解之後,也跟隨了柳生熙嚴的經濟政策。
片刻後,五代友厚就到了加野屋面前。
澀澤榮一因此和柳生熙嚴爭論自由經濟的事情,他覺得,自由的商業環境才能讓商人們創造大量的財富,況且國立公司太多,大量的錢財被國家賺取,這樣不僅打擊國內的商業環境,同時也會讓民間的商業更加低迷。
雁助小心翼翼問道:“五代先生應該是新政府的官員吧?”
在這一次開放的限制中,大部分行業並非必需品,難以像糧食一樣,因爲價格波動對國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
“以前,首相大人擔心商人們會因爲利益而投靠英法等國家,所以就把大部分的重要行業攥在國家手裏,現在我國已經實現真正的獨立,不必再擔心這些問題,所以就會逐步開放。”
白岡新次郎有些不自然道:“是五代先生啊,你怎麼來了?”
五代友厚直言不諱。
五代友厚沒有急着開展新經濟活動,這一次的新經濟運動是爲了配合大阪市新市區開展的。
在這一次的浪潮之中,就有不少中小兩替屋破產。
“不錯,這次的事情和我負責的事情有關。”
我們會感謝這樣的人,但絕不能讓這樣的人出現在我們國家。
現在中央銀行的分行開遍各個城市,大阪也不例外,兩替屋的經營日漸艱難,他們都在尋找轉變之機。
而我們要做的也是這樣,運用儲戶的錢來投資我們看好的行業。”
白岡新次郎一看阿淺這麼堅持,只好說道:“這件事情我再考慮考慮。”
現在,首相大人已經解決了國家環境問題,國內經濟也需要一個比較寬鬆的環境,一些事情將放開,一些事情會收緊。
但柳生熙嚴立刻反駁道:“自由的商業環境必須在一個框架內,絕對不能無序,野蠻的生長。
阿淺自信一笑,眼睛發光道:“那五代先生是選擇我了嗎?”
這樣的政策讓澀澤榮一,木戶孝允等人看來,與歐美各國的政策不盡相同。
五代友厚起身離開,出門之際正好看到了阿淺的丈夫白岡新次郎。
雁助連忙走出來一看,有些驚喜,連忙招呼道:“啊,是五代先生,好久不見了,您請進,阿淺夫人出門了,一會就回來。”
這件事情,澀澤榮一出了大力,他的主張就是發展自由經濟。
澀澤榮一很想爲商人們辯解一下,但是柳生熙嚴舉例糧食的問題,就讓他啞口無言,最終同意了柳生熙嚴的說法。
在影響到國家經濟命脈的行業絕對不能交給資本家去做,不然他們就敢爲了利潤做出慘絕人寰的事情來。”
這幾年我已經仔細瞭解了,他們可以借貸給民衆,利息比我們的要低,甚至這點錢還無法彌補支出。
五代友厚鄭重的說道:“阿淺,商人們的機會來了,首相大人決定將一些國家專營的商業開放給國民們。”
白岡新次郎明顯鬆了口氣。
五代友厚還在調查大阪的商業環境,瞭解具體情況,而大阪市這邊的新市區也在加緊時間修建。
阿淺也沒想到今日驚喜連連,她好像想到了什麼,說道:“難道是因爲新約的事情,政府纔會改變商業環境?”
好在國立公司經營的項目是專營,還不會出現五代友厚擔心的情況。
白岡新次郎有些繃不住了,情緒稍微激動。
“嗯,確實是這樣。”
柳生熙嚴只是說道:“國情不一樣,施政的政策就不一樣,我們不能生搬硬套,而是要選擇符合國情的政策。”
五代友厚笑道:“你擔心什麼,不是還有我嗎?我會幫你的。
五代友厚走進兩替屋內,裏面的擺設和格局已經不再是那種和屋,反而有些像中央銀行的佈局。
“不錯,不僅僅是你,我還需要更多的,這樣的商人。”
這一次國立公司除了在基建方面,另外要增設糧食國立公司保證民生,另外,之前內閣已經有想法要放開礦產業,商業銀行等,這些都將從大阪開始。”
他回頭問道:“這是阿淺的想法?”
“好吧。”
“啊?你認識阿淺夫人?”
“真的嗎!”
況且,你是去西方遊學過的人,應該見到那些資本家的面孔,很多人能夠爲了自己的利潤而出賣國家的利益。
大阪市長頗爲高興,這些產業的利益都不小,一旦放開,一定會促進大阪的經濟,這會讓他的政績變得更好。
雁助連忙點頭,在玄關處拿出鞋子遞給五代友厚說道:“是的,阿淺夫人去了中央銀行看過之後,趁着之前重建的機會,說服了家主。”
另外,商業銀行馬上就要開放了,雖然兩替屋的業務和商業銀行相差有些遠,但是你們有基礎,問題不大。”
而加野屋卻因爲沒有參與這一次的行動而得以保全。
“我覺得首相大人在商業上絕對是一個天才,這一次不少大阪商人就破產了。
阿淺蹙眉道:“那我不是沒機會了?”
“你說什麼,還要我猜!”
根據柳生熙嚴的指示,大阪新市區的模式成功後,就會作爲國策,向全國推廣。
五代友厚隨意說道。
白岡新次郎越聽越心驚,他立馬阻止道:“這樣絕對不行,如果虧了怎麼辦?要是被儲戶知道了,他們就會來擠兌,你忘了之前的擠兌風波了嗎?要不是名古屋的玉利大人幫忙,加野屋就完了。”
他們正聊着,阿淺就帶着侍女回到了加野屋,夥計告訴阿淺,一位叫五代友厚的男人來找她了。
“五代先生!”
阿淺捂嘴一笑,促狹道:“哈哈,你猜呀?”
“是這樣啊,你覺得怎麼樣?”
國家必須監視監控,並且可以進行調控,這樣能在整個經濟環境崩塌的時候,國家可以出手解決問題。
但是他們尋找完自己的知識儲備,又覺得從沒有這樣一種政策,看起來似曾相識一般,讓人疑惑。
夥計有些驚訝,這個人看起來那麼年輕,而老闆娘也是,不會是什麼青梅竹馬之類的吧?
他不敢耽擱,連忙往裏面喊道:“大番頭,你快來看看,這兒有位先生認識阿淺夫人!”
“新次郎,好久不見。”
至於其他行業,我們沒有任何經驗,如果我們貿然進入其他行業,風險太大了。”
五代友厚不由得稱讚道:“阿淺,你雖是女子,可是你的眼光真的好,這兩個行業已經有不少人看上了。”
阿淺很是興奮。
……
阿淺很是開心,這讓她想到了姐姐阿初,阿初的夫家是京都大商人天王寺屋眉山家,可是因爲幕末的動盪,天王寺屋已經徹底沒落,被柳生熙嚴代表的新政府打壓下去。
“好,在下等候五代大人的好消息。”
阿淺據理力爭道:“夫君,那一次可是我說服的玉利先生,你放心,我敢做就說明我已經有了把握,你放心吧,不會有問題的。”
“我已經關注了煤鐵的生意,這個一定能賺錢,只可惜,這是國家專營的。”
土佐堀川邊上的加野屋已經重新修建起來,招牌也已經掛上。
阿淺想着可以幫一幫姐姐阿初。
阿淺真心實意的感謝。
當初我參加大阪商人的聚會時還被嘲笑了,這些人還真是像首相大人想的那樣,爲了賺錢真的是什麼都不顧了。”
阿淺兩眼發光道:“我覺得很好,而且還不止如此,我們可以擴展其他的行業去!”
“阿淺。”
五代友厚說道。
“這一次我來主持大阪市的商業,就是要扶持一批遵紀守法的商人作爲全國代表。”
“好嘞,請客人坐好。”
阿淺這才哄道:“你這笨蛋,在想什麼?五代先生是來說商業的事情。我之前和公公說過銀行的事情,政府馬上就要放開了。”
可這並不是銀行的唯一收入,銀行會投資那些有盈利點的行業,這樣就會賺取大量的錢財,這纔是銀行主要收入之一。
阿淺卻不以爲然,直言道:“我已經瞭解了國立中央銀行的一些業務,中央銀行雖然收了民衆的儲存金反倒給利息,這樣看起來是虧本,但實際上,中央銀行的營業項目非常多。
“你最近做好準備,我先回去了。”
五代友厚率先打招呼。
當然五代友厚還是擔心國立公司對民間公司的傾軋。
五代友厚下了黃包車,來到加野屋前,門口的夥計看着西裝革履的五代友厚還以爲是客人,立馬熱情招呼道:“客人,我們這裏的業務非常多,絕對讓您滿意。”
澀澤,我們日本的崛起,就是因爲這些貪心的資本家出賣了自己國家的利益,我們纔有機會崛起。
黃包車師傅把毛巾甩在肩膀上,立馬拉着黃包車奔走。
大阪市長點頭道:“五代大人放心,我們大阪市上下一定會通力配合。”
他肯定是舉手歡迎。
白岡新次郎沒有阿淺那樣的魄力和眼光,心中很是擔憂,他立馬勸道:“這樣太冒險了吧?既然兩替屋和銀行差不多,那我們做好銀行的事情不就可以了嗎?這是加野屋最明白的行業。
但是在新政府建立之後,設立了中央銀行後,政府就對所有的兩替屋進行了覈算,並且設立了銀行的法規用來規範兩替屋。
澀澤榮一便詢問柳生熙嚴爲什麼會這樣。
不過柳生熙嚴知道自由經濟的弊端,他聽取了澀澤榮一的一些建議,放開一些商業限制,但是國家宏觀調控方面,他沒有退讓。
阿淺有些憧憬的說道。
加野屋在大阪知名度很高,以前是兩替屋,也就是錢莊。
白岡新次郎目送五代友厚離開,隨即進入房間內,坐下問道:“才助他來找你說什麼了?”
五代友厚笑道:“阿淺向來很有主意,我這一次來可是有一件好事告訴她。”
五代友厚起身道:“好,我去見一個故人,具體怎麼做,到時候我們再開會商議。”
阿淺立馬進入後院的房間。
五代友厚更加欣賞阿淺了。
五代友厚離開市政府,到了街道上立馬叫了一輛黃包車,說道:“去土佐堀川的加野屋。”
澀澤榮一也算是明白了一些柳生熙嚴的政治理念,他覺得,日本正是因爲柳生熙嚴的政治理念才逐步崛起。
白岡新次郎在商業上自然比不上阿淺,再者家裏的事情都是阿淺在管,所以他直接詢問阿淺的意見。
雁助心中暗喜,這下加野屋要興盛了!
阿淺坐在五代友厚對面,說道:“五代先生,你怎麼有空來我這裏了?”
“我不是來做業務的。”
五代友厚的話讓夥計熱情小了許多,但下一句話讓他感到驚訝。
“謝謝你,五代先生。”
“我是阿淺的朋友,今天來看看她。”
五代友厚微笑道:“有些事情和阿淺聊了聊,我還有事,就先走了。”
“不愧是首相大人,真是深謀遠慮。”
市長帶着人天天在工地上巡查,督促施工隊做事。
他說道:“一定按質按量完成,我會一一檢查!”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